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战争回忆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粟裕战争回忆录-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我渡江一举成功并迅速突入敌人防区纵深,把南京,镇江的敌人退路切断,敌人全线溃退.一片混乱。如出现这种情况,要求东集团只用一部兵力监视上海之敌,主力迅速向吴兴急进,配合中集团,将逃敌围歼于郎溪,广德地区。同时,也要求中集团渡江成功后迅猛东进,到达吴兴地区与东集团会师,围歼逃敌。
在这三种可能的情况中,我们力争第三种情况的出现,同时,也为第一种情况出现做好准备。
通过研究讨论,大家统一认识,战役预定四月十五日发起。
四月八日下午,我与张震同志联名下达了对东集团渡江作战部署的指示。规定:“我八、十兵团主力决于杨中至护漕港(江阴东南段)强渡,为求主攻方向强渡顺利,决定八兵团以积极动作箍制镇江、扬中段之敌,而以十兵团附二十三军、特纵主力,于江阴东西地区强渡(前头部队采取偷渡),力求南渡三个军或四个军之大部,务须当晚控制江阴、武进、无锡三角地区,坚决打击敌之反击,尔后乘胜扩展,开辟镇江段南北地区广大战场,以利野战军主力尔后作战。”这—指示在下达东集团的同时,还通报了谭震林同志和中集团,并要求东集团拟制具体实施计划上报。
四月十日,军委给总前委并刘(伯承)张(际春)李(达)粟(裕)发来电报说:“和南京代表团的谈判已有进展,可能签订一个全面和平协定,签字时间大约在四月十五日左右,如果此项协定签订成功,则原先准备的战斗渡江,即改变为和平渡江,因此渡江时间势必推迟半个月或一个月。关于江水情形究竟如何,推迟渡江时间有何不利,望即告,以便决策”。我当即召集前委讨论,并于当日复电军委,报告了长江下游水情——如延长一月,则江水上涨,又临雨季,现我方小船占三分之二在江水上涨情况下难于在江中行驶。并提出了我们的看法:“我不知道李(宗仁)签字后能否统率蒋军,其内部会起何种变化。如协定不成再行渡江,则镇江下游较为困难……如仍需强渡,则依原定(时间)为好,或将渡江重点置于安庆、南京段,江阴下游实施佯渡,但由此不易截断敌向沪杭退路。”同日,二野也向军委建议按原定时间渡江为宜。总前委则提出“先打过江,然后争取和平接收”的建议.军委在考虑了总前委及二、三野的意见后,根据与国民党谈判的情况,于十一日复电总前委并告栗张、刘张李:“决定推迟一星期渡江,即由十五日渡江推迟至二十二日渡江”。四月十二日,我向军委和总前委建议,为渡江便利计,不要再推迟至二十二日以后,“以二十日前后为最好”。
四月十八日军委指示总前委及二、三野于四月二十日开始攻击,二十二日实行总攻。当日总前委给二、三野发电提出:”整个战役从二十日晚开始后一直打下去,能先过江就应该先过江.不必等齐。”总前委还估汁,东集团在渡江后可能遇到严重的战斗,因此决定中集团较东、西两集团提前一天渡江,以便能有力地支援东集团作战。
四月二十日晚,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当晚二十时,我中集团,在枞阳至裕溪口段,首先发起突击。第一梯队四个军(第七兵团之第二十一、第二十四军,第九兵团之第二十五、第二十七军)在我强大炮火掩护下,二十一时许,攻占了黑沙洲、鲫鱼洲、闻新洲、紫沙洲等江心洲,并逼近南岸,突破敌人长江防线,建立了滩头阵地,继续向纵深发展。敌人在一片混乱中.仓皇南逃。二十一日我军攻占了铜陵、顺安、繁昌等城镇。我中集团突破江防后,汤恩伯即派机动部队第九十九军前往增握,增援部队甫抵宣城,敌江防部队已放弃阵地,第九十九军即向杭州逃窜。二十二日中午,中集团突入敌人防御纵深己达五十公里。二十三日,中集团第二梯队的各军也全部渡到南岸。
二十一日夜晚东集团在三江营至张黄港段,西集团在枞阳至望江段,同时发起了强大的突击。我第十兵团第一梯队之第二十三、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军首先在天生港,王师塘、长山等地突破敌人江防阵地,登上南岸,连续打退了敌人多次反击之后,于二十一日中午进抵百丈慎、南闸镇、秦皇山、香山之线。建立了正面宽五十公里,纵深十公里的滩头阵地,并继续向纵深进击。当日,江阴要塞守敌在我秘密党员内应下宣布起义,我第二十九军占领要塞,控制了所有的炮台。我特纵炮兵封锁了长江,断绝了敌舰东逃的航道。二十二日,占领常州,丹阳等城,切断了京沪铁路。
我第八兵团之第二十军,在龙窝口至永安洲段向扬中岛发起突击。二十二日占领扬中岛,二十三日渡过夹江,登上南岸,并乘胜向纵深发展。该兵团位于南京,镇江正面的第三十四、第三十五两军,于二十三日晨占领镇江和浦口、浦镇.当晚占领了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国民党留在南京的部分政府机构,在李宗仁率领下,已仓皇撤向广州。
西集团(第二野战军),由马当至贵池段强渡成功,占领了贵池,彭泽等地,主力直趋浙赣线,迅速割裂敌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的联系。
国民党的海军除第二舰队在南京附近江面起义外,一部分在镇江附近江面向我投降,另一部分逃住上海。
在我军渡江之际,英帝国主义悍然派出军舰于二十、二十一两日两次驶入我东集团渡江地段,炮击我军阵地。我军强大炮兵于以有力回击,将其紫石英号击伤,搁浅于镇江附近(后于七月三十日午夜逃跑),其余舰只被迫缩回上海。
南京是国民党统治中国人民达二十二年之久的政治中心。南京解放的伟人意义,正如中共中央的贺电所指出的那样:“国民党反动统治从此宣告灭亡,江南千百万人民迅即重见天日,全国欢腾,环球鼓舞。”
围歼逃敌于郎溪、广德地区
我军神猛迅速,一举突破江防。敌人的长江防线,土崩瓦解。此时,关键是否能达成对敌人的割裂和围歼。二十一日十九时,我与张震同志联名向军委、总前委建议:鉴于第七、第九兵团渡江后,敌尚无全盘部署,抵抗甚微,我应乘登陆胜利之威.迅速展开插向敌之纵深,使敌无暇调整部署,促成敌之更大混乱,达成分割包围。并建议第九兵团渡江后,除以第三十军监视芜湖之敌待交二野第四兵团外,主力应不为小敌所阻,向东北挺进,控制溧阳,截断“京杭国道”(即南京至杭州的公路),截断南京之敌向杭州的退路,以孤立分割敌人,有效地协同东集团作战,该兵团先头部队力求于二十六日前进至郎溪及其东北地区。第七兵团攻歼当面之敌后,尾九兵团之后,力求十七日前后进至广德地区待命。

次日,接到中集团二十二日十一时对第七的作战部署电,指示第九兵团第二十五、第二十七军于二十四日占领南陵.青戈江,湾址镇,并包围宣城后,二十五日集结休整一天,以便骡马赶上。二十六日继续东进,于二十八日十时至郎溪附近。第七兵团则于二十九日进至广德附近,这时,我们判断敌人丰力特向杭州撤退。为迅速切断“京杭国道”这条公路,不使敌人主力退向杭州,并达成对敌人之围歼,我与张震同志认为必需加速第七,第九兵团的行动,立即于二十二日十七时发电给第七、第九兵团,令九兵团率第二十五、第二十七两军全部.以急行军经青弋江、宣城向郎溪,溧阳挺进,不为小敌所阻惑。令第七兵团迅速将攻击箭头转向南陵以东宣城方向,在第九兵团右侧后成梯次队形前进。这个电报同时发给了谭震林同志并报告了总前委。二十三日总前委复电同意。
 二十二日夜,南京、镇江、芜湖地区之敌开始向杭州撤退,芜湖以西至湖口地区之敌向浙赣线撤退,常州以东之敌向上海收缩,出现了我们估计的第三种情况。这时,我把指挥的重点,转到迫歼逃敌上来,全神贯注指挥东集团和中集团的部队在广德、长兴、吴兴一带会师,封闭合围口,将向杭州及浙赣线溃退之敌,围歼于郎溪、广德及长兴地区。
我在地图上反复测算敌我双方到达长兴和广德地区的距离和行程。从南京到长兴、广德约一百四十公里,其中一部分是山区,而且敌军在撤退的路上,还耍受到我追击部队的攻击与阻拦,其速度必受影响,故估计需四至五天才能到达。我东集团从江边直插太湖,到达宜兴地区约五十至八十公里,如果发展顺利,仅用二至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在这里切断南京到上海的通路。再用一至二天的时间.就可以在长兴地区切断南京至杭州的通路。我中集团从渡江地区向东到广德,长兴地区约一百五十至二百公里,这是我们过去活动过的地区,干部熟悉那里的山山水水和道路情况,我军善手吃苦耐劳,猛打猛追,故有四至五天的时间,也可以到达那里切断南京到杭州的通路。
二十三日晚至二十四日晨,我连续几次电促各兵团加速向指定的合围地区前进。命令第十兵团除以第二十九军沿京沪路向苏州进逼,监视上海方向之敌外,以第二十八军、第三十一军沿太湖西侧以吴兴,长兴为目标兼程急进,首先占领宜兴,再继续向长兴挺进,以求与第九兵团在此地区会师。以第二十三军从长荡湖东西地区向南急进,切断溧阳、宜兴之间的通路。第八兵团之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归第十兵团指挥,沿丹阳、金坛以西一线南下,配合各部歼灭逃敌,第九兵团之第二十五、第二十七军到达宣城后即向广德、长兴,吴兴急进,务于二十五、二十六日赶到广德以东之天平桥、梅溪之线以东,与第二十八军取得联系。第八兵团部率第三十四、第三十五军在南京,镇江地常州。
追击战要求‘快速”。我广大指战员在胜利的鼓舞下,高度发扬了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不怕疲劳,不怕饥饿,不顾春雨连绵,踩着泥泞的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