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权论-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的政治麻醉剂被注入英国的体内。
    在眼下正涉及的这个地区,英国是在一种处于很大劣势的情况下介入竞争的。当新
时代的曙光来临,英国看清了其真正的伟大之处时,作为伊丽莎白女王统治的象征的英
国在海洋和殖民方面进取精神光芒四射地迸发了。不过,和它相对峙的是西班牙的雄厚
力量;此时的西班牙显然还未走下坡路,还实实在在地掌握着加勒比海地区的多数重要
地点和西属美洲大陆并声言有权将他国从世界的这一部分驱逐出去。众所周知,这种宣
称遭到了非常强烈的反对。如果先前对于英国人也有众多这样的不满的话,把英国从造
就了其未来地位的航线上推开就会是一种必然的吁求。同样的论点今天被用来阻止我国
取得那些本应落入英国人手中的好处。假如英国的海洋政策在今天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是
为组成英国力量核心的若干岛屿的当前需要所决定,那么,别人任何这样的需要都不会
促使英国要求分享在这个世界上的影响以及国家间宏大戏剧中的角色。它也不会出于这
样的缘由展开一番也许是人类进行的最卓越的奋斗。而且我们还可以拿英国今天对我们
说的话来对它们说,“为什么要跑到你自己边界的外边去呢?在你的边界之内你已有了
足够满足你的以及你的人民的需求的东西。你们还有内部的形形色色的弊病需要改正,
形形色色的悲苦需要抚慰。就让外面的世界由它而去吧。如果你受到了进犯,就防卫好
了,不过千万小心使你的准备尽量远离有欠谨慎的境地。什么‘势力范围’、‘在世界
上的作用’、‘国家威望’,根本不存在这些玩意;即使或许有,也不值得为之而战。”
如果英国这样探究的话,它会成为什么样呢?这是一个只可猜测的问题。不过可以确信
的是,世界将会更加穷困了。
    在十七世纪上半叶,当西班牙的力量急速衰减之时,以大反叛为高峰、在一段时间
内吸引住了英国人的精力的国内纷乱也使英国放慢了对外经营。德雷克、雷利及他们的
同辈造就的前进势头没有了,随西班牙这个主要敌人的衰竭而来的时机也白白地失去了。
不过,尽管暂时受到了抑制,英国的趋向未变;而且随着克伦威尔以铁腕平息了国内的
种种混乱,它又很快地找回了它的主导地位。克伦威尔干练的治国之才以及他的国内政
策的迫切需要使英国对海洋发出了强有力的呼声;不仅为了赢得外界的尊重——这是克
伦威尔强烈需要的,也为了使英国对于疆界之外的世界发挥应有的影响。这个国家对克
伦威尔充满豪情的号召作了迅捷的反应,重新拾得了自此从未衰减过的迈上朝向海权之
路的激情。对克伦威尔而言,他的使世界上的航运贸易掌握于英国之手的举措是正确的。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或许在经济上不能说是最英明的,但从他所处时代的形势看则再合
理不过了,
    从克伦威尔的短暂统治时代开始,英国海军才作为一支组织得力的力量树立了它的
威荣;也正是克伦威尔在一六五五年通过占领了牙买加这个从军事观点看是加勒比海中
对于控制地峡最具决定性意义的要点,而为他的国家在该海域的海权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的确,是英国将领在实现克伦威尔的更紧要的目标—一夺取圣多明各上的失败
才导致了针对牙买加的尝试的成功,——一所以这些具体的、给英国人带来好运的事件
的发生实是随机的,但这件事情只有助于更有力地表明,如果一项军事上或政治上的总
的政策方针是依据合理的原则而正确选择的,偶然的厄运或落空并不能对于一般的构想
造成多大的损害。促使克伦威尔对西班牙的西印度属地采取行动的明智的、有远见的动
机是向后者的垄断这一富饶地带的要求提出挑战。他将英国在这一群岛地区的扩张仅仅
看成是对邻近的大陆进行控制的前奏。
    对于英国崛起于国家之林并如此长久地保持住了领先地位的真实原因,历史学家们
往往一无所知。对此的一个不同一般的评论是,那些相互间就象荷马和后来的J·R·格
林这样在生活的时代和特点上都相差甚远的作家都应从克伦威尔这位“护国主”的意义
深远的作为中探究一下为什么会有那般愚钝的认识,认为他体现出的是“为宗教热情所
误导的保守的、不好思考的秉性。”在他们看来,“一位有着睿智的政治才能的政治家”
将集中其目光于法国的日益上升的力量,“并察觉到”在路易十四统领下进行的“求取
霸权的重大斗争的开始”。但是,按照估计,如此行事只会重复这位伟大君王所犯的致
命错误;这个错误使法国永远失去了对国家的最稳固的繁荣的来源——海洋的控制。如
果英国犯了这样的错误。它对这个岛国的危害远比它的大陆对手实际上受到的要大。哈
拉姆看得较清楚,他说道:“当克伦威尔对西班牙宣战并袭击它的西印度属地时,他的
确没有多少正当的借口。不过,如我所想的,这其中也根本没有什么有时使他受到指摘
的失策之处。他吉星高照,以至于远征的失败恰恰使英国获得了一个比它以前的国王的
任何胜利所都更能带来好处的属地。”这话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克伦威尔的星宿是位
于合理的位置上来寻求好运——在海边,而不是陆地。
    这位护国主的伟大目标随其不是时候的去世而不能更好地得以实现。他的死去或许
相当程度上使英国对地峡的实际占领受阻;在其强有力的手腕下,这也许是可以做到的。
不过,他的意图依然在英国人民的目标中居于显著的位置。在其中,可以体察到英国对
外软弱的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对劫掠者们的侵夺活动产生的影响。随着奥兰治
的威廉登临英国王位,英国政府的雄心壮志又一次高涨起来,劫掠者们杂乱无章的活动
也被集中归整于明确的国家政策之下。尽管暂时的事态有时使这项政策的执行偏离轨道,
但它还是被清晰地归纳进了英国于1702年介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时表明的坚定目标中。
从结束战争的1713年的乌德勒支条约缔结之时起,同样的计划得到了英国紧锣密鼓的推
行,取得了稳步的成功,而且逐渐和控制借路于地峡的两大洋之间交通的设想相融合。
这方面最著名的事例是当时还仅是一位舰长的纳尔逊在1780年进行的一次努力。当时,
他和陆上力量相配合,以求占据圣胡安河河道,从而取得经由尼加拉瓜湖的大洋间的通
道。这次尝试的结果是灾难性的,既是由于气候上的原因,也是因为正确地意识到了该
地区重要性的西班牙人在湖泊与大海之间修建了不少于十二个的一系列牢固的工事。
    如纳尔逊所碰到的这些困难妨碍了英国在该地区的推进。尽管英国明知且在意实际
的拥有带来的好处,它在其他地区也从中获益甚多,但西班牙立足已久的占领使它不能
运用它非常想使用的、在很大程度上也真正用过的手段获取控制。在广泛的意义上可以
说,使英国终于成为西印度群岛和地峡地区政治体系中的支配因素的关键在于它的海权。
英国是伟大的贸易者、供应的源泉和不同的殖民地之间及其与外部世界之间交流的中介。
英国强大的海军保护并维系着交通的资本和航运。除了在极少的场合,这支海军完全有
能力承担它的任务。因此,虽然英国人不能象对待自己的财产那样使用、调配其他国家
的资源,但和西班牙人僵化的、狭隘的统治造成的可能一样,英国也可以牢牢地利用各
类商业交易,从中获益。这个事实令人启发,因为今天的形势和一个世纪以前实际上并
无二致。占据地盘的现象仍然存在于各国、各种族之间,后者还未获得不赖他国他物地
开发利用自然禀赋的才能。控制权仍然由那些其船只、资本、商人支撑了某地区的工业
体系的国家系于一身,如果这些因素还获得了足以应付各种可能的军事局面的需要的海
军力量支持的话。对任何一个外部国家来说,对中美地峡的控制就是指海军控制,指海
军的支配地位。对此,陆地的占有最多只是辅助因素。
    简而言之,这些就是直至西班牙殖民帝国在1808年至1810年间开始瓦解以及西印度
群岛的产业体系随着奴隶制的逐渐废弃而萎缩之时的总的情形。这两个决定性事件的共
同发生与随之而来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的模糊不清很快使地峡及朝向它的通道沦落到了一
个无足轻重的地步,而其中那些岛屿的地位至今也尚未恢复。地峡的地位一定程度上有
所上升;不过,它的重要性由自然秩序中更为长久的缘由所决定,而不维系于可对于地
峡的占有者施加某种影响的那些岛屿身上。因此,在经历了一个相对地不为人重视的时
期后,随着美国朝向太平洋的扩展而使我国在两大海岸之间建立便捷、安全的交通联系
的问题提上日程之时,地峡又作为一个关键的政治因素而变得引人注目。墨西哥战争、
加利福尼亚的获得、那里金矿的发现以及随之而起的开掘狂潮加剧了解决这个复杂问题
的必要性。由于美国濒临两大洋的地理状况,这对于它有着绝对的利害关系。但是,尽
管美国在这个问题上有着压倒性的利益,这个问题也不是完完全全地只与美国相关;其
他国家对此也有着巨大的、重要的利益关系,虽然不是那么关键。不过,只要商业和政
治之间还有着逻辑上的差别,可以说我国在上述问题上的利益既是商业上的也是政治上
的,而其他国家的利益几乎纯粹是商业性的。
    那种使英国曾在所有关系到海洋的重要问题上都成为主要竞争者——和荷兰在地中
海、和法国在东印度、和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岛——的国家特性今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