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武王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渤海国武王传奇-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陶永久道:震国开基,高王登位。几十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真是天大的喜事。我成了国王的亲家,副王的岳丈,也感到十分荣幸。封我为开国公,实在是过分的奖赏了。
大武艺道:震国能有今日,真是来之不易。我父王忍辱负重三十年,几乎把一生最宝贵的时光全部都丢在营州。要不是两位姑父和岳父的鼎力相助,也不会这么快就复了国。大家分享成果,也是应该的。
陶永久道:我今天请你来,就是要和你谈一谈怎么看待这份成果。你说大家应该分享这份成果,就是说大家都有功劳,都是开国元勋,可以各得其所。你是这样想的吧?
大武艺道:正是这样想的。有什么不对吗?
陶永久道:那么我来说说我的想法,你仔细听着,先不要插话。我把女儿嫁给你的时侯,你是营州城中涑末王府的一位王子,就和那些富家少爷公子差不多。后来知道涑末部要东归,我全力以赴作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支持,那完全是心甘情愿的行为,没有想到以后会分享什么成果。如果现在让我重新去做商人,我也会心安理得。可是现在我有爵位有官职,就不能为所欲为了,必须遵照国法律条,尽忠职守。如果不遵纪守法,就会遭到处罚;如果贪脏枉法,就会招来杀头之祸。所以,我不认为现在做官是分享成果,而是要更加竞竞业业地为国为民效命。打天下者坐天下,那是帝王说的,臣子不可以这样说,包括你这个副王,也不可以这样说。
大武艺道:岳父这样说真是太沉重了,难道我们这些开国功臣不可以和父王同享荣华富贵么?
陶永久道:在别人看来,或许是荣华富贵,可是身在其中的人免不了危机四伏,朝不保夕。
大武艺道:岳父说的这种情况对普通官员也许是对的,他们受制于上司,可能会有危机。可是,岳父是王亲,是开国功臣;我是副王,是父王的继承人。我们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会有什么危机呢?
陶永久道:古人有句非常深刻的警语,说皎皎者易污,桡桡者易折。震国所有的人当中,你的地位最高,你的危机也最大。你没有感觉到危机,这就更加危险。
大武艺道:岳父这样说,是不是有点太多疑多虑了?
陶永久道:这不是多疑多虑。你知道隋文帝的长子杨勇吗?杨勇身为太子,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只等接班当皇帝。可是他的弟弟杨广却出其不意,将他排挤出局,再把他杀掉。你知道唐高祖的长子李建成吗?他以为当了太子就可以高枕无忧,不把二弟李世民放在眼里,却不料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成了亲弟弟的刀下之鬼。你知道唐高宗的长子李弘吗?他本来无意争当太子,可是仍然逃不脱杀身之祸,竟是被他的母亲杀死的。所以,做了太子副王储君的人,并非只有接班称尊这一种前途,还随时会有人头落地的悲惨结局。
大武艺道:听岳父这样一说,我觉得好恐怖。难道帝王之家就一定要这样互相残杀吗?
陶永久道:望子成龙是每个做父母的愿望,手足深情是所有兄弟姐妹都想珍惜的至情,可是当至高无上的权力唾手可得的时候,亲情就变得苍白无力了。这是人间的悲剧,会一直不厌其烦地重复表演下去,谁也没有办法阻止。
大武艺道:既然这样,我该怎么办呢?要辞掉这个副王之位吗?
陶永久道:那也不是你想辞就可以辞的。辞职会被认为是不忠,也会引来杀身之祸。
大武艺道:没想到东归建国的大事成功了,反倒引出这么多的烦恼。
陶永久道:当然烦恼只是一方面,还有另外一面,就是老天送给你一次难得的机会。你只要成功地继位称王,就可以大展平生之志,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这样的幸运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现在的问题是,你要千方百计地避免发生意外,平安地坚持到接班的那一天。
大武艺道:依岳父大人看,我怎样才能平安继位?
陶永久道:你的危机可能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高王基下对你不信任,二是王族中有人和你相争,三是大臣们反对你做储君。要想保持高王对你的信任,你必须放弃一切主张,唯高王之命是从,这是最重要的。你的兄弟当中,二弟大门艺少文,不为高王所重视;三弟大勃昌受到高王关注,可是他本人生性散漫,不重名利,不会和你相争。来自兄弟们的威胁较小,可是来自叔父的威胁却很大。二叔大祚新有勇无谋,不可能和你相争;三叔大野勃英气逼人,深受高王喜受,而且年龄和你相仿,是你最大的威胁。最后就是大臣们的意见。现在三省六部林立,天常日久,必然会有不同意见,你千万不能参与官场斗争,也千万不能表现出倾向,一定要在百官中保持超脱和不偏不倚,取得他们的全力支持。
大武艺道:这样做人,岂不是太累了?整天象个傻子,让人以为是个庸碌无能之辈,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陶永久道:这就要学学你的父王了。他如果不能在营州收敛锋芒,伪装驯服,坚持等待了三十年,哪会有东归建国的奇迹发生?
大武艺道:既然岳父大人对我的前途如此担忧,我按岳父大人的要求努力去做就是了。只是多年已经养成了口无遮拦的习惯,还请岳父大人随时提醒。
陶永久道:趁着现在还没有出现危机,你就先发制人,自我收敛,韬晦潜伏,不动声色,不露锋芒,就一定会避害趋利,化险为夷。
大武艺从此好象是一夜之间成熟起来,走起路来四平八稳,说起话来八面玲珑。在朝堂上只听不说,在私下里从不议论别人长短。对高王的教意,只有一名话:儿臣领教。对大臣们的建议,也只有一名话:请向基下奏报。每当两位姑父和一位叔父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他都装聋作哑,无动于衷。渐渐地,百官都对大武艺的无所作为习以为常,只当没有这个副王,凡都事直接向高王奏报。高王有时候想到要让副王经受些历练,就把一些表章奏折委托大武艺处理。每当这时,大武艺都会请三位相国来商议,还想方设法让三位相国去向高王回复。时间一长,高王也就渐渐地习惯于任何事都不再强拉着副王了。
有一次右相大祚新来找副王大武艺,要联名上表请求兵发黑水部,以武力实现七部统一。大武艺心中十分赞赏叔父的勇气,也十分赞成武力征服黑水部,可是他拒绝和叔父联名上表,说是不想操那份心。
大祚新气忿地斥责道:你是副王,将来要做震国的国君,怎么可以这样没心没肺,贪图清闲!
大武艺挨了叔父的骂,并不申辩,似乎毫无自尊。大祚新只好忿忿而去。
大武艺成功地骗过了父王、叔父、兄弟和百官,心中暗自窃喜,曾经私下里对妻子陶美鸾悄悄说过:百官都以为我碌碌无为,他们有谁能知道我的良苦用心!
现在大武艺成功地继承了父王大祚荣的全部政治遗产,成为渤海郡的第二任郡王。他的老丈人陶永久到这时才这真正松了一口气。在别人看来,有令人羡慕不已的副王储君做女婿,该是多么开心的事。可是陶永久却为有这样一个女婿提心吊胆了二十年。现在,他总算看到了大武艺平安接班的一天,他悬着的那颗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正当陶永久为女婿大武艺成功继位成为渤海郡王而庆幸的时候,大唐玄宗皇帝针对渤海郡高王逝世之后的政治局面所做出的一项决策,又让陶永久惊恐万状。高王大祚荣的三弟,大氏王族中最有威望的亲王,正在长安入侍的大野勃,奉大唐皇帝诏命返回渤海郡,给刚刚登上郡王宝座的大武艺带来了政治生命上的巨大威胁。三王叔大野勃要回来和侄儿大武艺争夺王位的传言不踁而走,敖东城的政治风云扑塑迷离。
第五十四章 设计蒙岳丈 作戏罢老臣
    武王大武艺慷慨激昂地向大野勃说出了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三王叔大野勃明白了武王是执意排斥他来辅政,而且说得斩钉截铁,不是你退隐就是我退隐。大野勃本是一心一意要为国家为王室为武王精忠效力,怀着极大的政治热情从长安归来,也是怀着极其浓重的亲情来晋见武王,现在却被武王毫不留情地排挤出局,就象被诬为国贼一般,震惊、忿怒和委屈一古脑地涌上心头,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好一会,大野勃才心情沉痛地说道:我不敢忘记先王的期望,只想倾心报国,没想到会惹出你这许多联想。
武王坚定地说道:请王叔理解我的苦衷。为了保持政局稳定,你我只能有一人主政,一人退隐。
大野勃叹息一声,说道:好了,你不要再说了。我决意退隐山林,不问朝政。
武王并不罢休,还想让大野勃发个誓,举杯道:三叔肯主动隐退,是渤海国的一大幸事。我替先王和百姓谢过三叔。请三叔满饮此杯,以示无悔。
大野勃举杯,一饮而尽,再将玉石酒杯重重地摔到地上,摔得碎片四溅,说道:我意已决,绝不反悔。如有反悔,就同此杯。
武王见三王叔大野勃中了自已设下的阴谋诡计,同意隐退,并发誓从此不问朝政,心中大喜,兴奋地说道:我保证让三叔终生享受王叔荣誉和一品奉禄。
大野勃此时万念俱恢,无可奈何地说道:一切听凭基下处理。草民就此告辞了。
大野勃为了维护武王的绝对权威,被迫离朝闲居,从此没有机会进入武王的决策圈子,没有机会对武王的治国方略发挥出政治影响。这才使武王大武艺走出了一条和先王大祚荣大相径庭的道路,在渤海王国的历史上放射出独特的光芒。
武王大武艺运用他的聪明和狡诈,成功地避免了三王叔大野勃辅政分权的局面,保持了一言九鼎的绝对权威。替武王捏着一把汗的国丈陶永久,得知三王叔大野勃同意退隐,紧张的心情才松驰下来,从心底里为武王庆幸。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他的女婿武王大武艺,在解除了来自三王叔大野勃的分权威胁之后,又在谋划着如何搬掉压在心头上的另一块石头。这另一块石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