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良竟然能够因为一句话,就自动地卸下兵权,东北军也没有因此出现哗变或是拒战的情况,更是自从清朝末年以来,拥兵自重者近乎不可能的表现。

  不过热河与长城之战事前的中国舆情反应,可以说是对于中国国力与军力的情形了解过少,因此对于张学良以及东北军的表现给与过于严苛的批评,舆论把东北军骂成“不抵抗部队”,“一战就败”,而把西北军的喜峰口之战,捧为国之干城。热河抗日作战的失败,对于浮夸的舆论与不切实际的人心,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在北平的“学者专家们”,这才开始深切的了解到,中、日国力的差异,有着整个民族全方位的历史问题。日本不是由一天而强盛,中国不是因一人而落败。

  其实这是当时中国人的民族心理问题,不敢真正面对失败的原因,一定要找一个替罪羔羊(东北军)泄愤,以减少每一个国民其实都应负起的历史责任;而同时对西北军的喜峰口逆袭战果,作出过度的宣扬2,以证明是东北军太差,而非中国军力的不行。事实上,当时东北军一样地在明知无法战胜的状况下,对日军攻势进行浴血作战,只是因为张学良下野,政府与舆论又要找东北军当成替罪羔羊,因此缺少公正的报道,而其实西北军一样有其脆弱的一面'3'。

  事实上,当时蒋介石无法亲自率军北上指挥压阵的原因,是因为国民政府在江西刚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的军事行动。同时汪精卫在热河作战之前,曾经亲访广州,当时广州政府领导人邹鲁就明白表示,假如蒋介石调兵北防热河,广州方面不但不会协助或保持中立,而是会出兵攻击南京。中共在江西、安徽、湖北等各地苏区的部队,更是从中牵制了国民政府军队的移动。当时的国民政府,无论是派晋军、西北军或是东北军的其它将领,都更加难以指挥中国的部队进行热河保卫战,甚至就连蒋介石亲率中央军与日本作战,结果恐怕也是好不到那去。因为实情是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将领与部队,能够抵挡武藤信义所指挥的关东军的攻势。

  11。3 人心向背是战争的关键因素

  为什么中国军队在一二八事变的上海,可以打得如此轰轰烈烈,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可以困扰无敌的关东军,而华军在热河与长城之战却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呢?就历史的角度而言,关键在于民心士气的支持。因为当时无论是在上海还是东北,人民都是热烈支持华军抗敌作战的,因此中国军队可以在人民的支持下,越战越勇而有超水准的表现。但在热河的状况刚好相反,当地的人民根本是利用机会反抗军阀“汤老虎”部队的虐政,因此华军在没有得到人民主动支持的环境下,张学良无法派遣缺乏国家意识,以及没有足够后勤的地方军队,事先进驻热河。在作战时,缺乏人民支持的部队,其战斗表现,必然会在水准之下。

  而日军的训练、编组以及武器装备,在接近三十年来的重点配置,都是为了在西伯利亚与俄军进行野战准备,因此比较不知如何应付城镇的攻坚与巷战,也不知如何面对人民起义的游击作战。日军在上海与东北地区的作战,既有轻敌的问题,又需要时间调整适应,因此日军的作战表现也就在水准之下。但是日军在热河之战,刚好得到日军最为优秀的将领指挥,又可以充分发挥野战的能力,加上策反工作非常的成功,热河民团又有响应日军的军事行动,所以关东军在热河的作战,当然是得心应手、大有表现。

  在热河保卫战之前,当时中国的舆论界,一天到晚地把政客与“报纸军事专家”的谬见,大量地加以渲染与散播这些见解,把一二八事变的中国军队能够暂时的守住阵地,当成日军战力其实不足为惧的证明,把东北抗日义勇军的风起云涌反击,当成关东军战力不过尔尔的事实,舆情当然就会期待中国军队在热河再有杰出的表现,事实上,这些舆论可以说是爱国热情有余,但是对于事实了解缺乏,只会影响到整个战略的布局,更造成了引爆政潮的燃料库。

  11。4 日军掌握作战的优势

  当然从战略对抗的角度而言,日军进兵热河的战略目标非常清楚,攻占热河,痛击华军,以切断关内对东北义勇军的支持,并且扩大华北分裂的局势。但是中国军队的战略目标则并不清楚,张学良先是期望热河能够成为中日两国的一个缓冲,以尽量的拖延双方冲突的时间,减少东北军的伤亡,蒋介石则是把热河的保卫战,当成一场维护政局安定的牺牲打,作战目标不在保住热河(因为根本也保不住),更不是就此进行中日全面的战争,而是要给国人一个抵抗的交代,以安抚民心,同时能让日军多付出一些侵略的代价,而稍知收敛。

  而关东军在武藤信义指挥下,犹如脱胎换骨般地发挥高超水准的战力,一扫过去受困于东北义勇军的形象,也是出乎蒋介石与张学良的意料之外。武藤信义只以两个师团加两个混成旅团的部队,就敢大胆地发动热河之战,造成中国部队几乎措手不及的应战。中国方面则是由于军力的调度,特别是后勤支持,有着根本无法克服的困难,因此对于进驻塞北寒荒的热河作战,本来就是有些应付舆论压力的消极作战。当时张学良真正的主力作战部署意图,不在热河而是在长城沿线抗敌,以确保河北平津,热河反而成为陪衬的作战,只要能有抵抗的表现就好。不料热河作战的表现过于差劲,造成华北人心与军心的全面浮动,蒋介石只有在仓促之间北上,张学良负责请辞,蒋临时重新布局,在长城沿线与日军作战。

  虽然当时各军在长城的作战,特别是中央军防守古北口到南天门的血战,几乎是以全师牺牲为代价,西北军在喜峰口与罗文峪甚至出现成功的逆袭,而东北军王以哲部、何柱国部与晋军商震部、傅作义部,在滦东也都有相当英勇的抗敌牺牲,但是当时中国部队,根本对于现代新式的火力所知有限,在长城地区坚硬地形难以临时构建有效的防御工事,而日军使用空军与重炮的优势火力,造成中国守军阵地几乎全毁,也就无法成功地对抗日军的攻势。不过这系列的战斗,证明了中国军队的确敢于牺牲,不再是一支望敌溃散的“太监军”了'4'。

  11。5 华军作战需要大幅改进

  不过就作战指挥而言,当时何应钦与杨杰的长城防御作战战略,实在是过于的被动与呆板,只是强调各军死守险要阵地,而与日军进行浴血作战,来展现中国军队流血与牺牲的精神,却没有在战场上发挥协同作战的功能,更没有运用主动反击的战术,打击日军极其脆弱的后方与补给线,实在是相当的失算。

  事实上,当时在长城防线的中国军队,应该采取更为灵活的机动防御,一方面以部分军队,依据地形险要布阵防守,但是应抽调更多的兵力,采取精锐编组,在长城沿线一些日军兵力薄弱的地带,主动地越过长城,利用复杂的地形,深入日军的北侧反击敌军,甚至可以远征日军补给集中的后方据点,进行大胆的敌后攻击与破坏,与包围日军的后方据点,而造成日军首尾受敌的压力(因为当时日军在热河后方的兵力的确不足,军力几乎全都调到长城正面攻击华军了),而不是让各军完全以被动的防御,等待日军强烈火力来逐一击破。

  当然要实施这种机动防御,是需要有更好的部队协调,以及更为宽裕、可资调动的兵力,同时也需要指挥官有足够的企图心、决策的胆识与能力。这不但是当时何应钦与杨杰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中国军队直到武汉会战后期,才开始懂得运用这种战术,在三次的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才真正灵活的使用这种战术。

  11。6 长城作战对日本侵华策略的影响

  日军在赢得热河与长城之战的胜利之后,当然成功的截断了中国支持东北义勇军的联结通路,使得义勇军在热河失守之后的短期间之内,因为进一步的失去支持,大部分的部队被日军消灭,一部分则是退到苏联的境内,不过仍然有少部分义勇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以游击战的方式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东北义勇军自动自发的英勇作战精神,是在中国的近代史中,一个唤醒了民族精神的历史事迹。东北义勇军的精神所兴起的一股抗日的共识,开始成为凝聚中国统一与新生的力量,终于成为中国走出几世纪迷失的历史动力。

  日军占领热河后,不但完成日本对于拱卫满洲国的战略,同时也为推动“蒙古国”,找到一个理想的桥头堡,这时日本的侵略野心,简直已经到达沸腾的地步。日军既已穿过长城,兵临平津,就进一步的积极制造事端,煽动军阀与汉奸政客,以推动设立“华北国”。日本终极的战略目标,就是分裂中国,然后加以宰割。

  不过,中国军队在热河与长城的作战与牺牲,多少让日军觉得,要想再演出类似九一八事变那种近乎无抵抗的占领中国事件,是不可能的,因此日本必须设法策动与扩大中国内部的分裂,然后再加以介入与利用,它才能顺利的“征服”中国。所以日本在热河长城作战后,暂时停止全面的武装侵略,对华开始采用武力压迫之下的政略行动,准备一块块地肢解中国。首先上场的就是“蒙古国”的建立,以及“华北五省的自治”的推动。枪声未息,谈判上的压力就已上阵。

  事实上,日本在谈判桌上的强横态度,绝对不减于在战场上的残忍手法,不过中国只有见招拆招,国民政府多数采取息事宁人的退让政策,用尽一切力量与日本周旋,才勉强换到了四年的准备时间(1933…1937)。而当日本发现中国已经开始凝聚抗日的共识,以及有了一些建设与军事的成果之后,就决定提前发动对中国全面的侵略。

第十二章、兵临城下的塘沽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