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离得近,先就过来了。别人进李向东的办公室,总要第一个说话,总要毕恭毕敬地问,李记找我什么事?
黄却不必多此一举,见李向东还没茶,就坐下来茶。
李向东离开自己的大班椅,说:“不等老钱了,先听听你的意见。”
老钱是市委市政府两边挂着职的,也不知他这会儿在那边,如果在市政府那边,却还要化一段时间才能到。
李向东说:“我谈一谈对海边镇和古兜镇的看法,特别是古兜镇的看法,如果古兜镇要实行经济的突破,应该选一条什么样的路,我们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扶持?”
黄是很清楚李向东展镇级经济的构思的,也知道他要把海边镇和古兜镇设为试验点,希望通过抓试验点取得成效取得经验后,指导各个镇的工作。因此,他也研究过这两个镇的情况。他说,这两个镇都很有特点,我认为,还是要抓住特点不放,海边镇要抓住旅游这个特点,古兜镇还是继续抓好三大农业基地。他说,海边镇的情况,我就不说了。听你的口气也知道,汪秘可能已经有了一套想法,而且,你多少也支持他的想法。我就重点谈谈古兜镇。
黄说,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古兜镇的三大农业基地已经是市县的老典型了,但是,为什么镇级经济却没有太大的转变?是不是搞农业,就只是对农民有利,对镇财政却得益不大?
黄说,我认为,主要还是销售这个渠道没抓好。现在的现状是,镇政府插不了手,买方直接和农民交易,直接到田里收购,因此,造成了国家税收流失,农民利益遭受损害。
黄说,必要的交易税收不来,或者说流失了。这对国家的税收不利,也可以说,对镇级经济展不利。农民只是个体的,没有组织起来,就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农产品争取最大的价值。至少,你无法跟收购方叫板,收购方出价你嫌低不接受,人家可以找别人,古兜镇出售农产品的农民多得是,还怕没人接受他出的低价?这往往又造成了为了销售出自己的农产品,农民之间内部竞争,互相压价收购方便渔人得利。
李向东问:“你认为,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黄说,我认为,应该在古兜镇建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把所有的农产品都集中在农贸市场进行交易,这样,就可以较好地解决刚才那两大问题。
黄说,商品的流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取决于市场,古兜镇的农产品规模大不起来,不了层次,我认为,也与没有市场有关,有了市场这个主体,我们宣传古兜镇的农产品也就有载体,我们管理也就有了形式。
黄说,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只要这个市场建得位置得当,得益的就不仅仅是古兜镇了,还有可能辐射到周边各镇。农业基地也就不只是古兜镇那么一小块地方了。
李向东点头说:“有道理,很有道理。”
其实,很早以前,他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古兜镇的三大基地为什么展不起来,镇政府怎么就不能参与进去?原来,就是缺少这么一个主体,缺少这么一个农贸市场。然而,他心里很清楚,这还不能彻底解决古兜镇的问题。单凭收缴那些农产品交易税,古兜镇的经
济还展不到哪去,最多只能算是一种补充。
鲜花鲜花鲜花!
正文 第八四二章 跑题了
这时候,老钱敲门进来了,一看就知道他是从外面赶回来的,一边走,一边擦着脸的汗。李向东笑着说,又不是什么急事,你赶得那么急干什么?老钱说,李记指示,我能不急赶嘛!他心里知道,这头的汗与赶得急不急没多大干系,他这人一直就有个毛病,稍动一动就大汗淋漓。但是,你不能说实话,不能说这汗与赶得急不急没干系。这么说不是在驳斥人家吗?言下之意不是说,我没急,也没把你的指示当回事,你可别自作多情!
老钱坐下来还在擦汗,不仅擦脸,还擦脖子。黄笑着说,老钱,你这汗也太多了。他说,我一直就奇怪,很少见人用手帕了,你老钱怎么还用那老古董?现在我明白了,用纸巾不适合你。老钱也笑着说,年青的时候,在下面镇工作的时候,没空调,我班是穿短裤背心的,肩还搭着条毛巾,不认识的人还以为我是来见官的农民。李向东问,在主席台作报告的时候怎么办?老钱说,还是一样,一边讲话,一边擦汗,激动的时候,还挥舞着毛巾。
大家哈哈笑了一轮,李向东才转入正题,说,
刚才没等你,所以,黄先说了,说古兜镇的三大农业基地规模不去,层次不去,与政府的引导有关,说要在古兜镇建一个大型农贸市场,把农产品的销售规范起来,这样,不但能增加税收,也能提高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同时,还可以起到一种辐射作用,把临近各镇的农产品吸收过来,促进和带动附近农民大搞种养植业。
李向东对老钱说:“你在下面当过镇委记,对基层的工作也很熟悉,你谈谈你的看法?黄这个意见怎么样?你又有什么好想法?”
老钱“嘿嘿”笑,说:“李记,你这是搞突然袭击。我怎么也没想到,你会问我这个问题,我以为你找我来是谈财政方面的事。没想到你会问我这问题,真还没想到!”
不过,没想到并不等于没想法,工作这么多年,又有基层领导经验的人,信口开河也能说出个一二三。
他说,市里是应该重视重视古兜镇的三大农业基础,不能把只它当成是一镇的事,当成种养植户的事。一直以来,市里很少关
心这个事,认为农产品效益低,经济指标增长慢,还不如把精力放在招商引资,引来一个小企业,效益和增长指标就远远出了。
他说,当然,这主要是前任不够重视导致的结果。李记一下子就现了这个问题,抓住了这个问题,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虽然效益低,增长指标慢,但也不能撤手不管,就是把它当成一项民心工程,让农民得到实惠,我们也应该抓好这件事。
他说,我完全赞同黄秘长的意见。我也经常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的一些农业镇、山区镇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展他们的优势是必须的。他们的优势在哪里?大搞种养植业。但是,古兜镇搞了这么多年,怎么就展不快,增长不明显?说老实话,我不是要跟黄秘长争功劳,我也想过要搞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
老钱这番话,把李向东捧去了,也把自己抬起来了,但他的高明之外还在后面。只是这么说,人家不一定相信你早有这么个想法,你得有自己的东西!
老钱
说:“我还把那农贸市场的地点也想好了。”
他说,搞那么一个大型农贸市场,不能只是推销古兜镇的农产品,也要推销其他镇的农产品,不能只是让古兜镇的农民得益,还要让其他镇的农民也得益。我们的眼光要远一点,我们是站在全市的高度考虑问题。所以,要考虑,把那农贸市场建在古兜镇的边。
他说,去古兜镇有一段很长的山路,如果过了山路,在里面建这个农贸市场,一则交通不方便,一则其他镇的农产品要进去也难。如果在山路外建农贸市场,就不一样了,这里只要解决一个古兜镇的农产品向外运的问题就行了。古兜镇的农产品已经形成了气候,向外运容易组织。
他说,在还没山路前,有一个小圩镇,叫什么名了?我一时想不起来了。那圩镇隶属古兜镇,在那里建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它挥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古兜镇那么点地方了,好几个镇都能得益。我们的农民不缺勤奋,缺的是农产品如何变成钱,有了农贸市场这个主体,各路的需求方都云集到那里,这农产品有了变成钱的渠道,农民的干
劲就更足了。
李向东说:“不错,不错。很有见地。”
尽管,他觉得老钱这番话很有抄袭之嫌,那个农贸市场的选址也像是随手捏来,但你能跟他计较吗?心知肚明就行了。
黄苦笑了笑,说:“老钱毕竟是高人,想得比我还周到。”
老钱说:“见笑见笑。我这只能算是抛砖引玉,抛砖引玉!”
李向东说:“你们都想到一起去了,你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呀!”
然后,就看了黄一眼,黄对李向东可说是了如指掌,只是一个眼神,就能看懂他的用意,此时,知道李向东并非糊涂,便也释怀了,想你老钱想在李向东面前争我的光芒,还不是时候。
老钱却还陶醉在独自的得意之中。他说:“我明白了,李记你为什么叫我来了。你主要还是想要向我
了解这农贸市场的投资问题。这钱从哪里来?”
李向东说:“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招商引资,找个老板来招资。”
他心里跳了一下,想到了古兜镇那位乡亲老板,不知他是否感兴趣?进而,他又想到那乡亲老板也说要回古兜镇投资,不知他想投资搞什么?肯定不是搞农贸市场,因为,他想要承包的是山头,搞农贸市场,不会选在山顶。他想,是否能引导他投资搞这个项目呢?
黄反对李向东的意见,说:“我认为,这个农贸市场应该由政府来搞,由工商部门来搞。”
李向东问老钱:“你的意见呢?”
老钱疑惑了,他还没最后弄明白李向东的意思。刚才他说要招商引资,看似只是随口说说,不定是他真正的目的,然而,他又不能像黄那样直言不讳。
他把话题推给了黄,说:“还是先听听黄秘长的!”
黄笑了笑,说:“还是先看看老钱你手里有多少钱,钱多的话,就自己搞。自己搞怎么也主动得多,想什么时候搞就什么时候搞,明天动工就明天动工,如果等招商引资,等老板投资,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这话老钱是听不出真正含意的,李向东却一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