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野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野史- 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恰好行到洛阳,各处调兵亦到,计共四十二万人,遂号称百余万人。沿途旌旗辎重,接连不绝。及更始元年三月,王邑等兵到颍川,严尤、陈茂二将也领军前来,遂与之合兵会剿。探马报入汉营,诸将闻讯,皆出营探看。及见莽兵势浩大,莫不大惊失色,各个扭转身躯,飞奔入昆阳,欲解队散去。刘秀闻之,急出拦阻,劝其并力出敌。诸将不听,皆怒道“刘将军有何胆略,乃敢如此?”刘秀闻言,大笑而起。诸将正与刘秀争论,探马又来报王莽大兵将至城北,其兵排列数百里,不能望见后队,不知军马多少。诸将闻报,更加惊惶,忙请刘秀商议破敌之法。刘秀乃代诸将指划成败,诸将方才安心,皆连声称是,于是皆听从刘秀之言。 

当日王莽遣王邑、王寻往攻汉兵去后,心中以为此次大兵东下,必能破得汉兵。谁知不久忽报王邑、王寻已被汉兵打得大败,王寻被杀,余众皆逃,王莽闻知大惊。正当此时,又有人来说将军王涉、国师刘歆及大司马董忠欲谋劫驾降汉。王莽听了大怒,即命人将王涉、刘歆、董忠诸人拿问杀死。于是莽见大臣内叛,汉兵外迫,心中十分苦恼,三餐不能下咽,每日惟饮酒啖鳆鱼遣闷,或读兵书,虽至困倦,不能睡在枕上。 

过了一时,又报成纪县内,有隗崔、隗嚣兄弟二人起兵助汉,攻杀雍州、安定各官长。又有人来报,析人邓晔、于匡也举兵南乡,县令出降,现已进攻武关。莽接连得着数处警报,吓得计无所出。朝臣崔发,乃教王莽哭泣告天,以禳兵灾。王莽依言,即亲率群臣,来到南郊,对天自陈所受各种符命,又仰面向天说道“皇天既将符命授与臣莽,何故不灭亡众贼? 

如果是臣莽不好,请遣雷霆下来,将臣莽击死,亦是愿意。” 

王莽说到伤心,不禁捶胸大哭,直哭到力竭气尽,方才止祝乃跪下叩头,叩毕又作了一道策文告天,说他平日功劳。并命诸生及百姓朝夕皆前来聚哭,如有人能哭得哀切及能解诵策文之人,皆升他为郎。因此得升为郎者,五千余人。 

莽既命众人聚哭,又拜将军九人,皆以虎命名,号为九虎。 

九虎拜将之后,莽即命其领军东讨汉兵,赐九虎钱每人四千。 

九虎因查知王莽御库之中,尚藏金玉财宝甚多,每人只赐钱四 千,尽怨王莽鄙吝,心中不愿出战。及兵至华阴地界,与邓晔相遇,遂被邓晔杀败,四虎逃得无踪。二虎奔回长安,被王莽怒责自杀。三虎重收败兵,退入京师仓,保守不出,当日邓晔既杀败九虎,乃开武关城门迎接汉兵。恰好汉将李松引兵到来,邓晔遂与李松并力往攻京师仓。不料京师仓把守甚坚,急切不能打下。邓晔乃遣校尉王宪带领数百人,北渡渭水,打入左冯翊及频阳各地;自己一面收兵退回华阴,等待刘玄大兵到来,同攻长安。当邓晔退兵之时,各处汉兵已经齐集长安城下,个个磨拳擦掌,欲争先破城。王莽闻讯,忙遣使者尽散城中牢狱囚人,各给兵器,杀牲设誓。誓毕即命将军史谌,带领诸狱囚,前往抵敌。史谌行至渭桥,诸狱囚怕死皆四散逃走,只剩史谌一人空身回去。时汉兵在城外,见城内并无一兵出来迎敌,乃在城外尽掘王莽父祖及妻子坟墓,烧其棺椁,又纵火烧王莽所起九庙与明堂辟雍。一霎时火光四起,烟焰冲天,照得全城通红,汉兵又在城外连声喊杀。王莽恐汉兵打破城门,急令各校尉分领骑士数百人,在各城门把守。 

更始元年十月朔日,汉兵打破宣平门。王莽忙命王邑、王林、王巡诸将分兵驻扎北阙,与汉兵死命抵拒。此事过了一宵,次日城中忽有少年朱弟、张鱼各人,恐被汉兵掳掠,也假作外兵,结队出行,沿街叫喊。又持斧砍破敬法殿门,大呼道“反虏王莽,何不出降?”呼毕即放火烧作室门。作室门被烧,火势遂延及黄皇室主所居之掖庭。可怜一班宫女,耳闻外面喊杀连天,又见掖庭火起,皆吓得啼哭惊呼,走投无路。黄皇室主见此情形,以为汉兵已入,口中自说道“何面目以见汉家?”即踊身跳入火中而死。此时火势愈盛,王莽恐被火烧死,乃躲入宣室前殿,取出玺绶,带在身上手持虞帝匕首,命天文郎持拭立在面前,时时令测斗柄所在。将坐席旋转,随之而坐。 

坐时又自说道“天生德于予,汉兵其如予何?”读者试想王莽到此地步,尚作欺人之言,真是可发一笑。 

王莽避火在宣室前殿时,汉兵已杀入朝门。十月三日早晨,群臣乃扶王莽由前殿往渐台躲避,百官随行者千余人,惟王邑仍在外与汉兵苦战,后因兵少敌不过汉兵,左右被杀将荆王邑见事势不佳,又不知王莽死活;乃舍了汉兵,反身走入宫中,来寻王莽。及查知王莽躲在渐台,即往保护。王邑到得渐台,汉兵已由朝门杀入殿中。皆大呼道“反虏王莽安在?”汉兵正在殿中呼喝,房内忽然走出一个宫女说道“王莽现在渐台。”众兵闻言,即追往渐台。渐台四面环水,众兵不能即登,乃将渐台重重围住,用箭乱射。台上众官亦命弓弩手还射。只见两边箭如飞蝗往来,射了半日,两边箭皆射尽,各用短兵接战。 

又战了许久,天色已晚,王邑及王巡诸人皆战死。众兵遂一拥上台,杀死莽臣王揖、赵博、唐尊、王盛诸人,惟不见了王莽。 

校尉公宾即四处寻觅王莽,忽见商人杜吴手中携着王莽所佩天子玺绶,即问杜吴道“佩此绶之人安在?”杜吴答道“在室中西北角间。”公宾急依言往寻,果见一人倒在室中,及近前细看,认是王莽,但已被人杀死。原来王莽见众兵上台,逃人室中,被杜吴杀死,取去玺绶。公宾见王莽已死,即拔刀将王莽首级割下。公宾割了王莽首级,众兵也一哄上前,将王莽尸身乱砍。不须一刻,已将尸身砍得七零八落。众兵因欲抢尸献功,彼此争斗,杀死数十人。 

公宾既得王莽首级,也不管众兵争杀,急将首级持向校尉王宪处报功。杜吴也将所得王莽玺绶献上,王宪皆命留下。不久李松、邓晔自华阴领兵前来,将军赵萌、申屠建也率队而至。 

诸将既到,查得王宪将王莽玺绶匿藏不献,又自称大将军,擅用天子旗鼓,立将王宪拿下斩首。诸将既斩了王宪,即命人将王莽首级送与更始。更始命悬于宛县街市示众。百姓闻知,皆来观看。百姓不看犹可,一看王莽首级,莫不恨其生前暴虐。 

立将王莽首级取下,持在手中,乱打一顿。又将其舌割下,细细切食。可叹王莽篡夺汉统一十八年,苛政虐民,穷凶极恶,卒至中外怨愤,盗贼并起。刘縯兄弟举义一呼,四方响应,不过数月之间,城池失守,肢体分裂,只落得千古骂名。王莽既死,汉朝又复中兴。 




第四章   隋唐野史 
作者(明)罗贯中 

      
    
第一回 兴宫室剪彩为花 



隋炀帝姓杨名广,小字阿摩,弘农华阴人也。汉太尉杨震之裔,文帝坚之子。为人资辨敏捷,贪虐荒淫。初封晋王之时,贪心不足,欲夺其兄杨勇太子之位。无计可施,乃谋于安州总管宇文述曰“吾兄懦弱,素无令德。父皇立为家嗣,有失人望,不足以承大统。吾观满朝将相,皆非统驭之才;细推英雄,惟有公耳。”宇文述惊曰“殿下何出此言耶?某有甚德,奖誉太过。”广曰“吾有一事,特来告汝,勿得漏泄。”宇文述曰“愿闻其详。”广曰“公抱勇敢之资,当国家之重任,吾欲夺兄权位,未有良策,盍与我图之?”述慨然许曰“殿下欲谋东宫,何难之有。必须得一人相为辅翊,此事即成耳。”广曰“遍观文武,皆土木之人,无可与谋者,愿指教之。”述曰“吾见仆射杨素,帝之近侍宠臣也。此人见利忘义,多将金帛,以结其心,使于帝前日夜用意,事必谐矣。”广即探杨素诞日,以千金为寿。杨素大喜,受之,乃教广行孝,曲尽子情,承事父意。于是述、素二人协心共谋废立,旦夕于文帝之前,称羡晋王仁孝,恭而好礼,谦己下士,足有人君之度。谮毁太子懦弱贪淫,不足以当大位。文帝听之,遂自心疑,于是渐失爱于勇。勇不知是计,荒淫愈甚。帝大怒,遂废为庶人,而立广为皇太子。未及数日,广又谋勇而杀之。至仁寿四年,弑父文帝于太宝殿而自立,号为炀帝,改元大业元年。封杨素为尚书令,宇文述为许国公,加封开府仪同三司。炀帝自即位后,纵心为乐,欲穷耳目之观,乃命舍人封德彝、宇文恺二人,奉诏营造洛阳显仁宫。南接皂涧,北跨洛滨。起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奇材异石,俱令送纳洛阳。又求海内丽花佳卉,珍禽怪兽,以实苑囿之中。自长安以至江都,离宫四十余所。乃遣黄门侍郎王弘径往江南,造龙船数万艘,以备游幸之用。又开永济之渠,南达黄河,北通涿郡。又穿江南之河,起自京口,直至余杭,八百余里。置洛口仓于巩城,周围二十里,内穿三千窖。置兴洛仓于洛阳北城,周围十里,内穿三百窖,每窖内可容粟八百石。又筑西苑,周围二百里。其内为海,周围十里,造成方丈、蓬莱诸山,高百余尺,无数台观宫殿,罗列其上。外有龙鳞渠,旋流之水,注于海内。渠畔建造一十六院,首尾相接,每一院以四品女官主之。堂殿楼观,刻龙凤之像,绘五彩之纹,极其华丽。旁筑御道,栽植松柏杂树。至于秋冬凋落之时,则剪彩为花,缀于枝条之上,常如春景。又于沼内剪彩为荷,帝每游幸,即去水而布之。时十六院之妃,争以肴馔美丽相高,以媚于帝。每于月夜,放宫女数千骑,游于西苑,作清夜游曲,令宫女善歌舞者,于马上奏之。自是之后,或游于渠,或玩于苑,俱以女乐相随,荒淫宴乐,无时休息。凡有所欲,不计其费,务令如意。日与美女沉醉于显仁宫内,笙歌盈耳,声闻数里之外。如此心犹不足,欲事远游。是时萧皇后者,扬州之妓女也。先事太子勇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