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大多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有人愿意去自我反省;不愿自我反省,你当然很难了解自己。要同事接受你的意见很简单,你先承认自己有缺点,而不是炫耀自己的优点;要同事接受你的方法也很简单,先体会同事的感受,而不是先保护你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界线并不在你自己身上,而是在同事的心上。
尽管在现代职场上,同事之间的交流沟通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你还必须得学会交流沟通;作为同事,大家都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如果同事之间不能交流沟通,那又怎么能相互配合协作?所以,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学会与同事交流沟通非常重要。
很多职场新人刚进入公司的时候,一些老同事喜欢与他们闲聊,如问你家里有几个人,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等等,一些职场新人对这种聊天非常反感,认为这纯粹是无聊,甚至怀疑对方是在窥探自己的隐私,别有用心;当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这种同事之间的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聊,多是为了给办公室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加强同事之间的相互了解。如果同事之间有了这种相互理解,就不容易发生误解,即使有了误解也容易消除,而不会积淀为隔阂。同事之间在这种逐步了解过程中,开始理解和接受对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价值观,这样,不仅能大大减少猜疑和误解的出现,而且更容易形成工作中的默契,进而产生友谊。
同事之间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于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的看法出现分歧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你能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那你就不难理解对方。当然,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对的,当然要努力说服对方接受;但即便如此,你也只能以理服人,否则,就有可能伤害相互的关系。
不能否认,在现代职场上,每个白领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大家不会为个人的“小算盘”而打错整个公司的“大算盘”,即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公司的整体利益;既然大家进了同一个公司,就说明相互之间从能力到人品不会相差太远,因为能力和人品太差的迟早会被炒鱿鱼;但是,同事之间观念上和利益上的差异是永远存在,所以,你也不能幻想办公室像游乐园那样,永远让你开心。但是,只要同事之间求大同存小异,彼此互让和体谅,办公室完全可以像你学校里的一个班级一样和睦。
有意识地沉默
小程进外企之前,她的父亲一再咛嘱她,在公司一定要埋头苦干,别出风头。进公司之后,她也的确是这样做的,但最近她这种信念发生了动摇,她所在的部门提拔了一个副经理;在她看来,这个副经理除了嗓门大,好出风头,其他没有任何优点。这个副经理为人的座右铭是“酒好也怕巷子深”。她把办公室当作舞台,要让追光灯一直打在她身上,从而处处显得比别人优越;她自以为有点姿色,老是喜欢在男同事面前卖弄风情;办公室里的同事每说一件什么事,她都要插嘴,而且要证明她知道得比你多——因为她的嗓门一定是办公室里最大的。
小程过去不知道“逆向选择”的真正含义,现在她以为自己理解了:即优秀的并不总是能战胜落后的,好的并不总是能打败坏的,达尔文的“优胜劣汰“”规则在现代职场不起用,因为白天鹅总是被那些懒蛤蟆吃掉了,所以,她对她父亲的训诫产生了怀疑,她觉得在现代职场上,即使你是真金白银,但如果你不会自我推销,在别人眼里你也只是一堆破铜烂铁。埋头苦干已经过时,千万不能等着上司和同事来理解你。相反,只要你扛着嗓门说话,即使说错了,也没有人会笑话你不谦虚。因此,作为职场新人,一开始就要养成“酒好也怕巷子深”的观念,如果你老等着别人发现你,那时你往往与机遇失之交臂了,所以,不如学会让别人发现你。你要把自己推到幕前,学会在各种场合让各级上司了解你,尤其多在顶头上司面前“曝光”;要经常把自己的业绩摆到桌面上,在同事和顶头上司面前多制造一些有影响的事件,使上司对你的工作业绩心中有数。这样,你就等于在职场上找到了一条成功的捷径。
在现代职场上真的有所谓的“成功捷径”吗?事实证明是没有。
为了增加上司对自己的了解和好感,你老是到上司面前去“表现”自己,生怕上司看不到自己做出的成绩和自己取得的进步,这实际是一种非常幼稚的表现。一个部门能有多大,你的上司一次看不见,两次看不见,三次四次还看不见吗?除非他是瞎子!作为职场新人,你不要低估了自己上司的智商。如果你认为上司对你的进步和成绩视而不见的话,要么是你的这些进步和成绩在他看来不值一提,要么是出于其他的考虑,装作没看见,总之,你要静下来反思,找到他视而不见的原因。为什么提拔的是那个嗓门大的人?和你一样,你的上司可能也讨厌那种喜欢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人,但他欣赏那种性格开朗,善于沟通的下属;如果上司对你的成绩和进步视而不见的话,那不是因为你埋头苦干,不争风头,而是因为你性格不够开朗和不善于交流;因此,如果你老是一味地“表现”自己,只能给人“轻浮”或不稳重的印象。
一些人喜欢找捷径,以为找到捷径,就可以降低成功的代价。其实不然,最短的路并非最快的路,在职场也同样如此。如果你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来取得上司的青睐,拉近自己与上司的距离,从而尽快加薪晋职,那你最有可能得到的是给人一个“轻浮”或“不成熟”的印象。有时走路绕一点,虽然会累一点,但可以保证按时到达目的地。人生的时间是有限的,机会也是有限的。有许多人,就因为一生都在寻找捷径,结果老是钻进死胡同,把大好的时间和青春都浪费掉了。作为职场新人,你最好平和一点,踏实一点。
现代职场交织着各种复杂的人关系和利益,也隐含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因此,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在你还没看清这条河中什么地方有暗流,什么地方有险滩时,如果你一不小心趟这趟浑水,要么被人当枪使,要么被人当靶子。所以,作为职场新人,你一定要沉得住气,千万不能浮燥。
在职场上,沉默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美德,在更多的时候它是一种生存技巧。只有低调做人,你真正的才华显露出来的时侯,同事和上司才会由衷地为你鼓掌。如果你低调做人,平时保持沉默的话,你传递给同事不是有声的信息,而是真实的自我。有时,你的一个表情,你的一个微笑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事实上,沉默的人总是能得到同事更多的关注,因为这种无声的语言,通常表明一个人有些特别。沉默具有很大的力量,当然,这种沉默是有意识的沉默,并不是拙于言辞。沉默是种选择。沉默的人比爱说话的人有更多的优势。适当的沉默也是职场白领的一门学问。因此,作为职场新人,你要学会沉默一点。
态度也是一种能力
小楠上班之前,特意去做了个牙齿矫正手术;第一天上班,她又特地穿了深灰色套装,她希望给办公室的同事一个非常职业化的形象,让他们对自己“一见钟情”,尽快在心理上真正接纳自己。但是,几个月过去了,她发现办公室里七八个同事对自己还很客气,也就是说他们还并没有把她当成真正的同事。她不理解,有些沮丧。有一天当她向一位“老师”,即她的一位老同事请教时,对方不耐烦地说:“别一天到晚老师老师的,多幼稚!”
她终于觉悟了!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你正式上班的第一天给他们的你同事第一印象,往往决定着他们对你的接纳程度。如果你给他们留下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你将来的工作可能会得到许多关照和帮助,相反,如果他们对你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那会给你今后的工作会增加很多难度。
从社会心理学这个角度来看,公司同事对新人的“印象”,往往取决于他第一次见到你时的感觉,“先入为主”;因此,在上班的第一天,你要尽可能地给上司和同事留下一个好印象;这跟谈恋爱一个道理,第一印象不是不可改变,但很难改变。要改变人家对你的第一印象,就要付出额外的成本代价!
现在的职场新人似乎都知道这个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所以,有许多职场新人不惜血本地“包装自己”,他们不仅在衣着打扮方面很注意,而且还有许多女生专门做整容手术。但是,目前大多数人只注重身体上的美容,忽视了精神上的美容,即忽视了内在涵养的提高。像小楠这样,习惯性地将自己的上司和同事都称为“老师”,因为你的谦卑,人家可能表面上不说你,但在心里认为你连怎么称呼这种起码的社会常识都没有,太幼稚,因而看不起你。
作为职场新人,你刚开始上班,上司和同事不会要求你有有太多的经验和能力,他们最关心的是你是个什么样的人,关心你的工作态度;作为上司和同事,他们对你的基本要求是开朗活泼,善于沟通,这样,既能迅速融入团队,又能给办公室的气氛活跃起来……因此,刚上班时,你一定要带微笑和热情。你的微笑和热情,说明你是一个朝气蓬勃,谦虚而又有上进心的人。
如果你带着微笑上班,既能表明你的工作态度,而且还能给办公室带来生机,感染上司和同事,因此能给上司和同事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有人说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并不过份。虽然你在经验和能力有所不足,但一个微笑,一份热情,往往让你事半功倍。
作为职场新人,你的最大特征应该是“朝气蓬勃”:即在虚心向老同事学习的同时,做事干净利索,说话有精神;上司或老同事的叫你的时候,应声干脆洪亮;早上见面招呼有力,走路的步伐稳,胸要挺直,衣着打扮要干净利索,总之,作为职场新人,你要给人既谦虚好学又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