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资本主义的认识不正确、有片面性。改革前的苏共,由于不能正确
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导致了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
系列失误。戈尔巴乔夫反思了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基本问
题,阐发了不同于过去的新的观点。戈尔巴乔夫关于改革的思想,
是建立在这些认识基础上的。这些认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思想的评价。在


日发表的《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改革》一文中,戈尔巴乔
夫一反过去苏共只有称颂没有批评的文风,指出了他们思想的不
足点。文章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自我发展的可能性估计不
足”
“,他没有预见到未来的科技革命可能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新
的源泉”。从实际情况看,这个评价,大体上是正确的。因为我们
看到,资本主义确实没有很快出现、并且至今仍未出现灭亡的迹
象,说明资本主义的发展尚未走到尽头。关于列宁的社会主义建
设的思想,戈尔巴乔夫声称
“,过去曾普遍认为,列宁似乎有一个
完整的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其实他根本没有一个这样的
完整纲领”。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他又提到
“:马克思列宁主
义经典作家给我们留下了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的和本质的论述。他
们没有陷入繁琐的细节,没有对社会主义的面貌作详细的描述。”
戈尔巴乔夫在这里的点评有不当之处。例如说列宁“根本没有”
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有些过于绝对。但话说回来,也应当承
认,列宁在建设社会主义方面的纲领的确是不完整的。关于这一
点,我们已经作过详细的分析。
(二)对当今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关系的看法。在
对马克思、列宁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戈尔巴乔夫就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的关系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性
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有着内容十分相似
的进程”。戈尔巴乔夫的这个观点,主要来自欧洲共产党和社会
民主党的有关思想。在此我们不简单地判定这些思想的对与错。

第 261 页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
戈尔巴乔夫称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列宁从理论上和
政治上论证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时,善于高瞻远瞩,能超出革命任
务的阶级范畴。他曾不止一次地阐述过全人类利益高于阶级利益
的思想
”。戈尔巴乔夫由此推演出了“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观
点,提出
“:新思维的核心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高于一切,更确切
地说是承认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
“”人们迫切需要使国际关系人
性化、人道主义化。
”对这些观点,只从字面上去理解是没有意义
的。读懂它们的真正内涵,才能弄清问题出在哪里。戈尔巴乔夫
所说的“阶级利益”,实际上指的是无产阶级的利益。按照苏共的
传统观念,苏联是舍我其谁的世界无产阶级利益的体现者。而
“全人类利益”,戈尔巴乔夫更多的是从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国家
的关系中得出的概念。在他看来,随着普遍的、大规模的毁灭性武
器的出现
“,第一次出现了
”对“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今天的,而
不是遥远的全人类的利益
”的威胁。因此,理想中的“全人类利益
高于一切
”,外化为实践,实质上变成了:一切服从于和西方国家
搞好关系。戈尔巴乔夫后期苏联向西方国家乞求援助,被称为
“国际乞丐”,无疑是这种实践的一个明证。
(三)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认识。戈尔巴乔夫对社会民主党和
社会民主主义的态度是肯定的。他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世界
性进程”,在这个进程中,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外
“,占有一席之地的
还有世界其他部分社会主义思想的各种流派”。因此,要给社会
民主党以应有的评价,研究和利用其所积累的丰富的、多方面的经
验。
①[苏]米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新华出版社
年版,第
页。

第 262 页
按照这一思想,苏共在自己的纲领性声明和党纲草案中,都大
量吸收了社会民主党的观点和主张,并把改革的目标明确为“走
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按照社会民主党的模式改造党,给
苏共带来了致命的危险。它等于对列宁创始的“新型无产阶级政
党,理论和实践提出了质疑。人们就会问,列宁对以前的俄国社
会民主工党进行改造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意义,那么是不是说,
从列宁开始,苏共就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这些问题本身,毫无
疑问都是对苏共合法性的动摇。所以,尽管戈尔巴乔夫口头上一
再强调,不能否定列宁,不能否定十月革命,但一旦出现了这样的
思潮,苏共是很难控制局面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戈尔巴乔夫对苏共失败的责任
领袖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曾经实行高度集权体制的党
来说,尤其如此。所以,对于苏共的失败,戈尔巴乔夫无疑负有很
大的个人责任。
但是,对领袖个人的责任作什么样的估计才准确,往往不只关
系到个人,而且关系到对苏共党的建设的总体评价。过高或过低
估计个人的作用,都不利于我们正确地总结苏共党的建设的历史
经验和教训。有些学者夸大个人因素的作用,认为苏共的失败主
要是戈尔巴乔夫等一小撮人制定了一条错误的政治思想组织路
线,把党引向了毁灭。依照这种观点,苏共与其说是作为一个政党
在起作用,不如说更像一个任人摆弄的玩偶,似乎无论是谁,不管
用什么样的思想,都可以随意支配这个党,牵着它的鼻子走。这显
然是讲不通的。它很难使人们相信,就是这样一个党,曾经有过领
导十月革命、战胜德国法西斯、在超级大国执政的辉煌业绩。
在描述苏联剧变的著作中,前美国驻苏大使小杰克
马特
洛克的《苏联解体亲历记》是一本十分引人注目的书。在这本书

第 263 页
中,作者强调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在苏联剧变中所起的推波助澜的
作用,还特别强调这样一个观点:戈尔巴乔夫在按美国的意图办
事;他的失败,不是因为他按美国的意图办事,而是因为他在许多
方面很勉强地、很不情愿地按美国的愿望办事,有的方面做得不彻
底。我们国内有些人以此为据,来说明葬送苏共是戈尔巴乔夫等
人事先就设计好的预谋。我十分怀疑这种看法的正确性。我倒是
以为,如果戈尔巴乔夫真的完全按美国的意图去做,事情只会更
糟。任何一种别国的体制都不能照搬到另一个国家。即使这种体
制在这个国家十分成功,照搬过去都只能成为蹩脚的赝品。这是
在人类发展史上屡试不爽的真理。马特洛克为戈尔巴乔夫未能完
全照搬美国而心怀怨意,固然可以理解,但把自己的药方看做拯救
苏联的惟一选择,未免有些过于高看自己。
苏共的失败,首先是因为党本身出了问题,得了难治之症。就
在苏共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戈尔巴乔夫掌权了。他决心医
治苏共的疾病,并且想通过治好苏共的疾病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
留下美名。但是,戈尔巴乔夫医学造诣欠佳,在临床诊断、手术方
案、用药配方等方面都连连失误,造成了苏共病危。最后,戈尔巴
乔夫宣布停止抢救,拔掉了苏共借以苟延残喘的输液管。我以为,
这就是苏共失败的全部真相。
戈尔巴乔夫扮演的是这个医生的角色。从作为抢救者的医
生,到作为拔病人输液管的医生,有一个过程。
在改革的第一阶段,戈尔巴乔夫无疑还想保留更多传统的东
西。正因为此,西方多数政治观察家都不认为他向往多党制。美
国历史学家莫什
卢因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民主化,目标不是设置
西方式的多党共和制度
“,而是使百姓多参加政治生活,增强政治
的和其他方面的自由,使党重新成为一个政治的党,而不是一个基

第 264 页
本上官僚行政的党”。这个分析,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这一阶段戈
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
在第二阶段,戈尔巴乔夫明显地由此前对苏共地位的维护,转
向对“革新
”的强调。他认为“,如果党本身能够进行自身的根本
改造,掌握在现代条件下做政治工作的艺术,善于成功地与一切改
革力量协作,它就能够完成政治先锋队的使命”。从
年起,
戈尔巴乔夫越来越多地批评党自身,认为它落后于社会,落后于改
革,实际上已经有了把苏共看做绊脚石的苗头。为了彻底改造苏
共,戈尔巴乔夫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行了大踏步的退让,如允许
党内横向组织存在,把苏共放入多党制的环境中等。美国驻苏大
使马特洛克根据戈尔巴乔夫对改革的强调,认定他的下一逻辑步
骤将是在党外为自己建立一种权力基础,然后再迫使党跟他走。
如果失败了,他最后也能挣脱出去而不至于自动丢掉事业。不管
这个设想是否合理,戈尔巴乔夫在这一时期不断淡化作为党的领
袖的形象而强化作为国家领袖的形象,却是千真万确的。
对于苏共的失败与戈尔巴乔夫的关系,有人从戈尔巴乔夫的
个人原因方面进行过分析。例如,戈尔巴乔夫的前办公厅主任博
尔金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主要原因首先是戈尔巴乔夫的世
界观和性格,是他的优柔寡断和热衷于他年轻时就形成的那些公
式。实质上总书记依然是自己那个时代的产物,是培养他并把他
推上权力顶峰的那个结构的产物。一方面他看到了现存制度的缺
点,想给社会生活带来一些变化;另一方面他又忠实于旧模式和旧
方法。戈尔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