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能力不对称局势可以利用的战略杠杆主要包括:利用对手的体制机制弱点,利用对手优势中的能力弱点,利用自身劣势中的能力优点,培养自身的能力优点(详见第五章)。
概括起来,在上述5种不对称局势中,创造信息和优先级不对称局势就是想办法如何“躲”,而创造认知不对称局势、意愿不对称局势和能力不对称局势则是想办法如何“打”。
创造信息不对称局势就是尽可能地让对手不知道自己,而自己则尽可能多地了解对手。一方面,挑战者要耐得住寂寞,善于隐藏自己,隐藏自己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意图。另一方面,挑战者应该尽可能多地收集主要对手的相关信息。创造优先级不对称局势则是避免和竞争对手直接竞争,尤其是要避免在对手重视的业务领域或细分市场作战。这对于仍处于发展早期的挑战者积累资源和实力非常重要。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同一市场和对手竞争不可避免的时候,挑战者要充分利用对手的弱点,考虑与对手如何“打”的问题。“打”的第一种方式就是利用对方的认知弱点,玩新的游戏或不遵从强势对手的游戏规则,勇于挑战行业惯例或约定成俗的规则,创造认知不对称局势。第二种方式就是要利用竞争对手不愿自残的动机弱点,陷对手于尴尬两难的境地,创造意愿不对称局势。第三种是利用竞争对手的能力弱点,做对手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创造能力不对称局势。
创造不对称局势,以弱胜强的秘密(5)
图1…2中所示的不对称局势模型概括了上述5种不对称局势及其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图1…2:不对称局势模型
通过创造认知不对称局势不但有助于摆脱竞争,有时还能有助于创造其他4种不对称局势。当强势企业在其战略假设中只是把对手重点锁定在规模接近自己的企业时,相对弱小的企业就不可能出现在其视野之中,这就有利于形成信息不对称局势。当挑战者利用对手的认知盲点,选择开拓强势对手没有看到或并不认可的全新市场时,就形成了与对手之间的认知不对称局势。有时候,这种全新的市场空间一开始规模不大、利润不高,因此在强势企业那里就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认知不对称导致了优先级不对称局势。
当挑战者通过改变游戏规则而创造认知不对称局势时,这种认知不对称局势还有助于形成意愿不对称局势。在新的游戏规则下,强势企业过去积累形成的各种资产或能力优势就可能会失去存在的价值。但即使是这样,强势企业仍然不愿意放弃,而固守于原先的资产——认知不对称帮助形成了意愿不对称局势。
认知不对称局势也有助于形成能力不对称局势。在认知不对称局势的作用下,强势企业对于挑战者的所作所为看不明白或根本不认可。这样,挑战者就有充足的时间培养在新游戏或新规则下的独特能力,从而创造出能力不对称局势。
通过创造优先级不对称局势,挑战者不但可以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有时还能够帮助企业间接地创造意愿不对称局势和能力不对称局势。当挑战者选择强势对手不重视的细分市场而创造优先级不对称局势时,双方在渠道、品牌形象或能力要求上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强势企业如果模仿或进攻挑战者的细分市场,就有可能同其原有的渠道、品牌形象产生冲突,因而无法反击。这就是优先级不对称局势帮助形成意愿不对称局势。同样,挑战者可以利用优先级不对称局势的保护,不断发展自己的独特能力,从而有助于创造能力不对称局势。
通过创造意愿不对称局势,挑战者不但可以有效延缓竞争对手的反应时间,还能够帮助企业间接地创造能力不对称局势。竞争对手的反应时间越长,挑战者就越有充足的时间发展自己的能力。
通过创造信息不对称局势、认知不对称局势、优先级不对称局势和意愿不对称局势,挑战者可以为自己创造有利的生存发展环境,有更多的时间去积累资源、培养实力。在这些不对称局势的创造过程中,如果还能有效地培养自己的能力优点,创造能力不对称局势,让对手做不了或做不好,那么对本企业就会更加有利,就能让相对的竞争优势更加持久。当挑战者具有某项独一无二的资源能力优势时,还可以考虑通过这种相对的能力不对称局势,来创造其他几种不对称局势,从而优势才会持久,也才能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创造不对称局势就如同挑战者给领先者注射的麻醉针。挑战者能够同时创造的不对称局势越多,麻醉针剂量越大,对手没有反应或无法反应的时间就越长,对挑战者的发展就越有利。挑战者要通过创造各种不对称局势,来为强大的对手设置层层的“软”壁垒。通过这些“软”壁垒的设置,挑战者企业就可以赢得更多的时间来成长发展。关于不对称局势的综合应用的讨论——不对称局势法则的介绍详见第六章。
但任何优势都不是持久的,尤其对于挑战者来说。麻药失效后,强大的对手也可能会逐渐清醒,会学习、会改变。只有不断地创造不对称局势,永远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挑战者才有可能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积小胜为大胜,最终战胜强大的对手。
不对称创新——挑战者的成功之道(1)
通过创造不对称局势,挑战者可以避开和强大对手的正面竞争,在领先者的阴影下获得生存发展的宝贵空间,形成积极主动、有利于己的态势。
但是经营企业要取得成功,仅仅考虑创造和强大对手间的不对称局势是不够的,还必须赢得客户的认可。失败的挑战者,其所犯的错误有两类:一类是在没有或很少竞争的时候,企业还没有形成基本的运营能力,不能够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或突破客户的接受障碍,这是被自己打败;另一类是在面临强大对手的时候,没有正确地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没有积极创造出有利于己不利于敌的不对称局势,最终被对手所打败。
当挑战者采取的战略行动既能够创造不对称局势,又能为客户创造价值时,以弱胜强、以小搏大才能够真正实现。这种正确的战略行动,就是不对称创新(见图1…3)。
图1…3:不对称创新模型不对称创新,对不对称局势和客户价值同样重视。只注重创造不对称局势,仅仅锁定竞争对手,而忽略为客户创造价值,不对称创新没有任何意义。只注重创造客户价值,而忽略不对称局势的创造,对于挑战者来说,就等于是自己“栽树”,让强大对手“乘凉”。
与不对称创新相对的是对称性创新。简单地说,对称性创新就是和竞争对手在相同的方向上你追我赶式的创新,是追求更快、更好、更便宜的创新。这种创新是强者间的游戏,拼的是实力,这种竞争显然不利于处于相对弱势的挑战者企业。
目前,国内外管理理论界在研究创新时,其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创意从何而来,如何产生创意,如何进行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创新,如何对创新的过程进行管理以降低风险,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重点等等。对创新类型的研究也基本上是按产品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创新、产品工艺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来进行划分。
这种对创新的研究导向只是从企业自身出发,眼睛仅仅盯着客户,往往没有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反应。如果创新能够很快地被对手跟进和模仿,那么挑战者作为创新先行者,会比一般企业更容易当出头鸟。领先者可利用其强大的市场地位,成功地取代创新的先行者。
在《蓝海战略》一书中,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钱·金和勒妮·莫博涅两位教授提出了价值创新的概念,并指出六条价值创新的途径。其核心是围绕客户和客户需求的创新,来挑战行业中关于客户和客户需求的基本假设。但是,对于众多的挑战者来说,如果只注重客户价值的创新,而忽略了不对称局势的创造,那么蓝海很可能马上变成红海,摆脱竞争就可能只是一个空想。以挑战者有限的资源,可能还没来得及享受创新的成果,就会被其他巨无霸企业所吞没。对于挑战者企业来说,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在以弱敌强,不能忘记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自己首先是要自保,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赢得更多的时间、积累更多的资源。
仅仅考虑围绕客户及其需求进行价值创新,对于挑战者来说借鉴意义不大,甚至有可能产生负面效果。因为它既没考虑挑战者在资源能力上与领先者的差距,也没有认识到不对称局势在创新中的重要意义,更未认清挑战者的战略创新(新游戏或新规则)必须要利用强大对手优势中所固有的弱点。
有哲学家这样说过:“生命的进化是一个大型的摸彩活动。只有中奖的号码才能被人看见。”人们经常会看到成功者往往是创新者,但却不知道多数创新都以失败而告终。
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挑战者要想成为成功的创新者、不断提升市场地位,就必须进行不对称创新。领先者的创新可以仅仅关注于通过实施创意为客户创造价值,但是其他企业则必须寻找一条新的创新路线。挑战者的创新法则是不对称创新,是能创造不对称局势的差异化。关于如何实施不对称创新,我们将在第六章详细加以阐述。
不对称创新是属于战略层面的创新,因为它需要企业整体运作上的协调一致、需要对资源进行战略部署。对于挑战者来说,不对称创新是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关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战略行动。表1…2概括了竞争战略、蓝海战略和不对称创新战略各自的重要特点。
表1…2: 竞争战略、蓝海战略和不对称创新战略的对比竞争战略蓝海战略不对称创新战略竞争导向的差异化创新打败竞争对手新客户需求导向的价值创新甩脱竞争客户需求和非竞争导向并重的不对称创新避开直接竞争竞争于已有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