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洲狂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洲狂澜-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呢?

再次抬眼去看李均,肖林只觉得坐在那里的李均身后,还有一个高大的影子。肖林挤挤眼,将这个眼子从幻想中驱逐出去,然后深深一叹:“但愿你能自己走出这个影子,否则,你就永远不过是别人的影子罢了。”

他的叹息引来李均的注目,但李均是听不见他心声的。

“之所以不直接去打这四小势力是觉得没有必要。”李均开始解释自己的战略,让大伙儿又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

“若是增强攻这四家,必然会使他们联合自保,如此旷日持久下去,反而给我方造成损失,而且即便打下来,我也没有那么多兵力去守此处,没有那么多人才去管理。倒不如让他们先替我管着,只要见我们不急于攻打,这四家为求生存肯定会来请降,我令他们联军攻打朱文海,他们不敢不听,到那时,不费我一兵一足,他们便乖乖听我摆布。”

在这刹那间,肖林忽然觉得李均身上散分出吞天食地的霸气,霸气是如此强烈,连笼在他身上的陆翔的阴影似乎都被驱散了,这由野心与才能带来的霸气,才是李均的本来面目吧。

座中诸将都被他的气概所摄,就连一向与他不和的纪苏也仰视着谈笑间指点江山的他,眼中闪出炫然的色彩,李均这时长长出了口气,道:“这一计策的关键就在大谷城,大谷地对彭远程不重要,但对于我战略的实施则至为重要,肖统领!”

被他言语中透出的霸气与威严所震,肖林这样的老佣兵将领,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道:“在!”

“你领八千人守住大谷城,可以全权行事,只要对于我战略实施有益的,便请放手去做!”

肖林深深向李均行了个注目礼,应了声“是”,李均又转向他人:“其余人马,随我回雷鸣城,我要等那四家来送降书!”

李均故意没有说这个计划中的一个关键,那就是彭远程,若是彭远程,定然会看破他的战略的,一等发现战略上己方处于极不利的局面,彭远程肯定会采取战术上的手段来弥补,最好的莫过于去攻打其余四家势力,吞并他们既防止他们成为李均的爪牙,又可以壮大己方的实力,还可以防止战略上被三面包围的情形出现。

但只要彭远程一动,那四家为了自保,就不得不更加全力的投靠自己,那时自己就可以迫使这四家交出人质,而使其不敢对自己的要求阳奉阴违,安排肖林领八千人于此,目的也正是当彭远程攻打四家时,能够起到一个支援的作用。

这次出兵,虽然在局部战役中吃了一个败仗,但在战略中却使自己处于一个极为有利的局面中,李均心中畅快是不言而喻的。那日在彭远程手中的小挫带来的郁闷一扫而空,现在他要做的,便是策划如何让彭远程投降了。对此,他有着别人想象不到的热衷。

“象这样的人才,不能让他白白死在战场。打童家时杀死的人太多,以致于后来有人不够用的感觉,这次不能这样了。”正是由于彭远程的存在,让李均进一步认识到人才对自己的重要,从敌人阵营中挖一个人才来,不仅削弱了敌人,还壮大了自己,这一加一减间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陈国崇德十二年七月二日,李均回到了雷鸣城,与在此留守的俞升、苏晌会合。

“统领还是将大谷城拿下来了。”在城门便见到了李均,俞升首先祝贺李均夺取大谷城,他很小心的用了一个“拿”字。

“不过是捡了个空城罢了,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李均心中这样想,但嘴里却未曾这样说:“多亏了全军上下效命,才得以实现这一目标,俞先生辛苦了,这段时间,雷鸣城全靠你与苏晌在支撑呢。”

俞升微微一笑,心里却颇觉温暖,若是华风在时,嘴巴上也少不了客套,但他说话的态度与语气,绝不会有李均这样真诚,他说的更象是居高临下,更象是他在施舍而非感谢。但李均不同,李均说出来自然而然,似乎是朋友间相互感激一般,给人一种平等的感觉。想到李均在狂澜城誓约中那出人意料的贵贱相等的口号,俞升心里不由得暗自折服。

“统领为何不乘胜挥军,将其余四家也收拾掉呢?”行了礼后,苏晌立刻进入了状态,“要不统领命人替我留守在这城中,让我到大谷城参战去,如何?”

虽然不是第一流的勇将,但苏晌在和平军的创业期间所作的贡献,绝不在其他人之下,他对于战争的渴望,也与孟远、宋云等有得一拼。因此李均笑着拍了拍他胳膊,道:“让你多歇上几日,胳膊上多长些肉,到时再派你上战场。”

孟远也扯住他笑道:“我在床上躺了半年,尚且没打上什么痛快仗,你在我伤的时侯打了这么多战,还不满足啊?”

苏晌嘿嘿也笑了,挠了挠头,他道:“总在城里闷得慌,上个月朱家的胆小鬼来攻城,打得一点都不过瘾啊。”

李均约略问了会朱文海攻城时的情况,当时朱文海兵多而城中守军不过一万虎翼军,虽然雷鸣城城高沟深,但经过累次的战役,许多地方都出现了缺口,好在俞升与苏晌指挥得当,而朱文海也不敢全力来攻,城中只损失了不足千人。

李均听完之后便要到伤兵处去看看,对于此俞升与苏晌大为赞成。虎翼军虽非和平军主力,战斗力也不如和平军,但身为主将,就要不偏不倚,才能让士兵心中服气。

在看望了伤兵之后,李均问道:“城中百姓心理如何了,是否还有逆反心理?”

那一次李均破火牛阵夺取雷鸣城,给城中造成了不少的损失,后来撤出时又破坏了城中大多数人赖以为生的银矿,放童家、朱家士兵在城中作战,使得城中百姓不得不纷纷逃离,不逃走的便被乱军所杀,因此溯本归源,城中百姓对于这个给雷鸣城带来大灾的李均,没有半点好感,若非俞升与华宣在城中人缘不错,百姓甚至会以暴动的形式来反击李均。

“百姓生活较为艰辛,有些报怨自然是正常的。”俞升道,“假以时日,便会没有问题的,不过,若是李统领允许,将城中多余的粮食布匹分发在战火中受损失的百姓,更能赢得民心。”

众人一边谈一边进了城,李均向道路两边望去,初次来到这条大街时虽然有些萧条,但街道两旁房屋林立,路上各式各样的人往来频繁。这次进城,眼见饱经战火之苦的城中满目疮夷,街两旁的房屋早被拆除,少数尚存的也可以看到火烧过的痕迹,十之八九是李均破火牛阵的结果。偶尔有百姓站在倾颓的家门口,向众人投来冷漠甚至是憎恨的目光。

这目光让李均心头一阵寒冷,在狂澜城誓约中,自己允诺让和平军辖内的百姓安居乐业,但自己发动的战争,却给其他地方的百姓带来了什么?

“按你说的去做吧。”李均长长叹息,“若是城中百姓不依附我们,夺了这雷鸣城又有何用?雷鸣城之所以会这样,我有无法推卸之责,俞先生替我发个自责榜,我要向雷鸣城百姓认错。”

俞升吃了一惊,自古以来,只有百姓向有权势者认错的,还未听说过掌握百姓生杀大权者向百姓认错,偶尔有国君城主为自然灾异而下责己文书,但大都是对着所谓“神”、“天意”认错,而非对百姓认错。

见俞升吃惊地望着自己,李均苦涩一笑,他自己便是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切的孤儿,自然明白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创伤,这样形式上的道歉自责,对于安抚百姓的作用,实在是有限。

“除此之外,俞先生请人调查一下百姓因和平军造成的损失,所有损失,由和平军赔偿。”他又道。

这更让俞升觉得振奋,当兵的在这乱世,只有掳掠百姓的,还没听说过要赔偿百姓损失,这几个措施下去,雷鸣城中的那些以清高自命的人士定然会惊呆来,百姓的不满也可得到最大程度的缓和。

“银矿如何了,生产正常么?”问了士兵百姓,李均才开始问俞升认为他会最先问的东西。俞升道:“清除上次破坏的工作进展缓慢,因此只有部分矿重新开始生产,但产量一直上不来。”

李均略一思索,便明白原因所在,定然是百姓消极殆工所造成的。他摇了摇头,道:“不必迫百姓,明日张榜时告诉百姓,头三个月银矿收入的一半,用于雷鸣城的重建,请百姓推举城中有名望者组成评议会,对此款项进行监督。他们生产得越多,用于他们自己身上的就越多,想来可以让他们更积极些。”

这又是一个巨大的革新措施,虽然其原形不过是在狂澜城中李均与商人们达成的协议,但推广到此处,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意味着狂澜城中不设有职权的城主、而以百姓推举出的人组成评议会来作为城中的领导机关这种形式,随着和平军势力的扩张,也在扩大之中。

回到雷鸣城的第二天,李均又专门去拜访了魔法太学,向楚青风表示谢意。楚青风道:“些许微劳,何足挂齿,李统领对魔法太学已经很照顾了,为和平军效力,也是为这余州百姓效力啊。”

“除了向仙长道谢,在下还有一事要烦请仙长。”与楚青风客气了两声,李均便直指正题。

“哦,李统领请讲,魔法太学师生数量有限,只恐帮不上李统领大忙。”楚青风委婉地暗示李均不要提出过分的要求。

李均微微笑了,他道:“是这样的,我在银虎城中夺得了童家的宫殿,空着也是空着,因此想将它改为太学,其中便设有魔法分院,想请楚仙长派几位优秀法师前去任教,不知仙长意下如何?”

楚青风猛然抖动了一下长长的寿眉,因为法师极难培养,而且一位出色的法师比之于一个出色的战士更难训练出,再加上千年战争迫切需要大量能立刻上战场的战士而不是苦练十年八年之后才能派上一点用场的法师,法师已经在神洲之中势微,除去一些大国象岚国、苏国,拥有上万人的法师部队外,其余国家的法师部队多是摆设,华而不实,法师似乎只有在小团队战斗中才被重视。楚青风眼见于此早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