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仙王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圣仙王途- 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吕杨相信,纵然是天人之流,也还为了追求更加高远更加神秘的天地至理而不断探寻。

“用不用将场所移到别处?”寿阳公主迟疑道。

“不用!”吕杨摆摆手,身形一纵,人已经高高跃起,落到启明殿之巅。一道浩浩荡荡的圣道之气从头上冲起,直上天空,然后展开,化为一亩大小的云盖,将整个启明殿上空都覆盖住,仿佛给启明殿打了一把扇。

“啊……来了,来了,是吕纯阳!”

太书院闹哄哄,所有儒者均抬头望着云盖,那是吕杨以圣道之气凝聚的云盖,云盖之下,吕杨盘膝坐下,座下自然而然以圣道之气凝结成一团莲花状的蒲团。

书院副院主乔玄露出苦笑,心想这算怎么回事,下面都已经准备好讲坛了,可是不合适,看来今天只能让吕杨在高处进行讲学了。

乔玄跃上启明殿之巅,落到吕杨身边,朝下方乱哄哄的人群压压手,扬声道:“都肃静,肃静……”

整个太书院很快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抬头看着乔玄。

“大家都肃静,南海侯马上就要开讲了,因为场地的缘故,没有料到会有这么多的儒者前来听讲,所以今天只能让南海侯在高处宣讲了,尔等请遵守秩序,莫要交头接耳,打扰讲学,好了,没有进场的儒者,请寻个安静之处坐下,书院外之人,可落座于各殿之上!”

听到乔玄公这么说,不少还在书院外的儒者已经顾不得斯文了,他们纷纷纵身跃上一座座大殿的殿顶,外绕着启明殿端坐下来。

若是平时,这等行径自然是有辱斯文,但是现在,有了太书院副院主乔玄公的允许,那就不是有辱斯文,而是变通。

启明殿前,太子殿下和一众儒者摇摇头,颇为感慨道:“失策了,没有想到这一次竟会聚集这么多同道,看来神都的儒生对于南海侯都很好奇呀!”

太子身边几位均是鸿儒,还有一位是宗师,他们今天均是陪同太子前来听讲,听得太子感慨,宗师道:“南海侯现在如日中天,年纪轻轻便为宗师,这等殊荣便是我等都要嫉妒,只是不知道这位年轻宗师今日要论什么道,若是能够讲一讲周易,我等也算不虚此行了!”

“周易时下已经被几位圣人推为群经之首,明显和太道圣人的先天五太书处于同一高度,这等殊荣让人震惊,真不敢相信,那周易是一位年轻儒者所作……”

“只怕今日讲学,圣人都会关注!”太子殿下说着,其他人则凛然。

书院安静下来,吕杨看到,今日来听将的大多都是宗师一下的儒者,大半以上是神都各个书院的儒生,当然了,大儒、鸿儒也不在少数,对他们来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先,前来听一位炙手可热的新晋宗师的论道并不丢脸。

“南海侯,可以了!”乔玄转头朝吕杨郑重地揖了一礼。

“有劳乔玄公了!”吕杨回礼。

乔玄跃下殿顶,落到寿阳公主身边,道:“殿下,看来这启明殿广场要扩建了,日后若是还有这等盛况,人人均落于殿顶,我太书院情何以堪?”

寿阳公主笑笑:“乔公所言极是,这样吧,本殿先捐助五千两纹银!”

“那就多谢殿下慷慨了!”乔玄立刻眉开眼笑,虽然说太书院不缺钱,但是有人捐赠,他自然不会拒绝。

……

有票票吗?求一下票票!

第五百一十九章 讲学(二)

吕杨环顾四周一眼,看到众多儒者盘坐着,眼睛投向自己,有的期待,有的好奇,还有的不太服气。

吕杨想了想,毅然将任何废话咽回肚里,这个时候,越是说废话,只会越显得肤浅,只有讲些真材实料的东西,才会赢得尊重。

吕杨也不废话,运转圣道之气,震动音府,直接主题,以浩瀚缥缈的声音震动虚空,缓缓讲道: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吕杨开篇直接就念阴符经,这一篇经文虽然短,但却是《五皇正道》的开篇总纲,阐述的是五行和天地大道的奥妙。

“五皇”统治天地诸元,却又纯粹于诸元,高于诸元,从吕杨的浩然正气之中就能明白一二。

“正道”则是大匡皇朝的炼神炼心之法,心正则正气生,于是乎浩然长存。

吕杨声音宏大缥缈,蕴含着莫名的意念,太书院的儒者听上去会产生共鸣,这比自己看《五皇正道》这本书不可同日而语。

“啊……是五皇正道!”

一名看过五皇正道的儒者诧异叫起来,五皇正道已经在焰狱荒原流传开来,现如今已经成为焰狱大荒原第一盛传的圣道法门。

吕杨对五皇正道的推广也不遗余力,焰狱大荒原上,无论哪个书院,抑或是取教教庭,还是取教之下各个支派门庭,都向进学者推荐修炼这个法门。

五皇正道最初是由吕杨编修,而又经过苍龙等取教大能指正完善之后形成,如今已经没有任何缺陷,是一部非常成熟、完善的功法。

它和传统的天人武道法门不太一样,走的是圣道之路,不过还是结合了天人武道的众多优点,修炼的门槛低,修炼速度快,不过想要精深,却又比寻常功法要付出更多。

好在五皇正道中的五行之道可以拆分为五支,可专修,也可同修,可单一精进,也可齐头并进,其中奥妙,相生相克,相辅相成。

五皇正道的功法如今也传到了九州,不过神都太书院的藏书楼还没有收藏,是以只有一些有心的儒者才会选择观看,大部分的儒者还没有接触过。

“五皇正道?”

一些儒者纷纷诧异,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则完全没有听过,大匡四百余年,圣道修行的功法其实只有数十部,并不算多,寻常儒者都知道功法之名,其中却没有五皇正道这个法门。

“对,这是菩提书院的第一正法!”了解五皇正道这个法门的儒者开始小声解释。

吕杨也感觉到儒生中有些骚动,不过他浑然不顾,直到将五皇正道法门通篇讲了一遍,内容由浅入深,几乎每一个儒生都能够听懂。

抬手一指,头上云盖散开,圣道之气化为万千缕清气,这些气呈五色,交织成云海,念动之间,五气迢迢垂下,形成一个巨大无比的转轮,转轮之上,五气升降,升则成混元诸气,降则凝固,化为广袤大地。

众人抬头看着吕杨施为,一时间诧异,这是以气拟物的手段,神识念动之间,随心所欲,展现的正是吕杨所讲的五行奥妙。

大地荒芜,气化成云,雨落而下,大地抽出绿芽,草木生长、繁茂,最后凋零,化为泥土。

又有风雨雷电,从生发、强盛至消亡,种种异象纷呈,转瞬即逝,不过众人均看得分明,好一会,转轮之上,五气变化,演化重重万象。

动物、植被、天气,种种自然之事物,生发,强盛、转衰,而后消沉或深藏,聚集之后,再度生发,如此循环,五气以各种不同的事物转化着,生生不息。

聪慧的儒者顿悟,这异象明显包含了五行和六十四卦之奥妙,和五皇正道和周易卦辞对照,立刻心有所得。

有的儒者脸上又惊又喜,有的则一脸茫然,感觉莫名其妙。

吕杨也不点破,抬手虚空一抓,头上诸气均汇聚起来,形成云盖,圣道之气,如洪波翻滚,其中有灵光越聚越亮,凝聚成十二团亮光,如同星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吕杨的声音震动虚空,将宏音传递到四面八方,又曰:“无极生太极,两仪四象循,五行生生变,八卦万象衍……”

“啊……”无数儒生惊呼出来,因为这一番景象,虽然转瞬即逝,但是冥冥之中透出的玄机让他们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错觉。

“天地妙道,众德高悬,至仰其光,圣道恒常!”

吕杨手一指,圣殿从识海中飞出,冲破天庭百汇,直上半空,而且是见风就涨,化为六七亩大小的一座,轰隆一声,圣殿中无数圣道之气和灵光涌出,数千华章竟然飞出圣殿,映射到圣殿四周,凭空悬浮在启明殿上方,每一篇华章均熠熠生辉,每一个圣道文字均光辉夺目。

浩瀚的读书声随即响起,交织成片,仿佛光影声色的海洋。

所有儒者看到这里均吃惊的瞪大了眼睛,有的则张大了嘴,这个景象太惊人了,谁也没有料到吕杨回突然来这么一手,卖相非常震撼,让人心生向往。

吕杨这已经是竭尽全力,给所有前来听他讲学的同道中人发福利,这福利不是别物,正是圣殿中的精华,无数的辉煌篇章。

这是自己所有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每一篇华章,都万金不易。

对一名读书人来说,它们都是无价之宝。

“啊……老天,这么多……”看着一片片华章就这么放出来,还有浩瀚的读书声响起,有的儒者惊呼一声,连忙全力展开神识,强记眼前的华章。

“这是什么,好博大精深!”

太子身边的一位宗师猛地站起来,他双眸死死盯着上百篇佛家的经卷,一时间震惊莫名。

因为不懂,所以才让他震惊无比。

不过这不能怪吕杨了,这个世界的圣道和佛法从来都是两种不同的事物,难以共通,一名圣道宗师若是钻研佛经,肯定会眼前一抹黑,无法理解。

“收!”吕杨神识一动,各种异象统统收敛入圣殿,圣殿缩小,飞下来钻入吕杨的识海。

一切异象陡然消失了,太书院的儒者们惊呼起来,唏嘘无比。

“哎呀……怎么能这样?!”有的儒者懊恼得捶胸顿足:“南海侯,再等等……”

太书院的人群立刻炸开了锅,儒者们纷纷要求吕杨将圣殿和圣道文章都放出来,有的直接跃上启明殿顶,围住吕杨,请求吕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