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功咖喱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成功咖喱派-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人会说蜜蜂是烈士,而苍蝇则苟且偷生。;有人说苍蝇非常聪明,而蜜蜂有些愚蠢;有人干脆把目前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苍蝇型”,二就是“蜜蜂型”。;    
    如果说蜜蜂是教条型、;理论型,而苍蝇则是探索型、;实践型。;它们的智慧中,就从来不会认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他们撞的时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在被碰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他们能从同伴身上获得灵感,合作与学习的精神让他们共同获救。;所以,最终他们是胜利者。;    
    如果先摒弃原先的对于这两种动物的道德附加和好恶感, 我们会发现他们活脱脱地验证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教师爷打不过冒失爷。;    
    不论是个人也好,企业也好,都应该意识到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当每人都遵循规则时,创造力便会窒息。;这里的规则也就是瓶中蜜蜂所坚守的“逻辑”,而坚守的结局是死亡。;    
    遇到挫折时,有人能伸不能曲,结果被压折;遇到发挥的机会时,有人却能曲不能伸,胆子已经被吓破,白白地丧失机会。;他们都是因为一种惯性把自己的生活姿态变得很僵化,因而不能适应环境。;    
    铁板烧博士指出――    
    能曲能伸是在时机不到时伺机待时,不贸然行动,等到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时,才把握时机猛然出击,一战而胜。;能曲能伸是判断形势和力量,以便能找到弃弱取强的关键。;如果非得弃弱逞强,到时非但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反而会输个一塌糊涂。;    
    水能因物赋形,没有一种固定的僵化的流动方式,因此也是能曲能伸的典型。;    
    但是我们要避免把能曲能伸理解为圆滑世故。;街头的一堆西瓜,无论它有多少,对买者而言,只有三种:生的,熟的,熟过的。;我们只挑熟的买。;    
    社会上的人就其心理年龄而言,也只三种:幼稚的,成熟的,世故的。;幼稚的属于生瓜,成熟的属于熟瓜,世故的属于熟过的瓜。;放下生瓜不谈,天下有谁喜欢熟过的西瓜?    
    人们都不喜欢熟过的西瓜,因为它内里已变得干枯;世人也不喜欢世故的人,因为他们已枯燥无味。;哪一个世故的人拥有过一个真正的朋友?哪一个世故的人有过甜蜜的恋情?哪一个世故的人有一个幸福的家?    
    


第一部分 大道如青天装死法逃离绝境

    有一次,大文学家苏轼正躺在床上读书,忽然听到一阵老鼠啃东西的声音。;他侧耳听了一下,估计这声音是从床下传出来的,于是用手在床上使劲地拍打了几下,想借此把老鼠吓跑。;    
    然而这种办法收效并不大,仅仅安静了一会,老鼠又不停地啃起来。;苏轼听着这种声音,越来越心烦意乱。;他十分恼火地坐起身来,吩咐书童去捉老鼠。;    
    书童端着烛台往床下一照,发现咯吱咯吱的声音是从一个被绳子系住了口的严实袋子里发出的。;    
    书童高兴地说道:“哈哈,老鼠被关在袋子里面了,它还能往哪儿跑呢?”他心翼翼地解开系紧袋口的绳子,只让袋口露出一条狭窄的缝隙,试图等老鼠刚一露头就捉住它。;    
    可是书童等呀等呀,不仅没有等到老鼠出来,而且连一点响声也听不到了。;他感到非常奇怪。;为了弄个水落石出,书童打开袋口,端起蜡烛把袋子里面照了个通亮,发现袋中一动不动地躺着一只死老鼠。;    
    书童惊讶地说道:“这真是怪事!刚才这袋子里分明有一只啃东西的活老鼠,它怎么会突然间死去呢?如果这只老鼠刚才就是一只死老鼠,啃东西的声音难道是鬼发出来的吗?”    
    书童两手抓着袋底把袋子往上一提,然后用力抖了几下。;想把袋子抖落一空,看个结果。;可是书童发现袋子里面除了老鼠没有别的东西。;    
    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老鼠“嘭”地一声落在地,还没等书童来得及去捡,它就突然一翻身跳起来,然后一溜烟就逃走了。;    
    这只老鼠的确是够狡猾的,它可能是无意中被闷在口袋里,没办法咬破坚固的袋子逃跑,就用咬东西的声音引人来解开袋口;当书童守候在袋口伺机去捉它的时候,它却在里面装死,蒙骗书童放松警惕,最后一溜烟地逃走了。;    
    铁板烧博士说,一只小小的老鼠,无论是体能还是智力都远不是人的对手,应该说是处于极端㚇;的弱势中。;处在这样一个不利的情况下,老鼠再怎么冲撞,也免不了要被书童捉住。;可是它利用装死的狡猾花招,却成功地捉弄了书童,最终逃跑。;    
    装死虽然只是一个小花招,对于处于劣势中的人很有启发意义。;实际上,在我国历史还确实有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曾经用装死的办法逃离绝境,最终功成名就。;    
    这个人就是战国时的范睢。;    
    范睢是魏国人,年轻的时候游说诸侯,想要求见魏昭王,可是家里太穷,没有人引见,只好先投靠魏国大夫须贾。;    
    有一次,他做为随员,跟从须贾为魏昭王出使齐国。;    
    齐襄王听说范睢有才,秘密请他出任齐王国的官职,范睢不愿背叛祖国。;齐王就派人赠送给他黄金十斤和一桌好酒好菜。;范睢拒绝了黄金,只接受了酒菜。;    
    须贾知道了这件事,既妒且怒,认为范睢一定是将魏国的重要机密告诉了齐国,才得到这些馈赠。;    
    回国后,须贾把此事报告给魏相魏齐。;魏齐正在举行宴会,听说后怒不可遏,不分青红皂白,立刻命人抓来范睢狠狠拷打。;    
    范睢的牙齿被打掉了,肋骨也被打断了,范睢假装气绝身死,魏齐才命人把他用席子卷起来,拖到厕所里,让喝醉酒的宾客向范睢撒尿,用以表示对国王的忠贞和对卖国贼的痛恨。;    
    酒席散了以后,范睢等凌辱他的官员散去之后,在席子里悄悄对看守的人说:“你能放走我,一定厚谢你。;”看守向酒醉的魏齐请示把卷在席里死人扔了出去,悄悄送范睢回家休养。;范睢的朋友郑安平把他藏了起来,改名张禄。;    
    秦昭襄王的使者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把范睢推荐给王稽,王稽带范睢入秦。;不久,秦昭襄王听从范睢意见,废掉太后,免掉穰侯相位,把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逐出关中。;    
    同时,秦王任用范睢为丞相,并封为应侯。;他采用范睢的远交近攻策略,最终灭亡了六国。;范睢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    
    


第一部分 大道如青天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洞庭湖里,生活着很多鱼类,其中有一种叫泥鱼。;    
    每当旱季来临时,洞庭湖就会干涸,大部份的鱼虾都会拼命寻找赖以活命的水,可惜到最后都无法战胜天道循环,不是被人们捞走,就是干渴而死,变成干鱼。;    
    可是泥鱼却不会,到了这种生死存亡的关头,它全身滚进湿泥里,然后口衔泥水,象死了一样静止不动。;捞鱼的人即使看见了,也会误以为泥巴,让它侥幸逃过。;等水渐渐干了以后,泥鱼就躲在泥里一动不动,依靠自身保存的水分和能量来维持生命,一直能维持半年之久。;    
    等到旱季过去,河水滚滚汇聚到洞庭湖的时候,泥鱼就会从泥里钻出来,洗掉身上的泥巴,在水底自由自在地畅游。;而此前其它的鱼虾早就所剩无向,因此泥鱼就可以享受充足的空间与养料,迅速地繁殖成长。;    
    人生的道理也无非如是。;大丈夫生于世间,识时务者为俊杰。;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俊杰,是因为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生存与发展方式。;就象《鬼谷子》中所说的: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据说三国时期,关羽就曾经用泥鱼的故事来劝刘备说,告诉他人生总要有几段泥鱼那样隐忍的时期。;刘备听了以后,若有所悟,才有了后来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的精彩表演。;    
    骨头太硬的人,不懂得人生应该能曲,因此对于低处的机会会视而不见;骨头太软的人,永远也站不起来,根本没有伸的时候,因此对于高处的机会也就可望而不可及了。;    
     所谓识时务,也就是能够从环境中看到机会的意思。;追根溯源,“机会”这个词来自于佛教禅宗的一个术语。;机,是稍纵即逝的过程;会则是聚合、;合拢起来的意思。;能够在稍纵即逝的过程中把自己与外界契合起来,就叫做机会。;    
    在每一个环境中都生活着许许多多与我们条件与素质相似的人们,那么一个事件如何才能“恰巧”与我们相契合而成为机会呢?    
    一件事情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构成机会,对一个人是机会,对他的邻居可能就不是机会。;一件事情的发生是我们能不能构成机会,一个重要的分析角度就是看我们能够屈伸的幅度有多大,我们的心胸有多大。;    
    因此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骨头具有强大的韧性与足够的弹性的人,在狭小的空间里,能最大限度地曲下身来保护自己,在发展的机会来临,前景广阔的时候,又能最大限度地挥洒自己的智能与才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