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邪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死邪神- 第2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伯温双眼睿智异采频闪,瞬间即隐,谦冲道:“李宥融是在下的同窗好友,对这一点曾与我激辩过,各人的看法虽然相左却不失和气,只待历史来证明,让后世评判了。”将这个话题轻易抛了出去,不留痕迹,实在高智。

刘福通神色虽是迫不及待,口气却冷然,问道:“宥融先生有何高见可否请教?”

李宥融岂会不知其心思,却秉持一股儒生骨气,侃侃而谈道:“具体来说,必先从君臣的礼节说起,汉文帝问政与贾谊大夫十分投机,不觉膝之前席,可见当时三公甚至小官会见皇帝都是坐着畅谈国事;唐高祖甚至和裴寂共坐御榻,十八学士在唐太宗面前也都有坐处。

到了宋太祖便不然了,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三公群卿立而奏事,也说明了皇帝揽权在握,君臣之间礼节严明,士大夫的地位下降了。”

刘福通与一群参谋听得一头雾水,问道:“李先生说了老天,本相还是听不出你到底与刘先生有何意见对立的地方?”

李宥融微笑道:

“简单的说,在下是不赞同刘先生看法,乱世之中群雄并起,必须出一位霸主整合才能对抗北方鞑虏朝廷,所以士大夫阶级必须献策辅佐天下霸主,岂能妄图共存、共治、共享心态?这会使得士大夫世族坐大,国之乱源也!”

这种说法颇合乎刘福通胃口,但他却想了解刘伯温的看法,便转向问道:“刘先生是举世公认的一代军师,必然另有一番见地,本相倒想听一听你的见解,大家在酒席之间当成闲聊并无不可,言论就算大逆不道也没有关系,因本相的肚量能撑船,不会计较的!”

嘴巴说不计较之人,实则居心叵测。李善长太了解刘福通为人肚量狭小,冒出一头冷汗暗扯一下刘伯温衣袖想制止其发言,但他镇静如恒,不疾不徐娓娓道:“在下的见解是有根据的,汉代的若干世家宦族,如关西杨氏、汝南袁氏之类,四世三公,有数不尽的庄园财富,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本身有雄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力量,稳固当时社畿功不可没。在黄巾动乱时代,地方豪族如孙策、马腾、许褚、张辽、曹操之辈,为了保持土地财产和特殊权益,组织地主军保卫乡里形成军事力量,互相并吞造成三分天下,建立三个皇朝,世族与豪族都占据高位,变成公卿将帅;这些家族和皇家利害相共,休戚一致,放九品中便形成如丞相所说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土族’全都被这些世族所独占,暂时稳定天下,让老百姓有苟延残喘的养息机会。就如当代朱、陈、张、方四大豪族各据一方,虽自顾利益,却也将尚武鄙文的鞑虏朝廷势力阻隔于黄河之上,让汉族本可能在异族统御之下还能保得一份尊严;尤其是儒生方才开始出人头地,教化百姓安定人心,为了因应时代变迁,建议丞相应以‘民为贵,君为轻’的观念治国。”

刘福通一脸阴晴不定默然不语,并没有立即讲出自己的看法,酒席中却有一人起身鼓掌响应;张心宝曾见过此人,就是张士诚的军师连键,也是位足智多谋之士。

连键不甘寂寞道:

“禀丞相,五胡乱华时期,刘裕以田舍翁做皇帝,陈霸先便是寒门出身,在世族眼光里皇家只是暴发户,无根基、无派头,朝代尽管改换,士大夫仍有其传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地位,非皇权所能动摇,因为皇权有军队,士大夫虽巩固皇权维持社会安定,目的却是利用皇权来发展并保障已有权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士大夫是和皇家共存、共享治权的,刘先生确实高见,也替天下儒生争一口气。”

刘福通脸色阴霾更深,举杯一饮而尽,李宥融见状又道:“门阀制度下的士大夫,有历史传统,有庄园财产的经济基础,互相勾结形成一股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皇帝只要拥有强大的军力能夺取政权就人人可做,但寒门要成为士大夫根本不容易,文字教育还是要钱买的。唐朝三百年间的宰相,竟被二十个左右的家族包办,为害甚烈,遗毒后世,造成拥有大军的统帅若得不到士大夫的支持,就绝对做不了皇帝。所以女皇帝武则天实行科举制度任命进士去打击世族,经过后期甘露之乱、白马之祸和藩镇的摧残,多数的著名家族被屠杀殆尽,到唐庄宗做皇帝,要挑选懂得朝廷典故的世族做宰相都很不容易了。”

刘福通的眼神亮了起来,抚髯微笑示意他再讲下去,让张心宝感觉有点不对劲,好像两人事前串通过;陈詙的双眸正好对照过来,默契十足地会心一笑,原来是藉一场文恬丑剧讽刺儒门。

刘福通清一清喉咙开始表示看法道:

“李先生所言甚是!宋太祖、太宗只好扩大进士科举名额;唐代每科不过三十人,本朝多至千人以至几千人,名额宽,考取容易,平民出身的进士在数量上压倒了残存世族,一发榜立即做官。尔等身世不也如此?打个比喻,进土出身的士绅正如伙计一般,是皇帝雇用的,你们只要忠君报国就行了,宋朝家法优礼士大夫就是这个道理。”

李宥融知趣地附言,高谈阔论道:

“宋神宗熙宁四年三月间,皇帝与文彦博有一段精采对白——文彦博:‘王安石胡乱主张,要改变法度。其实祖宗的法制就很好,不要乱改,以免失掉人心。’宋神宗:‘要改法制,对士大夫也许有些吃亏,可是老百姓是喜欢的。’文彦博:‘这话不对,天下是皇家和士大夫治下的,与老百姓何干?’宋神宗犹豫一下道:‘就是士大夫也不全反对,也有人赞成改革的。’所以说宋神宗采纳王安石改革新法偏向老百姓的做法,最后终归失败,可见大部份士大夫与百姓遵从老祖宗代代相传的守旧观念是牢不可破的。当今龙凤朝廷百废待兴,又逢少帝年轻必须有良相辅佐,如今权宜之计,良相必须有一群忠心耿耿的谋士帮忙才能安邦定国,让百姓安居乐业。”

连键却不知趣地极力反对道:

“隋、唐以来的三省制度,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封驳,尚书省执行,把政权分作三部份。

于形式上、在理论上防止臣下擅权,分而治之,各机构互相钳制,同时也防止做皇帝的滥用权力,危害根本,是一种巩固皇权安定天下的政治制度。若如李先生所言,为了一时的权宜之计,让丞相一人独揽大权专用私人门生从政,官官相护坐大之后,大宋朝岂不重蹈‘南宋偏安’之覆辙?”

他又慷慨激昂道:

“名臣范仲淹年轻时吃冷粥过着穷苦日子,做了大官之后就置苏州义庄,派儿子讨租,得几船粮食;连这种名臣况且如此,更遑论其他?丞相您的忠心耿耿谋士自认能比得上名臣范氏贤能吗?可能会掏光了国本吧!”

张心宝料不到连键傲骨峥嶙,在这种节骨眼还敢挑衅强势丞相触其逆鳞,当然引来在座各方参谋鼓掌喝采,目的是要丞相不可揽权独大。刘福通气得一脸煞白,冷眼旁观。

张士信忙拉着连键坐下来,顺水推舟道:“连军师话中之意是希望刘丞相考虑采用各方豪门参谋入阁拜官,各展所学治理朝政,复兴我大宋盛世。”

刘福通为情势所逼,转圜合作空间,承诺道:“本相当然会考虑唯才适用,一切等待老皇帝禅位之后,定然不会教尔等失望!”

张心宝眼见这出政治闹剧感慨万千,这种酬庸式的政治简直杂乱无章,韩氏若登基称帝也是短命政权,感觉身负老皇帝‘密诏’重任若巨石般压得喘不过气来。

丞相刘福通的暂时承诺,使得酒席间气氛融洽,各方参谋好像官居要职般畅谈抱负及政局,令张心宝感觉恶心再也吃不下去。

@文@一旁的陈詙附其耳畔,轻声道:

@人@“这批人简直马不知脸长,韩林儿尚未称帝就露出这种丑陋嘴脸,想驱逐鞑虏谈何容易?

@书@张郎,这可是你的宝贵经验,值得警惕!”

@屋@张心宝沉痛地轻吟一声表示了解,政治圈的尔虞我诈绝不下于草莽江湖,但独缺那份敢做敢为快意恩仇的侠客情操。

刘伯温听到陈詙的话,对着张心宝举杯敬酒,微笑道:“读书人汲汲营营于功名,官场文化磨掉了应有的骨气节操。依你的面相看来,一生闯荡江湖历经不少磨难挫折,却愈挫愈勇,如今应该体验出人生的磨练不是在论输嬴成败,而是从磨练中增长智慧,跌倒了可以再爬起来才是真英雄。”

张心宝受夸,习惯性地本想摩挲面颊遮窘,顿然警觉薄翼面具是搓揉不得的,这位军师竟凭假面具论相,岂不太离谱了?但语中含有警世味道,发人省思。

陈詙知道刘伯温号称天下第一军师,必然是位绝代睿智之士,深怕张心宝在言语中被其识破真正身份,便抢先举杯回礼道:“刘军师国士无双,又是位惟岳降神、生甫及甲之士,为何会与这批浊胎凡骨之辈一起,莫非朱大元帅有过人之处?”

刘伯温双眼炯炯有神,好似欲透视人心,却淡然道:“姑娘过奖了!主母马夫人的生父乃是郭子兴元帅的好友,马老英雄在我年轻潦倒时曾义助盘缠供学,这份真挚人情毕生难忘。”

这就说明了一切,难怪世人皆暗讽朱元璋娶郭元帅义女马氏,靠裙带关系起家,从一个流浪和尚还俗成了军营中的朱公子。

这声“姑娘”叫得陈詙心中一凛,莫非了解己身的卢山真面目。

张心宝曾详读表姊夫独占鳌赠予的变声秘笈,便用内劲催迫喉带变音略似内伤沙哑,以防同桌的孟、焦两位契弟认出自己的声音,作揖为礼道:“马夫人向刘军师说出了真正的来龙去脉吗?”

刘伯温悠然挥羽扇,微笑点头,却教陈詙心头震惊莫名,这位仙风道骨之士莫非是“猎魔影武者”的神秘监护人吗?若不试一下他的武功造诣岂能心安?

陈詙在桌面下凝然气劲,以盗自老和尚的“乾坤一步掌”绝学第二式“霞风”,暗地里朝刘伯温所坐的一只椅脚无声无息轻踢出去,若是因此摇晃倒地出丑就非高人了。

就在这个时刻,刘伯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