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官途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官途1- 第6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一个新的岗位,人家往往会拿你和前任对比。最值得庆幸的是前任给你留下一个烂摊子。摊子越烂越能出成绩,随便干点什么事,把事干成了,也会比前任出色。但最不幸的是前任是一个强者。

    她的前任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不仅把工作做得市委记满意,而且,还在少化钱,多办事方面颇有建树。老江就曾对杨晓丽说,希望她能比她的前任更出色!这就是要求杨晓丽不但要把工作做好,还要在少化钱的前提下,把工作做好。

    她在与几位副部长、各科室科长主任交谈时,现前

    任开展工作并不是少化钱多办事,实际,他少化的是市财政的钱。每一年,除了一些必要规定工作需要向市财政请示拨款外,其他的资金都是他想方设法自行解决的。

    宣传部门是一个化钱的部门,只要开展工作,就少不了资金,比如,每年,元旦春节期间,你要让老百姓过一个欢快详和的春节,必须开展一系列文娱活动,搞得热热闹闹的,这要化钱!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等特殊节日,你要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这要化钱!还有级要求开展“党员干部教育活动”、“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未成年人教育活动”,这要化钱!要化钱的事太多了,正所谓没钱寸步难行!

    杨晓丽翻开宣传部的帐本,现属市财政拨款的项目廖廖无几,更多的资金来源是各单位的支持,包括各部委办局,包括企事业单位,甚至于民营企业。她统计过,这些资金占了本部资金来源一半以。也就是说,杨晓丽要按前任的步调开展工作,也要自行筹资一半以的经费。

    如果,她要过前任,在前任的基础创新,那

    还要筹集更多的资金。

    这对杨晓丽来说,是一个新课题。

    以前,在市县当副市长的时候,她分管的都是一些市政府部门的单位,那些单位多少都有资金来源,而且,市财政支持的力度也大。比如教育局,就有市财政的拨款。这笔拨款有明文规定是硬指标,市财政一点不能少,省、地级市每年都要检查各地方支持教育的资金情况。各学校还有收缴学费的部分留成,而且,那些择校生的择校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比如,人口与计划生育局,市财政的拨款也有明文规定,也是一点也不能少的。即使是卫生局,明文规定没那么死,但是,各医院每年创造的效益还要缴市财政呢!

    有一点最重要的是,那时候,杨晓丽只是分管领导,钱的问题,经费的问题,都是那些局长们管的事,她领导领导就可以了,根本不必考虑这种具体问题。

    在江边市,却不一样,杨晓丽负责的是具体单位,且是不产经济效益的市委部门,少一个钱都办不成事。

    这次会议轮到她做总结性的言时,她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她说:“我们不能只考虑怎么干活,我们还要考虑经费问题。”

    此话一出,大家都面面相觑。

    杨晓丽说:“大家都清楚,这次活动,从主会场的布置,到各类文艺活动,到晚的烟花晚会,以及各种宣传费用等等,保守开支是三百万,但是,市财政已经明确规定,只解决一半的经费,其他开支从哪里来?”

    她说,第一,动各部门单位支持。这也是以前的作法,大家都很有经验了,我希望先起草一个部门单位名单,把哪些经济效益好的部门单位列出来,然后,各副部长分工细化,与分管的科室一道,门请求那些单位的支持。

    她说,第二,大家要把这次庆典活动与宣传企业结合起来,通过寇名的形式,把一些企业拉进来,既要他们赞助支持庆典活动,我们也通过活动宣传

    他们的企业。比如,烟花晚,我们要争取由企业冠名,由企业赞助。文艺大巡游,也要采用这种形式。只有多想办法,我们才能少化市财政的钱,把庆典活动办得更好。

    后一种冠名拉赞助的方法,是有别于前任的作法,也是杨晓丽的借鉴时下流行的作法。因此,她说,这项工作,由我牵头,办公室配合我。

    杨晓丽觉得自己已经勇挑重担了,那些部门单位毕竟是市政府属下的单位,他们总会给几分薄面,只要工夫做到家,人家怎么也不会驳宣传部的面子。因此,她让那些副部长去负责这项工作。去企业拉冠名赞助的事,就由她来负责,毕竟,企业未必会听那些副部长的,自己是市委常委,去办这事,更好说话一些。

    然而,杨晓丽没想到,会场好一阵寂静,副部长、科室科长主任们都低着头不说话。杨晓丽意识到,他们对她的安排是有意见的。

    晚再传另一个章节。这几天,要分早晚各传一章节。没办法,全是现码的。

正文 第七八零章 约定俗成

    这种事情,杨晓丽已经遇得多了,下面不会直接反对你,只是沉默着,不管在市县,在江边市都一样,他们让你在这种沉默中意识到他们反对你的意见。以前,杨晓丽遇到这种情况,会心虚,先想到的是自己是不是错了?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呢?现在,杨晓丽才不会这么想呢!

    这是在江边市。

    她是市委常委,彻头彻尾的市委常委,她说的话下面就要执行,有没有意见都要执行!她说:“如果,大家有意见,也可能调过来,我去部门单位,你们去企业拉赞助,拉冠名。”

    会场还是一片寂静。

    主持会议的副部长干笑了几声,对杨晓丽说:“这个问题,我们再议!”

    其他几个人也附合着,说:“是的,是的,再议,再议!”

    杨晓丽看了主持会议的

    副部长一眼,再扫大家一眼,知道他们是不想执行她的决定,只是不好在全体人员面前向她提出反对意见。她说:“会后,几个部长到我办公室来。”

    于是,主持会议的副部长便宣布散会。

    其实,还没宣布散会,杨晓丽已经站起来了,那散会再晚那么一会儿宣布,她就走出会议室了。她要保持一种威严,让那些反对她的人意识到,她对他们非常不满,尽管,他们一致对她,尽管要换一个商量的场合,她也要让他们知道,别想要她改变她的决定!

    几个副部长都集中在杨晓丽的办公室时,杨晓丽只是坐在她那张大班椅看文件。她要说的已经说了,现在应该轮到他们说了。她要让他们知道,她不想再浪费时间议这个事。

    如果说,她杨晓丽把责任都推得干干净净,自己什么事不干,大家对她有意见,还情有可愿,但是,她现在可是把更难的工作揽身了,你们还有什么意见?难道你们什么都不干才没意见吗?

    主持会议的那位副部长是年纪最大的,也是资格最老的,见杨晓丽不理不睬的样子,就“嘿嘿”笑,说:“杨常委,我们不是不想执行任务,我们这也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

    杨晓丽从文件抬起头,看着他,脸一点笑容也没有。其实,杨晓丽那张漂亮的脸怎么板起来都不可怕。只是因为那张脸平时总带着浅笑,双眼微眯着让人感到亲切,这会儿,那嘴像是下弯的,冷得双眼更显大了,折射出一种俯视的光芒。

    那副部长说:“我们还是多在争取市财政支持这方面多下工夫!”

    他说,市政府不能总是这么对我们,有钱要我们办事,没钱也要我们办事,这太不实际了。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嘛!

    他说,庆典活动是今年江边市最大的一项活动,市委市政府早就着手策划这项工作了,不能仅看成是我们宣传部门的事,它也是招商引资的一项具容,市财政怎么可以只拨一半的经费?他们的重视程度也太不够了。

    他说,其实,各种活动的质量好坏,与经费多少是很有关系的。要想把一场文艺晚会搞好,有钱就能请那些好的演出团体,请大歌星名歌星。这晚会的质量肯定是一流的。钱少,就只能组织一些本地节目,只能下命令叫本地的歌手台,这质量想要一个层次,那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少化钱,多办事,对我们宣传部门来说,对举办这种活动来说,简直就是一句外行话。

    其他几个副部长也附合。

    他们说,过去的方式方法有他的特点,但是,那毕竟是过去了。

    他们说,各人有各个的工作风格,我们不能一成不变。

    他们说,我们要有自己的新观念新作法,要走出切合自己的路子。

    杨晓丽把文件往办公桌一甩,说:“你们不要跟我解释那么多。我也知道有钱好办事,但是,市委常委会已经明确了,只拨

    给我们一半的经费,其他不足部分由我们自己想办法。”

    她说,你们以前不是很有办法吗?不是在市财政拨款不足的情况下都能想办法解释经费不足的问题吗?为什么我当部长,你们就不能多想办法,就一定要争取市财政拨足经费?

    她说,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市财政拨款就是这么多了,但是,我还是要把这项活动办好,而且,要办出最高水平。

    她说,冠名赞助不是一种创新吗?以前你们搞过吗?我的理解是,创新是在原有的基础进行创新,不是全盘否定过去才叫创新!

    这可是她到江边市负责的第一项大活动,她不仅要证明,她在市财政拨款不足的情况下,把事情办好,而且,还要办得更好。前任能做到的,她也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杨晓丽说:“我看你们是对我没有信心!”

    此话一出,便似乎没有

    商量余地了,谁还敢说什么呢?谁再说,就证明你对她没有信心,也就是说,怀疑她的作法,怀疑新领导的工作能力。

    可想而知,这个部长会议还没有充分展开,就以杨晓丽坚持自己的观点而告终。

    其实,杨晓丽心里也不是没有委屈。

    她很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