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西路宋军终于退至代县一带。宋名将杨业审时度势;认为辽军势头正劲;不能硬拼;再者皇帝已下令撤退;也应该暂避其锋芒。然而同率西路军的潘美和监军王侁却欲争功;更因杨业乃是北汉归宋的降将;而斥责他为胆小怕死。顺州团练使刘文裕早已对杨业妒忌万分;这时也随声附和、步步紧逼。身经百战的杨业不堪受辱;负气进攻朔州。结果正中了萧绰所设的圈套;陷入了辽军的埋伏之中。当杨业按事先的约定;退至陈家谷口之时;更大的打击在等着他:主将潘美原本是带了主力来接应的;但是监军王侁怕让杨业抢了头功;催逼着潘美将伏兵带出谷口;想要赶到前线去争功;在半路上得知杨业战败的消息后;真正胆小怕死的王侁却又立刻带着潘美和兵士逃之夭夭了。
悲愤填膺的杨业突围不成;便命部下各寻生路。然而部属无一人愿做逃兵;都誓死相随;最终包括杨业的儿子杨延玉在内的所有部属都全数殉国;杨业本人也被活捉;悲愤之下绝食殉国。
杨业是公元979年随北汉国主一起归降北宋的;他为北宋立下了极大的功勋;却被一个根本不懂军事的〃监军〃葬送了性命。宋太宗对杨业的冤死感到非常惋惜;追赠他为太尉、大同军节度使;并将王侁撤职查办、潘美降职。但可悲的是大宋朝廷并不以此为鉴;对于国家的强盛和政权的占有;老赵家选择了后者。为了扼止将领谋反的可能;此后更多的监军陆续有来;限制着将军们的治军方略;使大宋一步步沦落为一个文弱的国度。
说起来;杨业可谓是辽国的死敌之一。辽景宗乾亨二年(公元980);辽国曾经派十万大军南下攻宋雁门关;当时杨业只有数千兵马守关;但是他灵活运用策略;不但取胜;而且抢挑辽国驸马萧多罗;取得了〃雁门关大捷〃;使辽人闻风丧胆;称为〃杨无敌〃。萧绰虽然对杨业视死如归的军人气质非常赞叹;但是为了鼓舞士气、进一步扩大胜利;她仍然下令将杨业的头颅割下;装入匣中;传送边关各地。
杨业头颅的四处传送;对于亲眼见过他的将士来说;无疑确证他是死了。这消息使辽军士气大振;而宋朝守军则大受打击;未曾对敌便已经失了信心;在辽军的猛攻之下;无法守住已经夺得的土地;使得辽国顺利地收回了所有的疆土。
宣扬辽国国威的目的达到之后;萧绰下令在古北口为杨业修建祠堂;四时祭祀不绝。
雁云大捷是宋辽之间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场大战役;从此以后;辽国改被动为主动;而宋朝却改主动为被动;对辽国多以抵御为主;战略进攻变成了战略防守。辽国从此占了上风;成为压在宋朝头上的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既不懂军情;又〃贪功生事;轻而无谋〃贸然提议这场大战的贺令图父子;就在当年十二月;在葬送了数万大宋将士性命之后;他们自己也死在了耶律休哥的刀下——更可笑的是;贺令图之被俘受死;居然是中计受降所致。真不知他是自信心爆棚;还是的确狗屁不通。
五、澶渊之盟
自雁云大捷后;萧绰更进一步经略军事;在实力雄厚之后;她开始主动地向宋朝挑战;甚至多次亲自披挂上阵、跃马疆场。在所有的战事中;她几乎都能取得胜利;成为威名远扬的一员女将。辽国的声势也在她的一次次旗开得胜中扶摇直上;党项、女真等等周边部族国家都纷纷向辽国称臣纳贡。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深秋闰九月;萧绰领着辽圣耶律隆绪、韩德让;率二十万辽国精锐部队南征大宋。在萧绰合宜的战略安排、也在太后皇帝亲征的鼓舞下;辽军势如破竹;两个月的功夫;就一直攻到了澶州(今河南濮阳);距北宋都城开封仅一河之隔。
消息传到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混乱;很多大臣都是手无缚(又鸟)之力的笔墨人材;听得如此局势;一个个巴不得立刻抱头逃窜。主和的还算是上等人物;更有甚者;参知政事王钦若主张弃都南迁至金陵、枢密院陈尧叟主张迁都成都。唯有宰相寇准坚持请求宋真宗御驾亲征、激励士气。
果然;当宋真宗的车驾出现在澶州前线时;士兵高呼〃万岁〃连延不绝;声震数十里;人人同仇敌忾、个个视死如归;很快就集结起数十万之多的援军与辽军对抗。
这对萧绰的南征大计自然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不久又一个打击接踵而来:辽国名将萧挞凛在察看地形时;被宋军床子弩射中身亡。辽军未战先丧大将;士气大受影响。萧绰审时度势;又加上韩德让的劝告权衡(看来对家乡还有些香火情);决定阵前议和。
这个时候;宋真宗的胆小怕事帮了萧绰的大忙。本来寇准和杨业之子杨延昭是想以战议和;逼使深入宋境的萧绰归还幽云十六州的;没想到宋真宗怕得厉害;不但不敢坚持此议;甚至还对谈和使曹利用说:〃只要萧太后答应退兵;不割地;就算给100万金帛也不成问题。〃宰相寇准对上司如此态度无可奈何;只能退而求其次;将曹利用召到自己面前动用宰相所能有的权力恐吓:〃如果你敢许给辽国超过30万的金帛岁币;我就敢砍你的脑袋!〃
曹利用带着皇帝和宰相的双重命令;来到了辽军阵里;萧绰和韩德让并肩坐在驼车上接见了他。总算曹利用还是个人物;经过一番交涉;他圆满地完成了皇帝所给的任务;商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赵恒则称皇太后为叔母。维持宋辽之间旧有的疆界。同时他也完成了寇准所给的任务;为北宋朝廷省下了七十万金帛。
当曹利用议和事成;返回行宫汇报时;宋真宗正在帷幕内吃饭;让内侍问他究竟许给辽国多少金帛。曹利用自觉有愧不敢开口;只是伸出三个指头。内侍随即对真宗说:〃曹某人伸出三个指头;难道是三百万?〃宋真宗大惊失色:〃这也太多了!〃过一会儿又说:〃只要能把事情摆平;再多也认了。〃
曹利用在帷外只听到真宗的话;还以为皇帝怪罪自己;连忙上前请罪;说:〃臣许之银绢过多。〃真宗追问:〃到底多少?〃曹利用回答道:〃三十万。〃他满心以为皇帝要责怪自己;没想到真宗一听之下却大喜过望:他方才已经做好了三百万的准备;如今一听竟然省下了十分之九;简直是赚了;于是一扫满脸晦气;阳光灿烂起来;立即对曹利用大加褒奖。
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在中国的历史上正式形成了辽宋南北对峙的局面;并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幽云十六州属于辽国;双方结束了为此多年不息的争战;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相对和平。这使得萧绰的功业更为辽人所景仰。就在这一年;辽圣宗再一次为母亲加进尊号;使萧绰的尊号从统和元年的〃承天皇太后〃、统和二十四年的〃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一直加到了〃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仁洪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六、太后再嫁
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这就是萧太后改嫁韩德让的喜宴;从此以后;汉官韩德让就是大辽国的太上皇帝了。
在促使萧绰签订和议并执行始终方面;韩德让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而这时的他;早已与萧绰在事实和名份上都成为夫妻了。
萧绰一向对韩德让另眼相看;这在契丹贵族和辽国宋国之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早在统和初年;在一次朝会上;和韩德让之父韩匡嗣有宿怨(此宿怨是由于韩匡嗣反对对宋用兵、虎古则坚持对宋用兵所致)的涿州刺史耶律虎古;因意见不一和韩德让发生了激烈争执。韩德让大怒之下;抢过卫士手中所持的戎杖就向耶律虎古没头没脑地砸过去。生生地把虎古给砸死了。萧绰竟没有加罪。而就在统和四年那场因为〃风化问题〃而诱发的宋辽燕云大战后两年;统和六年(公元988)四月;在南京(今北京西南)的一场马球赛上;大臣胡里室将韩德让横撞落马。可能由于此举明显是有意为之的缘故;萧绰勃然大怒;立即就将胡里室斩首示众。大臣不能冒犯韩德让;而韩德让可以随意处置大臣;即使是契丹显贵也没有问题;这几乎就已经将韩德让摆在了与皇帝等同的位置。
虽然世人都知道萧太后与汉官韩德让之间的私情;但是这毕竟是没有名份的事情;韩德让妻子的位置上仍然是其它的女子。时间久了;萧绰终于按捺不住;掌政治军多年;早已深浸入骨的狠辣发作;暗暗派人将韩德让妻李氏毒死;为自己下嫁给韩德让扫清了障碍。
统和六年九月的一天;萧绰一反从前在皇宫中宴请皇亲众臣的惯例;在韩德让的帐室中大宴群臣;并且对众人厚加赏赍;并〃命众臣分朋双陆以尽欢〃。面对这样一场以韩德让萧绰为主人的大宴;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这就是萧太后改嫁韩德让的喜宴;从此以后;汉官韩德让就是大辽国的太上皇帝了。后来甚至还有传言;指楚王耶律隆祐其实就是韩德让与萧绰的儿子。
统和十八年(公元994);韩德让成为辽国权力最大的实权人物:太保、兼政事令、总理南北二院枢密院事、拜大丞相、进齐王。
统和二十二年十二月;韩德让被赐姓辽国国姓耶律氏;改名为耶律隆运;出宫籍;录横帐季父房;封晋王;位亲王上。除了这些头衔;他还得到了一座规制与皇宫不相上下的文忠王府、享有帝王级别的随从队伍。从此;以述律平皇后奴隶身份出现在辽国历史上的韩氏家族正式成为皇族。
韩德让没有辜负萧绰的信任和爱慕;终其一生;他都对萧绰忠心不二;从来不曾利用她给予自己的特权做任何危害辽国朝政的事情;殚精竭虑地为辽国的振兴发展尽力。
七、太后的家务事
正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皇族的那本经;难念的程度更非同寻常。
然而;世事永远不得完美。情场得意战场也得意的萧绰;却被家务事缠得头晕眼花。
早在十六岁的萧绰刚入宫时;辽景宗为了笼络比自己更有资格问津帝位的辽太宗次子齐王罨撒葛;还将萧绰的大姐萧胡辇嫁给他为王妃。然而出嫁后的萧胡辇嫁(又鸟)随(又鸟);转而为丈夫愤愤不平起来。下嫁不久;齐王便在景宗保宁四年的闰二月死去;被追封为皇太叔。寡居的萧胡辇因此成了皇太妃。她虽然怨恨这桩短命的婚姻;但也无可奈何。
当耶律隆绪即位之后;萧胡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表现得与萧绰姐妹情深的。和妹妹一样;萧胡辇能征善战、敢爱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