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赞扬别人时,不要使用模棱两可的表述,像“嗯……有点意思”、“挺好”和“没那么糟”。含糊的赞扬往往比侮辱性的言辞还要糟糕。侮辱至少不会带有怜悯的味道。
2。一定要知道自己要赞扬什么,并准备好详细描述。
3。一定要夸对人。令人震惊的是,人们经常把这最基本的事情搞错。
4。不要仅仅因为想不出其它可说的话而去恭维别人。一些人似乎认为,含糊其辞的赞美(“嗨,我喜欢你那个星期五,嗯……在那件事上做的事”)比沉默要好。其实不然。
5。 不要在某件事显然已经出错时还去赞美。
6。 不要同时夸赞很多人。如果你连带夸奖了被赞扬对象视为二流的人,那你就会破坏赞扬的积极效果。偶尔,如果你连带夸奖了赞扬对象评价较高的人,这一做法可能对你有利,但总的来说,这种附带可能会令你的赞扬对象怀疑你没有判断力。
7。不要在你准备请人帮忙前赞扬别人,哪怕你是真心实意的,但你的赞扬对象会怀疑你不真诚。
8。 不要滔滔不绝地赞扬。赞赏与阿谀之间的界限非常细微。
9。不要太频繁地夸别人,你会降低夸奖的效果。
10。除非你是诚心赞美,否则不要去夸别人。但如果你非得言不由衷,那么至少要听上去和看上去像是真心的。
上述小贴士可以归结为一个更简单的格言:要想夸奖得好,你必须慎言、明确、具体、准确和真诚,而令人惊讶的是,这几点多多少少也是管理评论者对于如何批评的意见。
·巧妙地赞同别人
只要人还活着,就千万不能忘记,任何愚人都会反对别人,而只有智者和伟人才会赞同别人。
巧妙地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赞同别人”这一艺术。事实上,这也是我们这一时代智慧的结晶之一。也许,在你的生活中再也找不出像“赞同别人”这样一个简单技巧了。
只要人还活着,就千万不能忘记,任何愚人都会反对别人,而只有智者和伟人才会赞同别人,尤其是当对方犯错误时,他们更知道如何赞同别人和赞同别人的重要性。
那么,怎样运用“赞同别人”这一艺术呢?
1。学会赞同和认可
在自己的头脑中一定要形成一种态度,一个思维框架,即一种赞同的态度,培养一种赞同的性格,成为一个自然而然地赞同别人和认可别人的人。
2。当你赞同别人时,一定要说出来
如果你仅仅用暗示让人知道你在赞同他们是远远不够的。要让他们知道你在赞同和认可他们,不妨试着这样去做,点头说“是的”,或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说“我同意您的说法”或“您说的很对,我完全赞同”,“我认为您的看法很好”。等等。
3.当你不赞同别人时,请万万不可告诉他们,除非万不得已。
即使别人不能让你赞同,也不要轻易表示反对,如果这样你会很快与人形成矛盾,你会失去很多,所以,请不要轻易否定别人,除非不得不这样做。
4.当你犯错误时,要敢于承认。
一般人通常在犯了错误的情况下会说谎,会否认或狡辩,但无论何时如果你犯了错误,一定要勇敢地说“我错了,请原谅”,“对不起,这是我的失误”等等。
承认错误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但人们一定会对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人刮目相看,人们也会认可或谅解你的做法,从而提高你的形象。
Lesson5如何让别人喜欢你(4)
5.避免与人争论
人际关系中最忌讳的就是与人争论。因为没有人能从争论中获胜,也没有人会从争论中赢得朋友。即使你是对的,也不要争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请你务必记住这一点。
6.正确处理冲突。
好斗者只想做一件事——斗下去。而对付他们的最好方法是:拒绝与之争斗。这样,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身份,显示了自己的不凡气度,而且使那些好斗者变得慌乱无措,气得七窍生烟,并且显得愚蠢可笑。
归根到底,赞同艺术的根源在于——
1.人们喜欢赞同他们的人。
2。 人们不喜欢反对他们的人。
3。 人们不喜欢被反对。
从今以后,请积极地赞同别人吧!只要你懂得并善于运用赞同的艺术,你就会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Lesson6没话找话(1)
·同陌生人攀谈并非难事
因为双方都没有开口,很多友谊就这样失去了。 ——亚里斯多德
同陌生人攀谈并非难事——如果你知道其中的方法的话。以下是一些比较有效的简单的策略:
首先,寻找那些可能愿意向你敞开心扉交谈的人。大多数人都喜欢有机会结识一些新的面孔。那些独自一人、没有事情忙的人,正是你的首选。
如果对方冲着你笑,不止一次地看着你,向你张开双臂或者交叉双腿,那表明对方对你比较感兴趣。
对方如果是异性,他们还会以别的一些方式来吸引你的注意,比如梳头发、整理衣服、摩挲身上的某个部位或茶杯、椅子这样的物品,或者故意让你注意到他们在看你,让目光在你身上作短暂的停留。
一旦选定了交谈的对象,下一步就是笑一笑,目光交流,然后开口说话。
尽管很多人都努力寻找“完美的”开始,但研究表明你所说的话实际上并不重要。(不过,消极的开始不会鼓励对方继续交谈下去,而且还会为这份新建立的关系增加低沉的基调。)
你所说的话不一定要非常有智慧,或是满含深意,通常的内容就行了。重要的是抓住机会和对方进行交流。如果对方感兴趣,他会透露出一些自由信息,这样就有助于你们找到共同的兴趣,谈一些更加个人的话题。
搭话的内容很简单,基本上只有三种话题可以选择:环境、对方、自己。而且也只有三种方式开始:提问题、发表看法、陈述事实。
刚开始你的主要目标仅仅是表示感兴趣或者让对方感兴趣,因此最好的开始方式就是提问题。(限制式问题就行,只要不罗列太多。)发表自己的意见效果也不错,而且肯定比仅仅陈述事实更好。如果你简单地陈述事实:“公共汽车今天晚点了。”或者“苹果每磅涨了5美分。”你并没有让对方参与进来,因此他需要提问题或者发表看法来要求你的参与——但是他可能不会这样做了。
谈论环境
开始一段谈话最好的方法通常是谈论双方所处的环境。这不像谈论对方那样容易引起他人的担心,也比谈论自己更容易让对方参与进来。
要开始一段关于环境的谈话,先看看四周,找出让你感兴趣或让你疑惑不解的事物。要照顾到双方的感情:找一个对方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如果你在一定的团体之中,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比如在课堂、工作地点,或者是特别兴趣小组,像单身父母协会、家庭教师协
会、世嘉俱乐部、民主党或共和党青年协会。
在提出问题或者作完陈述之后,仔细地倾听对方的回答,尤其注意可以加以利用的自由信息。以下是一些主动攀谈的例子。记住,这些不一定就比你想出来的好,但说些什么总比什么都不说要好:
教室:“你认识这位老师吗?”“我昨天没来,都讲了些什么?”“你觉得考试会考些什么内容?”
桑拿浴室:“嘿,他们真在这里烧煤!你知道这有什么用处吗?”
赛马场:“你觉得谁会赢?为什么呢?”
艺术博物馆:“你认为艺术家想传达什么样的意思?”
排队看电影:“关于这部电影,你听说过些什么内容吗?”“为什么想来看这部电影呢?”
市场:“我发现你在买洋蓟。我这人就是好奇心重……你准备怎样烹调?”
对邻居:“你的草坪好绿啊!有什么诀窍吗?”“你在忙着做什么?”
自助洗衣店:“洗衣粉从哪里放进去?”“麻烦问一下,洗衣粉从哪里放进去?”
谈论对方
大多数人喜欢谈论自己,他们会很高兴地回答你的问题或者回应你的意见。在开口之前,观察一下对方穿着什么、在做什么、在说什么、在读什么,想一些你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例如:
“你这件夹克很有趣。跟我说说,这个标识代表什么?”
“你在这里射箭是最棒的。你都参加过什么训练?”
“你在董事会上的发言精彩极了。能不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觉得太阳能的开发速度不够快?”
对警察:“我想入伍,我该怎样做呢?”
“你看上去一副失落的样子。我能帮上忙吗?”
“啊,我们不是在安利公司的会议上见过吗?我叫________。你是怎么加入安利的?”
跑步的时候:“你穿什么牌子的跑鞋?为什么选了这个品牌?”
餐馆:“不介意我和你坐一桌吧?”(作家亨利·米勒从来都不愿意独自就餐,所以经常使用这句话。想一想,如果他去了旁边空着的桌子,他就会错过认识成百上千人的机会。)
聚会:“你怎么也参加这个聚会啦?”(澳大利亚一位研究人际交流的专家艾伦·皮斯(Allan Pease)曾经就这样一句常用的客套话做过试验,“我们好像在哪儿见过吧?”最令他难忘的一个回答是:“也许吧,我在动物园工作。”)
一些心理学家倾向于直接表达你对对方感兴趣的话语。比如,“嗨,你看上去很可爱,很想跟你认识一下。”或者“嗨,我在这儿碰见你好几次了。我觉得我应该过来作一下自我介绍。”这些专家认为这种直接的方式比其他微妙的方式更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当今社会有这么多人、这么多刺激因素,给人留下印象是最关键的。
谈论自己
尽管在孤独的人中间比较常见,但是谈论自己的做法往往是很难引起对方的谈话兴趣的。戴尔·卡内基(Dale Carnegie)曾经注意到,陌生的人往往更喜欢谈论他们自己,而不是你。
阿尔特·兰格(Art Lange)博士有一句绝顶风趣的开场白:“嗨,我叫阿尔特!你觉得我这个人怎么样?”
·积极主动
大多数在社会交往上很成功的人都积极地把别人拉入自己的生活中。他们经常采用的最重要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