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罗喉- 第2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各种材质在各自变化下便可能融合生出新的物质,有可能是大毒之物,也有可能是废丹,还有一种可能便是得到上好的丹药。

同样,炼气境达到第十八阶大圆满后,体内真元凝炼已经接近极限,再进一步,唯有变。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神。

结丹之法并无什么特别的奥秘,但是最后每个人结成的金丹却可能各有不同。

这原因别人可能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但在孔璋眼里却是只有惊喜。

因为这与他之前自悟之法非常接近,金丹生成时的品质与结构便会影响金丹的品阶。

对品质影响最直接的便是修士所炼的法诀,这一点上孔璋却不担心,先天无形破体剑气是蜀山正宗法诀,虽然只是基础法诀,但却是修炼太清玄门有无形剑诀的唯一途径。

至于金丹生成时的结构,这才是各宗各派结丹之法的不同之处。

有自然结丹和炼法结丹两种,结丹实际上是由外丹之理而来,所谓自然结丹之法,便是穷百年,甚至数百年修炼之功,期待真元凝炼至极时,真元在气海中借助神识之力凝炼交实,自然而然结为金丹。

这种结丹法的危险最低,因为结丹时的真元运行一般不会超过自身能承受的极限,即使结丹失败,不过损失一些修为。

而炼法结丹则不然,便是借法诀、借法器、借助丹药,甚至借其他难以想像的手段催使金丹结成。

第二百九十一节 结丹(下)

自然结丹基本不控制金丹生成时的结构,而炼法结丹却等若是先有图再建造房子,不但借助外物会有危险,而且如果造房子时没有按图索骥,稍有差池,轻则气海受损,重则终生再无法破境。

到现在,自然结丹的那是越来越少,多现于妖族身上,因为那不但需要数倍于别人的时间,而且其中结丹的契机并不由己控制,虚无飘渺,有可能寿命将尽那契机仍是水中月一般遥不可及。

而且人族有了宗门传承后,便越来越趋向于炼法结丹,虽然其中危险性大一些,但是相对于人族的寿命而言,值得冒险一试,何况宗门传承结丹之法便等于是经过验证的造房图谱,只要按图来,危险性便会降低。

孔璋自然是准备炼法结丹,而且对于其中的危险,他自忖把握远大于旁人,因为他已经经过锻炼魔质这一关。

金丹与魔质有相似之处,不过,魔质注重于自身质性的改变,而金丹等于是修士体内的一个真元储存和转换中枢,能将真元压缩凝炼至不同的程度再储存起来,而且经过金丹转换后的气机质性不但具有原来的真元质性,更可能萌生新的变化。

孔璋为了这一天又提供了庄芷容一批得自元辰道的材质,换来丹药。

孔璋更蓄积了半年的灵石,这三年来,祈皇子果然不食言,秦岭那座小型灵石矿的产出,他全都命人专门送至蜀山交给孔璋。

其中更得到了数块灵玉,灵玉与灵石不同,灵石是消耗品,而灵玉却可以作为储器反复使用,而且能经过炼器扩展其容量。

一切准备就绪,孔璋悄悄遁往聚灵池所在。

他脱下衣物悬浮在池中,身上的肌体极为匀称,从内到外隐隐透着一点晶莹感。

运起法诀,令得真元气机由气海而出,分散于百骸,沿不同经脉分成两股,以龙虎之势再重新交汇于气海之中。

按太清玄门有无形剑诀所传结丹之法,虽然是同源而生的真元气机,但在法门的催动下却生出坎离之分,形成龙虎之势,在气海中相持不下。

气海是修士的修炼重地,不亚于识海,一旦受损可能断了修炼之路,因此其他异种真元如果进入便得小心翼翼。

若是修的大液元,异种真元进入便会被镇压或同化为一种质性,而大混元则相反,在不伤及自身的前下尽可能保持及独立质性。

道门追求抱元守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

因此在结丹上与魔道邪宗也有差别,倾向于质性纯粹宏大之道,而魔道邪宗多追求诡变狠辣。

两股真元从气海出再汇于气海,形成一个独特的循环相持,不比平时修炼时气海只生一股自气海出再归于气海。

孔璋小心翼翼的操控着两股真元,务必使得两股真元在气海内均衡,否则便会提前宣告失败,甚至会损及气海。

在真元流转的过程中,他服下的丹药药性生出,令得真元汹涌,又有聚灵池相助,元气不断渗入真元洪流之中,使之更加粗大。

好在之前修炼至了第十八阶,他经脉窍|穴不论是通行带宽还是能承受的强度都不可同日而语。

内外一起持续加力,但那气海之中的两股真元却因为所增加完全相等而继续相持下去。

受此影响,前仆后继的真元便慢慢在气海中被压缩起来。

在神识感应中生出气海鼓涨的感觉,虽然实际上小腹处平平,没有半点异样。

真元持续被压缩,气海中央真元凝实,慢慢生出一团如聚灵池中般的白霁。

这团白霁一生,代表真元已经被压缩到了一个接近极限的程度,气海之中其他各处的真元稠密度也是高得惊人。

那团白霁忽方忽圆,忽长忽短,忽扁忽涨,不停的变幻着形状。

孔璋陡然间觉得全身燥热起来,虽是全身赤裸仍是觉得宛如暴晒于烈日之下,肌肤枯燥欲裂,只得苦苦忍耐。

这时已到了结丹的关键时刻,那团白霁便是金丹的雏形,孔璋正按太清玄门有无形剑诀中所载结丹之法,以神识加以引导。

在神识的引导之下,两股同源而出的真元从龙虎对持之势化为太极之势。

那团白霁募地涨大,一瞬间几乎填满整个气海。

孔璋差点觉得自己的气海都炸了开来,幸好下一刻那白霁又重新缩了回去,变成一团黑白二色旋转不休的气团。

那气团再不像刚才的两股真元一般以真元相持而维持存在,而是浑然一体,里面既有斥力又有引力。

气团悬浮于气海之中,时而混沌,时而清澈,依旧处于一种尚未完全稳定的变幻过程。

孔璋却是又惊又喜,知道过了第一关,雏形已成。

这气团悬浮自成一体,神识默察之下,却并不影响真元气机的正常运行。

只是真元从气海散于百骸窍|穴后重归于气海内,会如磁石般投于那气团之中,再重新溢出。

而真元在经过那气团中再随黑白旋转一周天后,质性越发活泼,更加凝实,这等于将气海的真元储存量在不停的扩展,但威力却更胜从前。

孔璋知道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不停的淬炼金丹雏形,好在他准备了大量丹药,加上聚灵池相助,也不计惜灵石的消耗。

随着淬炼,那气团又生变化,黑白二色渐渐相溶。

这正是大液元之路,内中的旋转之势其实依旧,气海其他地方的真元只要进入这金丹雏形之中,便会被这旋转之势进一步压缩,一部份储于金丹中,一部份返溢出来。

黑白二色的淡去,气团慢慢由虚返实,生出金色,代表真元质性亦在开始变化,此时已经可以称为金丹。

一团金色椭圆形慢慢凝实,不过说是由虚返实,但实际金丹仍不是实物,而是一种介于虚实之间,以近似于气形的状态存在。

但又与气形不同,比气形实,而比实质虚,或可称为超气态。

孔璋脑中灵光一动,隐隐找到相似之物,这状态便有些与他在通行空间障壁时看到的那虚实不定的各色异彩光点有些接近。

整个金丹在最核心处的金色光泽最是稳定,便从那一点开始波状般振动,虽仍是金色,却浓淡有异,生出明暗不定的感觉。

孔璋哈哈大笑,从聚灵池中一跃而起,不枉他如此费心费力,终于顺利结丹。

就在此时,天上忽然一黯,一大团火红的红云笼罩荒野山谷。

第二百九十二节 渡劫(上)

“咦,你们看那边?”三道遁光从庄璇玑的浮游岛上飞出,正是程绿萼、禇青枚,还有一人却是师雨浓。

三人拜见庄璇玑,师傅问了一些最近修炼的近况,分别加以指点。

三人中师雨浓和禇青枚都已在数年前就结丹,并且师雨浓还渡过了真人劫,禇青枚却是尚未渡过真人劫。

只有程绿萼还停在炼气境,近年来又发疯般缠着师姐学习丹道,这修炼更加荒废了,还好几个师姐都没告诉庄璇玑,否则必被责骂。

另两人举目望去,那处恰好是孔璋所在的方向,师雨浓有渡劫的经验,讶然道:“似乎是有人在渡天劫。”

“啊!渡劫?”程绿萼喜道,“太好了,我还没渡过,正好去看看。”

师雨浓赶紧阻止道:“不可,修道之人渡劫乃是大事,如非事先邀请相助或是观礼,一般是不喜欢人在旁的,如果加重劫数便大大不妙了。”

她如此一说,连禇青格也打消了过去一观的想法,蜀山毕竟是名门正宗,这点气度还是有的,不比那些邪魔外道。

“谁叫这个人在蜀山附近渡劫的,他既然在这里渡,自然本姑娘有权看看。”程绿萼犹自不服。

“不可,师妹以为这只会加重渡劫人的劫数吗?你若是一旁观看,极可能将你也卷入劫数之中,劫数加重,但你也会承受一部份,所以不得主人相邀,一般不得在别人渡劫时打扰,这是修士间不成文的规矩。实在是因为别人渡劫时去打扰,好处未必有,反而可能对人对己都生出不必要的大麻烦。”

“那为啥我听有师兄说,有的魔道修士会趁人渡劫时加以暗害?难道他们便不怕被卷入劫数之中?”程绿萼不服的道。

“干扰人的劫数,需得极为精通奇怪门术数或是借助某种厉害法器,才能在远隔千里之外不直接卷入对方劫数之中。但是就算是如此,仍须知道对方准确的渡劫地点,你别看你轻易的就发现了有人渡劫,那是这渡劫之人没什么经验,如果是本门中人渡劫,在云海禁制的护庇下,便能遮瞒住先机;又或其他宗门也会布下禁制,或是借助奇门术数极力掩饰,免得被对头察觉。实在是没办法的,大可以往四海中寻一孤岛渡劫,大海之中,仇人要想找到也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