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姨爹不是坏人!”我连忙加以澄清。
“他不是坏人,”星星还是不明白,“啷个被关到公安局去了哎?”
“被关到公安局去的人也不都是坏人,”我尽力进行解释,“他们只是做了错事,要弄到公安局去接受批评教育就象你们做了错事,老师罚你们站一样哎!”
由此我们又联想到徐俊的事情。
“不知王泽田去给沈亮那里说得怎么样了?”李雪莹有点担心地说,“徐俊还没有出来呢!”
“他知道及时去办,再追也没有用!”这种求人的事情,问频了别人还要烦。
“大姑爷还和沈亮吵架的哎!”这时候,星星突然插话说。
这个情况我们还没有听说过。很明显,星星是在陆敏娟那边吃饭的时候听大人们说的。
“大姑爷啷个要和沈亮吵架哎?”我们也只有通过星星之口来了解最新情况了。
“大姑爷要沈亮把么姨爹放出来,沈亮不放哎!”星星大声地说。
“沈亮为什么不放呢?”我继续问星星。
“要先交钱哪”星星解释说,“要找周明熙才行哎!
我听了这句话后也忍不住想发笑星星还知道周明熙呢!星星说得确实不错。周明熙以前是治安科的科长,现在已经升任公安局的副局长了。周明熙走后新上的治安科的科长叫沈亮,以前是周明熙的得力干将,沈亮能当上治安科的科长就得力于周明熙的提携。另外,作为公安局的副局长,治安科也是周明熙的分管范围之内,所以,周明熙要解决徐俊的事情那是易如反掌的。
“周明熙是公安局的,大姑爷也是公安局的,”星星继续提出她的疑问,“啷个周明熙能够把么姨爹救出来,大姑爷就不能够把么姨爹救出来呢?”
我觉得星星问得很有名堂,她真的象一个小大人了。
“你想一下这是为什么呢?”我反问星星。
“周明熙是当官的,大姑爷不是当官的!”星星不假思索地说。
原来星星知道哎!你看现在的孩子,这样复杂的社会问题也能说出几分道理来呢!不过,星星真的懂得社会关系的奥妙吗?李雪莹一直希望星星以后会搞关系,现在看来,星星在这方面真的还表现出来了一定的天赋呢!但我总觉得,靠搞关系生存和发展毕竟是一种低级的本事,我不希望星星变成那样一种人。
不过,我还是服了星星了。
(请阅读我另一篇爱情心理小说《既恨又爱》谢谢)
六十 亮了一下
我终于在旧楼分到了一套住房。楼层很好,是第5楼,它应该就是以前我在政协父母家的阳台上眺望这幢楼房时眼球聚光的楼层吧。这真的有点不可思议,仿佛冥冥世界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掌管着我们的命运。不是吗,10年以前,我和广电局毫无关系。有一天,我对着远方的一幢新建的楼房眺望,心里突然冒出一个美好的闪念,而在10年后,上苍居然帮我实现了这个愿望,这可是和购买彩票差不多的几率啊,但我真的中彩了。
我和李雪莹满腔热情地对“新房”进行了装修和布置,铺了地板砖、刮了仿瓷涂料、改造了厨房、添置了高矮组合柜,购买了沙发、挂上了窗帘……现在,从面积上看,我们家的房子在兄弟姐妹中虽然还是最小的,但从感觉和时尚这个角度讲,它可能还要名列前茅呢!这对于进城只有3年的我来说,已经是相当满意了。
春节前县城搞了一次福利彩票销售活动,这可能是我们这个小县城有史以来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新鲜事物。巨额的奖金把人们的胃口吊得老高,人们在心里好象都认定自己很有希望,大家都在为此而激动。一时间,县城里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都在谈论彩票。自然,这种发财的诱惑很少有人能够抵挡得住。彩票开始发售的那天,我们也去凑了一下热闹,我、李雪莹和星星3个人每人买了10块钱的彩票,但只是我和星星各中了1元钱的现金彩。听星星说,沈亮一个人比我们3个人买得还多,他一共买了50元,但结果也仅仅是换来一摞无用的彩票。县城的彩票销售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影响极其深远,以至于小孩子平时玩耍也多了一项“抽奖”的游戏了。
有一天吃中午饭前,我坐在沙发上看报,星星则饶有兴趣地用牌来当彩票抽奖。星星自己玩了一阵,感到还不尽兴,于是,她又让我来抽奖。我不想扫星星的兴,就和她玩了一会儿。星星规定抽到花人的牌就算中奖。我抽了几次彩,有的抽到了,有的没有抽到。玩了一会儿,我觉得这种玩法实在没有多大意义,就想换一种玩法。我想起前不久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记忆力表演节目在表演台上有一块黑板,工作人员将两副牌洗好后,随意地把牌一张一张地放在黑板的条格上,然后让表演者看着扑克牌默记5分钟。默记过后,表演者便背对着黑板,把扑克牌一张一张按顺序背出来。背完后,表演者又请观众考问。观众考问时五花八门,有的要求说出第几排第几张是什么牌,有的要求倒着背,有的甚至要求背奇数或者偶数,但不管怎么考,表演者都无一次失手……
“我们来记牌哎,”我对星星提议说,“看你记忆力好不好!”
说着,我从扑克牌中拿出七、八张牌,象打牌那样齐好,然后明摆在茶几上。
“我让你先看两分钟,”我对星星提出要求,“你要从左到右把牌的顺序记住,然后我再考你,你要一张一张把牌背出来。”我给星星指了左右顺序。等星星默记得差不多了,我就把牌按顺序摞起来,背面朝上。
“这是什么?”我抽出第一张牌问星星。
星星说出了牌底,回答正确。
我又翻第二张牌,第三张牌……
我惊奇地发现,星星竟能将所有扑克牌准确无误地背出来。我显得非常高兴,对星星大加赞扬。接下来,我又增加了扑克牌的张数,再继续考问。这样一共考了4次,我对星星的记忆力就有了一个大概的判断:星星能够背12张牌左右。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记忆力水平。我欣喜地看到,星星记忆的这块金字招牌依然还闪光发亮呢!
有一天我们晚饭吃得比较迟,刚吃完饭电就停了。李雪莹在饭桌上点了一支蜡烛,然后就开始收拾碗盘洗涮,我和星星则坐在饭桌边的凳子上看李雪莹做家务。
“星星,我们又来背乘法口诀哎!”我想利用这点空余时间辅导一下星星的学习。
我们是在半个月前开始教星星背乘法口诀的。我们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先让星星把乘法口诀背熟,然后再适当讲解它的意义。现在星星在我们的简单提示下,基本上能够把乘法口诀背过去了,只是有少数地方背得还不是很流利。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星星开始大声地背诵起来。
等星星背完了乘法口诀,我突然觉得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哎”我问星星,“我们背乘法口诀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算题噻!”星星大声地回答。
“那怎么用它来算题呢?”
对于这个问题,星星就回答不出来了。其实我并不是要星星回答出来,只是想引起她的注意。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我开始慢慢进行引导,“假如你们老师前天教了两个生字,昨天又教了两个生字,今天还是教了两个生字,那么,这3天老师一共教了多少个生字呢?”
“6个生字。”星星脱口而出。
“那你是啷个算出来的呢?”我故意问星星。
“是这样算的哎”星星急促地说,好象说慢了答案就会跑掉一样。“前天2个,再加上昨天的两个就是4个,又加上今天的两个就是6个噻!”
星星真的是在动脑筋,这从她滴溜溜转动的眼睛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心灵的窗户已经把大脑这部机器的运行状态清楚明白地显示了出来。
“对,可以这样算!”我肯定说,“但是,这种算法还是有点笨呢!你看嘛,2+2+2一共要加3次才能够把答案算出来。如果老师连着9天都是每天教2个生字,那我们加9次呢!如果只算一次就能够算出答案来那多好啊!”
“用乘法口诀算噻!”星星笑着对我说。
“哎,你还会猜哎”我笑着对星星说。很明显,星星是根据刚才我让她背乘法口诀这件事联想到我提出的问题和乘法口诀有关的。“你知道用乘法口诀可以算,那具体怎么算?”
星星笑着摇摇头。
为了比较形象直观一点,我在桌子上摆了3堆火柴棍,每堆2根火柴。
“是哎,我们可以用2的乘法口诀来算这道题,”我指着火柴堆对星星讲,“就是”我开始背口诀,“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二三得六注意,就是这一句哎二三得六,6个”
“算出来也是得6!”星星插话说。
“你看,是不是算一次就把答案算出来了呢?”
“是”星星显出一副思考的样子,“爸爸,‘2’是不是代表每天学多少个,‘3’是一共学多少天呢?”
“对!”我用力点点头。星星提出的这个问题相当重要,它可以说是乘法计算的一个基本前提,星星能够自己从中发现,我真的感到非常地惊奇。在从小到大在我们对星星进行的家教辅导中,我还很少发现她象今天这样开动脑筋呢!“好,我们再继续来学习!”我小心谨慎地向前推进,生怕我哪里做得不对使星星积极的思维状态受到影响。“刚才我提出过一个问题哎如果老师一连9天每天都是教2个生字,一共教了多少个生字呢?”
“18个。”星星很快用口算把答案算了出来。
“你是不是还是用的加法来算的?”我问星星。
“嗯。”星星点点头。
“那么,我们如果用乘法来算,应该怎么算呢?”
星星想了一下,但还是没有找出头绪。
“我们就应该用乘法口诀里的这一句哎二九一十八,18个。如果连教8天,就是二八一十六,16个,连教7天就是二七一十四,14个”
“但是,如果老师每天不是教的2个生字呢?”星星又提出了她的一个疑问。“比如今天教2个生字,明天教3个生字,还能不能用乘法来算呢?”
“哎,你今天还会提问呢”我不由感叹地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