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6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谁输谁赢,不又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决定。”

腾耀辉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来,我们必须做好军事干预准备?”

“准确的说,我们要做的只是阻止美国介入。”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以色列的生存受到威胁时,美国肯定会介入,甚至有可能出兵参战。如果我们直接介入,将难免与美国爆发正面冲突。如果我们不介入,阿拉伯国家必败无疑。因此我的看法是,尽可能的阻止美国介入。”

'文'“问题是,这基本上不可能。正像你说的,只要以色列的生存受到威胁……”

'人'“那么,这就必须是一场有限的地区战争。”

'书'腾耀辉一愣,等着牧浩洋说下去。

'屋'“不管谁挑起战争,只要目的有限,就有理由阻止美国介入。也许无法阻止美国向以色列提供军事援助,比如紧急提供一批武器装备,但是至少可以阻止美国出兵。”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也就是说,阿拉伯国家的目的不是消灭以色列,而是改变中东地区的战略格局,消除以色列的战略优势。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最好的选择是帮助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

“可是这样一来,以色列的生存依然会受到威胁。”

“不是最直接的威胁,也没有真正消灭以色列,只是夺回了被以色列侵占的领土,让中东局势回到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前。”

腾耀辉沉思了一阵,说道:“按照这个目的进行,我们需要投入多少力量?”

“应该不是很大,关键是阻止美国介入。说得直接一点,我们肯定要采取必要的军事措施,向美国施加压力,并且在外交上表明立场,即美国介入中东战争,将迫使我们采取同样的行动。这么做,等于与美国比底气。只要美国没有做好世界大战的准备,就不会在中东问题上与我们死扛。”

“问题是,我们也没有做好准备。”

“美国会打一场只有半数希望的世界大战吗?”

“这……”

“不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在有绝对把握的前提下才参与的。没有必胜的把握,美国绝对不会与我们打一场世界大战。如果只有一半的胜算,美国更不会贸然挑起战争。”

“看来,你非常了解美国。”

“腾总,这不是了解与不了解的问题。至少到目前为止,美国仍然是现有世界格局的最大获益者。作为既得利益者,美国不会主动破坏现有局面,也就不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主动挑起战争。”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更重要的是,我们与美国的全面战争无法避免,终究有爆发的一天。在这天到来之前,美国最佳的选择就是尽可能的削弱我们,而中东战争无疑是天赐良机。”

“什么意思?”

“美国不会谋求在中东地区战胜我们,也不会让我们获得绝对胜利,而是利用中东地区拉长我们的战线。”

“你的意思是,我们介入中东地区,必然会对整体战略造成影响?”

“或者说是背上了一个沉重的战略包袱,使得我们在其他方向上,特别是至关重要的太平洋方向上缺乏主动性。”

腾耀辉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牧浩洋的意思。

牧浩洋没再多说什么,他已经说得够清楚了。

对中国来说,中东既是通往世界的十字路口,也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而中国的中东政策,除了占领这个十字路口,还得避免深陷其中。对中国领导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第八十九章 统一

第八十九章 统一

二零三七年一月一日,黎平寇飞赴台北。

两岸和平统一,绝对是中华民族现代史上最重大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现代史的开端。

八十八年的裂痕,在这一天得以弥合。

虽然修复两岸关系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即便在形式上完成统一之后,也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在实质上完成统一,但是在迈出这关键的一步之后,同为炎黄子孙的两岸同胞不再被一道狭窄的海峡隔绝。

因为成功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所以黎平寇被誉为新中国最伟大的国家领导人之一。

在庆祝典礼上,黎平寇提到,两岸实现和平统一,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也不仅仅是两岸数代领导人的功劳,而是两岸民众积极推动的结果,是两岸经济、技术、文化、思想等全面交流与融合的结果。

在黎平寇身后,站着傅秀波、刘俊实等两岸老一辈领导人。

严格说来,他们才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元勋。如果没有他们打下的基础,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两岸不可能在此时实现和平统一。

庆祝活动非常隆重,台北数百万民众自发走上街头,欢迎两岸领导人。

牧浩洋非常幸运,因为参加统一庆典的大陆军方代表只有五个人,而他是唯一的现役军人。

当然,他来台北的主要任务不是参加庆典,而是与台北军方接触。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台湾将保留一支防卫性质的军事力量,只在名义上接受大陆军事机构领导,因此将成立两岸军事委员会,大陆派遣一名高级将领担任主席,负责沟通两岸的防务工作。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监督台湾的军事部署与调动,确保台湾军队主要履行防卫职责。

因为前期谈判早已结束,所以牧浩洋只是象征性的与台军总参谋长进行了会晤,商讨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牧浩洋将留在台湾。

三天后,当牧浩洋跟随黎平寇返回北京,中国国防部才正式宣布,将由原空军司令母祁铁出任两岸军事委员会主席。

在回程的专机上,黎平寇把牧浩洋单独叫了过去。

“听老腾说,埃及那边的进展非常顺利,纳杰夫没有提出过分要求吧?”

牧浩洋笑着摇了摇头,黎平寇显然在照顾腾耀辉的面子,因为他在埃及的一举一动,都是直接向元首汇报。

“在你看来,中东战争是否无法避免?”

“可以这么说。”

“什么意思?”

牧浩洋点上香烟,思索了一阵,才说道:“在我们答应向埃及出售军火之后,中东地区的军备竞赛已经开始,而最终结果就是第五次中东战争。只是阿以双方是否打起来,还是得由我们与美国决定。”

黎平寇笑了笑,让牧浩洋说下去。

“按照我们与埃及签署的意向合同,恐怕到二零四零年,埃及也没有足够的实力挑战以色列。不可否认,纳杰夫是一个很有魄力的领导人,而且有点理想主义,他的行为肯定会影响中东局势。问题是,如果没有足够大的把握,纳杰夫绝对不会发动战争。能够对他产生影响的,正是我们的军事援助力度。”

“美国呢?”

“毫无疑问,美国肯定会援助以色列,而我们将根据美国的行动,调整对埃政策,即援助埃及的力度。同样的道理,美国也会根据我们对埃及的援助力度,决定为以色列提供多大的支持。”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如果我们与美国都足够理智,在援助行动上有所保留,即不追求绝对优势,那么这场军备竞赛将持续好几年,而且双方都没有足够的把握取得胜利。只要有一方不够理智,意图帮助援助对象取得绝对优势,那么这场军备竞赛将在两年内见到结果。”

“在你看来,谁会首先失去理智?”

“元首,我觉得,中东局势过于复杂,越谨慎越好。”

“为什么?”

牧浩洋长出口气,说道:“对我们来说,即便帮助阿拉伯国家取得了胜利,也不见得能够获得实质性的好处。”

“这么说来,你认为我们在中东做的是无用功?”

“也不能这么说,至少在目前看来,培养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对我们在中东地区的利益确实没有多大帮助。”

“那么你的意思就是,我们应该有所保留?”

牧浩洋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你想过没有,美国会有所保留吗?”

“这……”

“也许你说得没错,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对我们确实没有多大帮助,反而有可能成为我们在中东地区的头号对手。别的不说,阿拉伯国家发展壮大后,肯定会谋求建立大阿拉伯联盟,甚至是统一到一个政府之下,而这个地跨北非与中东的阿拉伯帝国,肯定会阻挠外来势力。”黎平寇笑了笑,说道,“这就如同当初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弱小的时候需要英法的帮助,渡过难关后就成了英法的敌人。这也与当初的伊朗一样,曾经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盟友,后来却成为最令美国头痛的国家。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当联盟的利益基础消失后,我们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不会像现在这么紧密,甚至有可能完全逆转,让我们不得不面对更令人头痛的问题。”

牧浩洋没有开口,这也是他最为担心的问题。

“可惜的是,认识到这个问题的,绝对不止是我们。”

“元首,你的意思是……”

“可以说,美国比我们看得更加清楚,毕竟当局者密、旁观者清。现在,我们正站在十字路口上。要么固守既得利益,与美国分享世界霸权,而且是以二号大国的身份,在国际舞台上充当美国的陪衬。要么迈向全球,在世界各地与美国争夺霸权,而中东地区是无法绕过去的障碍。只要我们选择后者,就不可避免的要在中东地区谋求更大的影响力,而唯一的选择就是拉拢阿拉伯国家。可以想像,不管我们有多么理智,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军备竞赛都会爆发,而我们却无法控制这场竞赛。结果就是,我们只能支持阿拉伯国家,而且寄希望于阿拉伯国家。至少在目前,我们与阿拉伯国家的战略利益完全一致,也就不得不帮助埃及发展壮大。”

“这样的话,我们等于在为自己制造麻烦。”

黎平寇点了点头,说道:“从长远来看,这绝对是在为自己制造麻烦。更重要的是,我们没有第二种选择。作为挑战者,我们面对的问题比美国多得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