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孟夫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人孟夫子-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险哪!”
“济者心善至诚,方能梯岩壁,援葛萝之茎,度得平路。”太乙子从容道。
“仙人所言极是。为人心善至诚,艰难险阻有何惧哉?”
二人登至山顶,只见旭日当空,青天高远,白云茫茫,沧海遥遥。
孟浩然道:“这天台山,北接四明山,南连雁荡山,西衔括苍山,东濒于东海之滨,劈地摩天,雄奇磅礴,气冠群仑,云凝霄汉。乃洞天福地也!”
太乙子道:“关于天台山,有一个美丽的神话:女娲补天成功后,巡视天下四方。一天,女娲来到西北高原的大泽旁,见盛开着美丽的荷花,便伸手摘了三朵插在髻旁。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三朵荷花一齐吹上天空,向东南方向飘呀飘呀地飘去,一直飘到东海边,才慢慢地落下,一朵变成‘雁荡山’,一朵变成‘金华山’,一朵就变成‘天台山’。这三座山都是天下名山,每座山的形状都象盛开的荷花。”
“仙山仙境,难怪太乙仙人在此修身养性。”
太乙子听了大笑。那爽朗的笑声在青山、白云、沧海之间久久回荡。孟浩然则豪情万丈,驻足仰天吟啸:
仙穴逢羽人,停舻向前拜。问余涉风水,何处远行迈。
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兹山夙所尚,安得问灵怪。
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鸡鸣见日出,常觌仙人旆。
往来赤城中,逍遥白云外。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
福庭长自然,华顶旧称最。永此从之游,何当济所届。
天色将晚,太乙子便领着孟浩然来到半山腰的桐柏观歇息。斋饭过后,两人于静室同榻而卧,开怀畅谈,乐而忘倦,象有说不完的话。
夜半三更,鹤唳鸡鸣,朝露已至,孟浩然仍无睡意: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愿言解缨绂,从此去烦恼。
高步凌四明,玄踪得三老。纷吾远游意,学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此次天台之行,浩然终身难忘,有幸觅得洞天福地,人间烦恼尽然抛至九霄云外。如今目睹太乙子仙风道骨,顿觉有一事相求。”
“君有何事,不妨道来。”
“浩然厌倦世俗,欲求长生之术,羽仙之道。恭请太乙仙人不吝指点。”孟浩然的口吻中充满了虔诚。
太乙子拈髯仰面笑道:“浩然君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所做作之诗,清淡娴雅,奇思妙想,超凡脱俗,已至仙境矣!”
开元十九年夏秋之交,孟浩然来到了神往已久的越州。
得知孟浩然到来,已在山阴任县尉的崔国辅十分高兴,便放下公务,整日和好友谢甫池陪着他四处游山玩水。
说起越州风情,崔国辅眉飞色舞:“越州虽无名山大川,但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绿水晶莹,青山如书。尤其会稽山,千岩竞奇,锺灵毓秀;鉴湖一波浩淼,风光如画;湖山锦绣;若耶溪野趣横生,幽意无断绝。”
三人边聊边上了会稽山。
来到禹王陵,崔国辅还在侃侃而谈:“传说古代“三圣”之一的大禹治平洪水后,曾在此大会诸侯,死后又葬身这会稽山上。因此,越州亦被称为会稽。当初秦始皇还亲自来此祭奠过禹王哩。”
“如此说来,吾等也得祭奠祭奠这位治水有功的华夏先祖大禹王喽!”孟浩然道。
“然也!然也!”谢甫池附和着。
于是,崔国辅吩咐随从设下香案。众人相继焚香,虔诚地三叩九拜。祭过禹王陵,然后继续顺若耶溪而下。
“传说这里是越王勾践冶金铸剑的所在。”谢甫池指着若耶溪道。
“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所受之苦相比,自己隐居寒窗苦读,黯然落第还乡又有什么难堪呢!”孟浩然暗自思忖着,忽然感慨起来。
若耶溪下面即是鉴湖。只见溪畔青山叠翠,溪内流泉澄碧,两岸风光如画。远看鉴湖真象一面镜子。孟浩然来了诗兴:
我行适诸越,梦寐怀所欢。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
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远怀伫应接,卑位徒劳安。
白云日夕滞,沧海去来观。故国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雨后初晴。温暖的阳光下,湖水里映出稽山倒影。微风中传来樵声阵阵。湖面上白帆点点。水鸟在辽阔的空中自由地飞翔。鱼儿在清澈的湖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轻舟往来如同梭子在编织绿色的锦缎。采莲女,笑隔荷花;白首垂钓翁、新装浣纱妇、近处的舟楫、堤岸,远处四野、村落,好像一切皆漂浮在水上。山与水相得益彰。乘上乌篷船,穿行在悬崖陡壁之下,面对拔地而起的云石、棋盘石,荡舟鉴湖,犹如置身于世外桃源。
孟浩然不禁叹道:“好一片澄明如镜的云水乡,或脉脉含情,或盈盈若睇,或淙淙细语,或浩浩无边……”
“有道是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所以也有人把鉴湖称作镜湖。”不等浩然说完,崔国辅摇头晃脑,笑意吟吟,接过话头。
“此话一点不假。此地这里不愧是江南水乡也。”谢甫池道。
孟浩然有感而发,吟诗作赋起来:
试览镜湖物,中流到底清。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
将探夏禹穴,稍背越王城。
府掾有包子,文章推贺生。
正玩的尽兴,忽然天上乌云滚滚,雷声阵阵,又下起了细雨。
崔国辅大喜:“谷雨时节雨水多。今日休闲来逛此稽山鉴水,大可一洗尘埃矣!前面有个酒馆,我们避避雨,顺便喝两杯去!”
三人走进酒馆,一位头戴乌毡帽的堂倌,上了一盘茴香豆,一碟豆腐干,两笼鲜肉包子,又来了一坛绍兴老酒。
品味着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一坛老酒很快就差不多了。孟浩然望了望窗外,若有所思,喃喃道:“春雨贵似油。农人好种田呐!”
谢甫池笑道:“浩然兄怎么忽然关心起农事来了?”
孟浩然也笑了:“甫池兄,别忘了我也是个农民哩!”遂吟曰: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
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
海虹晴始见,河柳润初移。
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浩然兄怕是想念涧南园的老婆孩子了吧?”崔国辅笑着调侃道。
26、沦落兄弟喜相逢卢女妙曲添兴会
    26、天涯沦落兄弟逆旅喜相逢除夕之夜卢女妙曲添兴会
其实,这次到孟浩然来江南云游,最大的一件心事,就是到永嘉郡看望自己朝思暮想的金兰兄弟张子容。
张子容那年考取进士后,被分发到江苏晋陵任县尉。数年之后,他因事被贬乐成。细细算来,两位同窗好友分别已经十多年了。
冬日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一路急行,到达上浦馆时,天已经很晚了。这里离永嘉郡城还有约七十余里。孟浩然只好住下,明日再行。
正在犹豫彷徨之间,一顶绿轿在上浦馆门前停下,孟浩然赶紧避让一边。只见轿上走下一个人来。
此人似曾相识,中等身材,面容清癯,着七品官服。孟浩然定睛一看,呆住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的金兰兄弟、同窗好友张子容!
几乎是同时,张子容也认出了孟浩然。
“子容弟!”
“浩然兄!”
他乡遇故知,两人激动得相拥而泣,半响也说不出话来。
良久,张子容才问道:“浩然兄,你到这贫瘠荒远之地干啥来了?”
“子容弟,久不通函,至以为念。我千里迢迢,是专程来看望你的呀!”
住进上浦馆,江村逆旅之中邂逅相遇的两兄弟,彻夜把酒长谈,兴奋得一夜没睡。
张子容急切地问道:“这些年,浩然兄及嫂嫂可好?侄子仪甫已成大人了吧?”
孟浩然把别后家里情况和去年京师应举落第之事,都细细告诉了张子容。
“唉!兄应举落第。弟则仕途不顺,尝够了官场倾轧,小人诬陷的苦头。‘窜谪边穷海,川原近恶溪。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地暖花长发,崖高日易低。故乡可忆处,遥指斗牛西。’”
“吾等可谓患难兄弟,同是天涯沦落人哪!”孟浩然叹道。
“算了,不提这些了。你我兄弟今日能在这东海岸边相会,却是一喜。明日我俩同游永嘉江如何?”
“好哇!”一提起游山玩水,孟浩然马上来了兴致,愁闷之情一扫而光。
笠日,张子容和孟浩然乘船,顺流而下,只个把时辰便登上江心孤屿。他们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翠微、郭公、海坛诸山云雾缥渺;楠溪、瓯江、东海诸水一览无遗;群山四水的景色尽收眼底,真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两人携手漫步,边走边谈。远处,偶尔传来渔夫起网的歌声。那沙屿潭石,绿树野草,别有情趣。
“浩然兄,虽然这里僻处海滨,人烟荒凉,岛上几乎没有一座像样的楼宇阁榭。可吾等苦苦追寻的是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游踪屐迹呀!”
和张子容在一起,孟浩然不免又思念起了金兰兄弟王白云:
悠悠清水江,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薄暮冥冥,烟波浩渺,一轮明月倒映江中。岸边竹影摇弋,微风中传来隐隐约约的丝弦竹笛声。
“子容,该回去了!”孟浩然伥然道。
张子容却流连忘返,朗朗吟道:
无云天欲暮,轻鹢大江青。
归路烟中远,回舟月上行。
傍潭窥竹暗,出屿见沙明。
更值微风起,乘流丝管声。
孟浩然为自己才华正茂的同窗好友,郁郁不得志,被谪迁至远离故乡而且是如此荒僻的乐成,还如此达观,深表同情和惋叹:
逆旅相逢处,江村日幕时。
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
廨宇邻鲛室,人烟接岛夷。
乡园万余里,失路一相悲。
“浩然兄,春节快要到了,你不要急着回去,就留在乐成与我一起过年吧。”
“如此甚好!”异国他乡,能与好友一起过年孟浩然当然颇为开心。
第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