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张居正-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拱多拨给殷正茂的二十万两银的军费,能否要回来,以解目下燃眉之急?”
张居正沉吟了一下,答道:“这些时,殷正茂不但有折子进京,奏报战况,打从他接任两广总督后,才三个多月时间,庆远剿匪就节节胜利。昨日,皇上还有旨给他予以褒奖。关于那二十万两银子,他曾给兵部咨文谈及,说是添置了军备。这个人你知道,钱到了他手上,就如同枣儿到了猴子嘴中,抠是抠不出来的。何况当初高拱就讲过:‘只要殷正茂能把叛匪剿
灭,纵让他吞没二十万两银,也值!’应该说,高阁老知人善任。”
“这么说,那二十万两银子是要不回来的了?”
张居正点点头,说:“仆根本就不动这个心思。设若殷正茂今冬之前能扑灭匪患,生擒匪首
,这样的事功,是一千万两银子也买不回来的。”
“只是这样一来,下个月还得胡椒苏木折俸。”
“当初不是计划好了的,共有两个月施行折俸么,皇上既准旨,就得按旨行事。”
“才一个月,就怨声载道,再施行一个月,有的人恐怕要把咱王国光生吃了。”
“你害怕了?”张居正笑着问。
“咱怕啥,怕鼻子掉下来咬了嘴。”王国光自嘲地说,“倘若再有人跳出来闹事,皇太后再
让咱钻烟筒子,那才叫一跤跌进了毛缸,满身是屎了。”
“汝观,事情不会糟到这种地步。”
“很难说,大凡敢闹事之人,后头都有靠山。”
“这倒也是。”
谈完了正事,发够了牢骚,不觉又是日头偏西,王国光起身告辞走了。这一天的连轴儿转,张居正累得身子骨像要散架,他吩咐书办打盆凉水浇了浇脸颊,正说眯会儿,书办又领了一名内侍进来。
“何事?”张居正问。
“启禀张老先生,”内侍跪地禀道,“冯老公公派奴才前来知会您老,明儿个,李太后要去昭宁寺敬香。”
水龙吟
第十五回 老鸨母诲淫真龌龊 白浪子嫖妓遇名媛
崇文门内的东城根,原是一块闹中取静的地方,始建于元代的昭宁寺,就在这里的一条小街上。这条街就叫昭宁寺街。街的南边叫沟沿头,稍北叫闹市口。自沟沿头往东各条胡同,靠南边的叫毛家湾,再靠东边的叫抽屉胡同,再往东叫神路街。抽屉胡同的南边叫盔甲厂,北边是马匹厂,再往东是宽街。马匹厂的西边有梅竹胡同。从毛家湾往北叫一眼井,再过去是铃铛大院。闹市口的东边叫苏州胡同下坡,与之毗连的是箭杆胡同,从那里往东叫铁匠营和豆腐巷。单从这些地名就大略知道,住在这一带的人,大都是些贩夫老卒,佣工匠役,皂隶火等三教九流的下人。各府州县进京食的流民,也大都聚居这里。说它闹,是因为每日这熙熙攘攘的人气。说它静,是因为比之棋盘街、灯市口那些寸土寸金的商业街衢,这里又逊色许多。但是,这里也有一个去处,不但在京城,就是在全国也名声极大,那便是位于苏州胡同下坡与箭杆胡同中间的窑子街。
顾名思义,窑子街乃私男野女苟合交媾的风月之地。这里原是两条胡同间的一处隙地。嘉靖年间,一个在京师混了多年并已混出个路路通的开封府人,在这里盖了几间土坯房,弄几个丐女做皮肉生意。多少年过去了,窑子一家接一家开张,这里便成了花柳一条街。街并不长,但三十多家门面,没有一家干别的营生,齐齐儿开的都是窑子。这些窑子里的妓女,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乃至上百个不等。妓女的来路大致有三:一是从乡下诳骗来的,二是从人口市上买来的,三是收容的丐女。光顾窑子街的嫖客,京城俗称“打针”者,是各色人等都有,但多半都是身列贱籍的市井小民。
眼下正是两头冷中间热的秋老虎时节,京城已有好长时间未曾下雨。今天下午那场雨,紫禁城那边虽下得猛,可是这里连地皮都未曾打湿。窑子街凸凹不平的泥土路,依然是铜一般硬。行人走在上边,若不小心,不是崴了脚就是踢破趾头流血。这时候酉时刚过,只见有一个人迎着火辣辣的夕阳,从苏州胡同下坡方向东张西望走进了窑子街。
历来窑子的生意,都是旺在太阳落土之后,不过眼下这时分,别看日头还绊在街口的柳梢上,只需一个响亮的咳嗽,就能把它震落到灰苍苍的屋脊后头。走进街来的这个人,看上去约摸二十三四岁年纪,生得虽然白净,但身形俱小,嵌在扁平额头下的一双小眼睛,圆圆的,两颗黄豆大的眼珠子渗进不少黄|色。此时他穿了一件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青色夏布直裰,脚上蹬一双半新不旧的布鞋,手上还玩着一把折扇,偏是他走路不老实,一蹿一跳的,一看就知是一个没有四两正经的白浪。
但是,打从这白浪一踏进窑子街口,顿时一条街都兴奋了起来。不为别的,就为他这副“相公”的打扮。来窑子街的嫖客,通常是赤膊上阵臭汗熏天,甚至瘸子瞎子罗锅乞丐都有,何曾见过这等一袭长衫遮到底的白皮后生。立时,站在各家窑子门前拉客的徐娘小厮,都一窝蜂地迎了上去。
“少爷,你高抬贵步,脚下有一道棱。”
“相公,你往这边靠着走,树下有荫凉地儿。”
“哟,好一位爷,瞧一眼,比喝碗冰水都舒坦。”
“嗨,大贵人来,我们家的小姐,个个都眼皮子跳,爷,就这儿,您留步。”
面对这一片叽叽喳喳的奉承,白浪的黄眼珠子转得比陀螺还快。他双手往后一背,两个指头玩着折扇,一副不屑的神气,听得那位徐娘要他留步,他总算站定了,一开口就听得出来是浙江人打的京腔:
“你是这家的老板娘?”
“算是吧,咱姓夏,街上人都叫我夏婆。”
“唔,夏婆。你叫爷留步,有好货吗?”
“有,爷,你自个儿瞅去。”
夏婆搔首弄姿,扭腰伸了个兰花指。白浪顺着她的指头看到门头上悬了一块匾,叫“街头香”。紧挨着大门的,是一扇用窗纸糊死的大窗户。白浪伸头朝门里一看,是一间过堂,放了几张木椅茶几,再往里有一道门,虚掩着,看不出什么气象。
“爷,瞅这儿。”
早已快步跟上的夏婆,手忙脚乱地把那扇窗门打开了。白浪回转身把头伸进窗户,这一下看傻了眼。屋子里头,竟散漫地坐了十几个一丝不挂的姑娘。
姑娘们有大有小,有丑有妍,有胖有瘦,有高有矮。看见有人伸头进来,谁也不感到害羞,都慌忙从坐着的长条凳上起来,赤条条地一窝蜂拥到窗口。
“老爷,要我吧。”
一位年纪稍大,约摸二十来岁的姑娘抢先说道。她的脸色有些发青,好看的只是那一对鼓突突的奶子,但下腹已经松弛了。白浪的贼眼朝她身上溜了一圈,顿时感到裤裆里的那根东西硬挺了起来,他伸手往下按了按。又下意识地把腰往后窝了窝,然后伸出折扇戳了戳那姑娘的奶子。“马马虎虎,只是老了。”他淫邪而又挑剔地说道。
话音未落,立马又有一个削肩的少女挤上前来,半似挑逗半似认真地说道:
“老爷,我是初出道儿的,比水葱儿还嫩。”
白浪睃了他一眼,脸相、身材都还匀称,只是干巴了一点。众姑娘从他的眼神中看出还是不满意,便又争着向前七嘴八舌推荐自己。站在白浪身边的徐娘这时便拍了一下巴掌。姑娘们立刻就安静了,夏婆训斥道:
“瞧瞧瞧,来了一位财神,都争着上,规矩都哪儿去了?是客人挑你们,还是你们挑客?嗯?都朝后站,按章程来。”
经这一骂,姑娘们都老实了。往后退到墙根一字儿站定。夏婆又朝她们做了个手式。姑娘们便一个个依次走到窗户跟前。每位姑娘在白浪面前,都要表演几个挑逗的动作,展示自己的丰|乳肥臀,玉颈纤腰。实在没什么好展示的,便手把牝户,朝白浪投过一注企盼的目光。白浪痴痴地过了一回眼瘾,姑娘们已退回到凳子上坐了,他还像一根木桩似的一动不动。夏婆伸手轻轻戳了一下他的腰,小声问道:
“爷,看中了哪一位?”
“啊!”白浪如梦初醒。一呲牙笑道:“你这位大娘,这些姑娘,我怎么都闻着有一股狐骚味儿。”
“哟,看你这位爷说的,”夏婆扭捏着搡了白浪一把,调情说道,“这味儿是窑子街的正味,没有这狐骚味,那还叫什么窑子街!”
这时,夕阳已下沉到屋脊后头,拂面的风也顿时凉爽了起来,街上的流客渐多。看这些人有的是常客,有的也如同这白浪,是新来乍到。大凡常客都有自己的老相好,一进窑子街就挖头直奔目标而去。新来乍到之人深恐吃亏,故总想挨家走完挑上一个最好的。眼下这位白浪就是这心思。他拿扇子骨拍了一下夏婆的手背,笑嘻嘻说道:
“夏婆,本大爷还想看看其他各家。”
“大爷,俗话说走多了脚酸,看多了走眼。我家的姑娘,你已经看到了,一个个都是娇滴滴的,水灵灵的,白腻腻的,勾人魂的,一句话,都是窑子街上最好的。”
白浪扑哧一笑,谑道:“常言道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如今是夏婆卖花,自卖自夸。你的话我信,但还是货比三家为妙。”
说罢,白浪已是抬脚走去。顿时只听得一声锐叫“挑帘儿——”,原是一直站在旁边捡耳朵的隔壁家拉客的小厮,早已跳到自家门前,撑起衬了白纱的雕花杉木窗前,白浪伸一看,同方才看的一家大致情形差不多。原来窑子街的各家窑子,其建筑格局大致相同。临街正门之侧,必定是一扇又大又宽的窗户,窗户里头是间大厢房,姑娘们都赤条条一丝不挂呆在里头。平常窗户都是关着的,一有客人来,在店前拉客的伙计便会把窗户撑起来,让客人挑货。
白浪如此一家家看下来,不知不觉过了大半个时辰。斯时霞光尽褪,暮霭渐浓。各家窑子门口,都点亮了写有店号的大红纱灯。这位白浪从街头走到街尾,虽然大饱眼福,免费欣赏了各类年轻女人的胴体,但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