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英国外交部、美国国务院的官员们,还有两国情报机构的重要人物。会上,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特别指出,他们对米洛舍维奇绝不留情。她暗示了一个时间表,就是希望在克林顿行政当局结束任期前看到事情有一个结局。在7天的会议中,英、美两国代表达成了一致性意见:坚决搞垮米洛舍维奇。
1999年10月,在南联盟北部邻国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家名叫“玛丽特”的豪华饭店中,一间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会议室里,美国民意测验专家道格·史科恩正在主持一个秘密研讨会,其核心内容实际上是探讨在一年后如何通过选举方式来推翻米政权。史科恩一张张地切换着电脑制作完成的幻灯片。此时此刻,他正透过投影仪,对840名塞尔维亚选民的民意测验结果进行深度分析,绞尽脑汁帮助塞反对党联盟寻找推翻米洛舍维奇这位欧洲政坛“不死鸟”的办法。
经过仔细分析和研究,史科恩给一直处于分崩离析状态的塞反对党的“忠告”简短而有力:米洛舍维奇这位经历过4次战争失败、两次大规模街头游行、78天北约轰炸、近10年西方全面制裁的“幸存者”,如果再面临一场组织异常严密的竞选挑战的话,他将“绝对不堪一击”。
果然,在一年后的2000年9月24日总统大选中,米洛舍维奇败给塞尔维亚民主党领导人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10月5日,反对派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冲击议会行动。最后,隶属塞尔维亚内务部国家安全局的特种部队“红色贝雷帽”临阵倒戈,军队则表示“不干涉民主化进程”,曾被称为“巴尔干不死鸟”的米洛舍维奇在无奈中宣布辞职。
2001年1月29日被软禁在家中。同年4月1日凌晨,米洛舍维奇因涉嫌“滥用职权和合伙犯罪等”被塞尔维亚警方逮捕入狱。2001年6月28日被引渡到海牙前南战犯国际法庭。塞尔维亚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赶在6月29日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援助南斯拉夫会议之前,向西方的经济援助献媚。最后,南斯拉夫终于如愿以偿,会议决定由西方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在今后数年内向南联盟援助10亿美元。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余晴川一直感到十分的郁闷。出于保密和安全的考虑,回国后的他一直没有被安排任何重要工作。深居简出的他,被安排在新兴的互联网上收集资料。自从炸馆事件一爆发,中国官方网站专门开辟了抗议论坛。一时间在网络上讨论时事政治成为了热点,国内外的各种势力纷纷抢占论坛。一批著名的论坛“写手”开始涌现。余晴川就是在这时结识了官方天龙网论坛的'思维教练'和'陈新'两个最活跃的写手。他们都是强烈谴责美国野蛮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余晴川和他们很谈得来。当然这种“结识”也只是在网上的QQ或Mail往来。
余晴川自己恐怕也没有想到,在论坛的这一段“不务正业”经历,不但使他丰富许多知识,也彻底改变了他后来的人生轨迹。
新版2。0
楔子
地点:巴黎5月2日
巴黎近郊的特里亚侬宫宾馆附近,随处可见全副武装的警察,通过该宾馆的所有道路均被封锁,方圆300米内禁止任何车辆进入,惟一的入口设在女王大道上。进入宾馆的来宾车前窗上均贴着红底黑色的B字,在经过两道关卡即通行证查验和安检后方可入内。同一般的国际会议不同,记者在这里是不受欢迎的人。原来,号称“西方精英秘密俱乐部”的彼尔德伯格会议,今天在这里举行。一时间,众多西方政经界顶级人物的莅临,不仅使特里亚侬宫成为法国戒备最森严的地方,该俱乐部的神秘形象也再次引起外界的好奇。
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的名字取自荷兰的一家旅馆,由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的父亲伯恩哈德亲王于1954年一手创立。俱乐部创建的目的是协调北约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和立场,每年春季在不同国家召开4天的会议。俱乐部汇聚了西方政治、经济界的精英人物,其中欧洲人占2/3。除了俱乐部的3位元老级成员基辛格、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成员———大卫·洛克菲勒和菲亚特集团老总阿涅利外,每年的会议都会吸引不少西方世界的顶级人物。其中,政界人物包括出席1991年会议的克林顿和参加1993年雅典会议的布莱尔。财经界人物则包括奔驰汽车公司总裁施雷普、诺基亚总裁欧利那、世界银行行长沃尔芬森等。俱乐部内设一个“领导委员会”,其主任一职长期以来由北约前秘书长洛德·彼特担任。此外,俱乐部还有一个由包括洛克菲勒和阿涅利等十来人组成的理事会,以及一个由各个参加国组成的委员会,他们有权邀请另两个国家的代表参加。
同一般的国际会议不同,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历来将记者列为不受欢迎的人。不过,会议虽然明令禁止新闻媒体的采访,但每年的彼尔德伯格会议都会招来一些颇具好奇心的记者。今年的巴黎会议不仅吸引了从1982年便开始跟踪此会的美国记者杰姆·吐克,还有数家来自法国、美国和英国的媒体。记者们刚一露面,就受到警方的严密监视,有的还被录像跟踪。不仅如此,他们的活动也受到警察的干涉和威胁,后者甚至以“照片版权”为由没收他们的相机。鉴此,一位有经验的法新社记者称,采访彼尔德伯格会议的记者一定不能单独行动,否则人身自由难有保障。1976年《金融时报》记者戈登·特日尔曾因发表了一篇相关文章被炒鱿鱼。1998年,一名苏格兰的记者也由于在报纸上发表了与会议有关的消息,被当局拘留了几个小时。
除了避免受到新闻记者的干扰,会议组织者对宾馆内部的工作人员作了严格的规定。特里亚侬宫宾馆在会议期间停止向公众开放,所有非俱乐部成员的客人必须退房,临时雇员们则被遣送回家。对于留下的工作人员,会议主办方明令规定:不准他们私自看望任何与会者,不能与任何俱乐部成员交谈———除非被叫去问话;透露任何与会议有关情况的工作人员会被立即解雇。
鉴于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的私人性质,与会者的名单是不能向外公布的。然而,由于担心外界胡乱猜测,主办者每年也公布一个“官方名单”,不过这个单子并不包括所有与会者,尤其是那些顶级人物。今年会议主办者公布的受邀者包括央行负责人、防务专家、媒体大亨、政府部长、首相总理、皇室成员、国际金融专家以及欧美各国的政治经济领导人,如:美国副总统黑格、银行家大卫·洛克菲勒、比尔·盖茨、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西班牙国王卡洛斯及王后索菲亚等。
那么这些社会政治经济精英们关起门来谈些什么呢?
在现场采访的法国独立记者文森特以戒备森严的会场警戒为背景,用调侃的口吻面对镜头向电视机前的观众娓娓道来,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虽然彼尔德伯格会议自称为‘私人俱乐部’,同‘八国峰会’等官方会议不同,但该俱乐部涉猎的议题比其它国际会议毫不逊色,北约发展、伊斯兰问题、能源问题、人口膨胀、生态环境恶化、全球化经济合作、新产业经济增长、国际恐怖主义等西方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都是其谈论的内容。彼尔德伯格会议往往被认为是西方重要国际会议召开前的预演。也可以说在俱乐部内举行的是一场幕后长老们的碰头会议,在这里你、我、他这样小人物的命运也许早已经被这些幕后操纵者们决定,所谓的政治投票或民主选举,不过是人民在他们端出来的果盘里的一种选择,表面上每个人看似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水果,实际上你只能在他们为你端上来的水果中作被动选择……
那么,今天这些幕后的长老们聚集在一起又会为大家准备什么样的水果点心呢?就让我们耐心等待吧。这里是法国独立记者文森特为您作现场报道。”
地点:美国白宫总统办公室5月13日
“先生们,这就是‘龙咒’计划的全部内容。”国防部长布莱尔如岩石般的面庞不带丝毫表情地说,“这个计划虽然已经获得在座的多数人的支持,但作为国防部长我个人对此计划仍持保留意见,因为它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部长先生,我们是不是该听听总统的意见了?!”国家安全助理莱斯小姐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布莱尔的讲话。
参加这次绝密会议的9位政府高级官员一起把目光投向总统布什,布什耸了耸肩膀无奈地说:“好吧,我就知道最后的风险还是要由我一个人来承担。”在座的官员不禁会心的笑了,他们知道,这个以牛仔自称的总统总是喜欢以一种玩笑的方式作为开场白,然后作出总大的决策,显然这一次也不例外。果然,当大家笑罢,布什严肃的沉吟了一会,然后拿起他最喜欢的那只金色派克钢笔,用力地在计划书上签写了自己的名字,当他签完字抬起头来的时候,众人从他的眼睛里看到的是战争的火光和冒险的狂热。布什将文档合在一起递给了莱斯小姐,然后以命令的口吻说:“从今天开始‘龙咒’计划正式开始实施,我不想再忍受北朝鲜那个小胖子无休止的核讹诈了,也不想再听到什么反对意见。至于你,布莱尔,三天后我希望在我的办公桌上看到你的辞呈报告。”
地点:纽约新世贸大厦顶层5月21
十三位带着各种面具的神秘人围坐在椭圆形的会议桌旁,他们每个人面前都摆放置着一台精致的便携式电脑,显然会议已经快要接近尾声。
坐在圆桌首席座位上面带撒旦面具的人对众人继续着他的演讲:“各位先生,在座的人代表着当今世界上最具实力的13股地下势力,相信一旦我们结合在一起,就没有那个国家可以阻挡我们的意志。‘龙咒’计划是我们共同携手瓜分未来世界的第一步,摆在你们面前的这台便携式电脑是我们刚刚研制出的智能微型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