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激励中等生的60个细节-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如果真的爱孩子的话,家长就应该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充满温情的家。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对孩子来说,这是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美好的天堂!
细节18 为孩子购买必要的参考书
为了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效率,家长有必要为孩子购买一定数量的参考书。这主要是基于下面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在课堂上,老师授课的即时性、连续性,使得所有的知识不可能完整无缺地、系统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一旦中等生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就可能出现知识点的遗漏,有些知识点的丢失是永久性的。而参考书恰恰可以弥补这点不足:系统的知识体系,可以有效地帮助中等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查漏补缺。
其次,中等生基础弱、底子薄,要跟上班级的整体进度,特别是要赶上优等生的学习水平,就必须在课余时间多下工夫。在课余时间,老师不可能给所有学生全天候的辅导。这时候,中等生在家里自学就可以依靠参考书,有些科目仅靠老师上课讲,是不足以巩固知识的,还需要在课下多做些习题以加深印象。
再次,家长有时候工作较忙,很难抽出时间来辅导中等生。因此,中等生可以利用参考书来帮助自己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和疑惑。从某种意义上,参考书是除了老师、家长之外中等生的第三位老师。
而在一般情况下,中等生也十分愿意通过参考书来学习。因为这种学习方式没有父母老师站在身边的那么多压力,身心完全处于轻松自在的状态,这样反而更有利于中等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因此,家长为孩子购买一部分参考书,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与此同时,家长为孩子购买参考书,也是在向孩子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家长十分关注他的学习,希望他有一个好成绩。这一方面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同时也可以激励孩子更加发奋努力,去取得更好的成绩。
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购买参考书时并非多多益善,要有所选择
每个学期开始之前,许多家长都会为孩子购买大量的参考书。有的家长大包小包地拎着,一买就是七八本甚至十几本书。参考书热销,几乎成了每个学期开学伊始书市的一大景观。
然而参考书并非多多益善,如果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不但浪费钱,而且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巨大的精力浪费。小刚的情况就是这样的。
因为几次考试小刚在班上都是中等水平,焦急的爸爸在这学期开始时一口气为小刚买了8本参考书。爸爸以为自己为孩子尽到心了,然而小刚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
原来,爸爸在买的时候没有认真看书的内容和质量,结果其中有两本参考书的质量很差,经常能在书中发现错别字。小刚刚上二年级,正处在认字、识字的阶段。结果他以其中的参考书为准,几次在考试时写错了字,自己还一直以为是老师教错了。由此可见,劣质的参考书真是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第四章 物质支持:为中等生创造良好的外部…
而在这8本书中,还有几本是侧重练习的。不过书中只是罗列出了大量的习题,在最后几页写出了答案,而小刚特别想知道的解题思路和步骤却只字未提。结果小刚做了一大堆的习题,却没有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一连几本书做下来,小刚累得精疲力竭,学习效果却很不理想,反而产生了一些悲观、消极的情绪。
家长只有选择质量上乘的参考书,才能对中等生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而在大多数中等生眼里,好的参考书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就像一位耐心和有经验的老师在一步步引导、启发自己逐步培养兴趣、开拓思维。借助这类参考书,中等生才可以在学习上少走弯路。
因此,家长在挑选参考书时一定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把好书的质量关。一般来说,家长要做到“两看一听”。
一要看书的出处。专业出版社在编校质量、作者队伍、出书经验等方面有相当大的优势,选择一些有名的大出版社,质量上会更有保障。另外,既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又有较高教学能力的特级、高级教师编写的参考书,质量也往往值得信赖。当然,当前市场上有不少是假冒“名师系列”的书籍,有些特级教师只是挂名或写了个序,书中内容并非本人撰写,这样的参考书购买时也要谨慎。
看出处还有一个小窍门:看出版日期、版次和印次。参考书与教材同步这一点至关重要,有些参考书出版年代较远,实际上已经落伍,就不能再购买了。家长一定要选择那些新近出版、与新课程标准接轨的参考书。同时,印数高的、修订版的、增补版的、获奖的参考书一般质量都很过硬。
二看书的内容。买参考书千万别只看广告或是书的装潢,还要仔细翻看内容。如果是挑选数理化方面的参考书,不妨看看里面的例题。例题讲解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参考书的质量,也直接决定着孩子能不能获得最好的复习效果。好的例题讲解能够极大地启发孩子的思维,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听书的口碑。在购书之前,不妨听听老师或者高年级学生的建议。一般来说,老师接触各类参考书的机会较多,而且熟知教学的需要,因此他们推荐的参考书应该比较可靠。
方法二:从孩子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参考书
许多家长在选购参考书的时候,容易陷入跟风、攀比的误区。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所使用的参考书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
小燕的妈妈在为孩子买参考书时,正好遇上了几个孩子的妈妈也在场。看到别的家长都为孩子选了几种特级教师写的参考书,小燕的妈妈也为她买了几本。
结果,小燕回来后发现书中的习题很难。每次看半天,小燕都看不明白,只好请教妈妈。妈妈忙着做家务,根本没时间辅导她。妈妈给小燕买参考书就是为了让她自学,为自己省些时间,如此非但没有省下时间还需要多安排时间帮她解答。小燕的妈妈很不理解,总是数落小燕“怎么就不动脑子想想”。其实这套书是专门为特长生写的,虽然里面的例题非常精彩,但在难度上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小燕能够接受的程度。
小燕绞尽脑汁还是学不会,再加上妈妈的批评,学习的积极性大受打击,成绩更是每况愈下。
由此可见,父母为中等生选购参考书时,一定要首先对孩子的基础有一个定位,明白他的知识层次水平,找到其薄弱的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参考书。
                  第四章 物质支持:为中等生创造良好的外部…
方法三:引导中等生正确使用参考书
纵使有再好的参考书,不懂得加以运用也是枉然。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学生的留言:
“君可见,回答时参考书一捧,洋洋得意,任你老师怎么问;君可见,作业时参考书在手,挥洒自如,任你老师出什么题;君可见,作文时作文书一本,海阔天空,天下文章一大抄;君可见,预习时参考书一搬,摆开架势,怎一个‘抄’字了得?”
家长为孩子购买参考书,目的是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如果孩子不假思索地照搬答案,就有违家长的初衷了。长此以往,孩子形成了对参考书上答案的强烈依赖,就会缺乏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开发孩子的潜力极为不利。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也不必过于慌张,更不要大动干戈。家长仍然需要从孩子的心理入手,首先要让孩子树立一种思想,不思考就照搬参考答案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应该坚决改正。
此外,我们要引导孩子正确地使用参考书。
在预习过程中,家长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参考书,从中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这样不仅省时而且有效。而在课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利用参考资料的正确答案,及时整理自己的课堂笔记。通过不断地温习,才能使掌握的知识更加系统、更加牢固。
细节19 满足孩子正当的学习需要
为了更好地激励中等生,家长还必须满足孩子正当的学习需要,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首先,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
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中等生的家庭作业字迹潦草,错字频出,甚至有时候笑料百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家长这方面做得不到位。
许多家长从来都没有给孩子安排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他们常常把电视放在孩子的书桌旁,或者直接放在书桌上。而在孩子写作业时,他们总舍不得关掉正在播出的电视剧。如此一来,孩子很难专心致志写作业,错误百出也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如果有条件的话,我们最好能够提供一个独立的房间专门用于孩子的学习和休息。在房间里,我们要为孩子放好适合孩子学习的桌椅,使其能够专心舒适地学习。
为了保证孩子正常的学习秩序,我们还要为孩子提供一些必备的学习用具。
南方某省有关部门研究调查中心就“选择学习用具看中什么?”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7。4%的学生注重学习用具的品牌,82。3%的学生注重学习用具的颜色和款式,而看中学习用具实用性的学生只占了28。1%。
由此可见,在购买文具和其他学习用具的导向上,大多数学生有攀比、跟风的趋向。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该引导孩子理性购买。
家长可以事先让孩子列出清单,以方便实用为原则,购买一些日常必需的用具,如笔、纸、书包、文具盒、磁带、学习光盘、点读机、电脑等。而在购买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把好质量关。因为孩子活泼好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一般都不耐用,因此一定要看是否有正规的出厂合格证。
总之,为了孩子能够学业有成,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多花些心思。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只有给孩子必要的支持,才能打消孩子的后顾之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