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夺家电商品市场的同时,仍将享有消费者在使用家电过程中通话费和上网费等延续消费的后期利润,这便是这种新商业模式的精髓。抓住各方需求,设计完整解决方案,取得多赢结果。永乐的技巧和创新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案例来源《新财经》)
3? 一笔生意最大化
还记得《火篇》中那个迫使宝洁出资4?75亿美元购买的电动牙刷吧。
奥舍和他的伙伴用了一年半时间将产品开发出来后,他们继续实施蓄谋已久的第二步方案——卖给宝洁。1998年,他们注意到高露洁正在取代佳洁士在牙膏市场上保持了40年的至尊地位。高露洁的主要战略成功点是它围绕全新的美白概念推出了Total品牌,而宝洁则继续坚持走它的防止蛀牙的路线。1998年,高露洁从对手手中攫取了5?6个百分点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一举达到29?6%,超过了宝洁的25?6%。诺丁汉说:“我知道这会儿宝洁一定特‘闹心’!”
但是要想把宝洁“搞定”,首先他们必须要证明这个产品能够卖得动。产品定位在这样一个低价位上,他们根本打不起广告。所以他们只好故伎重演,就跟当初卖旋转棒棒糖一样在外包装上写上三个字“试试我”,并且允许消费者在商店里转牙刷玩儿。他们还专门请来原Clorox公司的销售高手约瑟夫·康诺尔,此人有多年与沃尔玛以及其他大型连锁超市打交道的经验。
1999年10月,当他们在美国中西部的一家中型连锁商场Meijer公司试销旋转牙刷时,成绩简直好得惊人——旋转牙刷的销量比销得最好的手动牙刷要整整多两倍,事实胜于雄辩,Meijer很快就接受了他们的产品。利用这些销售数据,他们又攻下了另外一个医药保健产品连锁Walgreen。到了2000年初,他们终于得到了沃尔玛的青睐。为了彻底征服沃尔玛,康诺尔说服凤凰城一家沃尔玛的健康与保健产品经理进了240把旋转牙刷,“结果他们一个周末就全部卖光了”。
2000年一年当中,这群创业者们一共卖出了1000万把旋转牙刷,是此前美国整个电动牙刷市场总容量的3倍。凭着这样一个记录,奥舍和他的弟兄们要搞定宝洁就不是那么困难的事情了。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值得关注:高露洁不久前推出了ActiBrush牌电动牙刷,售价19?95美元,同样来势凶猛。
'73'第73节:模式为先(4)
很快,宝洁方面派出由高露洁的一位品牌财务经理亚茨为首的团队来对旋转牙刷进行评估,这一计划以篮球巨星朱利页斯·欧文名字来命名。一系列的短平快的谈判之后,2001年元月,宝洁正式决定收购这家小公司。
这场经典的以销售“逼”并购的战役,目标明确,销售有方,值得创业者细细体味。
不龟手之药与“蓝海”
自从2005年,哈佛商学院出版《蓝海战略》以来,“寻找蓝海”已成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热门方向。LG的巧克力手机成为典型代表。同样是手机,LG的巧克力手机从传统竞争的“红海”中跳出,转而去和巧克力之类的情人礼品竞争。出奇制胜,成为经典的“蓝海”案例。
其实,早在《庄子·逍遥游》中就讲过一个“不龟手之药”的故事,可谓“蓝海”鼻祖。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个宋国人,善于制作一种涂在手上能保护皮肤,使皮肤不龟裂的膏药。他家世世代代就是靠这种“不龟手之药”从事漂洗丝絮的生意,以使家里人在长期浸泡、漂洗的劳动中保持手上皮肤不龟裂。有个外地人听说他有这个本事,就请求他把制作这种药膏的药方卖给他,他愿意付出100两金子买此药方。
这个宋国人召集全家族的人来商量。大家都说:“我们世世代代漂洗丝絮,所得不过几金。现在出让制药技术,一下子就可以收入百金,我们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
外地人得到这个药方,就去游说吴王,得到了吴王的重视。当时越国正要讨伐吴国,吴王就派他率领军队去抵抗越国的进攻。这时正值冬季,双方的军队在水上作战。越国的士兵抗不住这个恶劣的天气,加上老是和水接触,手脚都龟裂、流血了,因而情绪很低落;但吴国士兵的手脚却保护得很好,因而也能保持很好的士气。结果是,吴国的军队打败了越国军队,击退了越国的进攻。打完仗后,吴王重赏了这个用药膏保护了士兵的健康、因而打了胜仗的人,特意划出了一大块土地来封赏给他。
庄子总结说,能够使手脚不冻伤、不龟裂的药是同一种药,有的人因此得到封地,有的人却免不了世世代代以漂洗为业。这是由于使用的方法不同啊!
更有对比意味的是,在19世纪中叶加州“淘金潮”中几位创业者的故事。
1? 淘金不如卖水
美国加州传来发现金矿的消息,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于是纷纷奔赴加州。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加入了这支庞大的淘金队伍,他同大家一样,历尽千辛万苦,赶到加州。淘金梦是美丽的,做这种梦的人很多,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至,一时间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自然越来越难淘。不但金子难淘,而且生活也越来越艰苦。当地气候干燥,水源奇缺,许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没有圆致富梦,反而丧身此处。小亚默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大多数人一样,不但没有发现黄金,反而被饥渴折磨得半死。一天,望着水袋中一点点舍不得喝的水,听着周围人对缺水的抱怨,亚默尔忽发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还不如卖水。
于是亚默尔毅然放弃淘金,将手中挖金矿的工具变成挖水渠的工具,从远方将河水引入水池,用细沙过滤,成为清凉可口的饮用水。然后将水装进桶里,挑到山谷一壶一壶地卖给找金矿的人。当时有人嘲笑亚默尔,说他胸无大志:“千辛万苦地到加州来,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干起这种蝇头小利的小买卖,这种生意哪儿不能干,何必跑到这里来?”亚默尔毫不在意,不为所动,继续卖他的水。哪里有这样的好买卖?把几乎无成本的水卖出去;哪里有这样好的市场?结果,淘金者都空手而归。而亚默尔却在很短的时间靠卖水赚到几千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了。这位善于调整策略、见机行事的小农夫后来成为美国屈指可数的亿万富豪。
2? 淘金不如卖裤子
21岁的李维斯·施特劳斯与众人一样,也经不起黄金的诱惑,加入到汹涌的淘金者队伍。来到旧金山后,看着多如蚁群的淘金者和一望无际的帐篷,他的发财梦很快就被打碎了。他决定放弃从沙土里淘金的工作,他想,要想在这里真正赚到钱不是从沙土里,而应该从那些淘金工人身上淘出真正的金子出来。就这样李维斯·施特劳斯用身上所有的钱物,开办起一家专门销售淘金工人日用百货的小商店。小商店开业以后,李维斯·施特劳斯整日忙着进货和销货,十分辛苦,使这个小商店的利润十分丰厚。当时由于淘金者很多,用来搭帐篷和马车篷的帆布也很畅销。李维斯·施特劳斯于是便乘船去购置了一大批帆布来到了淘金工地,可是没想到采购的货物刚一下船,其余的货品就已被抢购一空,而帆布却无人问津。
'74'第74节:模式为先(5)
一天,一位淘金工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带些裤子来呢?”“裤子?为什么要带裤子来?”李维斯·施特劳斯大感惊奇。“不耐穿的裤子对挖矿的人来说是一钱不值的,”这位淘金工人继续唠叨道,“现在矿工们所穿的裤子都是棉布做的,不耐穿,很快就会被磨破。”他忽然建议道:“如果用这些帆布来做成裤子,既结实又耐磨,说不定会大受欢迎。”
淘金工人走后,李维斯·施特劳斯细细回味了这位工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如果把这些帆布都加工成裤子的话,这些帆布不就可以全部卖出去了吗?李维斯·施特劳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找回这位淘金工人,把他带到了裁缝店,用帆布为他免费做了一条裤子。没多久,裤子做好了,这位淘金工人穿上结实的帆布工装裤很是兴奋,逢人就讲这是“李维斯裤子”。显然这条裤子比别的裤子结实多了,而又经这位淘金者一宣传,这条裤子便变得神奇无比了。于是人们便纷纷前来询问,李维斯·施特劳斯当机立断,把剩余的帐篷布全部加工成了工装裤,结果很快被抢购一空。这次成功以后,使得李维斯·施特劳斯萌发了专为矿工生产这种“李维斯工装裤”的念头,于是他放弃了小百货店,用微薄的资金开办了“李维斯·施特劳斯公司”,以淘金工人为对象,开始大批量地生产和销售这种既结实又耐磨的工装裤。李维斯(Levi?s)牛仔裤品牌就是这样诞生的。牛仔裤发明人、善于调整的李维斯其后代家族资产就已达八十多亿美元。
3? 淘金不如开店
世界连锁店先驱卢宾,是1849年出生于俄国的犹太人,他起初随父母生活在俄国,受到歧视,不得不迁居到英国,在那里生活了两年,由于温饱无着,不得不又迁居到美国纽约。没有条件读书,他16岁那年随淘金潮流到了加州去淘金。黄金没有淘着,他立刻开始尝试做一些赎卖生意,以满足那些淘金者的生活需要,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但是,经过8年的经商实践,并深入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他发现:商店不标价,靠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交易方法既不利于自己业务的发展,也消除不了顾客对商店的诸多不信任和猜忌;而且,由于价格不一且变化莫测,没有一个可参照的标准。
针对这些情况,卢宾反复思考终于研究出一种经营方式,叫“单一价格店”,即对每一种商品明码标价并按此价格销售。这样,顾客一目了然,也一扫当时的商业欺诈行为,既增加了交易的效率,也赢得了顾客的信任。于是,卢宾的“单一价格”生意非常火爆。
随着顾客的增多,他又发现,大多数的顾客光顾造成了购物空间的拥挤,使得交易速度难以提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