《中华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野史-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中查起,先遣人密探某家某户崇奉鬼神,夜间常有祭祀祈祷画符念咒等事,便私制无数木人,预遣亲信之人,将木人埋其居屋近旁。又于地面用物染污,作为记号,以便自己前往寻掘。但是江充本非方士神巫,平日并未学习驱鬼召神等法术,若独自查办起来,纵使发现凭据,他人亦必抵赖,说是江充架陷,不然如何知得。所以必须带同神巫,并与之通同一气,方可下手。然而此等巫蛊邪术,本是神巫所为,今若带之同往发掘,那被害之人,难保无一二家即此神巫教他为此,彼此对证之后,神巫也当坐罪,或竟供出与己通谋情事,岂非反受其累?江充却想得一个善法,不用中国之巫,单寻几个胡巫,秘密结下契约,许以重赂。只因胡巫初到中国,言语不通,断无人请他作法,且不致漏泄密谋。江充计算已定,令人侦得某家夜祭之时,便同胡巫率领多人一拥而入。先将祭祀所用香烛符咒等收取,又命胡巫假作捕蛊,向屋中屋外巡视一遍,看到地面染污记号,便指道此是鬼魅形迹,其下定然有物。江充立命众人依着所指之处,动手发掘,果然掘出木人。 

江充见得了凭据,便喝令将其全家人等尽数捕拿,如此一连拿了多起。又有人民彼此结怨,自相诬告者,江充不问情由,一概收执下狱,于是逐起提来审问。问说他作为巫蛊咒诅主上,大逆不道。其人不服,江充即动刑拷打,迫令供招。若再执定不招,江充便用铁条向火中烧得通红烙他身上,或箝其手足,其人立刻皮肉焦烂,忍痛不过,无不诬服。江充遂将他判成死罪,奏闻武帝。因此臣民被诛者不下数万人,旁人明知他是冤枉,更无一人敢向武帝剖白。原来武帝见案件日多,猜忌愈甚,连着左右近臣都觉可疑,人人心中恐惧,惟恐自己性命不保,哪敢再管别人闲事。只可怜一班无辜之人,骈首受戮,江充倒以为是自己功劳,甚是扬扬得意。 

武帝因梦受惊,常多疾病,又兼巫蛊案件,闹得不清,烦恼异常。此时正值夏日,武帝即起驾赴甘泉宫避暑养病,皇后太子留在长安。一日,太子前往甘泉宫问安。江充望见太子到来,急近前道“太子切勿轻入,陛下有诏,嫌恶太子岳鼻,太子若入,尚望用纸遮鼻。”原来太子生得鼻梁高大,有如山岳,故名岳鼻。太子闻言,以为病人心性喜怒无常,或有是事,遂依言将纸掩鼻,入见武帝。武帝见了,不解其故。江充便从旁悄悄说道“太子不欲闻陛下脓臭,所以掩鼻。”武帝听了大怒,便责备太子,令其回去。太子莫名其妙,只得还宫。江充便想趁此害死太子,却命胡巫檀何来向武帝上言。未知胡巫所言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二○回 石德献计斩江充 屈牦率兵战太子 



话说江充使胡巫檀何向武帝上言道“臣观各宫之中,皆有蛊气,若不除去,主上之病,恐难即愈。”武帝心想,我早疑有此事,怪不得前次梦见许多木人,持杖来击,从此心神恍惚,坐立不宁。如今移到甘泉,仍未见瘥,但不知何人施此邪术,必须查明重办,以绝祸根。想罢,遂命江充先就甘泉宫中查验。江充率领胡巫檀何,前往宫中查出许多木人,然后回到长安,入未央宫。先就前殿发掘,破坏御座,遍地寻觅。武帝又遣按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前来帮助。一众到得后宫,由各姬妾以次掘到皇后宫中,每在一处发现木人,便将宫人收拿下狱,以此后宫坐罪者不计其数。江充一一掘毕,乃与苏文一直闯进太子宫中,一班人役,声势汹汹,手中各执锹锄,在后随入。太子见了二人,眼中出火,但因他是奉诏到来,只得忍气,任他发掘。江充等气昂昂入内,指挥人役,依着胡巫所指地方,七手八脚,锹锄齐下,东开一洞,西挖一沟,纵横相接,更无一块可以安床之处。 
太子知江充有意寻衅,所以发掘得如此利害,也就密嘱左右,留心随着观看,恐被他弄假栽害。谁知末后果然由地下掘出桐木人六个,身上皆用针刺,又有帛书一块,上写文字,语多丑恶。江充便声言太子宫中掘得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当即奏闻主上。读者试想此木人帛书,何自而来,乃是江充教胡巫作成,趁着众人不备,埋在太子宫内。太子闻知此事,心中大惧,自想木人确由自己宫中掘出,主上责问起来,纵使满身是口,不能自明,如何是好?急唤少傅石德,告知此事,问以解救方法。石德听了,暗想我为太子师傅,此事发作起来,连我性命都不能保,说不得且救目前。因向太子道“前此丞相父子与两公主及卫氏,皆坐此事被诛。今胡巫与使者掘地发现凭据,是否胡巫所置,或竟实有其事,无从分辨,太子何以自明?为今之计,不如遣使持节,矫诏收捕江充等,下入狱中,穷究其中奸诈。且主上得病,现在甘泉,皇后及太子使人问疾,皆未得有回报。主上存亡未卜,而奸臣竟敢如此胡为,太子独不忆秦扶苏之事乎?”太子见说,答道“吾为人子,安得擅诛?不如前往甘泉,面见主上剖白,尚可希望免罪。”太子遂欲命驾前往甘泉,江充心恐太子见了武帝,说他诬陷,武帝是精明之人,必然究问其事,到头事不瞒真,万一阴谋败露,不但不能害得太子,自己反惹灭族之祸。因此极力阻住太子,不许前往。 

太子被阻不得起行,心中惶急,不知如何是好,想了良久,并无方法,只得依从石德之计。七月壬午,太子使客诈为使者,带领一班武士,持节矫诏,收捕江充诸人。使者到来,开读诏书。按道侯韩说心疑使者是假,不肯奉诏。使者到了此时,也不由分说,喝令武士上前,即将江充及胡巫檀何拿下。韩说不服,便与武士格斗,苏文、章赣见势头不佳,乘大众慌乱中间,脱身逃走。韩说一人斗不过众武士,竟被当场杀死。章赣身亦受伤,与苏文拼命逃出,直向甘泉而去。此时天色已晚,太子遂使舍人无且持节夜入未央官长秋殿门,对长御倚华告知其事。托其转奏皇后,发出中厩车马,装载射士。又大开武库,取出兵器,调集长乐宫卫卒,严守宫门。是时刘屈耗为左丞相,闻说太子发兵,不知何故。便支身逃出相府,但图保得性命,连丞相印绶都不知遗失何处。还是丞相长史颇有见识,便乘坐驿车,驰赴甘泉,往见武帝。 

太子既拿得江充、胡巫,便命将江充推进骂道“赵虏,汝已搅乱汝国国王父子,尚不足意,又想来搅乱我父子。”说罢喝令推出处斩,将首级悬在市中示众,一面通告百官,说是帝在甘泉病重,疑有变故,奸臣江充欲图造反,现已捕获伏诛。 

太子又因胡巫檀何听从江充指使同谋诬陷,尤为可恶,命就上林地方,用火烧死,可笑江充未能害得太子,自己先丧性命,真是小人何苦甘为小人,结局报应不差,反落得骂名千载,也可谓至愚了。 

武帝自遣江充回京,久未得他回报,正在悬望。一日忽见苏文、章赣慌张入内,将前事诉说一遍。武帝听了沉吟道“太子必因掘出木人,心中恐惧,又忿恨江充等,所以迫出此种变故。”遂即遣使往召太子。使者奉使不敢前往,却到他处躲过一二日,便来回报武帝,说是太子谋反已成,意欲将臣斩首,臣幸得逃归报信。原来此使者平日也与太子有隙,所以不敢前往,又捏造言辞,回复武帝,武帝不禁大怒。此时恰值丞相长史到来,入见武帝,备述太子发兵之事。武帝已听了使者之言,以为太子造反是实,因问长史道“丞相如何作为?”长史不便言丞相逃走,只得答道“丞相秘密其事,未敢发兵。”武帝怒道“事已彰明较著,人言藉藉,何用秘密?丞相并无周公之风。昔日周公不曾诛灭管蔡乎?”遂命左右写成玺书交长史带与丞相,书中说道“捕斩反者,自有赏罚,以牛车为橹,毋用短兵接战,致多杀伤士卒,坚闭城门,勿使反者得出。” 

长史奉命,回到长安,寻见刘屈牦。屈牦见了玺书,方敢出头,召集军队。武帝已命长史去后,心想太子宣言,说我病重,恐有变故,借此摇惑众心,我须回宫,人心方定,遂命起驾回至长安城西建章宫住下。又下诏发三辅近县之兵,统归丞相刘屈牦调遣。刘屈牦遂带领将士,来与太子交战。 

太子既斩江充,自知事已闹大,不敢前往甘泉见帝,又不知武帝曾遣使者来召,忽闻丞相刘牦起兵前来,此时一不做二不休,急筹对敌之策。自顾兵队甚少,乃遣使者矫诏尽赦长安诸官府囚徒,分给武库兵器,命少傅石德宾客张光等带领迎敌。 

又使囚人如侯持节,调集长水及宜曲胡骑。如侯驰到长水、宜曲,传下诏令。将士见了使节,信以为真,各自装束齐整,正待起行,却值武帝所遣侍郎马通到了。问知情形,急向胡骑说道“此节有诈,不可听从。”遂将太子造反之事说了一遍,又把自己所持之节,与众观看,胡兵方悟。原来汉节纯系赤色,武帝因太子持有赤节,遂于自己所发节上,加用黄旄,以为辨别。马通乃遣人追捕如侯,竟被获得,立时斩首。马通遂引胡骑来到长安,又召集水军兵士,自与大鸿胪商丘成分领前来助战。其时两军交战地方,乃在长乐宫西门外,正是繁华热闹街市,谁知霎时成为战常只听得杀声震天,居民不知来由,一时人心惊惶,东奔西窜。无奈各处城门皆由刘屈牦派兵把守,不能得出,所有战区附近,自然逃徙一空。其余惟有紧闭大门,坐在家中,留心探听消息而已。 

太子见刘屈牦军队到来愈多,自料力不能敌,便亲自乘车来到北军门外,遣人唤出护军使者任安,与以赤节,请其发兵相助。任安原是太子母舅卫青门客,今见事情重大,如何敢下手帮助,但当面又不便推辞,只得再拜受节。退入军中,却传令兵士闭上营门,不得擅出。太子见任安不肯相助,长水胡骑又不见到来,筹思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