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人哪?没想到面试官说可以。
打车来回20元,晚饭加打印简历40元,当天入职赚了140元,“刘姥姥进了大光线”。
下页
9。扫大街也要扫出尊严(2)
分享到:sinaqzonerenrenkaixingdoubanmsnemail
到光线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写笑话,当时有个娱乐节目,要编导找各种各样的笑话写成脱口秀,刘同就干这个。他上午写好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念给人听,别人要是笑了他就能安心吃饭,下午就能给主持人录。别人要是没笑,他就不吃饭,赶紧再用午饭时间写。写了半年,每天写笑话。
播出来之后,公司的领导都觉得这个写得太牛了,他就自然而然地以为自己的春天到了。可点儿背的是,半年后那节目因为经营的原因被撤掉了,公司把他的收入降了一个等级。这种事儿在电视台和电视制作公司很正常,即便你有才华有能力,但是每个人的收入是跟节目的命运有关联的,但刘同那时候年轻气盛,理解不了这个道理。他只在乎自己的自尊心受挫了,我这么用心,业务这么受到肯定,公司为什么这样不重视我?
刚好那时候有个同类型的娱乐节目在挖人,缺个主编,他一气之下就去了,去了第一天开会,那个公司的大老板和所有的中高层都在,要听新主编汇报新改版思路。
听完刘同的汇报,那个老板对总监说:“如果你要骗公司钱的话,你就直接告诉我缺钱,不要随便在街上找一个,你哪怕找个扫大街的也行,你找一个什么都不是的玩意儿,做我的一个卫视节目,你们想联合骗公司的钱吗?”
刘同说他当时特想拍桌子,但忍住了,为了生活忍下来了。会议结束后回家大哭了一场,哭完他跟自己说在这个岗位上再也不哭了,他要新老板早晚认识到他的价值。他想我一定要在这个核心的位置,待满一年,我要了解所有的状况,一定要让自己做满一年。
证明之旅开始了,他每天早上10点起床,11点到公司审片,审完片把带子发到电视台,下午1点接着批自己的选题,3点半跟编导开会讨论第二天的选题怎么做策划、怎么拍,下午5点开始陆续审当日回来的记者的片子,指导他们怎么写、怎么配音,晚上8点盯主持人录制,录完再开会总结,完事后大约到了晚上11点,他又开始审稿。团队的人陆续下班,他要一条一条等着审所有记者的粗编。忙到晚上三四点,交代给当日轮班的责编,然后再看看一天的新闻,琢磨明天的题材和角度,全部弄完之后凌晨5点多回家,睡四五小时再起来上班。他说他那一年常常迎着清晨的阳光下班,有时走着走着,眼泪就掉出来了,但觉得很爽,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够拽。一年365天,天天如此,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很怕日播节目的原因,我觉得那不是一般人干的活。
下页
10。扫大街也要扫出尊严(3)
分享到:sinaqzonerenrenkaixingdoubanmsnemail
这样的工作状态持续了一整年,他常常睡着了突然惊醒,梦见被老板开除了。梦里被开除了半年,有天半夜惊醒后他再没睡着,坐在床边上想了一宿,他告诉自己,不能再怕被开除,因为所有的资源在自己手上,全公司没有任何一个人比自己更懂这个节目,没有任何一个人比自己更努力,所以不用怕,公司把自己开除是公司的损失,公司没这么傻。从那以后,他才没再被吓醒过。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他做满一年,那档节目也在那一年成为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娱乐资讯节目。
有一天,刘同拿着自己的三本书,全部签上了名,去老板的办公室说,老板这是我出的书,送给你。老板觉得他好有才华,之后讲了好多青年才俊之类的漂亮话,还说他和公司都很有眼光,没看错人什么的。
刘同接着话说,老板你还记得吗?我来这个公司第一天,你说我是来骗公司钱的,我用一年的时间,告诉你我不是,而且在这一年里,节目很多的麻烦你都没听过,都是我在扛,我非常辛苦、非常努力。老板说就欣赏你这样的员工,你没有让领导失望。
刘同接下来的话更拽,跟电视剧里的对白似的:对不起,我对你和你的公司其实早就失望了,也许你自己没有意识到,但是我想跟你说,任何一个北漂的人,如果不是家里或自己有困难,谁愿意出来打拼,谁愿意看人脸色行事?你一直在侮辱我和我同事的尊严,你骂我们脑袋里都是屎,你骂我们从小没有爹娘教,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是别人这么对你的儿女讲话,你会怎么想?所以我想告诉你,这家公司一定走不长,谢谢你这一年给我的机会,我祝你未来越来越好。说完,他走了。
在职场的书籍中,这种行为可能是不被提倡的,意气用事都会被指为不理智、不成熟的职场行为,这个故事也很容易让人涌起意气用事的冲动性热血。但仔细分析刘同的行为,其实意气用事是最后一刻,在老板私人的办公室里,冒出了一个20出头小伙子的傻气。虽然不知道这家公司现在怎样了,但老板离了他,公司照样转。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那一年中,他扎扎实实地工作,也正是那一年,刘同才真正意义上地成了一个电视人。
刘同自己也说,当时那是极大的摧残和特别黑暗的记忆,但过了几年之后他突然发现,如果没有那段经历,他怎么可能有今天。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总会有一些人激怒你,会有些人令你讨厌,但当你实现你梦想的时候,反而突然会觉得,那些人的存在其实还蛮好的。
我倒更喜欢那句话,“谢谢你这一年给我的机会”。
下页
11。聊天聊出的好节目(1)
分享到:sinaqzonerenrenkaixingdoubanmsnemail
苦了一年,就这样潇洒地走了,挥一挥手,不带走下个月的薪酬。去哪儿呢?
回光线。
其实半年以前光线就一直在挖刘同,挖他回去,可他总觉得自己还没干出什么成绩,回去丢人。因为他是从光线出去的,这再要回去,得想清楚,他就是奔着不再离开的念头去的。
那个节目做了半年后,他在圈内颇有知名度了,光线的人就跟他说,你在外面做,还不如回来算了,回来做《娱乐现场》的主编,这话跟他说了半年。
我说你这基本上是骑驴找马了,知道下面有退路,才敢跟人家老板那么横。他说是的,他确实挺没那个种的,他不做“老子豁出去了”那种事儿。在我看来,这不是没种,不是,敢叫板一定是因为自己清楚最差的结果可以承受,这是聪明。
回光线接手的节目是一个访谈节目,一个快要停掉了的节目,那个节目“裸奔”了好久,这是行话,就是说这个节目没有赞助商,没有企业冠名。
做电视的很现实,要么赚钱,要么节目就死,当时国内的访谈节目遍地都是,这个节目没有赞助商,每次都还要请艺人来。节目要被拿下了,怎么办?想辙呗,当时主持人谢楠和柳岩都是20出头,这个年纪做不了访谈,太年轻,有点分量的嘉宾来了,说的生活她们完全没经历。他们就想,有没有可能放八个人,“围攻”嘉宾,不管谁接不下去了,总有一个人接得上,八个脑子对一个,于是就有了记者团,就诞生了《明星记者会》。
用这样的方式,效果真的蛮好。有人问了个特别傻的问题,把嘉宾问得生气了,开玩笑说你给我出去,那个人就真的出去了。嘉宾就蒙了,问他怎么真出去了,记者团的其他人就帮腔,你不是生气了嘛,就让他走呗,咱们接着聊,你要想把他叫回来,我们就叫他回来。特真实。
这样既解决了节目没有更多的钱,去请大牌主持人的问题;又真的可以解决现场的尴尬,让气氛变得活跃;而且,培养了很多日后在光线独当一面的主持人和记者。
下页
12。聊天聊出的好节目(2)
分享到:sinaqzonerenrenkaixingdoubanmsnemail
刘同觉得,这对他而言也很重要,因为光线慢慢地成了一个娱乐中心,每天都会有明星到访,他每天听一个人讲故事,现在的人都没时间跟家人朋友聊天,但是居然有人会跟访谈节目上的这些人聊两三个小时。听一个人聊两三个小时,就了解了他很多事,一年就是1000多个小时,了解了三四百个人。而基本上,到访的明星都是一线二线的,这意味着,一个电视人,在这一行发展下去的话,在这儿做一年,到任何公开场合碰到的都是熟人,都知道每个人最深的故事,人家看到你也会觉得很亲切,工作上的合作也更有化学反应。
娱乐圈里有的人每天混夜场,为什么?跟人认识,喝几十杯酒,能说上几句话,大多还都不说真话。但是在这个节目,三小时后,不用喝酒,大家就变得特熟,他哭给你看,你哭给他看,心能走得特别近。
我就问刘同,你一个做幕后的,为什么一开始老是出现在幕前?讲话还特别那个?他说这要感谢他们家有些艺人常常放他的鸽子,明明今天是谁来做,临录像前突然有事来不了了,他就自己化个大浓妆顶上去,听到其他人问得不爽了,就站起来说这个问题问得不对,应该这样问。
因为做幕后的人,更了解整个提纲,反而更能控场。只要长得不是极度难看,就算丑也丑得非常有特点的,都可以上电视。就这样,四五年了,节目从叫《明星记者会》到现在叫《最佳现场》,刘同基本上都会在,问好多问题,听好多故事。
像他现在常写明星专栏,都不用再重新采访,随时从自己的资料库里调。这人曾经大哭是为什么,曾经讲过哪些话,都种在他脑子里了。这个节目,不仅让他们公司的主持人越来越好,也让他自己受益匪浅。所以,现在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去现场,在那儿不问问题,听别人讲他都觉得能学到好多东西。
做这个节目,自然会认识很多艺人,每天都有艺人来上节目,自然也会认识很多经纪人、宣传、助理。他都是自己约节目需要的人,约了两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