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末的礼堂赞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纪末的礼堂赞歌- 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师妹应该算是个高才生了,似乎有点时运不佳的感觉,她自己的想法。通俗一点的说法,她是启东中学的毕业生,大家不知道的话,可以上网搜一下“ 启东中学”,相信会有以外的收获。当年以文科第八名的成绩上了这所大学,说是第九名现在在武汉大学,呵呵,似乎比起来我还是幸运的多,高三下学期半年的熬夜好歹堵住了很多人的嘴,好歹是个大学生了,虽然浪费了很多高考分。大学时,很多朋友都说我,有点漠不关心,对什么都不在乎,甚至吊儿郎当。现在看来,小师妹似乎就和我一样,在我看来,真是有些于心不忍。因为我知道,有些东西虽然不会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但是心中的某些放不开的东西会时不时跳上心头惹上你一下。但是我实在也是不知道能说些什么,因为我自己都放不开。又怎么去说什么。
前晚,应法的那个浙江师妹给我借了些教材,拿到了手。本来心情就不大好,那件事有又烦了我一下,想找人喝酒,没人。晚一点的时候,那个师妹打来电话,半开玩笑间,叫来喝酒,结果11点间她真的过了来。在校门外的一间酒吧里,喝了点酒,其实我几乎已经猜到她的烦恼,大差不差,也就是那些事,说的暧昧一点,其实也是为了自己。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没有办法改变,不管怎么说都要自己面对,而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压力的确太大了点,有时放不下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就像我自己,想喝酒却从来不敢喝醉一样,就怕醉了,把心里的痛苦无意识的说出来,有些东西只有自己面对,我希望她能明白,总有一天,要自己把握自己,自己能掌控局面的时候,现在就压抑一下吧。世上总有万般无奈事,春花秋落总坠地。
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人越长越大,越来越发现原来几乎所有人都有他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和痛苦而那些问题更多的只能他自己来解决。写下这些东西,除了想让自己发泄一下之外其实是还真的没有更多的想法。
随想篇
    随想篇:
这样的东西
写出来是件恼人的事
在悲喜间左右不知所措。
天又在那晚下起了雨,
点燃蜡烛
雨声中
许多自以为坚固的东西
已然倒塌
一如既往的我们。
~~~~~~~~~~~~~~~~~~~~~~~~~~~
何时
我如同那废厥的武士
瞬间
佩刀已斑斑锈迹。
我的世界里
唯一的我
存在,
佛陀的圣域中
万物皆由吾自存在。
合上眼
世界万千消逝无踪。
~~~~~~~~~~~~~~~~~~~~~~~~~~
我,
非佛。
~~~~~~~~~~~~~~~~~~~~~~~~~~
世界
千姿百态,妖艳动人。
窗外
雨声依旧,淅淅沥沥。
我们
都合不上,
那一双装载着春色满园的眼。
~~~~~~~~~~~~~~~~~~~~~~~~~~
出世入世。
终身抗日
    今天,朋友给我传了张老贴。一份关于中国关于日本的帖子。早就看过,相信很多人也都看过,不必再过重复。我最近在学习日语,于是很多朋友或熟人便问我,“ 你喜欢日本啊。” 我无语,有时我不得不据实回答,“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知道很大一部分人是持着怀疑的心情或者其他的想法,我无所谓。回到帖子上,帖子的最后还是那份抵制日货的“ 宣传书”。
记得就几天前,发给我帖子的朋友有了买台笔记本的打算,让我帮忙参考,记得当时他看中的是一款索尼的机子(我忘了型号)。不用多说,大家肯定已经知道,我朋友对电脑的知识是个半文盲。不可否认,日系产品外形的时尚感,贵族感等等吸引人的外在魅力,个人感觉的问题核心是有无买卖这个产品必要。我当时给他推介了台系的宏基,明基的几款热门机子。其实我是很想给他推介神舟和七喜的本本,当时没敢说出来,其实估计说出来也没有任何作用。平心而论,我自己买的是台惠普的机子,也见过同学朋友的那些IBM,东芝,联想,明基,宏基,神舟等等机子,从内心深处是比较喜欢神舟的(本人绝非神舟枪手)。见同学的神舟本本,工程塑料外壳,果然容易磨损,键盘上面字符大多磨掉了,外壳之上也有数道刮痕。但是,知道他的BT程度,我也就释然了,好歹也快两年了,不管怎么说,它都是台电脑,比起某些绣花枕头来说好过数倍。喜欢神舟这个品牌的理由其实和吉利是差不多的。虽然我知道,笔记本,轿车等消费品的集体降价主要都是与国家政策有关,但是真是有了神舟,吉利等这样的排头兵,那些东西才跟我们更快的拥抱。而这,跟数年前的彩电冰箱等家电决不相同,家电的集体降价首先体现在国内厂商的内部恶性竞争,恶意压低价格,接着是国内厂家的核心技术的提高,拥有了和国外厂商尤其是日本厂商产品竞争的实力,最终才形成家电价位的合理化。相信现在有谁姿高气昂的说道我的彩电是日本货的话,除了心里骂句“ SB”之外只能无语(这种SB绝对存在)。现在某某牌的家电,除了大马等等少数之外都贴着“ made in china”。所谓的核心技术的成本在中国廉价劳动力以及国产品牌的压力下早就溃不成军,不否认,家电已经是明日黄花的产业,在高新技术行业如超薄显示器等等领域国内厂商还是有所缺陷。这一切,在手机行业显现的再明显不过了,当然小日本的手机在欧美厂商技术包围和中国消费者的集体需求面前也纷纷败走麦城。这些日子一直在打算,毕业之后买台神舟本本,我就不相信那还真是玩具,大不了放着在那下BT。呵呵,QQ也是要买台的,正在怂恿老妈考驾照。小小县城之中,限速40之下用来代步,我就不信还非要钢板多厚,马力多强,穷人就不能开车,半百妇人就不能开车了。中国车市回温,对大家都有好处,问题大头利润还是被外人拿走。无非的最终,吉利又或者神舟只不过把握了正确的局势获得了最好的效果,几乎就是冲锋陷阵时扛棋手的角色。
说了那么多的话,目的并不是在于推崇国货多好多好,也不是要抛弃事实打击日本及日系产品。有一句话很喜欢,“ 有可能的情况下,不选择日本货。”当然买国货更好了,毕竟中国的大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初衷是为了生活之所需,而不是摆阔,你有钱摆阔当然是你个人的事。国家的强盛,民族的自尊不是武勇可以单单解决的(说起战争,我始终很渴望生于战争年代,似乎可以实现个人英雄主义),经济和文化的侵略才是更加有效的方法。经济,13多亿的中国人好像可以慢慢消化。另一方面,中国,中国人对外来文化的消化力却也不无比的强大,蒙古的统治,满人的统治到最后却都是一种民族的同化。为此,许多国人沾沾自喜,似乎民族的精神在次已经尽显无遗。许多词汇,如“ 经济,干部 ”等等可能好多人都忘了它们都是外来词语,这,一方面看出祖先的智慧,另一方面也印证了中国强大的包容力。许多外来的东西,很快被灌上中国的印记,就好像坐在沙发上一样舒服。我觉得,这是个危险的东西。让小日本常常自得的所谓日本民族精神,在我看来,正好是其狭隘的最好体现,日语中一切外来的东西,都是用片假名来表示,内外之分一目了然。拥有狭隘民族情绪尤其是日本这种“ 岛国情绪”的国家是可怕的,原因不想多说,它必然是战争的真正源泉之一(尤其是气温年年上升,两极冰盖日渐融化的大环境下),从古到今,战争的源泉无外经济和土地。所谓民族信仰,民主权利等等问题都是在那两个问题之下的表现形式。对待日本不但要在经济上战胜,文化上领先,更要时刻警惕,不惜用最强硬的手段对抗,这是我们最基本应该做的。
今天写半天似乎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感情几乎是一种原发性的。国家和民族如今看来,风光明媚,GDP节节高攀之下,却是内忧外患。台湾问题,改革问题困扰不断,医改一再失败;钓鱼岛主权,中国威胁论,人民币汇率一再抬高。加上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东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每年中国几百万大学毕业生,看来风光无限,真正的社会问题已经开始显现象牙塔内的精英阶级到现在的垃圾阶级也不过短短数年。
多说无益,仅仅聊以自慰。大多时候沉默并非懦弱。
无题2006
    无题:
2006   3   28
爱上咖啡,也忘了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依稀记得很早的时候,有过一段时间自己是很喜欢茶的。而现在,对茶的兴趣也就似乎仅仅剩余对炮制奶茶时对原料的选用之上了。就像咖啡,像我这样八零后出生的一代人而言,早早的便开始改善生活,对牛奶的腥味一直耿耿于怀。在酸奶和鲜奶中徘徊许久,却独爱干嚼奶粉的快感。
掐指算来,喝咖啡的时间也有八九年之久了,约摸占了我快一半的已有生命。就像对所有的新鲜事物一样,开始,那股陌生的苦味令我格外的排挤,难以接受。那时亲戚朋友送我家的一盒盒咖啡,除了转手送人之外,似乎再无他用。在我生活的这个小小城市中,那时的生活似乎并不像现在这样小资。早就忘了,什么时候开始依恋起咖啡的味道,虽然很可惜,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品尝过那些优质咖啡的味道,一直在廉价的速溶咖啡间徘徊辗转。我没有特别的偏爱,奶味的,原味的,苦味的,泡沫的,炭烧的,等等等等,还有最近格外流行的卡布奇诺。
中学时,有过一段时间,父母禁止我喝。倒不是因为钱,只是听说,喝多了咖啡不好,会上瘾,无益于健康之类的。虽然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却令我印象深刻。
其实,很多事情本身就很奇怪,小时候,除了火车,轮船,(飞机那时还没有坐过)外,坐什么车都晕。忽然有一天说不晕车了,结果就开始什么也不晕了。于是一搭车,就到了几千里之外的塞外边锤之城——上大学。还是像很多事情一样,开始忽然不再拒绝牛奶,甜的,淡的,原味的,酸的,果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