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张居正-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只听得“哨”的一声,盘丫吉的刀尖刺在牛勇的刀片上。一刺一挡双方较上了手劲,坚持了一会儿,还是不分胜负,于是又各自跳开。喘过一口气,又奔上前来再次厮杀。斗过这百十回合,牛勇对盘丫吉的刀法已大致清楚,他擅长正面攻击,主打头胸胯下三点。因此就改变策略,专从两侧进攻。只见他闪跳腾挪时左时右走位飘忽。这样避实就虚,盘丫吉应招便有些吃力,又斗了一二十回合,眼见盘丫吉想扭转局面,抡刀耍了个乌龙摆尾,诱牛勇来攻。须知这一招里面也藏了杀机,牛勇如果按常理奔向盘丫吉故意留下的右侧空档,只要他一挪步,盘丫吉就会一个鲤鱼打挺跳起,从半空中劈下一刀,进攻者就会被他劈成两半。牛勇看出这是一个夺命之招,但他
艺高人胆大,竞真的猫腰举刀奔向盘丫吉的右侧,盘丫吉大喜过望,顿时凌空跃起朝扑过来的人影劈下一刀,谁知却劈了一个空。原来就在他跃起的那一刹那,牛勇早已倒地滚开。盘丫吉刚刚落地,牛勇已在他身后站了起来,不等盘丫吉转身,牛勇猛地一脚踹向他的后背。盘丫吉猝不及防,顿时摔了个嘴啃泥,牛勇趁机又迅速扑上去,猛地一脚踩住他握刀的手,盘丫吉疼痛难忍顿时松了手,牛勇就势把刀夺了下来。
眼见牛勇得手,紧张得出了一身冷汗的殷正茂立即大吼一声:
“上!”
几个虎贲勇士应声抢步出列,三下两下就把尚未缓过神来的盘丫吉两只手反剪绑了个结结实实。
“督帅为何要绑我?”盘丫吉问。
“为什么要绑你,难道你自家不明白?”殷正茂抹掉额头上渗出的冷汗珠子,恶狠狠问道,“五天之前,是谁派人给水巖山的叛匪送盐巴?”
盘丫吉一惊,稍愣了愣,答道:“不知道。”
“不知道,哼,”殷正茂朝后一挥手,下令道,“带人上来。”
众人目光移向关帝庙门口,只见两位军士押了一个五花大绑的人上来,这人的打扮穿戴同盘丫吉差不多,他一出来就看到了也被捆绑起来的盘丫吉,连忙跑到洞主前跪下。
盘丫吉一看来人遍体鳞伤,问道:“你招了?”
来人也不答话,只点点头。盘丫吉飞起一脚踢向那人的胸口,那人惨叫一声仰面倒下,七窍流血而死。
殷正茂抬手让人把死尸拖下去,一双三角眼死盯着盘丫吉,问:“盘洞主,你为何要派人去给叛匪送盐巴?”
盘丫吉伸着脖子板筋叠骨地发呛:“是人就得吃盐。”
“可他们是叛匪。”殷正茂吼了起来。
盘丫吉不甘示弱,又顶了一句:“叛匪也是人。”接着又骂道,“你这狗官,设计把我拿下,又算什么东西。你有种,就把我杀掉!”
“仗着你丝苗洞人多势众,本督帅不敢杀你?哼,真他娘的井底之蛙。你丝苗洞三千男丁,纵然个个都是天兵天将,我大明十万官员,个个都是孙悟空转世。收拾你一个丝苗洞,还不等于是捏一只蚂蚱。牛勇!”
“在。”
“把他推过去,绑了。”
“遵令。”
牛勇与两个帐前亲兵一块,把盘丫吉推到辕门右侧的一根木柱上绑了,与先前绑着的吴思礼正好成了一对。至此,众位“客人”才明白为何行辕门里头要新竖这两根柱子。
殷正茂设计把这两人赚来,为的是敲山震虎,在发动总攻之前,先肃清内部隐患。这件事可谓办得干净利索,见两人均已绑定,殷正茂又道: “这两名人犯,一个贻误军机造成惨重损失,一个通敌为虎
作伥。大家说,该如何惩处?”
“斩!”在场军士齐齐儿吼道。
“慢!”
忽听有人高喊,殷正茂定睛一看,说话的是庆远府知府许辛之。只见他缓缓离席,走到殷正茂跟前行了下官晋见之礼,说道:
“殷军门,下官有些言语,可否借一步说话?”
殷正茂知道许辛之是来求情的,正犹豫着如何作答,忽见辕门外又滚瓜似的跑进来一名小校,手上提着一个兵部信使专用的牛皮囊,高声禀道:
“报告督帅,京城邸报快马送到。”
“拿过来,”殷正茂吩咐。接过牛皮囊后对许辛之说道,“许大人稍安勿躁,待本帅看过邸报后再与你会话。”说着又喊了一声,“刘将军。”
“末将在。”刘大奎闪身出列。
“你代本帅好好招待客人,已值中午,摆上酒席,让大家喝个痛快。”
殷正茂交待完毕,闪身走进了关帝庙,牛勇拎着牛皮囊紧随其后。
国朝初年,承宋朝公文传递制度,在全国设制了数百个速递铺。传递的方式有三种,一是人递,步行;二是马递,由递卒骑专马送信;三是驰传,即到站换一匹马,日夜不停。这第三种速度最快,昼夜之间最快的能走八百里,所谓八百里驰传指的就是这一种。殷正茂距京城有三千里之遥,加之又担当剿匪重任,所以,他与京城联系的方式,用的便是八百里驰传。尽管这是最快的速递,他收到京城的邸报移文一应函件也得四天半时间。
却说今天信使送来的牛皮囊中,除了通政司的邸报以及兵部的咨文外,另还有张居正的亲笔信一封,他首先拆开张居正的信阅读:
石汀兄见字如晤,先后奉手教,皆有钉封,捧读数回,不胜于邑:
仆数日前,曾面奏主上日:“今两广督抚,乃臣所力荐,能为国家尽忠任事,主上宜加信任,勿听浮言苛
求,使不得展布。”主上深以为然,且奖谕云:“先生公忠为国,用人岂有不当也。”故自公当事以来,虽毁言日至,而属任日坚,然仆所以敢冒嫌违众而不顾者,亦恃主上之见信耳。主上信仆,故亦信公。
来函言叛豉西遁于荔波水巖山中,力屈智穷,情势已见。但崇山乱壑,虽驱入罗网,成擒尚难。万里指
授,恐缓不及事,赖公审图之耳。韦黄二贼,若能扑杀或生擒,幸惟密示,以慰主上悬念,切记切记。
又所寄二十万银票,仆深思仍以多拨军费之名义还归户部,若以李延贿银白于政府,必因此迁祸仆之前
任。玄老既归故里,当让其安享天年。若借机构陷,非仆所愿也。此中苦衷,望公体谅,先此附言,余容后裁。
读罢此信,殷正茂至少悟到了四层意思:第一,京城里对他的“浮言苛求”一直不曾间断,甚至还反映到皇上那里;第二,张居正对他的态度是“毁言日至,而属任日坚”且取得皇上的支持;第三,张居正不想趁人之危,对高拱落井下石;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张居正希望他能尽快擒杀韦、黄两贼首,荡平匪患。想到这里,殷正茂一方面佩服张居正总揽全局运筹帷幄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觉得张居正机心太深难以捉摸。就说二十天前,当他看到邸报,知道高拱的故旧门生利用童立本吊死一事大做文章,凭他直觉,就感到这些人是想趁张居正立足未稳,煽动两京官员群起攻之,以达到赶他下台的目的。正在这时候,张居正来信,希望他能顾全大局,从高拱多拨给他的二十万两银子军费中拿出一部份还归户部以解燃眉之急。
其实,在高拱去职之前,那二十万两银子已被他花得精光。一是派人去浙江买回三百杆火铳,组建了一个火铳营。那时,火铳才刚刚问世,比起长矛大刀来,威力不知大了多少。二是他从黔、桂两省征募了数千名僚人,组建成了一个健勇营。僚人为古中原的苗裔,陆续迁移到川、桂、滇、黔一带深山居住,汉代被夜郎国所统治。僚人大都身形矮小,但捷若猿猴,皆刚勇好舞剑,汉高祖曾招募僚人以平三秦。自此,僚兵英勇善战的名声便屡见史书。只是僚人暴烈刚戾很难统驭,非军事大才则不敢招募他们建制成军。殷正茂与总兵俞大猷多次计议,分析僚人的习性,认为只要能遵其俗而顺其性并不难系縻,遂大胆招募。如今,这两个营组建成功。今日在行辕里拱卫的兵士,便都是这此僚兵。二十万两银的军费虽花光了,但李延向他行贿的二十万两银却分文未动。思虑再三,殷正茂觉得这正是帮老友一把的绝好机会,于是迅即寄去李延向他行贿的二十万两银票,并在信中约略检举李延曾向高拱门生故旧大量行贿的事实。他相信只要把这件事兜出来,高拱的“残党”就会不战自垮。谁知张居正不稀罕这个“杀手锏”,竟把李延贿银偷梁换柱说成是多拨的军费。如此一来,他不但没有人情,反而从中“夹黑”,因此心里头并不朗爽,甚至有些后悔不
该寄出这张银票,反正李延已死无从追
查,自己不交,断没有第二个人知晓。但事情既然做了,吃后悔药也没得用。“二十万银子到了户部,总算能帮叔大兄度过目前的财政困难,投桃报李,只要日后仕途通显,这一举措何错之有?”这么一想,殷正茂心情反而通畅,又把张居正的来信仔细读了一遍。当看到“万里指授,恐缓不及事,赖公审图之耳”这一行时,他精神一振,放下信,又疾步走出关帝庙。
此时,午宴已经摆起,但因吴思礼与盘丫吉两人还绑在木柱上,与会官员与酋长谁也没心思喝酒。殷正茂扫了一眼席上各位,问:
“诸位怎地闷闷不乐,是酒菜不好?”
坐在前面的许辛之趁机站起来,朝殷正茂一拱手,小心求道:
“殷军门,下官想给绑着的二位求个情。”
“如何求法?”殷正茂嘻嘻笑着。
“饶他们一命,让他们戴罪立功。”
“许大人,军法如山,我殷正茂卖不得这个人情。”殷正茂说着,突然把三角眼吊起,大声令道,“把这两名人犯斩了。”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早已待命的两名刀斧手手起刀落,切瓜似地两颗人头落地。
殷正茂瞧着地上滚动的血淋淋的头颅,恶狠狠地说:“今后,有谁再敢通匪贻误军机,杀无赦!”
眼见这惨烈场景,与席众人,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噤若寒蝉。
水龙吟
第二十八回 黑寡妇勇斗金翅王 毕大爷败走秋魁府
从灯市口大街东二郎神庙广场向南折,是庙右街,向西对过称为庙前街。这里是京城有名的斗蟋蟀的场所。蟋蟀又名促织,斗蟋蟀的游戏源自唐代,到了南宋开始大盛。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