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痴迷于学习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二十几岁,痴迷于学习吧-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牢牢抓住那原本就很少的机会。而要做到这一点,有两个办法。
一是追逐机会。就像狩猎民族一样,要去寻找隐藏在某个地方的机会。
另外一个就是准备好一切等待时机,就好比农耕民族,播种、植苗、收获果实,一旦时机一到,便迅速做出反应那样一般无二,做好一切准备。
并不是说要你从这两种方法当中任选一种,而是要双管齐下,两种都用上。一边做好狩猎的工作,一边追逐机会做好一切准备,虎视眈眈,磨爪霍霍。〃爪〃就是职员的武器。意即掌握拿手技艺,磨练自己。
拿会计人员来说,就要学习会计业务和税务知识等,如今会计标准日益世界标准化,那么可以考虑取得CPA(美国注册会计师)资格。会计法也已经得到大幅调整,可以去学一些LLP(有限责任合伙)的专业知识。如果想要创业,希望把握好现在,培养自己的技能、技术和人际关系。
〃才没有那样的野心呢。〃
再没有比没有野心的人更缺乏魅力的了。没意思,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工作,不知道人生到底该有什么作为,〃还年轻呢〃,这样注定会成为等待别人发出指令的乖乖族。
无论你是二十岁还是五十岁,野心都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想要得到提拔。〃〃希望做好这份工作。〃〃希望让客户满意。〃――所有这些都是野心。所谓野心,其实就是理想,就是目标。
不管是为了自己也好,为了别人也罢,现在都还不是〃我行我素〃的时代。〃要千方百计到达目的地〃,应该树立这样的目标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8节:二十几岁,不断提升自己的〃股价〃的学习方法(2)

想要〃美差〃,用自己的股价来换吧
所有野心都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股价,当股价上涨以后会怎样呢?
① 一份好的工作会落到你头上
② 更有发言权
③ 因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
④ 因此,可以挑战变幻无穷的工作
股价上涨以后,一切都会走向良性循环。
所谓好的工作,既可以理解为〃自己想做的工作〃、〃做起来有价值的工作〃,也可以理解成〃肥水颇多的工作〃。
拿我来说,一到出版社上班就让我担任编辑的工作,而这正是许多新员工梦寐以求的。平日里打交道的全是作家、演员等文化人,说出去也好听,也就是说,是很体面的工作。但是,我自己却想做一些能与实业家打交道的工作,因此硬着头皮要求换了一下工作岗位。
想做〃好的工作〃和〃想做的工作〃,如果自己不提,别人不会主动想到让你来做。但是,也不是你说一句〃我想做这份工作〃,对方就立刻把工作交到你的手上。只有在上司完全拿定注意之后,才会说〃那就试试看吧〃,然后把工作交到你的手上。大的项目是每个人都想得到的〃好的工作〃。
正因为这样,要想二十几岁这么年轻轻的时候得到重用,首先必须取得同事、前辈们的认可才行。
〃交给他的话,一定会做得好。〃〃要是交给他去完成也没办法。〃周围的人会不会这么认为呢?这一切都要看你的股价如何了。当然,根据科长、部长这样的官职,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以支配的预算资金和权限,但是,比官职更能发挥效力的,依然还是你作为职员的股价。在营销方面,如果你的面子大过你的上司,那么所需经费的额度当然会由你的意见来决定。
一旦股价上涨,别人对你就会另眼相看。如果股价下跌,就会被换下场去。
所谓论资排辈,是一种忽略这种股价的制度。现在这种制度已经解体,转而重视个人实力,公司里采用〃员工的股价〃来评价每一个人。
因此,为了提升自己的股价,首先要怀着一颗野心去工作。
9 让〃股价〃见涨的最好方法
评价一个职员的真正标准是他的工作技能
〃每个人都是钻石。〃松下幸之助总是这样说。
从天资来说,确实如此。但是,由于这种天资未经雕琢磨砺,结果仍是顽石一块的情况屡见不鲜。要成为真正的钻石,磨砺不可或缺。
二十几岁的你需要磨砺的乃是工作的技能,除此之外别无其他。首先是要彻底掌握所负责的业务,因为若是连这个都没有掌握的话,接下来就无法前行了。
〃精于宴会之道,在公司里很有人气。〃
〃卡拉OK唱得不错!〃

第9节:二十几岁,不断提升自己的〃股价〃的学习方法(3)

如果有一技之长能够在接待老主顾的场合发挥作用,那么对于业务的贡献可谓大矣。若非如此,就得不到好的评价,甚至连成为人事评定的参考都不可能。至多算一个受欢迎的人而已。
然而,受到这种光环效应(受到某个闪光点的影响,而得出所有事物都是美好的这样的判断)影响的情况也确实存在。
去常常光顾的一家酒吧喝上一杯的时候,见到一个很会自弹自唱的钢琴手,当时就特别向往:〃要是自己也能那样该多好!〃有时候去和〃差点(Handicap)〃在10以下的实业家打上一轮高尔夫球,很是羡慕:〃打得真棒!〃
然而,这是有区别的。那家酒吧的老板娘就劝慰我:〃干那一行的当然很棒啦。人家就靠这个吃饭呢。〃高尔夫球场那边则说:〃高尔夫球打得再好,经营也不见有什么起色。〃听到这些,如梦初醒。确实如此。
对一个职员的评价,要看他的工作做得如何。一个实业家要看他经营得怎么样。这些才是评价的内容,歌唱得好,高尔夫球打得出色,不能为你带来任何的加分。
二十几岁的你也是如此,虽然一技之长不算什么坏事,但是也算不上什么好事。人越往上走,方方面面就会受到关注。二十几岁的你仅靠工作水平(当然,也包括你的工作态度)即能获得评价。
周围人是左右你〃股价〃的投资者
评价越高,股价越高。评价一低,股价跟着走低。直接评价你的股价的是你的直属上司,但是,你的同事、长辈、晚辈这些你周围的人也会对你的股价作出评价。
我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一直把周围的人当作左右我的股价的〃投资者(赞助人)〃。买我这支股票的人越多,股价就会见涨。而一声〃我要卖出!〃,遭到大家的抛弃的话,股票就会应声大跌。如何才能让他们买我的股票呢?我觉得,尽快掌握自己的工作自不必说,认真听取重要的股东他们的建议也同样重要。
尽管有时候会出乎情理之外,脑子里要首先想到那是自己的上司、自己的长辈,〃是股东在开口说话。〃这么一想,就可以想通了。
经过13年的上班族生活,加上5年的时间从事公司经营和担任顾问等,我见过形形色色的职员。越是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惹上司生气发火的人,在他三十几岁的时候就越是成长很快。这是超越商社、制造商和金融机构等行业而存在的共通法则。
上司也是人,即使生气发火也要看对象。对于那些即使对他们发脾气,对方也无动于衷的人,根本没想要对他们发什么脾气。而挨上一顿训斥便默不作声、精神方面敏感脆弱的部下,也只好口下留情。
〃他是条汉子。说他一下不会有什么事儿的。〃上司的怒火只会喷向这种已经得到承认的部下。据说,巨人军棒球队全盛时期的监督川上哲治曾经代表长岛茂雄经常对大家大加训斥。上司在训人的时候,会自己斟酌如何去训斥人家,以及训斥对象。

第10节:二十几岁,不断提升自己的〃股价〃的学习方法(4)

经常挨剋,并不代表你有很多错。上司批评下属,是有心想要栽培他,是疼爱下属的一种表现。
一个人,哪怕他是一个上司,绝对不会制造机会和他讨厌的部下对话。发脾气、训斥人是一对一的关系,因此是上司牺牲掉自己的时间来面对你。对此应该充满感激才对。
面对一位找你索赔的顾客,如果认真接待,一定会得到顾客的喜爱。上司和部下的关系也是如此。如果上司觉得〃你是以为善于听取意见的人〃,一定会把他积累下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
要在上班族中出人头地,离不开周围人的帮助和上司的引领。因此,与上司之间成为敌我关系是极不明智的行为。要把上司当作大股东,认真听取这位大股东的意见,这样就一定会提升你自己的股价。
10 在以〃时价〃论英雄的时代,能力比什么都重要
欧美企业常以〃时价〃论英雄
所谓股价,即使是面额50日元(约合人民币3元多――译者),认购者越多,股价就越高。反之,抛出者越多,股价就越跌。也就是说,评价随着时价的变动而上下波动。你的股价也是这样。论资排辈这种传统的日本企业体制,是根据工龄长短来对个人进行评价的系统。当然,在欧美社会,是不存在这种不合理的制度的。
我有个亲戚,从美国的大学毕业,然后在美国直接参加了工作。对于他这种在纯粹的外资企业上班的人来说,职员评价以〃时价〃而论便顺理成章。就工资来说,不是月薪制,而是分成日薪、周薪、双周薪和年薪。当然,越是靠后,评价就越高。
工作第一年上班是见习期,如果不行立刻走人。但是,如果很顺利,得到很好的评价,获得五到十倍的年薪也毫不足奇。如果特别优秀,会有猎头公司寻上门来,也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打听到的。
提到猎头公司,会让人一下子联想到年富力强的三、四十岁的职员们。二十几岁的职员比比皆是,就连进公司第二年的职员也是再平常不过。
裁员也是家常便饭。某个早上,突然被告知已经被解雇,在金鱼缸 (用透明玻璃隔开的单间) 外,人事部门的职员已经为你结算好工资、养老金等等,去职后所需文件也一应齐备,为了整理行李,就连搬运公司的人也已经整装待发。
某一天突然年薪跳级,某一天又突然被解雇。薪水越高,成本及对公司的贡献大小都会遭到苛刻评价。当然,员工也有他的评价,评价〃公司对自己的评价〃,如果不满意,那么跳槽就是了。
在外资企业,无论你是老板还是普通员工,大家都是平等的。评价如此波动巨大,职衔自然也会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