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原帝国-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31〕在这个时期,斯基泰人发现他们正处于两个民族之间,即来自亚洲的萨尔马特人和正在扩张势力的、属色雷斯…弗里吉亚人种的盖特人(未来的达西亚人),盖特人在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割地为王。
    〔32〕斯特拉波,XI,2。
    〔33〕关于其他一些具有特征的青铜器,虽然无疑是在芬兰…乌戈尔人的地区内而不是在萨尔马特人的地区内发现的,但读者可以参看南乌拉尔河以西乌发古墓中的遗物和乌发与帕姆之间的埃卡特罗夫卡珍品中的遗物,塔尔格伦将它们的年代都定在公元前300…100年间(塔尔格伦的文章〔Etudes sur la Russic orientale durant l'ancien age du fer〕,载《欧亚大陆北部古迹》第7期,1932年,7)。具有卷曲动物纹的饰片在帕姆东北的格里亚德罗夫发现,似乎也是受萨尔马特的影响,塔尔格伦把它们的年代定在公元初年。彼得一世珍品中,在西西伯利亚发现的大量饰片似乎可以看到从斯基泰人(或者说是未来得及走的斯基泰人)向萨尔马特人的过渡。然而,它们是属于斯基泰时期的,与内罗和加尔巴钱币有联系。参看J。维尔纳的文章(Zur stellung der Ordosbronzen)(载《欧亚大陆北部古迹》第9期〔1934年〕,第260页)。
    〔34〕参看罗斯托兹夫的《伊朗人和希腊人》图25。波罗夫卡的《斯基泰艺术》第46…48页,第7和8图
    〔35〕塔尔格伦的《俄格拉克提村》(载《欧亚大陆北部古迹》第11期〔1937年〕,第71页)。
    〔36〕参看塔尔格伦的《吐沃斯丁收藏》(赫尔辛基,1917年)。J。梅哈特的著作(Bronzezeit am Ieuissei)(维也纳,1926年)。捷普卢可夫的文章(Essai de classification des anciennes civilisations métalliques de la région de minoussinsk)(Materialy po Etnographii)(列宁格勒,1929年IV)。
    〔37〕这种锅的锅身呈圆柱体,带有笔直的、呈直角状的耳,在切尔努施博物馆(巴耶使团在米努辛斯克发现的)和布达佩斯博物馆都可以看到。参看Z。塔卡奇的文章“弗朗西斯·霍普纪念展览”(《大亚洲艺术》布达佩斯〔1933年〕,第17和68页)。
    〔38〕关于斯基泰墓中首领尸体旁边的殉葬马,参看希罗多德《历史》(IV,72)。关于驯鹿,参看Acad。 Cult。 Matér;(1931年2月)。
    〔39〕关于包括帕兹雷克、希柏、卡坦塔等在内的文化群,参看M。 P。格里亚兹诺夫的文章(载《美国考古学杂志》1933年,第32页)。S。谢列夫的文章(《亚洲艺术评论》X,4,1937年,206)。L。莫根施特恩的文章(上引书,第199页)和著作(Esthétiques d'Orient et d'Occident)(巴黎,1937年)。J。维尔纳(《欧亚大陆北部古迹》IX,1934年,265)。关于帕兹雷克面具,参看扎尔莫尼(Chinesésche Schmuckform in Eurasien)(上引书,第329页)。关于博斯普鲁斯的钱币,在准噶尔地区发现的,属公元前3世纪的,参看上引书第249页。
    〔40〕参看格里亚兹诺夫(载《美国考古杂志》〔1933年〕,第32页);塔尔格伦的“俄格拉克提”(载《欧亚北部古迹》XI 〔1937年〕,69)。
    〔41〕当时这些人种可能已经混合。迦尔迪齐记述,在他那个时代黠戛斯人仍然是白皮肤和红头发。然而叶尼塞河畔的这些黠戛斯人最初并不是一个说突厥语的民族(拉德洛夫《蒙古古代碑文》圣·彼得堡〔1895…1899年〕,第425页)。
    〔42〕有可能把在西伯利亚,甚至在蒙古的俄格拉克提村(即克孜勒卡亚,“红岩”之意)、在米努辛斯克附近的苏拉克、在叶尼塞河上游乌梁海地区的摩罗索瓦,最后在鄂尔浑河畔的杜尔伯斤和伊勒克…埃里克所发现的奇特岩画中的一部分归属于萨尔马特人的艺术。在乌梁海(唐努乌拉)壁画中发现了明显是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的鹿和熊的速写,作品以其线条的运动使人想起了最优秀的希腊…斯基泰人的作品(布鲁克、卡德拉拉、柴汗沟)。另一方面,以画有头戴无檐圆锥形帽子和手持弓与长矛的骑士为代表的一些苏拉克(米努辛斯克附近)岩画,也并非完全不像克里米亚地区刻赤的罗马…萨尔马特人的壁画,事实是,在苏拉克已经发现了“鲁尼”文碑,它使某些人将这些岩画定在晚至7世纪。例如塔尔格伦的《内亚和西伯利亚岩画》(载《欧亚大陆北部古迹》VIII〔1933年〕,175—197页)。在其他书中,弗蒂奇指出了7世纪的后期米努辛斯克文化与列维底亚时代的前匈奴文化之间的关系。参看N。费蒂奇的文章(Die Reiternomadenkutur von Minussinsk)(Metallkunst der Landnehmenden llngarn,载《匈牙利考古》〔1937年〕,第202页)。
    〔43〕“Hsiung…nu; Hans和Huna这些名字互相之间能够没有联系吗?这不可能”。伯希和(《亚洲杂志》,1920年,第141页)。
    〔44〕据司马迁记,这次服装改革的官方促进者是赵武灵王,时间是公元前307年。参看《史记》43《赵世家》。
    〔45〕白鸟库吉用中文词源解释“单于”一词,意思是“广大”(《可汗和可敦称号考》载《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I,II。《论匈奴的疆域》载《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V。71)。
    〔46〕阿尔伯特·赫尔曼(《地理学年鉴》1935年第131页)。
    〔47〕《史记》卷110《匈奴传》。
    〔48〕白鸟库吉记,匈奴留发辫,这一习俗由他们传给以后的突厥…蒙古各族,拓跋、柔然、突厥、契丹和蒙古人。看《北亚各族中的辫子》(《东洋文库研究系专刊》,IV,1929年)。
    〔49〕儒连,《突厥史料》(《亚洲杂志》1864年,第332页)。
    〔50〕希罗多德(IV,62,64)。
    〔51〕《前汉书》。
    〔52〕参看J。 J。 M。德格罗特的著作(Die Hunnen der vorchristlichen Zeiten)第2页及其下。
    〔53〕在公元前7世纪大入侵之后,斯基泰人不再像匈奴那样在掠夺上名声显赫,无疑是因为他们的地区较富裕,还因为他们在黑海边游牧的骑兵靠在乌克兰黑土地上耕耘的“农业斯基泰人”为生。
    〔54〕白鸟库吉,《匈奴的起源》(《亚洲杂志》I,1923年,71)。但是该作者在另一次语言学的争论中也谈到匈奴的突厥族性,参看《匈奴及东胡诸族语言考》(《学士院杂志》,第17期,1902年,2)。
    〔55〕阿恩,《滦平和宣化的文物》(《远东古物博物馆馆刊》第5期,V,1933年,166)。
    〔56〕梅原末治的著作(Shina kodo seikica)(日本,山中版,1935年)III。
    〔57〕卡尔格林《中国青铜器初探》(《远东古物博物馆馆刊》IX,1937年,97)。
    〔58〕参看O。让斯(《亚洲艺术评论》VIII,1934年,159)。至于从年代学的观点出发所建立起来的全面评述,参看J。维尔纳(《欧亚大陆北部古迹》IX,1934年259)和H。屈恩《中国…西伯利亚青铜器编年史》(《史前期及人种学艺术年鉴》1934年)。
    〔59〕与鄂尔多斯风格有密切联系的、同类的另一些文物已由塔科…林塞维奇在赤塔下游河岸的吐尔吐附近和色楞格流域希洛克的比楚尔斯科雅附近发现。参看维尔纳(《欧亚大陆北部古迹》第9期,1934年,261)。
    〔60〕波罗夫卡的《科兹洛夫蒙藏探险队之外蒙探险报告书》(列宁格勒,1925年)。特雷弗的《1924—1925年北蒙古利亚的发掘物》(列宁格勒,1932年)。维尔纳(《欧亚大陆北部古迹》第9期,1934年,264)。
    〔61〕参看安德森的《兽纹中狩猎场面的魅力》(《远东古物博物馆馆刊》第4期,页308)。塔尔格伦的《内亚与西伯利亚岩画》(《欧亚大陆北部古迹》第8期,1933年,175)。
    〔62〕参看《远东古物博物馆展品指南》(斯德哥尔摩,1933年9月10日)第40页。
    〔63〕参看S。勒梅特尔的文章(les agrafes chinoises)(《亚洲艺术评论》第11期。1938年)。
    〔64〕阿恩(Vastsibirisk kultur for 1000 àr sedan)(Etuder archéologiques dédiées au prince Héritier Gustace Adolphe,斯德哥尔摩〔1932年〕,第351页至367页)。
    〔65〕伯希和的文章(sceaux…amulettes de bronze avec croix et colombes)(载《亚洲艺术评论》第7期,1931年)。
    〔66〕沙尔莫尼《卢芹斋收藏的中国—西伯利亚艺术品》(巴黎,1933年)第93—94页。关于鄂尔多斯艺术,有一本V。格里斯迈尔的书和一篇文章(Sammlung Baron von der Heydt; Ordos Bronzen)(维也纳,1936年)和(Entwicklungfragen der Ordos…kunst)《亚洲艺术》〔1937年〕,122)。
    〔67〕关于这一时期,参看J。 J。 M。德格罗特(Die Hunnen der corchristlichen Zeiten)和O。弗朗克(《东方杂志》1920…1921年)。参看G。哈隆(《大亚细亚》1926年)。
    〔68〕指汉高祖。——译者
    〔69〕关于“月氏”参看《史记》卷123《月氏》:“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以为匈奴所败,乃远去,过宛,西击大夏而臣之。”
    〔70〕G。哈隆企图从通用的Yüeh…chih一名中发现其古音读Zgudja,与亚述语中的斯基泰人(即Ashkuzai)一名等同。参看哈隆《论月氏》(《德国东方学会杂志》Vol。91,2,1937年,316)。在该文中(第258页)有早期月氏在甘肃北部和西部活动的大概位置图。
    〔71〕托勒密(VI,16)。9世纪的粟特语写本仍把别失八里、吐鲁番、焉耆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