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官途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官途1- 第7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心里说,我最希望这句话灵验,你杨晓丽如果忙着生孩子,你们家李向东还不就让我独霸好长一段日子?

    杨晓丽说:“你看你那笑,好??!”

    老妈子忙完了,松了一口气,脸却流了不少汗。李向东说,洗洗脸休息一下!老妈子洗了一把脸,回来坐在沙,说,我的事忙完了。杨晓丽说,你不用回去帮我爸了?老妈子说,我帮他干什么?我们有分工,厨房的事由他忙,这样事我负责。杨晓丽问,杨晓明那你也去了?老妈子说,我去他那干什么?他老婆不会自己干啊!杨晓丽说,你对她那么放心,怎么对我一点不放心?老妈子说,这是女人干的事,她不学会怎么行?枝子又忍不住要笑了。

    杨晓丽说:“你这是怎么了?这一整一都笑不停的?”

    枝子悄悄说:“你妈没把你当女人。”

    老妈子还是听见了,说:“姑娘,你不知道,自己女儿自己心痛,她的事我不帮她干,还有谁帮她?”

    杨晓丽说:“人家的女儿你就不心痛了?”

    老妈子说:“有她妈心痛她就行了。”

    杨晓丽说:“你这话别让你儿媳听见,听见了会恨你一辈子!人家嫁给你儿子,也是你女儿了,你却这样对人家!”

    老妈子说:“你真是好心不得好报!我心痛别人了?我去跟别人忙活了?我还不是心痛你,还不是来你这忙。”

    杨晓丽见老妈子又要脾气,忙说:“我知道,我知道。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我只是要你心痛我后,在我这忙完了,再心痛人家一点点,再帮人家一点点。”

    老妈子说:“你别教育我,你别以为你当了副市长,成天在外面教育人,回到家里也来教育我。你是我生我养的,是我培养出来的,没我有你今天?”

    杨晓丽说不过老妈子,老妈子总是有理有据。

    这会儿,枝子一点也笑不起来了,看着眼前这对母女,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母亲,那位苦苦守了她那么多年的母亲,过年了,自己却不在她身边。她想,过了

    年这几天,一定要回去看看她老人家。

    鲜花鲜花鲜花!

正文 第九八九章 另一种发展模式

    他们是四点多去老岳父母家的。巷子里很热闹,那几张石桌石凳都坐满了人。春节了,出外打工的回了家,搬出去住的儿女也回来了。团年饭还没开始,大家便凑在一起说话儿。杨晓明早到了,坐门口那张石凳喝茶跟好几个人吹水,一见李向东他们进了巷子,就对李向东“嘿嘿”笑,站起来要把自己坐的石凳让给李向东。

    杨晓丽说:“笑,笑,笑。看你像个煮熟的猪头。”

    她知道,他那是在卖乖,李向东把他调动的事搞定了。

    老妈子平时总是偏帮杨晓丽的,这会儿却不愿听女儿这话了,说:“快过年了,说话也不注意点!什么猪头猪头的,还煮熟了,说点吉利话不行吗?”

    有人笑着说,晓丽姐,回到这巷子,你就不是市长了。

    有人笑着说,你就是升到省里升到北京,老婶治你还是最有办法的。

    杨晓丽便对他们说,你们回来过年啊!这些人中,有李向东见过的,也有没见过的。大家见他坐下来,便不吱声了,一则,他毕竟比他们年纪大许多,一则,他那市委记的身份也够震慑的。试想想,这些小巷子长大的孩子,什么时候那么近地和市委记坐在一起?

    杨晓明把他们一一介绍给李向东后,李向东便问他们,对市县的展有什么看法?特别是对城区建设。他说,他经常听的都是官场里的汇报,很想听一听他们这些普遍人的声音。

    杨晓明说:“有什么牢骚就说?都是一个巷子里的,说错了也不会把你们怎么样!”

    有人说,这几年,城区展很快,但他们这边却没多少展。前几年,城东那边治理旧城区,搞得挺好的,以为搞好那边,该轮到这边了,但到现在也没见行动。

    有人便说,前一些,听说,这里也要搞了,又是测量,又是征求意见的,这阵却没有动静,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这事李向东了解过,不是部门单位所为,所以放下了,想如果那个老板想要投资搞测量,总要申报,总会呈送去,没呈报去,定是有原因了,或者觉得时机不成熟,或者觉得投资太大承受不起,便改变主意了。

    李向东问:“如果,要整治这里,你们觉得搞什么最好呢?”

    有人说,我们这里是死角,能像城东那样整治整治就行了。

    有人说,城区怎么不向我们这边展?如果向我们这边展,还愁我们这边旺不起来?一个铺位租出去,每月也有好几千。

    有人说,就是,就是。你一句话,城区就像这边展了,我们就都得益了。

    李向东笑了起来,说:“这总得进行科学论证?如果,我一句话要城区向这边展,几十年后,证明这是错误的,我岂不成了历史罪人?”

    有人就说,主要就是那条河,游如果不搞那么多水利工程,不一段段把水截走了,这河水能行船,我们这就不会偏角。

    李向东说:“也不能这么说,据资料记载,这条河最高水位的时候,也只能行三几吨的船,这在以前,是一条很不错的水交通线,但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这已经算不了什么了。但是,这条河的游截流后,却有好几千亩的农田得益。从这个角度说,截流还是有价值的。”

    他说,我们考虑问题,应该从大局去考虑,不要只看到自己这一点点利益,不要只考虑到这里旺起来,自己出租铺位每月能有好几千,就不考虑别人要负出的代价。

    他说,我们考虑问题,应该以一种展的眼光去考虑,不能停滞在某一个年代。某一个年代,仅靠这里的河运能满足城区,甚至市县的需要,但是,现在未必能满足一个企业的贷流量。

    有人说,那就是说,我们这没什么盼头了?

    有人说,我们还想等什么大搬迁,弄点搬迁补偿,购买新房子,住新房子呢,看来是没得望了。

    李向东笑着说:“我也在想办法。市委n届二次会议提出要展城区建设,我也想到这一块,想应该怎么找一条展的路子。现在,再像城东那样靠市财政出资治理,已经不实际了。”

    他说,原因有两点。

    他说,第一,如果按旧城区的规模和保存原貌来比,这里不如旧城东,解放前,旧城东已经是一个较完整的城区,旧建设比较完善,保护那些旧建筑,对打造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有它本身的存在价值。至少投资整治后,能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

    他说,第二,市县城区那么点大的地方,已经有了一个旧城区建筑的旅游景点,再要打造同一模式的旅游景点,就不可能了,或者叫重复建设了。其实,这一块,虽然也有相当的旧建筑,但城区建设并不完善,后来,融入了一些解放后的建设,城区才逐渐完善的。因此,体现不出一

    种旧城区的特色。要展的话,只能寻求另一种展模式。

    杨晓丽站在一边听了好一会,笑着说:“你又在作报告啊!什么市委n届二次会议的?什么重复建设的?什么展模式的?春节放假了,没地方作报告了是不是?跑到这里来唬弄街坊邻居。”

    李向东愣了一起,“哈哈”笑起来,说:“不好意思,习惯了,大家不要介意!”

    杨晓丽说:“不介意才怪呢?人家只是不好意思打断你的话。别以为你是市委记,人家给你面子,人家是看在我的面子,才听你说下去的。”

    她问街坊邻居,你们听懂他刚才说什么了吗?

    好多人都摇头,说,没听懂!

    有人说,听懂了一点。

    杨晓丽说:“他是说,他也想展这里,但是没办法,没有钱。你们

    只能慢慢等!”

    有人说,这不是官话吗?

    杨晓丽说:“就是官话啊!但他不直说,就是带着你们转,把你们搞晕了,不知他说什么,还夸他有水平!”

    他们说,他要没水平,怎么当市委记?

    他们说,他要没水平,你晓丽姐怎么会嫁给他!

    杨晓丽笑着说:“我是瞎了眼才嫁给他的。现在后悔了,但来不迟了!”

    大家就笑,说,假话!假话!

    老妈子见这么热闹,从屋里出来,问,说什么这么高兴?有人便说,晓丽姐嫁错人了,想跟你女婿离婚。老妈子说,乱说话。明天大年初一,你再乱说话,我撕了你的嘴。那人说,是晓丽姐自己说的,你要撕,撕她的嘴。老妈子就看着杨晓丽。杨晓丽说,开开玩笑,也那么认真。我们这外面说话,关你

    屋里什么事了。大家咐和道,就是,就是。

    这时候,枝子出来了,说:“吃饭了。”

    她一来,就进厨了房,一直做杨晓丽老爸的下手,一点不见外地把自己当成这家里的一员。杨晓丽老爸开始还不好意思,忙着忙着,觉得这女孩子还挺能领会他的意思,要菜,她便把碟子递到他手里,盖蒸笼盖了,她便报出盖蒸笼盖的时间。老爸问,你在家也经常做饭吗?枝子说,我要家不用下厨干这些事。说自己做饭做菜,主要是做给自己吃的,在外面,只能自己照顾自己。老爸就说,杨晓丽不如你,在家不用做,自己一个人住了,宁愿吃方便面,也不做给自己吃。枝子说,这才是当官的料!老爸说,当什么官啊?女人当官不好!成天在外面忙,家里都顾不,好在,她嫁给李记,好在,人家的官比她大,否则,她也像她妈一样!枝子听了又忍不住想笑!

    鲜花鲜花鲜花!

正文 第九九零章 团年饭

    岳父岳母住的是旧房子,客厅显得有点窄,唯一显示过年气氛的是摆了一盆吊钟花,面挂了一串节日灯,通了电,一闪一闪的。大家挤在一起吃团年饭,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