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我,摇了摇头。我能感觉到,迷茫和怅惘正从她的眼中轻轻地拂过,尽管她的双眼
是那么迷人。如果她有任何一个方面的专长,我都会聘用她。如果她成为我这个团队的一
员,大部分时候她的中餐将是免费。可是,我拿着她这个萝卜实在不知道该放进哪一个坑
。
所以说,在用人单位的眼中,十个百分之十并不是百分之百,而是零。
千招会,不如一招熟
我刚来深圳的时候有一位上司曾跟我强调过这样一句话:千招会,不如一招熟。时过两年
之后再来回味,堪知上司用心之良苦。这位上司曾从事过很多个行业,干过的职位他自己
恐怕都数不上来了。一转眼10年光阴就在频繁的跳槽之中悄然流逝,而自己仍然不精通任
何一个行业,当别人问他是做什么的,他自己也答不上来。干过那么多行业那么多职业,
没有一个是自己精通的。在深圳,如果你不在某个行业认真地连续干上一年以上,别人是
不会承认你有这个行业的工作经验的。
在频繁跳槽的这10来个年头当中,无数个机会与我这位上司擦肩而过。他曾经是方太厨具
的“开国元老”,可惜没干多久就辞职了。当年他的同事当中一直留在方太的如今早已成
为公司的高管,每年的分红用来带着全家老小去国外潇洒一回绝对绰绰有余。后来我这位
上司又进入了一家房地产策划代理公司。当时专业的房地产策划代理行业才刚刚在深圳兴
起,而他当时工作的那家公司拥有多方面的资源,很多进入那家公司的人都在几年后自立
门户并迅速发展,有的甚至后来居上“学生”超过了“老师”。所以很多行业内的人都把
那家公司称为中国房地产策划代理行业的“黄埔军校”。可是,我的那位上司还来不及毕
业就退学了。这是他后来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因为如果不是这样,他应该也早已拥有自己
的产业了吧。
后来,他终于决定回到地产行业安定下来长期发展,并再三叮咛我不要重蹈覆辙。可惜的
是,我让他失望了。我很快就离开了那家公司并离开了地产行业,紧接着的是接二连三的
跳槽,我从深圳的一个商务区到另一个商务区,从一个行业到另一个行业,似乎经历了很
多,可其实什么也没学到。一转眼两年时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虽然我现在终于安定下
来并有了自己的公司,但如果这两年安分一点,或许我现在创业就要轻松很多了吧。
营销产品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便是“核心竞争力”,也称作“品牌核心价值”。而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求职的过程就是一次自我营销的过程。为了让自己得到一份理想的
工作,就必须让自己具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说白了,就是要让自己拥有一项有效专
长。顾名思义,有效专长包括“有效”和“专长”两层意思。专长不限于所学的专业,只
要是能够让自己胜任一份工作的专门知识或者特长都属于此处所说的专长。至于以本专业
以外的专长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一个跨专业就业的问题。这一点在上一个专
题有了详细的论述,此处不再赘言。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如果真要将专业以外的专长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就一定要在这
个领域比科班出身的更加专业。在两个都过了英语专业四级的求职者中,如果一个是英语
专业而另一个不是,那用人单位应该只会考虑英语专业的了。但如果非英语专业的过了专
业八级,那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在招聘会最大的资本便是文字功底,而这本来应该是文学院毕业生的
专长。因为我最初应聘的大多是文案、编辑之类的工作,所以我曾经在多个应聘场合跟中
文专业的毕业生“狭路相逢”。如果仅从专业的角度来考虑,我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
毕业生明显处于劣势,但是我在每一次角逐中都胜出了,因为我有足够的理由让面试官相
信我比中文系的更能写出他们所需要的文稿。我比其他应聘者发表过更多更有份量的文章
,而且现场写作时我写出来的稿子也肯定要更为优秀。如果我跟中文专业的实力相当,我
想那些公司就绝对不会通知我去上班。
面子诚可贵,前途价更高
对于专长的理解,还应该打破一些陈旧的就业观念的束缚。很多人认为,只有那些能够让
自己进入写字楼做高级白领的专长才有价值,而那些只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蓝领的技术和专
长则不值一提。事实上,这种观念不管对于自己的就业还是对于长远的发展来说都是有百
害而无一益的。或许有些人觉得端坐于写字楼的电脑面前比在嘈杂的工厂车间里更有面子
,可是,在这个现实的社会,蓝领还是白领其实跟面子毫无关系,真正实现个人价值才是
最体面最有面子最有尊严的事情。曾经有个同事信誓旦旦地说过:只要老板给我8000以上
的月薪,我宁愿每天上班都呆在洗手间里。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很多找工作时注重面
子的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以后或许就能体会到这句玩笑背后的无奈了。
《青年文摘》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学生
成为高级蓝领的故事。我的这位校友毕业后先是来到深圳,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中国根
本不缺乏具有机电专业知识的白领,但是同时具有专业知识和丰富操作经验的高级蓝领非
常匮乏,于是,他去了东莞并成为了一家工厂的普通技工。
刚从深圳到东莞的时候,他的工作环境自然差了很多,工资待遇也低了不少,所以他很多
同学觉得他肯定是神经错乱了。可是,他一直坚持了下来,并经过不断的努力成为了一名
优秀的高级技工。后来经过自学德语,还能够用德语跟德国的技术专家进行交流,并多次
得到了国外专家的高度赞扬。虽然只是工厂里的一名技术工人,但是他却多次在高规格的
国际技术展览会上作主题发言。今时今日,他的收入水平就自不待言了。如果我这位校友
不通过工作实践将自己的专长从专业知识转移到实际操作经验,他或许现在仍然是深圳某
公司的普通职员呢。
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普通技校的学生比全日制高校的学生更容易就业。很
多企业愿意以十几万元的年薪招一名技工,甚至愿意以三四十万元的年薪招聘一名西餐总
厨,而对于重点本科生甚至硕士、博士的求职简历却不感兴趣。这个现象是需要很多大学
生深思的。为什么一名技工、一名厨师那么值钱而自己一文不值?如果老是纠缠于学历,
那肯定觉得非常不公平,可是,一个技工能熟练地操作一台机器,一名厨师能烧出一盘色
香味俱全的好菜,而作为大学生的你能做些什么呢?技工和厨师都凭借他们的专长而抢手
,如果你也有自己的专长,你肯定照样成为人才市场的香饽饽。我并不是在鼓吹大学生都
去做技工或厨师,但是退一万步讲,如果不具备别的更好的专长,大学生通过做技工甚至
做厨师来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按摩,这个词语在很多大学生眼中看来肯定是不太阳光的。必须承认,社会上有很多肮脏
的交易假按摩之名而进行,但是,我一个朋友却让按摩回到了它原本的意义。这个朋友大
学时就读于一所中医学院,专业方向是中医骨伤科学。他读到大三的时候跟我说:读了三
年医学,如果自己得了点小感冒却还得去找医生。他言词之间万般无奈,对自己的前途感
到无比迷茫。
可是,中医按摩这门课却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既然靠中医学无法找到前途,那为什么
不靠中医按摩来创出一条路?于是,他将大学剩下的时间全部用在了中医按摩上面,并努
力寻找机会进行实践。毕业的时候,他已经是一名相当熟练的中医按摩师了。当他的同学
都削尖脑袋往医院里面挤的时候,他却放下好好的医生不做,跑到一家健身技术公司做了
按摩师。目前他已经有了不小的一笔积蓄,并且正在筹划自己独立创业了,相信不用多久
他就将拥有自己的公司。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软件从业人员约40万,其中专门从事软件技术工作的软件
人员不到25万。在未来的3至5年内,我国软件企业将产生40万的人才缺口。新的IT企业专
业化、流水线式的软件生产模式需要的人才将呈“金字塔”结构,处在塔底生产第一线的
编程人员将占总人数的60%至70%,这就需要大量有较强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掌握和使用
IT产业最新技术的“软件蓝领”。而在我国绝大部分大中专院校中,计算机技术课程设置
大同小异,培养的学生都是“通才”,脱离了企业的需要。面对这一现实,准备进入IT行
业的毕业生一方面应该改变就业观念,接受自己毕业以后成为“软件蓝领”;另一方面应
该细化自己的专长,不能是笼而统之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而应该是具体到这一领域中某一
个特定的方面。
很多专业开设的部分甚至全部课程都已经和市场的需要脱节了,这就需要从开设的课程中
挑选真正有用的认真钻研,甚至还需要在开设的课程之外寻找真正有用的具体领域。计算
机专业如此,其它很多专业也是如此。要想知道自己这个专业真正需要学的是哪些东西,
最好的方式就是留意招聘信息。就算你还不是毕业生,也可以经常性地看看
。51job。、。jobsdb。等人才招聘网站,看看用人单位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然
后有针对性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美术系的通过这种方法就能知道掌握哪些软件比较实
用,计算机专业的通过这种方法也就能知道用什么方法编程或者操作哪些软件才是市场需
要的。
以下是2004年10月。51job。上相继刊登的几条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