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继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门继室- 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滢嘻嘻一笑,随即端端正正地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颗鹌鹑蛋,细嚼慢咽地吃着。

虽然都是些寻常可见的菜色,但经过农家主妇们熟练简单的烹制之后,倒是别有一番滋味。

这一顿饭下来,大家都吃得很好。

明哥儿把肚子都吃撑了,摸起来圆鼓鼓的,惹得吴妈忍不住有点担心,生怕他积了食。

好在,明哥儿好动,吃过了饭,更加来了精神,带着朱滢直奔后院。

沈月尘也没拦着,心想,让他消化消化也好。

朱潇这孩子虽然能走能跳了,但平时不大爱动,而且,中午必须要睡足午觉才行。

沈月尘放了丫鬟们去吃饭休息,亲自抱着暄哥儿在屋子里走来走去。

说实话,她刚才也吃得有点撑,不活动一下是不行的。

朱锦堂去看了一下自己的马,然后回来休息,见她抱着暄哥儿,忙道:“孩子那么沉,你能行吗?”

沈月尘微笑道:“他才多重啊!还不到六个月而已,妾身还是抱得动的。”

明明到了睡午觉的时间,但暄哥儿还是毫无睡意,张着小手扯着沈月尘的头发,嘴里咿咿呀呀地,发出别人听不懂的声音。

暄哥儿现在已经开始学语了,每天只要一醒来,就会这样一直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老太太说这是聪明的表现,说明他学舌学的早。

朱锦堂伸出手去,想从沈月尘的怀里,接过暄哥儿,可他的小手上还缠着沈月尘的头发,发丝纠结在一起,很难理清。

朱锦堂不太会逗孩子,也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耍,所以他只好静静地坐在一边,看着沈月尘如何把他一点一点地哄睡着。

沈月尘用了一盏茶的时间,才把暄哥儿哄睡,而她的头发也被他玩得打了结。

沈月尘不得已把头发全部散开,重新梳理。

朱锦堂坐到床边,轻轻捏了下儿子软嫩的脸颊,却被沈月尘轻声劝阻道:“大爷可别把他弄醒了。”

暄哥儿的小脸圆乎乎的,粉扑扑的,任谁见了都忍不住想要捏上一下。

朱锦堂收回了手,笑道:“方才还说不累呢,这会也有点吃不消了吧。”

沈月尘嗔了他一眼,不再说话,只是专心在那些打了结的头发上。

这一缕头发全都缠在了一起,看来想要分开,就得一根一根地仔细着来。

朱锦堂缓缓起身,来到她的身边,挨着她坐下,伸手捋起她又黑又长的头发,道:“来,我帮你看看。”

他的手指修长灵活,三五下的功夫,就把那团乱发解开了。

沈月尘满足地叹息一声,索性撒娇道:“大爷帮妾身梳梳头吧。”

朱锦堂闻言微微一怔,随即伸手去拿桌上的木梳,轻轻自语道:“我还从没给人梳过头呢。”

沈月尘听得真切,不禁抿嘴偷笑。

朱锦堂生怕弄疼了她,所以用得力度很轻,甚至连头皮都没怎么碰到。

待他梳好之后,沈月尘故意来到镜子前照了照,半开玩笑的说:“恩,大爷果然是心灵手巧,这手艺一点都不比姑娘家差。”

第三百七十二章 惬七意

沈月尘说完这话,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

朱锦堂捏了一下她的鼻子,笑意自脸上溢了出来道:“你啊你。”

他伸手揽过了她来,从身后轻轻地拥着她,望了一眼窗外的风景,淡淡道:“这里怎么样?”

沈月尘舒服地靠在他的身上,点头道:“很安静,很舒服。”

朱锦堂用下巴轻轻摩挲着她的头发,一抹馨香缓缓钻入鼻息间,“好好在这里安胎,旁的什么都不用想。咱们就这样安安静静,简简单单地过些日子。”

沈月尘微微点头“嗯”了一声。

她自然明白他的良苦用心,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可以从繁杂的日常环境中脱身出来,而且,还远离长辈们的视线,完全随心所欲地过日子。

困意慢慢袭来,沈月尘闭起了眼睛,轻声问道:“我们会在这里住多久?”

朱锦堂微微沉吟道:“一直住到孩子平安出生为止。”

他的呼吸轻拂在她的耳边,有点痒痒的。

沈月尘原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稍微反应了一会儿,才忍不住睁开眼睛,发问道:“你这话是当真的?”

此时,她的困意全无,只有诧异和不解。

朱锦堂的声音自她的头上传来:“我是当真的,你不愿意吗?”

沈月尘坐直身子,转过头认真地看着他,道:“我当然是愿意的,可是……”

她突然有些弄不明白朱锦堂的意思了。

朱锦堂见她话语犹豫,便道:“可是什么?没什么可是的,你如果愿意,咱们就留下,如果你不愿意,咱们就回去。”

沈月尘看着他的脸,知道他不是在开玩笑。

“大爷,你这样安排,长辈们会不放心的。”

朱锦堂淡淡一笑道:“没什么不放心的。你这一胎能保住不容易,家里碎碎的事情太多,我不想冒险。”

沈月尘听出他话中的关切和担忧,忙握住他的手,道:“陆大夫已经说我没有大碍了。”

朱锦堂回握住她的手,“我这么做,不光是为了你,也是为了我自己。趁着这段时间好好静一静,以后,才能攒足精神去做大事。”

沈月尘有些被他弄糊涂了,不解道:“妾身不明白。”

他似乎还有事情没说,听着别有深意。

朱锦堂沉吟了一下:“我之前说过,过些日子,咱们要搬去京城,你还记得吗?”

沈月尘点了下头:“我记得。”

朱锦堂抚了一下她的脸,道:“京城和德州不同,如果留在那里生活会很辛苦。所以,往后的生活,可不能会像现在这样惬意了。”

“我不敢说以后的生活又会多辛苦,但绝对不会轻松。京城乃是是非之地,藏龙卧虎,人才济济,想要打拼出头,并不容易。

朱家在德州虽然名声赫赫,可和京城那些世家大户相比,不过只是无名小卒而已。

我是长子,守住祖宗产业是我的责任,我不能用朱家的全部产业去为自己的野心做筹码,所以,我的本钱不大,机会也不多。”

沈月尘听到这里,终于完全明白了,她目光沉着,道:“大爷,既然已经打定主意要去京城了,是不是该提前和长辈们知会一声,早点让他们点头同意才好。月尘和孩子们自然和你是一条心,大爷去哪里,我们就去哪儿,只要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在一起,月尘就很满足了。”

她知道,朱锦堂一直都有自己的安排和计划。自从,他伤愈之后,他的心里就好像多了很多事,虽然他从来不说,但沈月尘能感觉得到。

她信任他,也尊重他,所以,只要是他的决定,她都会支持他。

朱锦堂眼光柔了一柔,“还不急,等孩子平安出生之后,我会告诉长辈们的。”

他有信心可以说服他们,因为他已经准备了足够充分的理由。

沈月尘点了一下头,没再说话,只是重新靠在他的怀里。

傍晚时分,两个人来到庄外散步,望着对面宛如翠绿青海般茂盛的麦田,沈月尘微微而笑,语气略有唏嘘道:“时间一晃过得真快,这个夏天又要过去了。”

朱锦堂跟着道:“来年的这个时候,估计我们已经在京城安家了。”

沈月尘牵住他的手,含笑道:“我很期待,总觉得一定会是个好结果。”

她的信心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对朱锦堂踏实的信任。

沈月尘很清楚,这段时间,是他养精蓄锐,积攒能量的一个过渡期,所以越轻松越自在越好。所以,她愿意陪着他一起享受这份难得惬意时光,更愿意陪着他去一起应对往后的风风雨雨。

之后的日子里,沈月尘故意把生活的节奏放得很慢很慢,每天顺其自然,没有那么多繁琐的规矩,只是随心而为,不是静静地躲懒,就是看着孩子们在田间地头,愉快地玩耍。

朱锦堂则是每天看书,他带来了整整一大箱子的书,足有二十多斤重。

每天吃过早饭,他便来到那间简朴的书房,只命丫鬟沏一壶龙井茶送来,旁的什么都不要。

他穿着宽松的长衫,一面喝茶一面书文质彬彬的模样,和他平时在家的样子完全不同。

就连沈月尘见了,也忍不住打趣他,说他像是要去考功名而努力书的秀才。

朱锦堂听了这话,只是笑笑道:“若是我再年轻个三两岁,也许真的有可能也说不定。”

沈月尘便顺着他的玩笑,继续道:“那就请相公努力用功,让我早已当上那状元夫人可好?”

朱锦堂陪着她一起说说笑笑,完全没了平时在家的沉稳和拘束。

每次看见面前这样开着玩笑的朱锦堂,沈月尘都忍不住去想,也许这才是真正的他,也说不定。也许,他也曾经是这样爱笑爱闹,只是因为肩上的担子太重,难得有这样放松的机会。

约莫过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朱家派人过来送了不少东西,吃的用的玩的,一应俱全。

前来捎话儿的杨嬷嬷,见明哥儿晒黑的小脸,不禁吓了一跳,连忙蹲下身子,把他拉过来仔细瞧着摸着,语气心疼道:“我的小祖宗啊,您怎么弄得像个野孩子似的。”说完,眼圈都跟着红了起来。

这若是让老爷子和老太太见到,白白嫩嫩的明哥儿变成现在这也昂,非得动气不可。

明哥儿微微一怔,忙道:“嬷嬷别哭啊,我现在过得可自在了。”

明哥儿近来交到了不少新朋友,他们都是附近佃户家的小孩子,年龄有大有小,但对明哥儿都是十分顺从,让他一跃成为了这里的孩子王。

沈月尘虽然有点小小地担心,但她知道明哥儿的机灵,索性由着他出去玩了。毕竟,他在朱家已经闷了整整三年,早该放出去透透气了。

杨嬷嬷连连摇头道:“我的小祖宗,什么自在不自在的,这可万万使不得啊。”

明哥儿不喜听她唠叨,一扭身,直奔门外跑了出去:“嬷嬷,我要出去玩了。”

杨嬷嬷见状,着了慌地起身去追,却被沈月尘出声阻止:“就让他去吧,外面有人看着呢。嬷嬷一路辛苦,快点坐下歇歇吧。”

杨嬷嬷见明哥儿一眨眼间的功夫就跑没了影儿,无奈地叹了口气,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