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官途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官途1- 第7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利益分配,才逼他们去忙这种份外工作。”

    杨晓丽笑了笑,说:“你私下有没有利益分配?”

    老副部长说:“没有,绝对没有,我搞了这么多年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绝对没有得到过邮政部门的任何利益。”

    杨晓丽说:“既然,没有,你为什么那么紧张呢?为什么不履行一个副部长的职责呢?难道他们还敢不听你的?”

    老副部长说:“老实说,大家不仅有意见,而且意见还很大,如果单靠我布置他们干,他们也动,但只是应付应付做做样子,没有效果。以前,都是常委部长亲自下的指示,他们才不得去完成任务。”

    杨晓丽说:“那现在,我先说通我的思想,都市场经济了,为什么还搞硬性摊派给我们下硬指标?为什么还要我们的干部跑前跑后忙征订?你搞了这么多年的党报党刊征订工作,你来说服说服我!”

    老副部长说:“我那有这水平?那能说服得了你!”

    他说,其实,我自己也不通。

    他说,那年,6副部长刚当副部长的时候,我就想把这项工作移交给他。他年青有冲劲,但他死活不接,我是没有办法,才又干下去的。

    他说,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思想通要完成,思想不通也要完成。我到下面去动,也是这么对他们说的,我说,订党报党刊是死任务,就象是搞计划生育一样,不完成不能。

    杨晓丽笑了,说:“你这比喻不对。计划生育还有一票否则权,不征订党报党刊,我们能奈何人家什么?”

    老副部长说:“是啊是啊!我们这样硬性要求人家,还不能向外说。其实,人家也是给面子我们才征订的。有时候,我们的面子不够,还要常委亲自打电话。”

    杨晓丽真没想到会有这事,以前,在市县当副市长的时

    候,也听到一些单位埋怨每年要化多少钱征订报纸,当时自己还说,你们不订就是了嘛!既然订了,就不要到处乱说。现在,她才知道,原来是这么回事,表面说不准硬性摊派,私底下却下死任务,当成是一项任务要下面坚决执行。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站在什么立场就要说什么话,坐那个位置就要干什么事。不管杨晓丽思想通不通?你也要干,你还要装着思想很通的样子,跟人家讲大道理,讲征订党报党刊的重要性。

    下午,杨晓丽便召开了一个党报党刊征订工作的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委办的一位分管党报党刊工作的副主任、宣传部科长以干部,邮政部门副职以领导。会议由杨晓丽亲自主持,邮政局长通报征订的情况,然后,由大家分析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有什么好的对策。

    杨晓丽有杨晓丽的工作方法,她要大家一起研究,一起商量出一个具体对策。照抄任的作法不是她的风格,即使要按任的作法去做,她也要走一条民主商议的程序,然后,再进行一些修改,这就成了继承,而

    不是照抄。

    她说,大道理我就不说了,情况怎么样?大家都听了邮政局长的汇报,形势不容乐观。今天,我还接到了地级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的电话,他对我们的党报党刊征订工作非常不满意。

    她说,往年,各区市县情况都一样,一开始,大家的征订工作都不理想,经过努力,进度才去了。但是,今年形势却不一样,其他区市县势头非常好,有的地方已经基本完成任务,有的也任务过半,只有我们江边市,任务还不到三分之一。

    只要有利于自己,有利于工作,什么话都可以说。

    杨晓丽继续说,因此,今天召集大家开这个紧急会议,主要是分析原因?为什么其他区市县都去了,我们江边市却落在后面?我们过去的方式方法对不对头?这很值得探讨。不能否定的一点是,其他区市县走的是一劳永逸的路,只要按这条路走,年年都不用化太大功夫,而我们江边市,以前走的是一条急功近利的路,只考虑当年,只考虑目前完成任务

    ,却没有从长计议,所以,年年都要从头来,年年都要化大力气。

    杨晓丽说,今天这个会,希望大家能从有利于工作考虑,多想好点子,多想新办法,争取为江边市征订党报党刊工作,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法。

    她不仅说清了会议精神,而且,还巧妙地把前任给否定了。既然征订党报党刊工作滞后,这与前任的工作方式方法无关吗?

    连更新都不稳定,真就别写了!

正文 第九三六章 党报党刊

    市委办副主任和几个副部长是不急着表意见的。邮政部门那边也不表意见,说什么?说困难吗?当然不能说,人家要帮你们扩大业务,就是有再大的困难也不能说,多少有想吓跑人家的意思,说没有困难吗?又不实际,更不能否定以前的作法,因此,不表意见为妙,倒是那几个科长都觉得不应该揽这任务,都急着表自己的意见。

    有人说,我们的工作总强调要从实际出,但是,征订党报党刊工作就有点不切合实际。机构改革进行了无数次,机构越精简越少,人员也越来越少,但是,征订报纸数却每年不断增加,我们叫谁去订?现在有一个普遍现象,在单位征订的是党报党刊,单位给我们私人也征订党报党刊,班已经看了党报党刊,家里那份党报党刊其实是多余的,是浪费的,有这个钱,还不如给我们另订一份报纸。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有一户人家,四个大人,父母是退休干部,儿子媳妇也是机关干部,单位为了完成党报党刊的征订给他们订了同一样的报纸。每天四份报纸塞在信箱里,你叫人家怎么看?

    有人说

    ,我们也知道征订党报党刊,不能只局限于党政部门、机关干部,但是,我们现在的企业体制跟以前不一起了,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大多数都转制了,取而代之的是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这些企业,我们怎么要求人家多订党报党刊,人家认为订个三几份也就够了,我们再要动人员,别说不让我们进企业的门,就是让我们进了,就是把我们当机关干部,有别于那些门的推销员,人家搬出不准硬性摊派订报的规定,以子矛攻子盾,更让我们难堪。

    有人说,现在,我们的党报党刊天天都喊市场经济,天天都教育我们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但是,他们自己怎么样呢?他们自己有没有按市场经济的规律办事?他们办报刊有没有考虑到读者?如果说他们也考虑读者,那只是考虑到党员干部这个层面,有的甚至只是考虑到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层面。有的报纸十数年一成不变,总是那副老面孔,别说群众不看,就是党员干部也未必看,作为宣传部的干部,不看这份报纸可能还不称职,但说老实话,又有几个人看?报纸怎么拿回来的,又怎么堆放在那里。

    几个科长便哄地笑起

    来,显然,大家都知道是哪份报纸。

    有人就说,党报党刊应该改版,应该贴近生活,应该少点官气,多点民趣。

    有人就说,党报党刊不能依仗自己姓“官”,只是单方面要求基层宣传部门想办法扩大征订范围。

    有人就说,办报成功的例子不是没有,有的非党报党刊,一纸风行,但是,他们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也不见得比我们的党报党刊弱。

    会场有点乱了,有点声讨的意思。

    杨晓丽敲了敲桌子,很严肃地说:“谈到哪去了?叫你们研究对策,你们却提困难,叫你们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却跑去指责党报党刊了!”

    她说,这些是你们操心的事吗?你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完成任务,如何完成级下达的征订任务指标?牢骚没有用!

    她心

    里想,我就愿意吗?我就想去干这项工作吗?难道我就不知道不切合实际吗?不知道这么订报订刊有多浪费资源吗?

    杨晓丽说:“你们是宣传部的干部,征订党报党刊是你们的职责,你们都那么多牢骚还怎么做好工作?也不怕其他单位的领导听了笑话?今天这些话,到这里为止,大家主要研究如何应对,如何更有力更切合实际地做好征订工作。”

    老副部长说:“我想,目前扩大征订范围还不实际,还是按往年范围,按往年的作法,每个科室分派任务,划定具体负责的单位,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落实。每个科室这阵辛苦一下,到各单位去跑一跑,直接找一把手,死磨硬也要把任务完成。”

    杨晓丽说:“还是老套套行得通吗?”

    老副部长愣了一下。

    杨晓丽说:“要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先,我表明自己的观点,征订工作一定要完成,但是,要我们的科长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

    跑不行,这像什么话?为了征订几张报纸,要我们的科长厚着脸皮门求人,这和那些推销员有什么区别?以后,我们宣传部还有什么威信?以后还怎么指导下面开展工作?”

    她这段话很得几位科长的心,他们又议论起来:有人说,我们宣传部虽然是没钱单位,但走出去人家也给几分面子,不要搞得我们连面子也没有了。

    有人说,春节就要到了,每年春节又要开始了,我们又要组织协调其他单位开展春节文娱活动,人家看我们原来是那几个死皮赖脸来搞征订报纸的人,谁还听我们的?

    其实,杨晓丽一听老副部长要各科室门动征订党报党刊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这个问题,宣传部的干部,说什么也是市委机关工作人员,每年要下去检查基层,每年要组织协调基层开展无数项活动,如果不维护他们的自身威信,谁还听你指挥?不能什么事都要部长亲自出马?

    6副部长提出了他的意见。他说:“一直以来,我对采用门征订是有看法的。老部长

    负责这项工作,工作进展不理想,心里急,想尽快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