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坐到这把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别人怎么做。”
老板将阿诺德找来,并让他看看集市上有什么可卖的。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口袋,价格是多少多少;土豆质量很不错,他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之后还会弄来几箱西红柿,据他看价格非常公道。昨天他们铺子的西红柿卖的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他想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他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了布鲁诺,说:“现在您肯定明白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
同样的小事情,有心人做出了大学问,不动脑子的人只会来回跑腿而已。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就是对你做事结果的反应,像一面镜子一样准确无误,你如何做的,它就如何反射回来。
·人多的场合少说话
在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关系着个人的成就荣辱,所以言行不可不慎。
我们常说:“言多必失。”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话,说的多了,话里自然地会暴露出许多问题。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特别是人多的场合,你一不小心,一旦失言,你的话就可能中伤或伤害到某个人,这自然会让你招惹祸端。
在事业成功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关系着个人的成就荣辱,所以言行不可不慎。
由于“言多必失”的教训很多,不少人将“三缄其口”作为处世的座右铭。
那些成功的人,说话就会把握分寸感,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落落大方,说话的时候,说得很充分,不该说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
有的人口齿伶俐,在交际场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固然是不少人所向往的。但如果在人多的地方,口无遮拦,说错了话,说漏了嘴,也是很难补救的。所以在人多的场合尽量少讲话,并讲究“忌口”。否则,若因言行不慎而让别人下不了台,或把事情搞糟,那是最不合算的事。
1、避免谈及别人的隐私和错处
有人喜欢当众谈及别人的隐私和错处。有时会使自己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在一次宴会上,某人在酒桌上向邻座的人讲起某校校长的秘密来,同时表现出对校长卑鄙行为的大为不满,并大大地说了一堆攻击的话。
直到后来,那位太太问他说:“先生,你认识我是谁吗?”
“还没有请教贵姓。”他回答说。
“我正是你说的那位校长的妻子。”
这位先生立时窘住了,场面非常尴尬。
这位太太很有教养,没有当面指责他,但这位先生口无遮拦给别人留下了一个非常坏的印象。
2.不要伤害别人的自尊
在公众场合要重视对别人的尊重和说话的礼貌,否则一不注意分寸,就会伤害对方。
在庆祝十月革命15周年的晚宴上,情绪极好的斯大林当着大家的面,对他的妻子娜佳喊到:“喂,你也来喝一杯!”
如果这话是在家里说,是一句充满人情味的话。可是当着前苏联党政高级官员和外国代表的面,这话就显得不够庄重和得体,甚至可以说太随意了一点。偏偏娜佳是一位个性极强且年轻气盛的人,她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附属物。她听了此话,感到受到了羞辱,一时又未化解的方法和语言,于是就大喊一声:“我不是你的什么‘喂’!”
接着便站起来,在所有宾客的惊愕中走出了会场。
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时年22岁的娜佳已经躺在血泊中,手里握着“松牌”手枪。
一句话,断送了一条正值青春年华的生命,实在令人惋惜。如果斯大林注意场合和分寸,说一句:“娜佳,请你也来喝一杯吧!”不说可以避免这种悲剧了吗?
Lesson1 个人的细节(2)
注意说话的场合,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夫妻之间,都不能忽视说话的分寸。
3.说话形式的选择要与场合相适应
一位湘籍著名歌星应邀到长沙做嘉宾,主持一个义演节目,只见她手持话筒,朗声说道:“那次在中央电视台举行青年歌手大奖赛,我给‘娘屋里’的参赛选手打了最高分,下次‘娘屋里’的伢子到北京参赛,我还要给他们打最高分。”
这话不无失体之嫌。若是在私下场合对“娘屋里”的人说说私情乃人之常情,而在这义演的严肃场合,说的又是严肃庄重的大奖赛评选打分的问题,如此的偏重于“情感”而疏于“理智”的话语,人们不禁会问:作为评委,其公正何在?这样的话显然与自己主持人的身份不符。
不论什么时候,在公共场合,说话时都要注意说话的分寸。没有考虑周到的话,最好少说。
说话注意分寸,要做到慎言、忌口,同时还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地点和说话的对象,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乱说一通,同时还要注意说话的内容和形式,做到该说的说,不该说后个字也不说。
·尽量不要借朋友的钱
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借朋友的钱,哪怕是借1元钱。因为朋友之间一旦发生了借贷关系,你们之间平等的关系就破坏了,出借方往往就会居于上风,而借方则明显处于下风,这样借方一定会处于屈就的位置,没有了朋友间的平等关系,以后在工作和交往中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急着用钱或缺钱的时候,这时候开口向朋友或同事借钱可能是常有的事。比如,你对朋友说:“现在手头有些紧,我有点事儿,借给我两百元钱好吗?”你的朋友可能不是小气鬼,会把钱借给你。但你要尽量避免向朋友借钱这样的事。
因为像借钱这种情况,借钱的人可能一转眼就忘了,而出借的人即使想起来也不好意思催讨。你如果在还钱时拖拖拉拉,稍有疏忽,朋友之间的信任,交情就会受到影响,很容易就会陷入感情交恶的地步。
日本有句谚语说到人间三件事可以使关系中断:“背后说人坏话,娶了朋友的妻,借钱不还。”两个关系不错的朋友或同事,一旦与金钱有了关系,他们的关系就可能会受到损害,伤害了双方的感情。
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借朋友的钱,哪怕是借1元钱。因为朋友之间一旦发生了借贷关系,你们之间平等的关系就破坏了,出借方往往就会居于上风,而借方则明显处于下风,这样借方一定会处于屈就的位置,没有了朋友间的平等关系,以后在工作和交往中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当你伸手向朋友借钱时,你们之间就会显露出一种“控制权”的问题,很多的误会往往由此而产生。而某些借钱给你的朋友,会认为自己具有了某种权威,至少在决策工作上的事时,他们就自认为有说话权,而你也因“借人家口短”而不好意思反驳他。
有一个人因家里急需,向一个要好的同事借了2万元钱。此后,他的同事就在他面前趾高气扬,还经常将自己该做的事推给他去做,在工作中他有了好主意或好创意时,那个同事就占为己有。因为他借了那个同事的钱,欠了他一份人情,所以说话做事都展不开手脚,连平日敢说的话,也不敢出声了。即使心里有怨言,也是埋在心里,敢怒不敢言。
富兰克林在《致富之道》一书中就提醒人们不要随便向别人借钱,他说:“欠债就是相当于你把你的自由交给了别人。如果你不能到期时偿还,你将羞于见到你的债主,和他说话的时候心里会十分害怕;在他面前,你会找出种种借口来推托,渐渐就会失去了你的诚实。”
富兰克林的话尖锐地道出了借钱对一个人危害,它可以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影响你正常的人格。从另一方面说,借钱会使你养成不良的习惯,因为你仿佛觉得别人的口袋是自己的,因此,可能不断地去掏,这会使你难以自立,而自立是成功的前提,一个不能自立的人无法想象他会取得成功。因此,你要记住债务往往是一个不能自立的开始,而随便向朋友借钱则是你的人际关系开始恶化、事业走向毁灭的开始。
养成节俭、克制的好习惯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不要轻易承诺
须知,有了承诺,就应该努力做到,千万不要乱开“空头支票”,不然不仅伤害了对方,还会毁坏自己的声誉,使你在社会上难有立足之处。
一个人的诚实与信誉是他获得良好人际关系,走向成功的基础,而能否兑现承诺便是一个人是否讲信用的主要标志。
“你的承诺和欠别人的一样重要。”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当你要应承别人某一件事情时,你一定要三思而行。
因为,当对方没有得到你的承诺时,他不会心存希望,更不会毫无价值地焦急等待,自然也不会有失望的惨痛。相反,你若承诺,无疑在他心里播种下希望,此时,他可能拒绝外界的其他诱惑,一心指望你的承诺能得以兑现,结果你很可能毁灭他已经制定的美好计划,或者使他延误寻求其他外援的时机,一旦你给他的希望落空,那将是扼杀他的希望。
并且如此一来,你的形象就会大跌,别人因你不能信守承诺而不相信你了,别人也不再愿与你共事,不愿再与你打交道,那么,你只能去孤军奋战。有些人在生活或工作上经常不负责,许下各种承诺,而不能兑现承诺,结果给别人留下恶劣的印象。如果承诺某种事,就必须办到,如果你办不到,或不愿去办,就不要答应别人。
承诺时要留有余地
成功的人很会注意承诺这个细节。他不会轻易承诺某一件事,即使有把握,也不会轻易承诺。而生活中有许多人都把握不了承诺的分寸,他们的承诺很轻率,不给自己留下丝毫的余地,结果使许下的诺言不能实现。
某高校一个系主任,向本系的青年教师许诺说,要让他们中三分之二的人评上中级职称。但当他向学校申报时,出了问题,学校不能给他那么多的名额。他据理力争,跑得腿酸,说得口干,还是不能解决问题。他又不愿意把情况告诉系里的教师,只对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