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南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南国-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十万军团就会被他们穿着蓝色军装的东方牲口所淹没!”
《罗马帝国文件集远东带来的挑战》
然而在三韩的北部,南方的士兵仍然在冰冷而陌生的土地上巡逻,他们继续忍受着平民对他们的敌意和冷淡,继续在勘测土地,划分疆界。
那些表面驯服的部落,有的还在用眼神表达着反抗,高大而冰冷的驻军要塞和死亡的威慑并没有慑服住他们爱好自由的天性。取得战争胜利,并不代表征服领土的成功。南方集团还是太年轻了,比不上那些老牌的殖民国家,他们还缺乏殖民统治经验,他们还欠缺海外管理制度。不过他们还很年轻,从最上面的长官到最普通的士兵,面对这些问题,都是还有足够的时间来弥补和匡正的。
这其中就有一支海兵小分队,他们被上官派往北方,探寻乐浪和三韩的具体分界线。他们在向导的指引下,渡过后来的汉江,来到开城地区,那一带已经是乐浪郡的势力控制区了,沿途开始出现象样的农庄和田地,江河上也有了桥梁。
那些田地里耕作的农夫,看见这几十个骑马的海兵,一点惊讶都没有,只不过抬起头看了看就继续埋头田里的耕作。看来他们对南边发生的事情,已经是知道的了。
这些海兵们,每个人都是全副武装的,匕首,短剑,弓箭,带着小旗的长矛,牛皮盾牌,蓝衣套着环甲,脚下皮靴铮亮。人长得都很帅,走到哪里,那里都是姑娘们尖叫和心仪的对象。现在在这个边远地方,竟然被人无视,他们心里都感到怪怪的。
沿途路过的村子,都是警惕的关着大门,从门缝窗棂里面透出一双双警惕的眼睛,海兵们小心翼翼的从村中经过,并没有理会这些村民,他们的任务,就是尽快地到达乐浪郡界,找到当地的长官,一边把三韩的四郡和乐浪连接起来。
这样走了两天,走到一些小山的时候,前方的士兵突然兴奋得大叫起来,后面的人以为前方遭遇敌情,连忙扔下行李和辎重,下马结成战斗队形赶了过去。
他们终于到达了乐浪郡界!
小山上面,在周围的找不到一丝文明迹象的荒山野岭里,突然就看见文明的疆界标志。在夯土底座上立着一块标准的大汉界碑,花冈石质地,高五尺,宽两尺,厚一尺。
“大汉疆域    强弩将军路博德谨立   元狩三年”
“是大汉疆域啊,我们回到大汉了!”
海兵们都兴奋起来,他们这些交州的沿海子弟,平素也见过日南的浮波将军铜柱,然而那融化越人铜鼓铸造的两根高大铜柱,并没有这块朴素无华的界杯带给他们的震撼大。
伏波将军的铜柱,已经被他们的长辈跨越了,大汉的疆土在十几年前就已经扩展到昆仑洋一带,在更南方的柔佛也有了殖民地。伏波将军两铜柱,已经是一个过去的概念了。然而他们,正是他们完成了兼并三韩的伟大工作,这块崭新的国土是他们用袍泽的生命和自己的青春换回来的。
不论上层大人物有多少交易,多少密谋。这些最普通的海兵,这些最最优秀的青年,如同那些在另一个世界在这个半岛作战过的年轻人一样,他们只知道他们在远离故乡的三韩流了血,付出了三年的美好光阴。他们抛弃了家乡,到这里来,不就是为了这一刻么?
大汉疆域,他们付出了那么多,不就是为了这个疆土的拓展么?看着这一块石碑,所有人都感觉到历史在他们中流动的声音。
第八十九章 罗马攻略开始
    这里是帝国东南最有权势的一群男人,说得更加详细点,这群高矮不同肥瘦不一的男人是整个国家的统治阶级的精英分子。这群人的名字,足以令帝国周边部族为之沮丧和胆寒,因为他们无数次想侵略汉朝的计划都被这群男人的铁腕和决心所击得粉碎。在中原,他们一方面是被那些古老家族和门第所鄙夷的暴发户,另一方面却被那些寒门子弟视为本阶级的英雄。
你可以认定这群男人都是从小吏,商贩,海贼和流氓无赖的草根阶层窃取帝国权力的暴发户,也可以认定他们是政治上的一颗在中原的太阳衰落时候划过天空的流星,虽然璀璨却转瞬即逝,一旦中原重新稳定统一,这些人的事业就会如春天的融雪一样迅速消融。但是任何人也不能否认其存在的,是这些男人手中的权力。
他们拥有一支前所未有的海军舰队,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陆军。他们合法的拥有着这个东方帝国长江以南直到赤道的广袤领土,统御着这一片土地上一千两百万的人民,掌握着这个国家一半以上的商业工业。 
只要这种权力还在其掌控中,那么他们依旧是人们害怕的、崇敬的、传颂的、诅咒的对象。
琼海原军部,那些交州团体起家时期建造的房子现在看起来是那么简陋,夯土的地面,木板的墙壁,茅草的屋顶。在椰子林和香蕉林里面隐隐浮现。这个地方曾经发出无数道作战命令,一群从不疲倦的参谋军官拟定着野心勃勃的计划。
终于这些计划变成了现实,经过精明或者混乱的冒险和投资,巨大的牺牲和付出,当年的同志中,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身居高位,有的身陷牢狱,有的拖着一条断腿在黎家村寨或者荣军院里看月亮。但不管怎么说,活下来的人都很欣慰,他们的团体成功的跻身于帝国统治者之列。
最早他们的领域只是朱崖一岛,这个地方密切的操控着全岛的行动。但当他们的统治领域扩大到整个交州之时,军部就搬迁到交州治所龙编城,操纵着环北部湾的军队控制权。毕炜掌握扬州和荆南以后,军部又在金陵建立北方指挥部,统一指挥北方军队。而这座院落的地位,就一落不复返。
交州在琼海有着一座军校:陆军军官学校。
这所学校现阶段是军方的最高学府,下设步骑炮辎四科,主要是培养陆军下级军官,为军官团补充新鲜血液。来自郡讲武堂,陆军小学,学兵队,幼年兵团,随营学校的青年人,就在这里学习军国民精神,积累文化知识兵学常识和战术素养。原军部就这样成为学校的教室,交州团体的发迹已经是一个传奇了,在这些传奇人物曾经工作过的房子里学习,对于理想主义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现在这些手握大权的男人们重新回到了这里,并不是仅仅为了视察学校,他们有着更巨大的事情要做。
海陆军的蓝色军服,文官的传统袍子,工业巨头的衬衫短裤。这些原本不是一个年代的服饰混杂在一起,本来就是一种非常滑稽的事情,但是看到这些服装的主人所讨论的计划和战略,就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这些男人,他们正在计划杀人,杀死敌人和任何当在他们道路上的人,也杀死自己人。
毕炜的文武助手和官僚都汇聚一堂,刘武、士燮、郑问、周景、诸婴、方明一个个大人物都回到他们起家的场所,商议并且通过了他们未来的大战略!
向西洋进军!掌控印度洋!崭新的大战略足以令任何一个汉朝人目瞪口呆。
大瘟疫已经过去了,但是中原却已经不再受到天子的掌握,所有人都吃惊得 看着那个在长安的朝廷用传统的宫廷计谋除去了董卓的暴政,但是他们自己依然衰落如昔。
董卓已经死去,他手下战斗力强悍的军队也被皇权的威压慑服,服从了年轻皇帝的领导。但是朝中那个古板的执政者王允却仍旧怀恨在心,这些士兵在洛阳的暴行是那样深深地激怒了他,以至于再没有和好的可能,他杀死了大部分凉州军队的军官,解散了这支陷入混乱的军队,然后在吕布的辅佐下,组建起新的军队。
依靠这支新军,朝廷艰难的控制了关中地区,不过他们受到来自凉州叛匪和三辅胡人的不断骚扰,防不胜防。残破的关中要想恢复她昔日的繁盛,至少还要等待三十年。
朔方曾经是帝国进军草原的基地,这对外战争的重镇却不是对内战争的重镇,此时被无情的抛弃,长城上已经为数不多的驻军被派到内地自相残杀,官吏和居民也都逃走了,只留下空空的边疆,等待着匈奴人前来占领。
中原地区呢?帝都洛阳已经沦为无人区,河内陷入无政府状态,白波手下的匪徒和强盗劫掠着一切来往行人。豫州和兖州还是平静的,不过是死人的平静,在瘟疫和饥荒的打击下,当地民众疯狂的向着安全区域移民,向着青州徐州逃去,接着逃到三韩和南方,远离中原的战火。袁术已经在汝南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依靠着自己的十万军队,他不断的向徐州挑战。荆州的王睿在南征的失败后彻底丧失了自己统治的权威,他的政令只能在襄阳城内施行,荆州已经陷入混乱。
河北,袁术的兄长袁绍,凭借他的名望,驱走了冀州的刺史,实际上掌控了这一块广大区域,尽管冀州在黄巾之乱中损失严重,他还是建立起二十万人的军队。但是幽州的北疆边防军已经南下,虽然刘虞和公孙瓒之间的矛盾不断深化,他们依旧还是袁绍最大的威胁。
西川的刘焉看起来没有多大的危险,他利用五斗米教教主张鲁割据汉中的机会,切断了西川和朝廷的联系,满足于在那块盆地里做土皇帝。
在一个传统汉人的眼光中,四百年历史的崇尚红色的汉王朝已经接近尾声。势力强大,蒸蒸日上的南方集团是新王朝的有力竞争者,他们因该发起一次北伐,消灭那些违背帝国统一原则的诸侯,恢复帝国的秩序,而这种秩序,在他的眼光里,是天地的正统和最高法则。
但是南方并不这样想,虽然他们对帝国皇位也是充满野心。他们自己还是清醒的,他们知道自己的威权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除了经营二十年的交州是稳固的地盘外,他们在扬州,荆南,三韩和南洋的地盘只不过是靠着军刀的震慑和海权的掌控才连接起来。
交州人口终于增长到八百万,却要监控着扬州荆南五百万,三韩乐浪八十万,南洋五十万,这三地六百万多的人口。扬州荆南的力量还没有充分统合,三韩和南洋还是一个财政上的负担,这两个地方要想增值,还需要时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