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王延翰最大的缺点还是不能协调好与兄弟们的关系。虽然福建在当时只能算是一个小国,但也毕竟是一份不少的家产。王延翰的弟弟王延钧就有点不服。王延钧就联合了同样对王延翰不服的王审知养子建州刺史王延禀。两人一合计,带上兵冲过来就打败了王延翰并把他杀了,最后便由王延钧当上这福建的主人。
王延钧当上闽王之后,便自改名为王鏻。而福建的形势也开始每况愈下了。
九、闽王朝的衰弱
王延禀和王鏻合谋杀了王延翰,由于王鏻是王审知亲儿子,王延禀是干儿子,所以虽然王延禀最先打进福州,不过到最后还得让王鏻来当这个闽王。王延禀心里还是有点不服,在离开之时,他对王鏻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不能继承先王遗志,你干哥哥我可还是要过来的。”到了长兴二年,王延禀果然又过来了,大概是有点后悔上回竟然便宜了王鏻,他带上兵杀过来了。他率兵攻打西门,让儿子王继雄转海攻南门,王鏻派出大将王仁达出战迎敌。王仁达先跑到南门,把精兵藏在船上,然后打上白旗表示要向王继雄投降。王继雄一看,太好了,真是天助我也,也不想想有没有诈就相信了。还亲自跑到对方船上去纳降,埋伏好的军士一齐杀出,很快就把王继雄的人头给取下来了。王继雄一死,南门的军队全部溃散。王仁达又把王继雄的人头在西门上一摆,西门的军队也因此溃散,王仁达趁机出击,一举将王延禀打败,并将王延禀给俘虏了。王鏻这会过来讽刺王延禀说:“哎呀,看来我真的是不能继承先父的遗志,还要麻烦干哥哥特地过来跑一趟。”在羞辱王延禀一番之后,王鏻下令把这位干哥哥给杀了。
王鏻在得到福建的大权,顺理成章地成了检校太师、中书令,封闽王。不过王鏻看到楚、吴越等国的国主都得到尚书令的职位,他也去求尚书令,不想李嗣源竟然不批。
不批就不批,既然你不批我就当个更大的官来给你瞧。我也要当皇帝了,什么李嗣源,你以后跟我也就一个级别了。王鏻非常敬畏鬼神,喜欢养着一帮道士,并让他们干预政事。其中陈守元就是道士中的“杰出代表人物”,王鏻他最听“陈真人”的话。还帮他建了个宝皇宫给贡养着,用陈守元道长的话来说,这一切并不是给我陈某人享用的,而是给宝皇大帝兼大神兼大仙享用的,我只不过代表他老人家的意思来专门下凡来帮助大王您的。王鏻就最信这个东东,陈守元知道王鏻想当皇帝,就来转达“宝皇大帝”的旨意说:“宝皇命王少避其位,后当为六十年天子。”王鏻最听“宝皇大帝”的话,还真的暂时传位给儿子王继鹏,不过这只是做做样子,王继鹏的位还没坐热,王鏻又把大位给收了回去。然后又让“陈真人”去问一个“宝皇大帝”,现在弟子照他老人家做了,他说我能当六十年的皇帝,那六十年以后呢。陈守元也真能扯,对他说:“‘宝皇大帝’发话了,说你六十年后,当为大罗仙人。”王鏻大喜,便开始受册于“宝皇大帝”,自个也当起了皇帝,他还认为再也没有用中原后唐的年号了,改年号为龙启,建国号为闽。
既然这皇帝是从宝皇大帝那里受册得来的,那么宝皇大帝的弟子也得重用起来,陈守元又向王鏻推荐了同“道”中人薛文杰、徐彦。薛文杰当上了国计使后,王鏻觉得自己没钱花了,(难道王审知的多年积累都被他败光了)就让国计使薛文杰去想办法。
薛文杰还真有“办法”。他先看看民间那家人家还有点财产,然后让人去告发他,这家人家获罪之后,薛大官人就以官府的名义,将这家人家的财产全部充公,至于这些钱到底干什么用,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当然这虽然会引起些民愤,但是为了来钱快,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毕竟皇帝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百姓再大的事也是小事,再说这整个福建都是皇帝的了,你的这些财产自然也就是皇帝的了,难道你还敢有什么怨言吗?
薛文杰为了打击异己,又对皇帝进言,以表“忠心”。他说“陛下左右多奸臣,都对诸鬼神不敬,恐怕将来是要出乱子的。”王鏻认为说得太有理了,于是又让“神道”徐彦进宫捉鬼。
薛文杰成功在皇帝身边安插眼线之后,接着开始打击他的政敌。薛文杰很妒忌掌握兵权的内枢密使吴英,刚好吴英得了病,于是向王鏻称病。薛文杰瞧准了机会,认为打击政敌的机会到了,于是跑见吴英,对吴英说:“我听说你老是告病在家休养,皇上听说你老是生病不能干事,正想将你罢官呢。”吴英还认为对方是好意,连忙求计说:“那你认为我该怎么办。”薛文杰非常“热心”地出起了主意,对他说:“以后皇上若是问起你得了什么病,你只有回答他说‘我没有什么大病,只是头有点痛而已’”吴英认为太有理,于是非常感谢薛文杰为自己出了这么一个“好主意”。薛文杰在让吴英进入圈套之后,又对王鏻说:“这吴英有病,不如陛下先让巫师来测一下他到底是什么病,于是巫师便开始装模做样地施起了法,施完法后说了自己所测到了的“天意”。他说:“吴英的病都是因为想谋反,结果在北庙被崇顺王用金槌打到了头。”王鏻又问薛文杰,薛文杰还在当好人,他说:“这怎么可信呢,还是请陛下亲自派人去看一下吴英到底是得了什么病吧。”结果派人一问,吴英还真听了薛文杰的话说:“我就是头有点痛。”看看,说什么来的。这家伙还真是想谋反,于是王鏻让薛文杰去告发吴英谋反,然后把吴英下狱再杀了。
薛文杰这个人可恶吧。不过各位放心,他也没什么好下场。这一年,吴人过来攻打建州,王鏻派出王延宗去救援。但是因为吴英在军队中的威望很高,军士们因为薛文杰害死了吴英,都不愿出征,说要得到薛文杰的人头才肯出战。王鏻还有点舍不得,但在儿子王继鹏的等人的劝说下,还是让人把薛文杰交给了军士们,毕竟这帮军爷是不能得罪的,特别是将要去打仗的军爷。不过薛文杰还不死心,临行还给自己算了一卦,他说:“只有三日之内我没死,以后我就没事。”押犯人槛车的人也恨薛文杰,就故意加速前行,二日就把槛军送到了军士们的手里。薛文杰坐到自己精心设计的槛车里,也只有等死了。军士踊跃,磔文杰于市,闽人争以瓦石投之,脔食立尽,又是被碎尸给分食了。果然不出薛文杰所料,第三日王鏻的赦免书还真来了,不过已经晚了,薛文杰已经被磔杀分食了。虽然这种刑法有些残忍,但薛文杰绝对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
王鏻这时又开始怀疑那位帮他打败王延禀的王仁达了,因为王仁达掌握了皇家的亲兵。为此王鏻开始试探王仁达,王鏻问道:“赵高指鹿为马,用来愚弄秦二世,当真有这回事吗?”这样一句问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回答不好,那就要危险了。首先你不能说没这回事,因为历史典籍记着呢。但是也不能直接说有这回事,其实王鏻此问有把王仁达比作赵高的意思。王仁达回答的很有水平:“秦二世是因为愚蠢,故而赵高可以指鹿为马,并非是赵高能愚弄秦二世。现今陛下聪明,朝廷官不满百,起居动静,陛下都知道,敢有作威作福的人,就只能有灭族的下场而已。”王仁达虽然回答巧妙,还得到王鏻安抚的金银。不过王鏻还是对王仁达不放心,他对人说:“仁达智略,在吾世可用,不可遗后世患。”终于让人诬告,把王仁达给杀了。
王鏻杀了功臣之后,他的家事也没有办好。由于他的正妻死得早,继室金氏虽然贤惠,但是王鏻并不喜欢。他最喜欢的是他父亲的婢女陈金凤(五代的女性竟然有名字,不过这位有姓名的女人我实在不敢恭维),结果就把他立为了皇后。不过单单是女人满足不了王鏻的要求,他还喜欢男人,有一位名叫归守明的“同志”就得到他的宠幸。不过王鏻又要玩女人又要玩男人实在是有点辛苦。到了后来,王鏻得了风疾病倒了,于是他既不能陪皇后,也不能陪男宠了。不过没关系,陈金凤和归守明两人完全没有意见,你不来陪,我们自己互相陪,于是两人便勾搭成奸了。而陈金凤皇后还通过相好归守明引见了一位百工院使李可殷一起过来满足生理需要。
起初王鏻为了安置这些后妃男宠,建了一个九龙帐,结果民间传出了这样的话,“谁谓九龙帐,惟贮一归郎”。也许是受了他父亲的影响,王鏻的儿子王继鹏也看中了王鏻的婢女春燕,于是通过陈金凤想问父亲要,陈金凤也知道这王鏻没几天了,以后还得靠这王继鹏,当然乐意替王继鹏去求,王鏻虽然不愿意,但还是答应了。王鏻的次子王继韬为此十分愤怒,就想杀了王继鹏。(莫非这王继韬也与春燕有一腿,这是我猜测的,但更可能的是因为争大位,史书没记载)。王继鹏为此非常害怕,联合皇城使李仿一起来对付王继韬。不过他们正在准备之时,他们突然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王鏻在喝完酒开始胡言乱语,说他见到干哥哥王延禀了,李仿认为这王鏻肯定是要死了。于是为了将来在王鏻死后,不至于让别人占了先机,李仿决定先下手了。于是带着一帮壮士先到李可殷家杀了李可殷,结果王鏻第二天又起来了,根本就没事,而且开始问李仿,李可殷有什么罪,你要杀了他。李仿害怕了,心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既然是这样,不如把王鏻也给做了,于是把王继鹏也一起叫去,说出自己的主意。王继鹏也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和李仿一起杀入宫中准备做了王鏻。王鏻躲在“九龙帐”想不死,但那些宫人也讨厌王鏻,巴不得他早死,不但没一个来帮他,还帮忙来杀他。最终王鏻被自己的宫女给杀了。王继韬及陈后、归郎也都被李仿杀掉了。
这大位当然是由王继鹏继承,王继鹏继位后又改名为王昶。
十、闽王朝灭亡的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