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成功大师精妙口才术-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基利昂先生在这里住吗?”杜鲁门问道。
    那人回答:“不在。”随后那人仔细打量着杜鲁门,又添了一句:
    “顺便问一下,但愿不会伤害你的感情。你看起来太像哈里·杜鲁门了。”
    “我也但愿不会伤害你的感情,”杜鲁门答道:“本人正是哈里·杜鲁门。”

    “朴实”的语言
    美国第三十三任总统哈里·杜鲁门喜欢用“朴实”的语言讲话,当然是带有传奇色彩的。他有一次在华盛顿的一个园艺展览会上得罪了他妻子的朋友,他一再说,要把花养好,就必须施用“好粪”。
    这位妇女听后很反感,对杜鲁门的妻子说:“贝斯,您能不能请总统用‘肥料’代替‘粪’字?”
    总统夫人回答说:
    “天哪,办不到。我用了二十五年的功夫才教会他说‘粪’。”

    可命令日月
    (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
    美国独立战争后期,英军被迫在约克城接受投降。随后,美国驻法公使富兰克林在巴黎出席了一个外交宴会。
    法国外长在宴会前用香槟酒为法王祝酒:“路易十六陛下,您如皎月当空,福光温柔,恩泽天下!”
    英国大使随后祝辞:“我们的乔治三世,您如骄阳当顶,光华四射,普照大地!”
    富兰克林起身举杯声若洪钟:“我不能向你们称颂日月,但可以向你们称颂乔治·华盛顿,他就像古时的约书亚,命令日月各就其位,俯首听命!”

    巧劝
    富兰克林和杰弗逊都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富兰克林是建国的元老、大发明家;杰弗逊是《独立宣言》的起草者、美国第三任总统。
    18世纪70年代初,十三个殖民地的代表齐聚一堂,协商脱离英国的大事,并推富兰克林、杰弗逊和亚当斯起草一个文件,由杰弗逊执笔。杰弗逊文才过人,但不喜欢别人对他写的东西评头品足。他写好“宣言”交给一个委员会审查时,在会议室外等了好久没有回音,显得极不耐烦。旁边的富兰克林拍拍他的肩,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有个青年决定办一个帽店,并亲自设计了一块招牌,上写“约翰·汤普森帽店,制作和现金出售各式礼帽”,下面还画了一顶帽子。接着他请几位朋友来提意见。
    第一位朋友说,“帽店”与“出售各式礼帽”语义重复,应删去;第二位朋友说,“制作”一词可以省略;第三位朋友说,“现金”二字多余;第四位朋友仍不满意,先提笔把“出售”二字划去,后又把“各式礼帽”一并删掉,最后只剩下“约翰·汤普森”几个大字,下面是一个新颖的礼帽图样。
    帽店开张后,顾客们无不称赞这块招牌做得好。
    听着这个故事,自负、焦躁的杰弗逊渐渐平静下来。
    “宣言”草案经大家仔细推敲修改后,成为不朽的革命文献。1826年7月4日,他在病床问道:“今天是四号吗?”这是他起草《独立宣言》的一天,当他清楚地知道这天正是四号后,就安静地死去了。

    宾至如归
    里根和加拿大总理皮埃尔·特鲁多私交甚笃。因此,在美加外交关系上,两位首脑就没少利用这个优势“求同”。里根以美国总统的身份第一次访问加拿大期间,他自然少不了发表演讲。可加拿大的百姓一点也不给他们的总理留面子,许多举行反美示威的人群不时打断里根的演说。
    特鲁多总理对此深感不安,倒是里根洒脱,笑着对陪同他的特鲁多说:
    “这种事情在美国时有发生,我想这些人是特意从美国赶来贵国的,他们想使我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掷硬币
    对正在访问的特定地区加以奉承是里根的一大特色。如一位幽默顾问解释的那样:“幽默的主要价值之一,是让听众明白你知道他们是谁,他们住在哪儿。”
    里根在到达俄勒冈州波特兰时说:“我的几位辛勤工作的助手们劝我不要离开国会而风尘仆仆地到这里来。为了让他们高兴,我说:好吧!让我们来掷硬币,决定是去访问你们美丽的俄勒冈州,还是留在华盛顿。你们知道吗?我不得不连续掷十四次才得到使我满意的结果。”

    “她还是和爸爸住一个房间”
    里根迎合少数民族的手法就像他迎合不同地区的人民那样变化多端,富有吸引力。在向一群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人讲话时,他说:
    每当我想到意大利人的家庭时,我总是想起温暖的厨房,以及更为温暖的爱。有这么一家住在一套稍嫌狭小的公寓房间里,但已决定迁到乡下一座大房子里去。一位朋友问这家一个十二岁的儿子托尼:“喜欢你的新居吗?”
    孩子回答说:“我们喜欢,我有了自己的房间。我的兄弟也有了他自己的房间。我的姐妹们都有了自己的房间。只是可怜的妈妈,她还是和爸爸住一个房间。”

    徒劳
    (美国政治家卡尔文·柯立芝)
    柯立芝生性孤僻,不爱讲话。他担任总统期间,时常要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但无论到哪儿,他都守口如瓶,弄得主人们束手无策。
    一次,一位社交界的知名女士与总统挨肩而坐,她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但总统依然一言不发,她只得对总统说:“总统先生,你太沉默寡言了。今天,我一定设法让您多说几句话,起码得超过两个字。”
    柯立芝有些恼火地咕哝道:“徒劳。”说完,起身离去。
    又一次午宴上,另一位女士坐在柯立芝身旁。她对总统说,她曾打睹,她和柯立芝谈话,至少能从他嘴里掏出四个字来。柯立芝冷冷地回答说:“你输了。”

    刷新纪录
    (美国政治家塔夫脱)
    有一次,一位记者问塔夫脱总统的准确体重是多少。
    “我不会告诉你的。”塔夫脱用雷鸣般的声音回答,“但你要知道,有人也问过议长里德,他回答说,真正有教养的人的体重不应超过二百磅。可我已刷新了这个纪录,达到了三百磅。”

    你输了
    一次,罗斯福总统出席一个会议。一位年轻女子跟朋友打赌,以自己能与总统说上两句以上的话为赢。
    随后,她瞅准时机,挤到罗斯福身边,搔首弄姿地说:“请您一定跟我说上两句以上的话,因为我跟朋友们打了赌的。”
    罗斯福看了一眼这位喋喋不休的纠缠者,不紧不慢地说:“你输了。”

    因邻而异
    一次,朱斯朗跟美国总统夫人闲聊。罗斯福太太问他:“你们为什么不学学美国或加拿大?
    我们有3000英里的不设防国境线,是一个和平的边界,而你们的人却武装到了牙齿。”
    大使回答说:“夫人,交换一下我们的邻居,也许我们可以跟你们一样了。”

    同病相怜
    (美国政治家艾森豪威尔)
    美国财政部长乔治·汉弗莱很喜欢谈他与艾森豪威尔总统第一次会见的情景,那次会见艾森豪威尔给他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
    当秃头的汉弗莱走进总统的办公室时,总统和他亲切握手,并诙谐地说:
    “乔治,我注意到你梳头的方式完全和我一样!”原来,艾森豪威尔也是个秃头。

    不用客气
    基辛格当上了国务卿之后,成了华盛顿官场和社交界的风云人物。据说任何社交场合,只要有基辛格露面,就算成功。由于基辛格的名声和权势,他在很多场合成了人们奉承和颂扬的对象,而他对此也沾沾自喜。
    在华盛顿的一次宴会上,有人走过来向基辛格祝酒,并对他说:“基辛格博士,谢谢你拯救了世界。”
    基辛格听了这过誉之词,居然毫不觉得受之有愧,而是不客气地回答说:“没什么,不用客气。”

    外交官说的话别太认真
    基辛格任美国国务卿时,有一次,特别设宴款待联合国使节团与记者团。
    基辛格首先对外交使节们说:“各位外交官先生,你们的周围尽是专爱打探消息的新闻记者,你们在交谈时可要特别留意。”
    此话一出,便引起记者不快。基辛格赶紧接口对记者们说:“各位记者朋友们,你们的身边都是外交官,他们说的话,你们千万别太认真。”
    另有一回,基辛格奔波于华盛顿、巴黎、北京与莫斯科等世界各国进行外交协调。
    记者:“你看下周,世界政局会不会有危机出现?”
    基辛格:“不会!我的工作已经排满了。”

    评价乐谱
    (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
    大作曲家勃拉姆斯声震乐坛,是年轻人的偶像。一天,有个年轻人拿着一叠乐谱请他评价。
    勃拉姆斯看了一阵,凝神一想,和气地对青年说:“您是在哪个商店买到这么好的乐谱纸?”

    天使与祥云
    勃拉姆斯的乐曲很大一部分是以抒情的旋律见长,因此总能使年轻女士陶醉不已。
    有一次,勃拉姆斯被一群女士团团围住,他们喋喋不休地问这问那,搞得他心烦意乱,几次想借故脱身,但就是突不出重围。
    无可奈何的勃拉姆斯取出一支雪茄抽了起来。女士们受不了浓烈的烟味,就对他说:“绅士是不该在女士面前抽烟的。”
    勃拉姆斯一边继续吞云吐雾,一边悠然地说:“女士们,哪儿有天使,哪儿就一定祥云缭绕。”

    绘画是我的专业
    (比利时画家鲁本斯)
    鲁本斯(1577—1640)是佛兰德斯(现属比利时)著名画家。他的绘画构思富有气势,色彩富丽辉煌,影响了佛兰德斯一代画坛。
    有一次,鲁本斯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出使英国,当他应邀作画时,一个廷臣问他:
    “尊敬的阁下,您业余时间一定是以绘画自娱吧?
    “不,”鲁本斯回答:“绘画是我的专业,当大使才是我的副业,玩玩而已。”

    法国妇女所战胜的
    (法国电影明星伊丽莎白·泰勒)
    在一次茶会上,一位法国的将军问著名演员伊丽莎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