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两界的倒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两界的倒爷- 第8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人动弹,事实上,要是换个人站在这,那太多人敢上去比划了。问题是相隔一年多,可霍悠贤上次穿着大裤衩凭空出现的那次,给众人的印象太深刻了,毕生难忘。

还是李鸿章先开口了,慈禧没准了他的请辞,这些日子他都告病在家,但是今天,他不来不行了。

“圣上,微臣认为,还是应该先平息外面的紊乱。如今北京城中已经乱成了一团,教民混战,殃及百姓,暴徒芬奇,打砸破坏。各国大使严重抗议……”

这事好办,是九门提督的事,事实上他已经在做了,只是还在观望,现在皇上给准话了,那就镇压呗。

霍悠贤也帮了点忙,他让墨武号在高空围着北京城转,用扬声器发出警告。大意是此时墨家代表正和清政府商谈,和平演变势在必行,此时间借机捣乱的,不光清政府会派兵镇压,墨家也不会袖手旁观。且欢迎有识之士到紫禁城,共商国事,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别说,这么一通广播,乱子还真平息下去了,很多想趁着混乱搞事的人,根本没想到没打起来,反倒搞什么和平演变。而此时下面的兵,可还是满清的兵,打仗不行,镇压他们在行,北京城里的老少爷们儿太了解了,赶紧,闪人。

再说宫殿内,李鸿章又问道:“敢问这位墨家代表,如此祸乱天下之举,于国于民,有何益处?”

“大乱而大治,砸烂腐朽的,再重建新的社会,这是一个毕竟之路。”霍悠贤笑着指指自己的鼻子:“难道说我坐上皇帝宝座,这天下就不乱了?社会变革,不是下棋、听书、唱小曲,血与火的洗礼,是必然且不可回避的。乱世出英雄,我……们相信,国人中不缺乏英雄。”

李鸿章摇了摇头:“老朽也多年研究西方社会,先例已有,综合起来,无非两种,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墨家,总有倾向吧。那么又何必繁琐至斯?”

“呵呵,哪那么容易?我们更愿意大浪淘沙现真金,总之,这是我们提出来的合作意向,也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纷乱。同意的留下来研究,不同意的,可以走了。捣乱也好,勤王也罢,尽管放马过来,看看墨武号能不能挡住。别跟我辩了,我没兴趣,什么大义啊正统啊,现在是大变革时代,讲点实在的吧。”

还有什么好说的,面对这种拥有绝对的实力,又有什么办法?诸葛武侯再世,也只能干瞪眼。毕竟知己不知彼,什么阴谋诡计也没得施展。

倒是心灰意懒的,绝望的,或是别有他念的,纷纷请辞告老。最后大殿里,只剩下不到二十人。光绪,距离光杆司令也差不了多少了。

光绪不在乎,可霍悠贤知道,很快就会有一帮人来帮他的,也就是康有为那些人。至于能帮成什么样,那就难说了,反正霍悠贤也没惦记着投资光绪。

李鸿章没走,原本要请辞的他,现在倒是对这事挺上心。其实也可以理解,北洋水师是他一生的心血,既然已经暂时讲和了,那他当然不愿意放弃北洋了。

没过三十分钟,陆陆续续的倒是来了不少人,有来大哭国殇的满清遗老遗少,有嗷嗷兴奋的帝党,义愤填膺的清流,令霍悠贤意外的是,康有为等人也来了,看来蝴蝶效应改变的还真不少。自然,也少不了西方列强派来的代表,不说满清出此大事他们不能不关注,更重要的是,可逮着墨家代表了,机会难得,可不能放过。只是带着照相机、摄像机的洋人来了之后,霍悠贤戴上了墨镜,墨家代表戴墨镜,倒也贴切。

霍悠贤很快就后悔了,招这么一帮人进来,怎是一个乱字了得,这些清流还不如满清官员呢,至少人家还听给皇上面子,没乱吵成一团。而这些清流不管那套,甚至于根本眼睛好像瞎了一样,根本不在意天上飞的墨武号,言谈中凸显一个意思,墨家只是一帮掌握了武力的老粗,治国轮不到墨家,反倒要听这些大儒才子们的指挥。只有他们才是中国的希望,墨家打打下手可以,反之就要遗臭万年,成为祸国奸贼。

弄得霍悠贤大为惊愕,忍不住问李鸿章:“李中堂,他们傻了么?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玩意儿?”

李鸿章淡然一笑:“你不懂,这叫文人气节,讲究的就是文死谏,他们巴不得你开炮打死他们。这样就成全了他们的气节风骨,千古留名。”

“我是不懂,也懒得懂。李大人,麻烦你堵上耳朵。”霍悠贤清清喉咙,猛地张口一声长啸,霎时间压过了苍蝇嗡嗡声,震得众人一阵头晕眼花。

“总算安静了,喜欢吵闹是你们的事,小爷我没工夫听你们嚷嚷,每隔三小时,墨家会派一位代表连看结果。没有结果,那就隔三个小时再来,墨家的意向已经给出来了,你们慢慢研究,十天也好,一年也罢,随便,给你们时间嚷嚷。小爷嘛,不奉陪了。”

“你站住!”

“不许走!”

一众清流的嚷嚷没有任何作用,拦不住。不过这次霍悠贤没用瞬移,他不想将来人们把墨家当成外星人,故此施展“轻功”,甩衣袖很飘逸的飘飞出殿,几个纵跃间,没影了。

倒是一众老外惊诧中连连跺脚,正经事没谈呢,这位好容易碰到的代表倒走了。

霍悠贤是走了,剩下头疼的,就是光绪了。他是想直接签了得了,哪成想清流们要死要活的,玩命的表现忠义,丝毫不记得自己是一个汉人这一点。好在光绪也是个聪明人,很快明白了众人的用意,他们要的是名声,皇上怎么决定,真正在意的少。你做亡国昏君没关系,我们这些忠义无双的读书人得留名。

故此,这份以圣旨形式发布的声明,还是通电了全国。其中修改不大,上心的人还是有的,多少补充了些遗漏,霍悠贤第三次来的时候,看看没什么问题,也代表墨家签了字。

至于各国代表,则纷纷表示遗憾和谴责,也有表示支持的,但一个提出干涉的都没有。老外们不傻,在没研究出针对墨武号的武器前,真惹火了这个墨家,人家是非官方组织,开战又如何,倒霉的还不是自己国家。

至此,天下皆知,天,变了。

而后呢,中华大地,真的乱成了一团!尽管霍悠贤已经本着稳定的想法做了计划更改,可自不量力的人,还是有。或者说,野心让他们没有正视自己的实力。故此,打着勤王名号的出现了,也有直接宣称昏君无道,再立新君的。

但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最先冒头的几伙儿,在墨武号飞到他们头顶上后,迅速的散伙了。墨武号的方法也很简单,冲着无人的地方开了几炮,然后扔下一颗大“炸弹”,绑着降落伞的棺材,而棺材里也确实塞了不少炸药,不过根本没点燃。只在上面留了一张纸:“第一次警告,何去何从,自己选。”

而国外势力,并没有真的因为墨武号的警告就什么都不做了。没有明面上的支持,但是暗地里的勾搭还是有的。毕竟中国如果真的强大了,对他们绝对是最大的威胁,毕竟墨家的科学力量太吓人了。所以,最好是能牵制住墨家的精力,然后趁着这段时间发展己国能对付墨武号的武器。

所以军阀势力,其实很好解决,毕竟只要头儿服了,军队也就控制住了。关键是民间的乱子,太多太多了,别的不说,就津京两地吧。霍悠贤虽然从红粉骷髅团调了几十个大兵过来,可他们能对付任何军队,但是以消灭形式解决。若是维持治安,人数太少。所以农劲荪一时间被津京两地民间的乱子闹腾的不轻,好在光绪的临时政府还掌握着军事力量,压力主要在清政府。

对此,霍悠贤没有再多帮忙,都已经给了那么多钱了,农劲荪要是再搞不定,也太废物了。而农劲荪的解决方法,简单且有实效,花大价钱雇佣更多的厂卫即可。反正现在组建私人武装没太多官面上的限制了,何况农劲荪还可以给当地清军军队打点一下,请他们帮忙。

倒是某些野心勃勃之辈想吞了农劲荪这条大鱼,那可不容易了,农劲荪在津京两地大搞建设带来的名望,不过闻名全国吧,可也是一时之风云人物。且他身边还有几十个红粉骷髅团的超级大兵,当不了保安,可灭个清军还是非常轻松的。

所以一时间,京津两地尽管风云变幻,可农劲荪还能跟各方势力僵持着,至于以后,那就看他个人的能力了。当然,期间也有很多人前去投靠他。因为第一个申请试行政体的,就是农劲荪,而且顺利的被批准了,当然顺利,无非是光绪和霍悠贤两人共同签字即可。

倒是第二个,令天下大为吃惊,来自东北,也就是那个女土匪头子笑红尘!

既然连土匪头子都抢先了,那么有点心思的,便开始纷纷申请。无他,现在既然给予了一种合法化的自立为王的机会,那么谁会错过。当然,明面上不能这么说,这叫试行政体。有了这个名头,有枪,有兵,有钱,有权利!甭管将来怎么样,现在先把势力拉起来再说!就算将来天下再次一统,那么凭着这些实力怎么着也能混个大官当把。想的是很好,可惜,将来的样子却跟他们预想的完全不同……

可也不能说都是想着占便宜的,这时候的爱国志士同样不少,得此实现理想抱负的良机,他们也没有错过,试行政体的申请书如雪片般飞往京城。

自此开始,中华大地虽没有烽烟滚滚,但却处处竖旗,大到一个省,小到一个村,诸侯,遍地!

大规模武装战斗,没发生,因为畏惧墨武号的空中打击。但是小规模的混战,却时有发生。霍悠贤也确实顾不过来,但是有一些暴力行动,他是绝对要掐死的。也就是声明中提到打着宗教名义事实暴力伤害的,被墨武号轰了几个拳坛、教坛、教会后,这股子歪风总算刹住了。不过搞宗教的倒也有办法,摇身一变,也开始搞政体试行了。好在声明上有限制宗教政体的说明,所以到没人这么搞。

而满人的生活更是天翻地覆,北京城里的还好些,有光绪的存在,不过在没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当然,有些人做奴才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