骓不逝令可奈何,虞兮虞令奈若何!
项王诗成,朗吟数过。虞姬在旁见诗,知得项王之意,因亦口吟一诗,和道汉兵已掠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项王闻虞姬和诗,声情凄咽,不觉心伤,流下数行眼泪。
左右侍者见此情形,尽皆痛哭失声。再看虞姬,早已转面悲啼,泪痕满袖。停了片刻,虞姬收泪,向项王说道“大王自己保重,贱妾不能相随,早寻一死,免被汉兵凌辱 !”说罢,拔起佩剑,自刎而死。
项王见虞姬自刎,急待救时,已来不及。大哭一场,命左右就军中挖一土坑,将尸埋葬。至今安徽定远县南六十里,尚有虞姬之墓,坟高六丈,土人冬为“嗟虞墩”。后人因怜虞姬贞烈,谱成词曲,歌咏其事。所以曲谱中有“虞美人”一调。
又相传楚地生有一种香草,花叶两两相对,人若向之唱“虞美人”曲,此草便应声自舞,因又名之为“虞美人草”。清人谢启昆有诗咏虞姬道八千子弟失江东,止有虞兮效始终。
死共乌骓埋骏骨,生怜红粉是英雄。
花间名字留芳体,帐下悲歌泣晓风。
若使当年成帝业,宁同吕雉祸深宫。
项王见虞姬既死,自念“我若坐困此间,矢尽粮竭,束手受缚,岂不丧了一世英名!殊属不值。不如趁早杀出围去,若能回到江东,再行起兵报仇,固为上策。否则,惟有力战而死,也算死得轰轰烈烈 !”主意既定,便想趁着黑夜,正好走路。遂即披挂上马,就帐下挑选壮士八百余人,骑马相随。撇下大队将士,一径出营而去。
此时已是四更向尽,又值十二月天气,霜华一白,北风甚紧。项王冒寒前进,将近汉营,遥望灯火全无,刁斗不鸣,知是将士睡熟。项于率同部下,悄悄过去,一连过了数个营寨,均未被汉兵发觉。到得天色平明,项王已出重围,汉营中始有人起来。远望一簇人马,向南而行。定睛一看,认出楚兵服色,知是项王逃走,连忙报知韩信。韩信闻说项王在数十万军中从容脱走,神不知,鬼不觉,大为惊骇!急命灌婴率领马兵五千往追。灌婴奉命,立即领兵起行,项王去得已远。未知项王此去能否逃脱,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八回 楚霸王乌江殒身 汉高祖汜阳即位
话说项王率领骑队八百余人,脱出重围,随行军士,一路陆续逃走。直至淮水河边,觅得船只,渡过对岸。回顾部下,只剩了百余人!又前行半日,到了阴陵,忽然迷失道路。瞥见路旁有一农夫,项王上前向之问路。农夫见是项王,知道兵败逃走,心恨其人平日暴虐,便想骗其陷入绝地,不能走脱。于是故意指着左边说道“可由此路前进。”项王信以为实,策马前进,行了数里,却遇一个大湖,横住去路。项王方知受欺,重复折回原处,觅路行到东城,随身仅余二十八骑。
此时灌婴率领马兵五千随后追到。项王自知众寡悬殊,不能逃脱,因对部下二十八人道“吾自起兵,至今八年,身经大小七十余战,未曾一次败北,所挡必破,所击必服,遂至称霸天下。岂料,今晚困于此!此乃上天有意亡我,非我不能取胜!今日固当决一死战。但诸君观我必当突围斩将,三次胜敌,使诸君知乃天亡我,非用兵之罪 !”项王言罢,乃引二十八骑,上一小山,布成圆阵,各执兵器向处。
汉兵追到,将山围住。项王对部下道“诸君看我斩其一将。”遂命二十八骑分为四队,四面直驰下山,约定“同到山之东边取齐,再分作三处驻扎。”于是,项王大声一呼,二十八骑一齐大呼,纵马驰下。汉兵素畏项王,今见楚军四面驰下,也不知项王所在,尽皆退避,裂开一条道路,让楚军杀出。项王趁势斩了一员汉将,突出围外。汉骑将杨喜见项王走脱,便策马追赶。项王正行之间,闻得后面鸾铃声响,知是有人来追,急回过头来,大喝一声。杨喜只顾向前追赶,不提防被项王一喝,直如迅雷震耳,魂飞魄散,连着坐下战马,都受大惊,一直倒退数里之远!
项王到得山东,果然会合部下,分作三处。汉兵追来,不知项王究在何处?也将兵分为三队,一齐围住。项王又冲出围来,斩了汉军一员都尉,杀兵士数十人,救出两处部兵,复聚一处。点算二十八骑,仅失去两骑。项王对部下道“吾言何如?”部下尽皆心服,齐答道“大王之言果验 !”后人因名其山为“四溃山”。
项王遂引部下到了乌江之旁,意欲渡江。恰遇乌江亭长遣人撑船,泊在岸边。见项王到来,便迎住说道“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人众数十万,亦足立国称王,望大王速即渡江。今惟臣有一船,汉兵纵使迫到,无船可渡,大王尽管放心。”项王见亭长甜言蜜语,情形可疑,暗想“莫非设计诱我上船,趁势擒住,献与汉王邀功?我若被擒,不惟失却身分,而且玷了名声,岂可落他圈套!但我若露出迟疑之状,被他看破,不免笑我胆怯。为今之计,惟有设词谢绝。”项王因含笑对亭长道“天既亡我,我何必渡!况我率领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行,如今竟无一人随我回家。纵使江东父兄见我可怜,奉我为王,我更有何面目与之相见?又纵使父兄并不责问,我心独不惭愧?”说罢,长叹一声,指着坐下骓马,对亭长道“吾骑此马已历五年,临阵战争,所向无敌,曾一日行千里之路,今不忍杀之!吾知汝乃忠厚长者,故特赐汝。”说罢,跳下马来,将马交付亭长。又命部下二十六人,尽皆下马步行。项王见追兵已近,令部下各持短兵接战。项王奋勇厮杀,汉兵遇着便死。此一阵,连杀汉兵数百人,项王身亦受伤十余处。自知力竭,便欲寻个自尽。却望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道“汝岂非吾之故友乎?”吕马童闻说,望了项王一面,用手指示与王翳道“此乃项王也 !”项王因对吕马童道“吾闻汉王悬出赏格,得我头者,赐金千斤,邑万户。吾因汝是故友,今特卖个人情与汝。”说罢,拔剑自刎而死。王翳乖觉,骤马取了项王首级。汉兵见项王已死,一拥上前,各想分取项王尸身,邀得重赏。彼争此夺,自相杀死数十人。项王肢体,竟被分为四段。
杨喜、吕马童、吕胜、杨武四人,各得一段,齐向汉王报功。汉王命五人各将所得首级、肢体凑合一处,验得果是项王全身,于是将悬赏万户之地,分为五国,封五人皆为列侯。
此时,垓下楚军闻项王身死,楚将季布、钟离昧二人易服逃去,余人皆来投降。内有楚将丁公,自恃前在彭城曾经放走汉王,留下人情,以为“此次汉王见我,定加优待 ”,遂到汉营求见。谁知,汉王一见丁公,记起前事,即喝令左右将丁公捆绑,巡行各营一周,说是“丁公为臣不忠,以致项王失了天下。”因命将丁公斩首示众,使后来为人臣者,勿学丁公模样。 汉王既斩丁公,其余降将,一律授以官职,命人安抚楚地各城。各城守将,闻风尽皆归服,只有鲁城坚守不下。汉王大怒,自引大军围之,欲待城破,屠其人民。忽闻得围城之中犹有弦歌读书之声,因转念道“鲁乃礼义之国,或者不知项王果死,故特尽忠坚守?”遂令人持项王首级,与城上人观看。
城上认是项王之头,方始开城迎降。
汉王因怀王初封项羽为鲁公,此次项羽死后,鲁地又最后降,遂命收拾项王尸身,用鲁公礼葬于谷城。汉王亲自设祭,哭泣尽哀而去。所有项氏支属,一概不诛。内中项伯等四人,有功于汉,皆封为列侯,赐姓刘氏。至今河南河阳县有项羽墓。
又安徽和县东北乌江浦,有西楚霸王庙。清人黄景仁有《乌江吊项羽》诗道愤王遗像黯承尘,已事空悲五裂身。
百二山河销赤炬,八千子弟走青磷。
好寻鬼母挥余泪,自有狮儿作替人。
王气东南来尚早,不须亭长在江滨。
项王已死,各国皆已归汉。惟有临江王共尉,乃共敖之子,嗣父为王,不肯来降,汉王遣刘贾领兵讨平之。汉王自由鲁地回到定陶,驰入韩信营中,再夺其军。因下令道“义帝无后,新定楚地无人镇抚,齐王韩信熟悉楚国风俗,兹立韩信为楚王,据有淮北之地,建都下邳。立彭越为梁王,据有魏地,建都定陶。又,韩王信前在荥阳为楚兵所擒,后得逃归,仍立为韩王,封以颍川之地。”并下令大赦天下。汉五年春正月,各国国王相聚会议,欲尊汉王为皇帝,遂上疏道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粱王彭越,故衡山王吴芮,赵王张耳,燕王臧荼,昧死再拜上言大王陛下。先时,秦为无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入关中,降秦王,存亡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皆得分地,而位号同等,无上下之别,何以表著功德,传示后世!谨昧死再拜上帝尊号。汉王见疏,推让道“寡人闻‘帝号惟贤者始得有之’。
今诸侯王皆推寡人,寡人何以克当?!”诸侯王皆道“大王起细微,灭乱秦,诛不义,平定天下,德施四海,宜居帝位,天下幸甚 !”汉王道“既承诸侯王厚意,寡人敢不从命 !”
于是,诸侯王及太尉卢绾等三百人,与博士叔孙通,议定即位礼节。 择二月甲午日,汉王即皇帝位于汜水之阳,是为汉高祖。
下沼追尊刘媪为“昭灵夫人 ”,立王后吕氏为皇后;太子为皇太子。封故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故越王无诸为闽越王。命诸侯王各自罢兵归国,高祖自率群臣,定都洛阳。
自从陈胜起兵,天下大乱八年,至此复归统一,成立汉家三百年基业。后人有诗咏道秦皇雄武并六国,欲立万世帝王业。
销兵铸锯也乱萌,焚书坑儒积威劫。
筑城万里北防胡,戍兵五岭南平粤。
域中驰道几周游,海上仙山劳梦结。
平吞泾渭起阿房,更鉴骊山营墓穴。
一朝命尽沙丘宫,奄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