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张居正-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咱也一直琢磨这件事?究竟是谁走漏了风声。”
“孙隆做事细心,胡本杨生性胆子小,这两人都不会坏事,惟独这个吴和,是个狗过门槛嘴向前的角色,他好表功,依奴才看,八成儿是他露了口风。”说到这里,徐爵顿了顿,又加重语气言道,“这件事儿露了口风,害的是他自己,设若他把‘卖官’的事儿露了出去,岂不要害一串子人。”
冯保听了半晌不做声,然后阴沉沉问了一句,“依你看,应该接受游七的建议?”
徐爵故作神秘回道:“依奴才分析,这主意不是游七出的。”
“哪是谁出的?”冯保追问:
“是张先生。”
“你怎么知道?”
“咱听游七的口气。再说,这等好主意,岂是游七那榆木疙瘩脑袋想得出来的。这主意一石二鸟,既平了外廷官员的怨愤,又堵了后患。所以,干脆把吴和撤了。”
冯保深思了一会儿,忽然眼露凶光,恶狠狠地说:
“不是撤掉,是除掉!”
张居正·金缕曲 熊召政著
第 七 回 为淫乐恶太监毙命辩部疏小皇上问师
天煞黑,吴和乘一顶四人中轿回到东华门外不远处新购的宅子里,只见门口站了两个人迎他,定睛看去,其中有一个是他的管家,叫麻大年。另一个看不清面目,只约略觉得有了一把等纪。看到他从轿上下来,麻大年赶紧蹙上前来,行过礼后,便凑近耳语道:
“表哥,咱把他带来了。”
“是吗,先进屋再说。”
吴和说着已跨过了门槛,麻大年领着那个人跟在后头进了屋。吴和骤为新贵,早入了大户之列,家里头、r环婢女跑堂打杂一应侍役也弄了十几个,还从真定府老家请来表弟麻大年给他管家。在缙绅满巷贵胄如云的京城里头,这座“吴府”也算是初具气象。吴和一进客堂,立刻就有仆役上来给他宽衣看座,又有女婢忙颠颠沏茶上来。麻大年也招呼客人落座了,吴和借着灯光细看这位客人,只见他大约有五十多岁,鼻子眼睛皆小,偏生了一张大漏风嘴巴,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梭子布藏青道袍,头上戴着程子巾,整个一个邋遢相。
“这就是胡先生,人称大仙。”麻大年笑着介绍。
“久闻胡先生的大名。吴和嘴里虽这么说,心里头却在犯嘀咕.“听说你是神医?”
“算不上什么神医,只不过祖传有几个秘方,可以让人还阳而已。”
胡大仙明里谦虚,但语气倨傲。有那种“挟泰山以超北海,舍我其谁乎”的劲头。这个胡大仙究竟是哪一路神仙,又为何来到吴和府中,说来有一段故事:却说吴和自当了内官监管事牌子,因为“卖官”骤然得了大富贵,俗话说“饱暖思淫欲”,这吴和本来就是个猢狲君子,一旦有权有势,就思着那饮食男女的乐事。他与宫里尚功局的掌制赵金凤玩起了对食儿,遮遮掩掩半明半暗过起了“夫妻”生活。往常没挨过女人,他倒也安分。如今把一个如花似玉的年轻女子剥得赤条条的抱在怀里,却不能正儿八经地于那件事儿,那一肚子沮丧与懊恼自不消说得。恨只恨幼时去势无以复元,做梦都想自己的棒棒能够兀然挺起。麻大年知道他的这份心思,便偷偷四下打探有无这等“神医”,能让他胯下还阳。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终于在润州觅到一位,于是麻大年亲自前往,把这位胡大仙接来北京。久在势利场中,吴和习惯了以貌取人,他觉得眼前的这位“神医”浑身上下觅不着一丝仙气儿,心想可别碰上了撞大运的江湖骗子,便有意拿话试他:
“胡先生的祖传秘方,有什么灵效?”
胡大仙竖起两根指头,颇为自负地答道: “就两个字,造势!”
“造势?”
“对,造势!”胡大仙笑道,“咱这秘方的功效是,无势造势,有势长势。”
“哟,你可是百包啊!”吴和揶揄。
麻大年插话道:“表哥,胡大仙是有这本事,咱见过。”
“是吗?胡先生,你也让咱见识见识。”
“这客堂不是表演之地,你得找间密室。”
吴和看胡大仙神神道道的样子,出于好奇,当即就把胡大仙领到一间空房子。胡大仙闩了门,对吴和说:
“吴公公,咱让你看个稀奇。”
“啥稀奇。”
胡大仙狡黠地一笑,竞解了道袍脱了裤子,精光光露出腚来。他用手指着自己的棒棒,问吴和:
“你看它是个啥样儿?”
“一条软蚕儿。”吴和笑道。
“你看我让它变,你喊一二三。”
吴和盯着胡大仙的胯下目不转睛,一字一顿喊了起来,刚数到三,只见那具阳物果真一探头挺了起来。硬戳戳的煞是威风。胡大仙看到桌上有一把竹尺,便拿过来递给吴和,说道:
“你敲打它。”
吴和小心拍了几下,胡大仙鼻子一哼,埋怨道:“你怕它疼怎地,使点劲!”
吴和一咬牙,真的狠命敲了几下,那棒棒竟像根栗木棍子完全不理会。吴和心毒,竟然把竹尺仄过来猛地砍了一下,那阳物仍不曾受伤。吴和把竹尺一扔,咕嘟着嘴说:
“你这功夫是不差,但与我相什么干。”
胡大仙笑道:“咱方才说过,有势长势,无势造势,对吴公公这种去势之人,咱会造势。”
“如何造势?”
“补阳气,吴公公你再看。”
胡大仙说着,顿时又提了气收紧了小腹。只见那棒棒越发粗壮起来,更奇的是,那只Gui头上竟冒出了汤圆大的一个气泡。
“你看清楚了?”胡大仙憋着气问。
“看清楚了。”吴和盯着那气泡,眼珠子都快吐出来了,惊问道,“这气泡儿是从里面出来的?”
“是的,你看我收进去。”
胡大仙说罢,松下一口气。郡只气泡果然缩进Gui头里了,他又鼓了一口气,那只气泡又从Gui头里“长”了出来。胡大仙一连表演了几次,让吴和看够了,这才又穿上裤子和道袍。
这番表演,把吴和的疑惑全都打消。他不得不惊叹胡大仙的胯下绝技,不由得羡慕问道:
“你那气泡儿是怎么鼓出来的?”
“那就是元气呀,所谓势,就是元气。”
“胡先生,这元气真的能补上?”
“能!”
“要多少时间?”
“这就事在人为了。”
“胡先生,你别卖关子!”
“咱不是卖关子,”胡大仙看出吴和心情急迫,解释道,“只是要看你吃什么药。”
“吃什么药,还不是你定。”
“是我定,但得对你说清楚。”胡大仙说到这里便有些踌躇,又道。“你若狠得下心来,也许只要半年,你就可以还阳。”
吴和“还阳”心切,赶忙表态:“只要治得病,狠狠心又算得什么,你说,要如何狠心。”
胡大仙道:“丧元补元,这是大法。你道最好的元气藏在哪儿?”
“你说。”
“是初生婴儿的脑髓。吴公公若是能半个月吃一个婴儿的脑髓,保准半年,你胯下的阳物就会同常人一样。”
“你说什么,吃婴儿脑髓?”吴和这一惊非同小可,“你这不是叫我戕害性命么?”
胡大仙咧着他的漏风嘴巴,似笑非笑地说:“要不,你改吃猴脑,只是药性儿缓。”
“缓多少?”
“半个月吃一只猴脑,一直不问断,恐怕得五年。”
“五年,这太慢了,不成!”
胡大仙见吴和拧眉攒目一脸不高兴,便讥道:“吴公公,治病可不是上街买东西,任你讨价还价。要想立竿见影,你只能吃婴儿脑髓。”
吴和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抱着头思忖了好大一会儿,才又抬脸问道:
“胡大仙,你说实话,你吃过人脑么?”
“没有,咱吃过猴脑。”
“有人吃过人脑么?”
“有,咱接治的病人里头,还不只一个人吃过。”
“病治好了?”
“肯定治好了,上个月,被咱治好的一个病人,还生下一个大胖小子。”
“啊,”吴和露出艳羡的眼神,接着问,“这婴儿脑髓,是个啥滋味?”
“你吃过猪脑么?”
“吃过,滑溜溜的,就着酱吃,还是美味。”
“人脑比猪脑还要嫩,只是不能煮熟吃,一打开颅就得趁热吃,也不能加作料。”
吴和顿时有些恶心,蹙着眉说: “如此残忍,怎吃得进口呢?”
“为了治病,就顾不得了。”
吴和点点头,又在房子里踱起步来,看得出他心中惶惑下不了决心。胡大仙倒也不逼他,只顾自跷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养神。
忽然,吴和停下脚步,问胡大仙:“既是补元造势,这婴儿必定是男的了。”
“是的。”
“半个月吃一个,半年下来得吃十二个,上哪儿弄这多的货呢?”
“只要吴公公肯出银子,货包在咱身上。”
“要多少银子?”
“五百两银子弄一个婴儿。”
吴和心中盘算这价格不贵,嘴里却问: “能不能再便宜一点?”
“五百两银子买一条性命,你还嫌贵?”
吴和被噎了一下,自惭地一笑,又问:“婴儿弄来以后,又如何处置?你总不能让咱眼睁睁地看着婴儿的脑袋被敲开吧。”
“这个嘛,你吴公公就不必担心,一应开颅配药之事,都由在下承当。”
“还要配药?”
“不配药,光吃人脑有啥用?咱家的祖传秘方,就是还阳丹,婴儿脑髓只是药引子。”
“好了,这些都依你,就这么办吧。”
“吴公公下定决心了?”
吴和一脸严峻,指着胡大仙说:“半年以后,咱若恢复不了男儿本色,你也甭想活了。”
“吴公公这是说哪里话,”胡大仙一拍胸脯,大包大揽说道,“六个月后,咱胡某包你能够传宗接代。”
谈完这些要紧话,吴和便让麻大年把胡大仙领到街上去寻间客栈住下。他自己到膳房里吃了点东西,然后魂不守舍地跑到大门口瞻望。他在等赵金凤——他的对食儿伴当。大约戌牌时分过半,才见一乘两人抬的小轿进了胡同口,在他门前停下,轿上下来一个腰挂牙牌的小内侍,这是赵金风女扮男装。却说大内紫禁城门禁极严.一过酉时便把通向外头的各座城门尽行关闭。所有内侍无事均不得出门。宫女管束更严,晚上不单不能出内城,就是所居宫室的大门也不得擅出。内侍中有要紧事出去的,须凭司礼监发放的通行铜牌放人。吴和自与赵金凤成了对食儿,每每嫌宫里头行事不便,便要约她出得大内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