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冷长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月冷长平- 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个女的……”阿璃的双手却发颤起来。

月夕反而镇定了下来。她领着阿璃进了红泥小栈,坐到了几案边,稳住了阿璃的双手。才沉声道:“慢慢说……”

阿璃深深吸了一大口气,想了一想,才道:“大哥带了我。去见平原君。他说服了平原君,征募了三千死士,大哥领着这些人,虚张声势出其不意,竟然将王陵的二十万秦军逐出了三百里。大嫂,大哥原来这么能干……”

“他本就是这么能干,”月夕浅笑道,“这才是他的本事……”

“然后大哥假装战死,又带着我去见信陵君。信陵君留他在身边。问他这个那个、言听计从……大嫂,那些打战的东西我听不太懂。总之。就是打赢了好几场战……还帮赵国将那个郑安平抓了起来。”

“再后来,秦军退了。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被平原君请入了赵王宫。大哥和我本来要回来寻你你,他说咱们一起去雁门,你一定会肯的。可听说赵王派了一位公主来魏楚联军大营,大哥本来已经极小心,带着我躲到了一旁,都是我不好……”阿璃说着说着,哭了出来,“大哥也不同我说清楚,我以为只要人不叫公主瞧见便好了,便打了一个哨子唤阿雪,然后……我就见到那公主跟在阿雪后面来了,还立刻叫人将我们围了起来。”

“那位公主,是不是人长的极美,头上还带了一只白玉镶金的簪子?”月夕微微冷笑。

“对……就是她,”阿璃叫道,“大嫂,你认得她?”

“我自然认得,”月夕哼声道,“玥公主,平原君的女儿。她同你大哥定过亲,本该是他明媒正娶的夫人。”

“难怪她叫大哥括郎。大哥易了容,她盯着他瞧了许久,然后笑着说:括郎,原来你没死,还另结新欢了,那你的宝贝月儿怎么办?大哥就装糊涂,说她认错了人。我们要走,她也没拦着我们,只是又说什么:括郎,你不认我也就罢了。难道你就不想知道,赵鄢的下落么?”

“她怎么会晓得赵鄢的下落?”月夕一怔。

“大哥也是同你一样的表情和说法,”阿璃叫道,“大嫂,这个赵鄢是什么人?”

“是你大哥从前的贴身家将,长平一战后便没了踪影,”月夕沉吟道,“赵括自然会留下来了,她又说了什么?”

“她把大哥带到了一边,只说了几句话,便叫人将他抓了起来。我见情形不对,便立刻骑了阿雪来见你。大嫂,她抓大哥做什么?我们快去把大哥救出来……”

赵括自然是要救的。可阿璃问得对,赵玥抓赵括做什么?

赵玥既然捉了赵括,那便是一点都不顾念从前与赵括的情分了;她用尽了法子,赵括也不愿娶她,她又何必去顾念什么情分呢?可她既然恨透了赵括,为何不对赵括痛下杀手,而只是捉了赵括?

她要将赵括交给平原君么?可平原君本就对赵括亲厚,若再晓得他就是李谈,只怕会网开一面。便是只有万一的可能,以赵玥之精明,她也不会做这样蠢事。

月夕沉吟了半晌,问阿璃道:“可晓得她将你大哥捉到哪里去了么?”

阿璃皱着眉头,想了许久,摇头道:“我只晓得的,她是替赵王来犒赏魏楚联军的。对了,她身边的侍卫,有几个就是上次跟着赵王来马服君府的那群人……”

赵王宫的侍卫……赵玥由赵丹派来,由赵丹的贴身侍卫护送,合情合理。可如此一来,赵括生还的消息便瞒不了赵丹了。赵玥从来都不是一个鲁莽的人,既然如此,她就未曾打算瞒着赵丹。月夕又想起上一次在马服君府,赵丹对赵括家人诡异的态度,其中大有蹊跷,莫非赵玥是要捉了赵括去见赵丹么?那么岂不是要入赵王宫去救人了?

可她为何会晓得赵鄢的下落?赵鄢究竟去了哪里?月夕仍是想不通,却又觉得这件事情极为重要,是其中的关窍所在,只是低着头思忖着。阿璃在一旁唤了她好几声,她都未曾回应,阿璃心中着急,不停地扯着月夕的袖子,叫道:“大嫂……赵姬……”

“别吵,叫我好好想想……”月夕皱眉轻斥。阿璃见到她面上突然间威严极甚,心中顿时惧意大生,可心中挂心赵括安危,又气又急,眼中含着泪,伏到了几案上。

她虽心急,却有几分猜到月夕要想的事情,必定与救赵括有关,且至为关键,所以才一直在推想其中的过节。她再不敢惊扰月夕,自己又没法子可想,只得忍着泪,苦苦等着。忽然眼前的油灯的灯芯一爆,火花朝自己溅来,她忙一侧身,那火花落在那青色的香囊之上。

她上次因这香囊被赵括责骂,晓得这香囊对赵括和月夕极为要紧,连忙伸手去掸。一触手却觉的香囊内软绵绵的,也不晓得里面装的是什么。她好奇心大盛,一时忘了别的,悄悄地伸出手,抽开了香囊上的丝带,又轻轻地将里面的东西抽了出来。

里面也没有什么别的,不过是三枚刀币,还有两张布帛,她悄悄地打开其中青色的一张,里面竟都是血迹,她顿时吓了一跳。再仔细一看,原来是有人以鲜血写了几行字,血迹已干,甚至显了一些黑色。

阿璃自幼随爷爷行走江湖,顺手牵羊取人钱财,最忌讳的就是血光之物。她虽然胆子大,可见到月夕将这样的东西收藏在香囊里,且珍而重之的收藏,心中实在觉得有些惊怵,甩手就扔到了地上,大叫道:“呸呸呸,大吉大利。”

“你做什么?”月夕被她惊动,伸手将那块写了血字的布帛拿了起来,“这东西你从哪里弄来的?”

阿璃皱着眉,朝她的香囊指了一指。月夕这才瞧见自己的香囊已经被她抽开,福伯送她的刀币和包裹随侯珠的帛布都被阿璃取了出来。她忙将两件东西先收进了香囊,才展开了那件带着血字的青色布帛。

“我的香囊里怎会有这个东西?”月夕诧异道。

“你自己的香囊,你自己不晓得么?”阿璃讥笑道,可又靠近了她,和她一起看着上面的字。这字以血写成,可歪歪斜斜、瘦骨棱棱,像是临时一挥而就。阿璃一字一字地念道:“余等兵败被围,实乃天命,然亦非人力乎?邯郸来人密入上将军营帐,数日即不见影踪,兵败一事,此人必牵扯甚多;惜上将军执意为其隐瞒,惟盼信陵君深究之,余等便死,亦可瞑目。”

ps:这两天又写了好多错别字,大家请见谅啊,我有看到都会慢慢改过来的。

☆、48 人心若波澜

阿璃念完,又惊诧道:“大嫂,这是大哥写给你的么?不对……应该是写给信陵君的。”

月夕双眼紧紧地盯着布帛,前前后后又看了好几次。这写字之人,显然是赵军中人,可这锦囊她一直随身,长平见赵括之前,曾打开过一次,其时并无此物,此后便也不曾打开过。又有哪个赵人,可以将这东西神不知鬼不觉地塞进来呢?

这人知晓赵括甚多,曾与赵括同被围困长平,又识得信陵君,想来想去,倒也不难猜,便只有战死的冯亭了。

若真是冯亭,那便是当时在她被赵括点了|穴道人事不省时做的。他只当月夕与信陵君真是叔侄,便想借月夕之手,将这信送给信陵君,为他查明长平兵败的真相。

原来冯亭也觉得这一战有古怪。

月夕还记得,当初赵括被围,其实是大出爷爷的意料,白起因此评价赵括外强中干。可后来白起又说赵括在无粮无援的绝境,却仍能让秦军死伤大半,是秦国的心腹大患。爷爷的话虽然前后矛盾,却是有一说一就事论事。再加上冯亭书中所言,可见当初赵军内确有问题。

可赵括至始至终也不曾对自己透露过半点风声,冯亭亦说他执意为其隐瞒。究竟是何人,做了什么事情,能让赵括如此谨小慎微地维护?

月夕心中疑虑重重,忽然又想到那时在故关前遇到赵鄢,他说赵括叫他将什么人务必要送回邯郸。莫非那人就是赵括维护之人?

可她后来问过胡衍,自他们一行到了邯郸,胡衍从未在马服君府内见过赵鄢,也无人知道他的去向。直到今日赵玥以赵鄢下落哄捉了赵括。

至少赵玥晓得赵鄢是个关键人物,也晓得赵鄢下落不明。

赵玥身后。无非是平原君与赵王丹。若是平原君,赵括一定不会如此坦然去见他;反而是赵丹……

月夕越想疑窦越大。那日赵丹为何要那样害怕赵括的鬼魂,为何要阻止赵老夫人离府。他好似还怕赵括别有安排。当初赵丹私入秦王宫,还是赵括亲自赶来咸阳救他出来。对他不负兄弟之情与君臣之义,他为何要畏惧赵括?

除非……除非是他有愧于赵括。

一想到此处,突然间月夕脑中灵光一闪,眼前豁然开朗,顿时明白了一切。

不是赵括对不起赵丹,而是赵丹愧对赵括,愧对四十万赵军将士,愧对赵国上下。

赵丹一贯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他定是故技重施,又暗中到了长平,入了赵括的大营。白起一开始连连小败,本是为了诱赵军入埋伏,这样的招数,只要稍许有些经验的将军,都会谨慎行事,何况赵括;可赵丹看来,却会觉得赵括胆小如鼠。

赵丹只当自己有五十万大军在手。自然所向披靡,说不定就此夺了赵括的兵权,自行指挥起来。他主动出击。不料却掉入了白起的陷阱。

事到临头,大军被困,他又慌了手脚。赵括只得叫赵鄢送他回邯郸,自己却留在长平与赵军将士同生共死。

他身为赵王,果真如此妄自尊大、莽撞行事,害死四十万将士,又使邯郸陷入三年重围,此事一旦为世人所知,赵丹若不以死谢罪。如何面对赵国百姓,将来又有何面目见朝中诸臣?

所以那日赵丹不许马服君府上下走脱。实在是他心中有鬼,怕赵括另有安排。泄露了他这个惊人的秘密;所以他见到赵括,不论是人是鬼,赵丹都是良心不安,惊慌不已。

赵鄢将赵丹平安送回了邯郸,可他却也知晓了此事。依照赵丹的性情,难保赵鄢早已被……

可为何赵玥会晓得?

她既晓得赵鄢之事,多少也是晓得了赵丹的秘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