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翔苍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龙翔苍穹-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朝全国地方行政区域分为省、府(州、厅)、县三级,省设总督、巡抚以统辖。府设知府等官。同时,清朝还“自畿辅达各省,东则奉、吉、黑,西回、藏,北包内外蒙古,分列将军、都统及大臣镇抚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除了西南各省相当一部分实行改土归流以外,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大都采取了不同于内地府州县制的组织,主要有5种形式:①在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派驻将军、都统、副都统或办事大臣等军政大员,分别统管当地少数民族事务。如在内蒙古设有察哈尔都统、副都统,热河都统;绥远城将军;归化城副都统等官。这些军政大员的职责是“掌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②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分全国蒙古族为19盟、203旗,除察哈尔、归化土默特、准噶尔和呼伦贝尔等蒙旗之外,各旗都设扎萨克(旗长);旗以上是盟;设盟长。旗扎萨克和盟长,都由中央王朝委派蒙古王公贵族担任。③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沿用当地的伯克制;各城设阿奇木伯克等官。阿奇木伯克为伯克中最高的职位;“掌综回务”;其次为伊克罕伯克;“掌赞理回务”;再次为噶杂拉齐伯克;“掌地亩粮赋”,以及商伯克、哈资伯克等。各城的伯克都听命于驻防大臣。④在西藏,由驻藏大臣统辖全西藏的政教事宜。以达赖□嘛掌全藏政令;驻拉萨;班禅□嘛掌后藏寺院与其教民,驻扎什伦布。达赖和班禅都“受成于驻藏大臣”。“藏地分卫、藏、喀木、阿里四部,各置噶布伦治其地;职任綦重。仔□以降;为佐理国事官。戴□以降,为各城典兵官。边营官以降,为各城治民官”。西藏的僧官,“有国师、禅师、扎萨克大□嘛、扎萨克□嘛、大□嘛、副□嘛,并堪布监督之”。自国师至□嘛,专司教事。⑤在西南各省和甘肃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沿袭明制,设置文武土官,由当地少数民族头人、贵族自理其政。土官有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土指挥使、宣慰司宣慰使、安抚司安抚使、长官司长官等。土官有文职、武职之分;文职由吏部验封司“堪土官世职”;武职由兵部武选司典“土司政令”。各地土官由各省督抚、大臣分别管辖。 

特点综观中国古代历代民族事务管理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管理机构的设置源远流长,虽然历代的名称不同,但从未间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管理机构逐步健全,特别是元朝创立的因地制宜、分类设官,各仍其俗,随时而治的管理体制,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②历代少数民族事务管理机构的职能,就上层而言,主要是朝觐、朝贡、宴劳、册封、迎送一类事务;就下层而言,则是开互市、置译官通事、设馆学生、课征赋役、置兵周边等,这就赋予各该管理体制以加强各族人民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的功能。③由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层次上的差异,历代中央王朝基本上利用各少数民族头人、贵族等就地管理,在佛教盛行的西藏地区,则实行政教合一,使其在中央王朝统摄下自理其政,从而使古代少数民族管理体制多少带有民族地区自治的因素。④保证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在军事上的监领和守护地位 

。 

而我们在现在的这种情况下,处理好民族问题 就 是一个重点了。这些历史上的有益的我们是要去学习的。 

任何区域特性、地方特色比如方言、特色生活习惯、种族、少数民族等等都有可能造成各地区之间的隔阂与摩擦,从而成为分裂的根源。不要小看那些看上去并不严重的分歧,只要产生了大范围的独特性,这个地区就会自然而然产生分离主义倾向。面对这样的情况,最好的防范措施就是强权统治。 

在我们的西部开发当中,西部的 

喀什地区是一个重点,这里在历史上先后有六七个国家,在西汉的时候成为我国的边疆,在这里散居着17个民族,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在全区的350万人中,维吾尔族有大约300万人,占89。%以上;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等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占1。5%左右,其他少数民族还有满族、蒙古族、俄罗斯族、回族等。 

新疆建设兵团农三师也在这个地区的叶尔羌河和喀什噶尔河流域,全师一共有9个团,共计人口有将近20万,其中汉族人口占一半以上,在这里是民族融合的典范,各民族相安无事,通行汉语,许多从这里走出去的少数民族到了内地也发展了不少事业。 

但是,喀什也是东突分子重点活动的地区之一,新疆开发了60多年了,民族居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1884年清朝建省到现在,汉人在北疆逐步占了多数,也逐步同化了不少当地人,而南疆则还是传统的维族地区,因此,东突分子也就把发展民族分裂分子的重点放在了南疆,从1995年起,这里基本上就是新疆那些闹分裂活动的重灾区。在南疆除了建三师以外,我们基本上没有向这里移民,也没有工业企业向这里扩展,一是当时的条件差,交通极其不方便。二是怕大规模的移民引发民族矛盾,原本的意思是给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一个缓冲的空间,可是实际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那些分裂分子利用我们政策上的空子,大肆发展分裂武装,残害我们的干部和群众,大量的制造恐怖事件,对于这样的组织,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也被列为世界级的恐怖组织,成为各国打击的对象。 

可是纵观历史,这片和华夏民族联系紧密的土地却是战乱不断,分裂不断,明代以前对于这片土地的管理是松散和放任的,从清代开始中央加强了对新疆等地的管辖,但是叛乱也随之而来,光在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就对西部的叛乱镇压和平叛不下几十次,最后的一次大的平叛是左宗棠1876年讨伐阿古柏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所有新疆领土,解放后,新疆大的叛乱没有,可是小型的骚动几乎没有停止过,王震将军率领解放大军在新疆囤垦,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移民,由于建设兵团的存在才在北疆有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也使北疆地区汉族的比例大过其他民族,同时也使得生活在汉族居住区的少数民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新疆历年来考上高等学府的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是来自和汉民族杂居的地区。他们在思想上文化上都逐步的被汉民族同化,因此,多民族的融合才是边疆地区长治久安的根本出路。 

新疆南疆地区地域广阔,人少地多,地下蕴藏着大量的稀有矿藏,钨、钼、铋、锑、铍、锂、锶、铌、钽等储量都十分可观,在和田地区还蕴藏着大量的金、铜、镍等贵重金属,塔克拉玛干沙漠里还蕴藏着大量的石油,现代科技已经具备了向这里大量移民的条件,来这里的移民应该是以现代挖掘业为主题的工业人口,而不能片面强调是以发展农牧业为主题的农业人口,这一点,也许以前没有弄明白,但是,现在应该往这个方向去考虑。 

这个又关系到我们 西部开发又一个大问题…………水!!! 

改造塔里木盆地的条件也是很好的。在和田南面的昆仑山上有我国最大的山岳冰川,长达25公里玉龙冰川的面积有250多平方公里,是很好的水资源,从喀喇昆仑山口至空喀山口全长170公里的山区,大部分为冰雪覆盖,是现代冰川发育与分布区。昆仑山脉的冰川主要集中分布于喀拉喀什河到克里雅河之间约400公里的山区,它属大陆性山岳冰川,雪线高、规模大、但是,融化速度缓慢,整个昆仑山的冰川有几十万平方公里,这么多的水资源不利用实在是太可惜了,怎么使这些冰川的融化过程加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修2 33

(更新时间:2005…1…1 12:36:00  本章字数:2212)

我和我的朋友曾经仔细的研究了沙漠的成因,在中国中国东起东北平原西部,西迄新疆喀什噶尔的北方九省(区),都分布有大大小小的沙漠(沙地)。中国沙漠自西而东分布在不同的自然地带,由于所处的自然条件不同,各个沙漠的特征出现明显的地域分异。以沙丘的植被固定程度为例,西部(贺兰山以西)干旱荒漠地带,除准噶尔盆地降雨稍多,植被较好,沙漠中大部分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外,其余沙漠都以流动沙丘占绝对优势;而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平原西部干草原地带的沙地,则以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为主,流动沙丘只零星分布在沙漠边缘植被被破坏的地方。也就是说,自西向东流沙逐渐减少,固定、半固定沙丘逐渐增多 

沙漠是干燥气候的产物,干燥少雨是沙漠形成的必要条件。从整个地球来看,干燥气候区域(干旱区)的形成,主要与纬度、大气环流等因素有关。在南北纬15~35°之间,是副热带高压带(又称回归高压带)控制的范围,终年为信风吹刮的区域。在高压带内的空气具有下沉作用,空气下沉时形成绝热增温,使相对湿度减小,空气非常干燥。信风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稳定风向,它在吹向赤道的过程中不断增热;空气越热,消耗的水量也就越大,结果使它成为十分干燥的旱风。这样,在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区,大气很稳定,湿度低,少云而寡雨,成为地球上雨量稀少的干旱区。世界上多数大沙漠都分布在这里,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西南亚的阿拉伯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等。因此,有“回归沙漠带”之称。由于中国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是由西南太平洋、南海、孟加拉湾和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的夏季风带来的。因此,处于亚热带的中国东南沿海和华南地区,正好首当其冲,降水丰沛,成了世界上同纬度雨量较多的湿润地区。然而,位于温带的广大西北和内蒙古地区,因深居内陆,距离海洋遥远,夏季风到那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