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官途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官途1- 第6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说,我们不能一提到树典型,就搞什么十佳,双十佳。典型太多,宣传一遍,回过头来,反而什么印象都没有,一个也没记下来。我还是更喜欢精雕细琢。只要能突出市县人精神,就行了。

    他说,什么是市县人精神呢?我认为也就是我们现在要提倡的,要弘扬的精神。那就是拼搏创业精神,我们的典型能体现

    出这种精神,也就够了。

    李向东把话说得很明白,为什么要搞这个“市县人精神”活动,就是根据某一个时代,需要某一种精神,才开展的一项活动,希望通过这种活动,把大家的劲鼓足。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一种的需要。当然,在文件里,在公开场合不能那么提。

    宣传部长又回去进行研究筛选。这一次,李向东并没有责怪他,这让他感觉到市委记可以容忍他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了。这可以是一很让人鼓舞的感觉。试想想,领导能容忍你的缺点,那就是对你这个人对你这个的看法起了质的变化。谁不希望有这种质的变化呢?那部长很有一种心满意足。

    李向东的意图已经很清楚了,十个典型也很具代表性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怎么在这十个人中,再选出更具代表性的人物,或者说,更能具体拼搏创业精神的人物。

    本来,这已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找几个人开个小会,根据十个典型的事迹,再进行一次筛选,应该就能大功告成

    了,但是,那部长不那么做,他不能让李向东觉得他太轻率,觉得他不重视这项工作,他又照本宣科,找来各界代表,开了几个座谈会,让电视台记者拍了几组新闻镜头,折腾了两天,才又把筛选出来的五个典型人物呈送给李向东。这一次,李向东没有答复他,只是说,让我再看一看。那部长就多少知道这事基本已经定了。

    李向东问:“这项活动下星期启动有没有问题?”

    那部长说:“没问题,只要典型一定下来,明天召开也没问题。”

    李向东笑着说:“不会太草率?”

    那部长说:“绝对不会。”

    他说,我们宣传部门把手头的工作都放下来了,这两个星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这项工作。我们已经多头行动,三位副部长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他说,一位副部长负责组织如何加强开展大讨论的检查督促,一

    位副部长专门组织拟定“一句话”。虽然说,我们要大家进行大讨论,从大讨论中提炼出一句话,但是,还是觉得这句话应该由我们拟定会更贴切。一位副部长重点负责组织启动仪式的工作,他说,启动仪式的会场已经定了,会场的背景布置、启动仪式的形式,以及参加启动仪式的人员等等,已经制定了一个初步方案。我让那位副部长过来向你汇报一下。

    李向东说:“不用了,你们去办就是了。”

    他有必要管得那么细吗?宣传部是干什么的?连个会场都布置不好,还叫宣传部吗?

    宣传部长离开后,李向东看了看时间,快下班了,就打电话给杨晓明,问他在哪?他说,在学校。李向东说,你来一下我这。杨晓明问,有什么事吗?李向东说,有点事想跟你谈一谈。杨晓明说,明天行不行?就要吃饭了。李向东说,到我这来吃饭不行吗?杨晓明说,这来来去去的路,也要大半个小时。七点,我还要晚自修呢!李向东说,那我去你那吃饭。他想,他开车去会比杨晓明过来快许多。

    杨晓明说:“我在学校饭堂吃饭。”

    李向东说:“我知道。”

    杨晓明说:“我们这的伙食很一般。”

    李向东说:“你能吃,我就不能吃?”

    杨晓明说:“有事不能在电话里说吗?”

    李向东说:“说得清楚,我还用去你哪?”

    杨晓明忙说:“真的就那么急吗?”

    李向东说:“你怎么那么婆妈,你姐也没你婆妈!”

    他说,领饭的时候,你把我的饭也领了,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谈。说了,他就放了电话,从办公桌拿了十个典型和五个典型的名单和简介,然后去杨晓明的学校。他想要杨晓明对比一下这十选五的过程,看看这家伙能不能从这十选

    五中看到其中的奥秘。

    杨晓明不是说他有能力吗?他要看这家伙是不是真有能耐!

    李向东的车开到校门口,就被那值班门卫给截停了。那是一个近六十岁的老校工,戴着一副老花眼镜,微低着头,又翻着白眼仰视坐在驾驶座的李向东。他问,你找谁?李向东说,杨晓明。那门卫对杨晓明似乎没有印象,说,你等一等。就跑到值班室去寻找压在办公桌玻璃下的花名册,像是找到有这么个人了,且有电话号码,就打电话给杨晓明。

    李向东很耐心地坐在车等他,那门卫拿着话筒好一会都不说话,放下了,跑过来说,他不接电话。李向东说,我打给他!他以为杨晓明总会接他的电话,那知,电话拨过去,响断了线,杨晓明还是不接。

    李向东问:“他会不会在课?”

    那门卫说:“早放学了。”

    李向东心里在

    骂,这家伙搞什么鬼,怎么不听电话?嘴却说:“他可能没听见。”

    那门卫说:“那就没办法了。”

    李向东陪着笑脸说:“你放我进去?我是他姐夫,找他有点事。”

    那门卫说:“我不是不想放你进去。学校这地方,不是谁想进去就能进去的。学校有规定,不准放那些身份不明的人进学校。”

    李向东说:“你看我像坏人吗?”

    那门卫竟也机灵,说:“你也不能证明你是好人。”

    李向东不禁笑了起来,说:“至少,你觉得,我这人不会干什么坏事?”

    那门卫说:“敢说。好人有时也会干坏事。”

    李向东真没他办法,便又打电话给杨晓明,他还是不接电话。那门卫

    指挥李向东把车开到一边,别停在学校门口。

    李向东笑了笑,说:“我是市政府的。”

    他没说自己是市委的,担心门卫搞不懂,更不好说自己是市委记。平时去哪,都有人在旁边,又是事先电话通知的,人家早恭候在门前,车一停,就急着来拉车门,即使,遇到不认识的人也好,有个人在旁边,向对方介绍,这是市委记,人家倒会相信的。自己说自己是市委记,那门卫不相信不说,说不定还会更麻烦,以为李向东拿高帽压他一个小门卫。

    那门卫说:“你有证件吗?”

    李向东哑然。

    那门卫还算礼貌,说:“没证件我也帮不了你。你还是把车开到一边!”

正文 第七八四章 只是他姐夫

    好在李向东的车有通行证,去省政府大院,去地级市大院,只要把那通行证放在档风玻璃就能通行无阻。于是,李向东拿出来给那门卫看,说我这车去省政府,去地级市政府都进得去的。那门卫接过通行证,很怀疑地看了好一会,犹豫着是不是该放李向东进去,李向东的手机却响了。

    李向东对着手机说:“你跑哪去了?怎么现在才回电话?”

    杨晓明说:“我在领饭,人太多,没听见。”

    李向东说:“你领饭有什么用?我连校门都进不了。”

    杨晓明说:“不会?你一个市委记,竟被那老头堵在校门外?”

    李向东说:“这有什么奇怪?他知道我是谁?”

    李向东对那门卫说,杨晓明打电话过来了。说着,就把手机递给那门卫,那门卫不接,说,

    叫他把电话挂了,我打给他。一边说,一边往值班室走去。李向东真有点哭笑不得,想这门卫警惕性还挺高的,竟不相信打电话给他的人是杨晓明,他按学校提供的电话号码打过去,才万无一失。

    不知杨晓明和那门卫说了什么。那门卫从值班室出来,脸色都变了,仿佛腰也弯了,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

    李向东笑着说:“有什么对不住的,你没做错事呀!”

    那门卫说:“我不知你是市委你是李记。”

    李向东说:“我本来就不是李记,我只是杨晓明的姐夫。”

    那门卫愣了一下,说:“这个杨晓明,怎么能乱说话呢?”

    李向东忙又说:“他没乱说话。我是市委记,不过,我来这只是私事,是姐夫来找小舅子。”

    后

    来,李向东才知道,那门卫为这事感慨万分,说那年,他拦了一位副局长的车,那副局长暴跳如雷,差点把他的饭碗也砸了。说李记一点官架子也没有,说这官越大就越平易近人,说那些屁点大的小官才欺欺霸霸,说就是修养呀水平呀!那种欺欺霸霸的人永远也当不了大官!

    这所学校是市县一家比较大的中学,有三千多学生,那食堂也很宽大,几个领饭的窗口都挤满了人。李向东数了一下领饭的窗口问,这食堂应该是由三个老板承包?杨晓明说,是的。李向东早就听说学校的食堂都是由两到三个老板承包的,这样可以引进竞争机制,让那些老板在互相竞争中提高伙食质量。谁的质量好,价钱便宜,学生当然就去谁的窗口领饭。

    李向东问:“你们老师在哪吃饭?”

    杨晓明说:“老师专门有一个餐厅。”

    他就把李向东带到了老师的餐厅,带到一张桌前。杨晓明早就把饭菜领好了,摆在那里,李向东看了看说,你这的伙食比我的还要好嘛!杨晓

    明说,我特意加了几个菜。普通餐那能跟你们比。李向东说,你怎么就知道不能比?他看了看其他老师吃的普通菜,说,比我们的干部标准强多了。同桌的几个老师点头向李向东打招呼。他们似乎还没认出李向东是谁,只当是杨晓明的朋,或许,因为李向东回市县时间不长,在电视露的面不多,他们对他也没什么印象。

    其实,这餐厅里坐的都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