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做事(全文阅读) - 黄夏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中国做事(全文阅读) - 黄夏君-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的北大荒,农民生活的贫困可想而知。近些年来,政府引导农民从讲诚实、讲信用做起,让农民从信用社贷款创业,同时开展评选诚实信用户活动,收到了双赢的效果。有一位农民,曾因欠银行8000元贷款没有及时还上,没有评上诚实信用户,后来,他还清贷款才评上了诚实信用户。一天,他去银行取款,回家后发现银行多给了一万元现金,这对一位需要用钱的农民来说,无疑面对的是一次道德的考验。但他没有犹豫,主动将银行多给的一万元退还给了银行,经受住了道德的考验。现在的东营市农民,家家都争当诚实信用户,因为被评上了,就能在个人发展经济上得到多方面的扶助,因此,农民都有了自觉还贷意识,想方设法还贷款。而信用社也积极为农民筹集贷款资金,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得到双赢。 
            
      BOOK。HQDOOR。▲虹桥▲书吧▲  
      第22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1)       
      通过开展评选诚实信用户活动,广大农民都清楚地认识到:道德无价,诚信是金。诚实守信在效应上是金钱,在信用上是基石,失信可耻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有一个名叫毛小红的新娘,当记者问她为什么嫁到这家时,她笑着告诉记者说:〃因为这家是诚实信用户。〃在东营,这一活动已经上升到评选文明诚信户和评选文明诚信村,农民的生活也因此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过去的〃山东北大荒〃如今已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景象。 
        
      唐太宗李世民的丞相魏征曾对季布有过这样的评价:〃季布这个人,只要他答应的事,绝不食言;侯隐讳说过愿意把命相送,后来果真实践诺言。一诺千金,大丈夫理当如是。〃 
         
      我曾经采访过一个运输公司的总经理,被问到经营诀窍时,他说:〃我有三个经营诀窍,一是重视本公司职员在物质、精神双方面上的良好待遇,让他们有在这里做事比在其他地方做事幸福的感觉;二是注重加大在设备上的投资,绝不吝啬这方面的金钱;三是答应或约定的事情绝不食言,这一条特别重要,是我为人做事的一个准则。比如跟对方约定〃某月某日之前到去运货〃,即使是天上下刀子我也会如期履约。当然,对方若要求临时变更约定,比如减价,那也是万万行不通的。〃 
        
      当我问他的下属对自己的上司是一个什么印象时,他们回答得很干脆:〃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在喧嚣浮躁的当今时代,要做到一诺千金并不那么容易,但那位总经理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这样的评价。他的下属还说:〃总经理对别人的要求从不轻易答应,但他会暗中帮那人疏通关节。有的人在他没有答应帮忙、以为所求不遂而认为没有希望时,突然传来佳音,真是喜出望外,日后做起事来肯定更加倍卖力。〃 
        
      看来,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诚实守信都是在中国做事的一个行为标准,无论大事小事,若想把事情做成功,诚实守信是无论如何都必须遵循的原则。   
      2、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是儒家思想对如何做人所持的基本态度,经过千百年的流传,早已成为中国人做事所遵循的美德,并上升为做人做事的一个原则。   
      人们常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可见,钱这个东西对人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人活在这个世界里,衣食住行无一不要钱,更有人不满足最基本的生活状况,希望能够过上更加富裕的日子,自然,对钱的需求量就更大了。过好日子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追求,只要有条件,吃美味、住豪宅也无可厚非。可是钱从哪里来呢?钱又不会生钱,得靠人一角一分地去挣。用什么方法能弄到钱,用什么方法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弄到最多的钱,其中是有玄机的。 
        
      挣钱的方法很多,会挣钱可以说是一种智慧。中国人挣钱讲究的是一个〃道〃字,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做事原则,就是从仁义道德出发,追求正当利润,绝不发不义之财。 
        
      李元纲《厚德录》中有一则这样的故事:   
      有一个名叫林绩的人,在蔡守旅舍中住宿,已经躺下了,感觉床席下面有东西,掀开床席一看,发现在一个布袋中有个锦缎包袱,里面装满了几百颗珍珠。第二天,他询问旅店主人说:〃前天晚上什么人住在这里呀?〃主人告诉他是富商某人。林绩对店主人说:〃他是我的老朋友,如果他再来,希望您让他到上庠找我。〃说完,还把自己的名字用纸公布在房子里说:〃某年月日,剑浦林绩假馆。〃便离开了。 
        
      富商到了京城,要拿出珍珠来卖,发现已经没有了,急忙沿着来路寻找。到达蔡州旅舍后,看到了林绩的告示,便赶到上庠。林绩把事情的经过全告诉了富商,说:〃您的珍珠都在,但是还不能就这样拿走,您应该上书官府,我当全部奉还。〃富商遵照了他的办法。林绩赶到官府中把珍珠全部交给了富商。官尹让他们对半平分珍珠。富商说:〃这本来是我所愿意的。〃林绩不接受,说:〃假使林绩想得到这些珍珠,前一段时间就已经归我所有了。〃 
            
      §虹§桥§书§吧§。HQDOOR。  
      第23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       
      事情确实如此。正如林绩所说,如果他想得到这些珍珠易如反掌,只要在拾到的时候不告诉任何人,一走了之便大功告成。可他没有这样做。他是不喜欢珠宝吗?他不知道这么多的珍珠能值很多钱,可以就此改变自己的生活吗?非也。因为他懂得爱财必须有〃道〃,必须靠自己辛勤劳动去挣,而不是趁人之危发不义之财。 
        
      在中国,如林绩这样品质高尚的大有人在,曾有〃五金大王〃之称的叶澄衷就是其中一位。   
      叶澄衷早年是一名穷汉,靠在黄浦江上摇木船卖食品和日用杂货为生。   
      一天中午,一位英国洋人雇叶澄衷的小船从小东门摆渡到浦东杨家渡。那洋人可能心中有事,船刚靠岸便匆忙离去。洋人离去后,叶澄衷发现舢板上有一只公文包。他打开一看,包内不仅有数千元美金,还有钻石戒指、手表、支票本。叶澄衷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和这么多值钱的东西!然而,他没有像见钱眼开的小人那样感到惊喜,以为自己这下来了财运,而是想到丢了包的洋人该不知会怎样着急。于是,他哪儿也不去,就在原处等候那位洋人。 
        
      直到傍晚,那位洋人才满脸沮丧地来到这里,在寻找了大半天之后,他已经对公文包失而复得不抱很大希望,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包竟然会在舢板上,更没有想到这个中国船工还一直在等着自己。 
        
      洋人打开自己的包,见原物丝毫未动,不禁大为感动。真没想到一个中国苦力竟有如此品德,对外来之财毫不动心。洋人立即抽出一把美钞塞到叶的手中,以示谢意。谁知叶澄衷拒不肯收,开船就要离去。这位洋人见状,又立即跳上小船,让叶送他到外滩。船一靠岸,洋人就把他拉到了自己的公司。原来,这位洋人是一家五金公司的老板,见叶澄衷为人厚道,心中十分佩服,便想与叶澄衷合伙做生意。这一回,叶澄衷愉快地答应了。 
        
      从此,叶澄衷走上了经商之路,在日后的经营中,他一如继往地秉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德性,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成为远近闻名的〃五金大王〃。   
      我曾经亲历过一件这样的事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笔者所在地要出一本反映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小册子,于是组织了几位当地的〃笔杆子〃分别下去采访,我亦在其中。   
      采访对象有好几个,有一位身在农村的民办教师虽然不归笔者采访,笔者至今也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他的事迹确实令人感动,笔者至今难以忘怀。   
      他家很穷,人口很多,一家老小就靠他当民办教师的一点微薄工资生活。他们一家人住在赣江堤边一间很简陋的屋子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虽然堤边还有几间屋,但都稀稀拉拉的相隔很远。这里虽然是一段江堤,却是通往前面十多里处一个国营农场的必经要道。 
        
      一天傍晚,一辆摩托车从他家门前疾驶而过。蹲在门口吃饭的他,突然看见从那摩托车上滚下一个包,正要叫喊,摩托车早已开得没了踪影,只有被摩托带起的一道尘土在飞扬。 
        
      他捡起掉在堤上的包,回到屋里打开一看,天哪!全是一摞一摞的钞票,足足有16万元!   
      他的双手不停地抖,把那个包捧起又放下,放下又捧起,好像那个沉甸甸的包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放在哪里才安全。   
      说句实在话,他的家里真是需要钱哪!四个孩子,上学要钱;屋子漏了,修补要钱;老婆有病,抓药要钱……自己只是个民办教师,年纪大了,转正没有希望,这几个教书的钱,说什么时候没了就没了,别说修房子、交学费、给老婆看病,到时候就是吃饭恐怕都成问题。现在有钱了!这是一笔很大数目的钱,有了这笔钱,自己所担心的一切问题都能解决掉,更何况,这钱是它自己〃飞〃来的,谁也没看见…… 
        
      然而,他压根就没有这样想。他之所以手抖,是因为心急,为那个丢了包的人心急!他想,那个人一下子把这么多钱弄丢了,不定要急成什么样呢。他又想,那人发现自己的包丢了,肯定会沿着原路来找。慢慢地,他的心平静下来,他把那包钱照原样包好,放在自家堂屋的案桌上,就等那个丢了包的人回来拿。 
            
      BOOK。HQDOOR。▲虹桥▲书吧▲  
      第24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