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生的169个小习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改变一生的169个小习惯-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发现这么多人投资,就冷静地想了想,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赚的钱。经过仔细地分析,终于发现了里面的陷阱,所以避免了一次巨大的损失。”
    风险投资确实需要平静的心态,这个世界又有哪个行业、哪个工作不需要平静的心态呢?特别是当需要你做出非常关键的决策时,平静的心态就显得特别重要。我曾经看见很多因为一时冲动做出错误决策而造成损失的人,他们追悔莫及的神情可以表现他们的失落。所以我觉得,平静的心态对于我们来说的确非常重要,对建设美好的人生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知足常乐,会避免意外的损失

    “知足者,常乐也。”这是一句古训,是说我们应该知道满足,杜绝贪婪,这样才会有快乐的人生。的确如此,曾经有一位西方人类学家说:“人类最不能满足的是欲望;贪婪是每一个人的共性,贪婪时刻给我们带来烦恼。”所谓知足常乐,并非是叫我们安于现状,而是要求我们正确权衡与处理自己的需求,不要让过分的需求扰乱我们的心情,影响人生快乐。
    我曾经在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景点与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萍水相逢,老人并非泛泛之辈,年轻的时候是当时商界的风云人物。而今,老人已经完全告别了当年的“风云”。心若止水地在这风景怡人的地方修身养性,安度晚年。老人说:“我的生意做得很好,一直风光无限。但是,后来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危机,许多商人纷纷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陷入困境。按照当时的情况,我应该退休了。但是,就在我准备退休的时候,出现了转机,似乎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利润。家人纷纷劝阻,说这是一个陷阱。但作为一个商人,我对其中的利润难以抗拒。”老人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地说:“其实,当时我也知道这是陷阱,但我就是贪图其中的利润。现在想一想,真是犯不着,我当时已经很有钱了。就是这一次冒险投资,使我几乎损失了所有的财产。那次投资对我的打击非常大,甚至不想再打拼下去,所以就到这个地方来修养了。”
    让人感到可惜的是如果他不是那么贪婪,也不会冒那么大的风险,最终栽进陷阱。但他开心地说:“知足常乐啊,所以我现在非常安闲地在这里安度晚年。”
    就是在我身边的很多人,也还没有领会到知足常乐的真谛。他们总是哀叹自己没有得到这样那样,他们总是哀叹自己的条件如何差劲,他们总是哀叹自己的命运如何坎坷,所以他们常常忧心忡忡。但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还有很多的人却远远不如他们。他们实在没有必要自我怜悯,自寻烦恼。
    所以我认为,要想拥有快乐的人生,就应该认识到知足常乐的真谛。也许我们的现实的确不尽如人意,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想到很多人比我们还差很多,那么你就会得到满足,并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快乐。

随时自我反省,修改自己的计划

    无论是功成名就的人,还是一生平凡的人,他们总还是有得有失的。再成功的人,总有失去的东西;再平凡的人,他们的一生也还是有很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所以,一位成功学者说:“人生就是一次长途旅行,在每一段旅程中,既有得又有失,既有欢乐也有悲哀,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学会自我反省。”
    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的一名教授做了一项调查。在调查中,他选择了一千名在各自领域非常成功的人士,针对“获得成功的方法”这个问题做了一份问卷调查。透过调查得知,这一千名成功人士中,有九百多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做自我反省。这名教授根据这一发现,提出“随时做自我反省,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回应。
    做自我反省对于人生来说有很多帮助。比如,可以发现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需要改善;而哪些地方虽然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里面还有很多值得继续努力挖掘的潜力,所以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同时,在自我反省时,用已经获得的成功鼓励自己,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凯因斯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华尔街一个著名的投资公司的高级顾问。凯因斯一生非常成功,年纪轻轻就已经是百万富翁了。当记者要他谈一谈自己的成功之道时,凯因斯却说:“我有一个习惯,喜欢为自己制定计划。计划包括每一年的计划,也包括每一个月的计划,甚至还落实到了每一天。可以这样说,我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这些计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记者问:“计划?怎么利用这些计划呢?”凯因斯说:“只有计划是不行的,还要严格地执行计划。这就涉及到自我反省。我每天都要做反省,看一看今天有什么收获,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凡是没有做好的地方,必须得想办法弥补起来。同时,再想一想今天的成绩,用它们来鼓励自己继续努力。用同样的方法,每一个月、每一年都要做这样的反省。”凯因斯最后补充说:“自我反省真的很有效果,既可发现自己的缺点,又可以知道自己的优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与人生,这对于获得成功是非常有帮助的。”
    人的一生中,沉沉浮浮、起起落落是常有的事情,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随时做自我反省。反省的目的是,修正自己的错误,继续发扬自己的长处,尽量扬长补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创造美好人生服务。

经得起孤独与寂寞的考验

    商业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竞争的对手非常多。而在同一个行业领域里,你争我夺更是家常便饭。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笨鸟先飞。意思是说,要想在竞争中赢得先机,我就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无论是时间还是精力,都应该大大地超出别人。我发现现在很多人,白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晚上还要主动加班,争取将工作做得更好;即使那些企业领导、企业老板,除了整日忙碌不堪以外,就算是节假日也没有空闲的时间。或者说,越是到了节假日,他们就越为各种应酬而忙碌。一个成天沉溺于工作的人,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经得起孤独与寂寞的考验。
    罗伯特是美国某企业的老板,他在谈到创业之路时,不无感慨地说:“我觉得自己太孤单、太寂寞了。但是,我明白,这是创业之路上必须忍受的。”罗伯特说,他最初只是某家公司的职员,当时工作非常辛苦。到这家公司之前,他也曾有过其他几次工作经历,知道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以及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于是,在这间公司里,他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争取将工作做得最好。罗伯特说,他自己没有星期天,别人在周末与朋友聚会的时候,他不是在处理公事就是在学习。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罗伯特还十分努力地学习。他认为如果不时刻为自己储备知识,早晚就会遭到社会的淘汰。用罗伯特自己的话说:“我时刻与孤独和寂寞相伴”。后来,罗伯特的工作越来越出色,对工作流程,以及整个行业也非常熟悉了。他决定自己当老板,于是就意气风发地做起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事业。他说:“这就更不得了,恨不得一天有二十五小时。自己当了老板,就更加孤独与寂寞了,除了在工作上的联系,其余时间很少能够与朋友坐下来闲聊。”不过,罗伯特自己也承认:“凡是想要创一番伟大事业的人,都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我认为自己与孤独和寂寞相伴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罗伯特现在的公司办得非常出色,我们不能说这和他孤独、寂寞的生活有直接联系。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个想要创造事业,想要在人生之旅上赢得成就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与孤独和寂寞相伴。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想要改变自己平凡的人生、想要透过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想要创造一番傲人的成就的人,那么,你就必须经得起孤独与寂寞的考验。只有战胜了孤独与寂寞,才能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在人生之路上努力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才能赢得美好的人生。

摆脱消极想法

    人是感性动物,所以,在形形色色的人当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绪观念。有些人的信念比较积极向上;相反的,有些就十分消极,甚至出现非常严重的颓废观念。根据心理专家实验,在人们普遍担心的问题中,有一半以上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而真正发生且又对自己与社会造成危害的,简直是微乎其微。也就是说,我们实在没有必要让消极想法占据我们的心灵。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消极想法比较严重时,就会缺乏创造能力和热情。这时人们会对人生的理想、抱负、志向等一切都漠然视之,在内心深处就不可能激发出一股对人生与事业的激情。因此,即使有很多成功的机会摆在人们面前,也会因为可怕的消极想法而阻止人们去争取,去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结果,留给人们的只有莫大的追悔。
    在一座海滨城市,我与一位老人萍水相逢,在谈到人生理想时,他向我唉声叹气地讲述了他年轻时因为一些消极想法而错过的良好机会。老人对我说:“我是一个手工艺者,当时,我的手艺在我们那个地方是首屈一指的。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满足仅仅为别人制作工艺品。我想,我可以开一个工作坊,专门制造出类拔萃的工艺品,然后拿到大城市,以及其他国家去销售。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当时却有很多顾虑,就是这些顾虑使我错过了很好的机会。当时我想,自己的情况还算好,因为精湛的手艺而有一份非常优厚的收入,假如创业失败,岂不是这么多年的积蓄就要付之东流?另外,我还担心制造出来的工艺品不能很好地推广等等。总之,我当时给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