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弓猎-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操作不需要太大的膂力,就可以把箭射得很远。尽管拉力很大,但可以将弩头踩在脚下,用上全身吃奶的劲来拉弦,而不像拉弓那样全凭上半身特别是手臂。由于采用扳机,所以不需要随拉随射,瞄准更容易。至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特种兵、特警还装备弩,用于不宜使用火器的场合。但弓有弓的优势,持弓的蒙古骑兵之所以能在战场上连续胜过手持弩的步兵,主要凭的是弓射速快。从火力密度上说,一名弓手的作战效能起码抵得上三名弩手。合格的弓手一分钟可以精准瞄射12支箭,如果是乱箭齐发的时候,射速可以提高到15支,个别变态的甚至能射出20支。这样的平均射速,就是19世纪中期的后膛枪也赶不上它的一半。传说中,英国绿林好汉罗宾汉射出5支箭时,和他比试的弩手弦还没拉上。

继续看这把长弓,我才发现这把弓身足有2米,用牛羊角雕刻而成弓脚头,整个弓背由一条完整的木材弯制而成,弓的强劲就全靠它了。由于这把长弓是由上好的紫杉木狭板再加上其他复合材料制成,坚硬而有弹性。整个弓通体油得漆黑漆黑的,没有任何花纹雕塑。手握在弓身上有一种冰冰凉的感觉,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没有觉得热,看来用久了也不会由于手心出汗打滑而失去准心。

再看看弓弦,是用大麻纤维搓制而成的,没有麻绳那么割手,也不是冰冷的。在弓身两头各有一个开关,这是用来装弓弦的,只要压住弓身再轻轻一按弓弦就会弹下来。弓拿在手里,我万分惊喜,这就是传说中的英格兰长弓啊,我左手工右手弦,拉了一下,没拉动,觉得要加大力气才行。于是我自然呼吸片刻。吸气,然后左脚向外小迈半步曲着脚踏实在地;右腿向后蹬,脚后跟稍微上抬,脚掌着地;身子稍向后仰。然后做了一个张弓搭箭的动作,握弓拉弦。

由于弓太长,我差不多两手都伸直了才把弓拉开,可惜这只能持续0。1秒那一瞬间就不得不放下,我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如果是我正常体力可以支持的,那么我的能力就可以坚持很长时间,反之则只有0。1秒时间。不过,这一成果显然还让弓的主人吃了一惊,看见我在拉弓,段叔惊讶地说:“小伙子不错啊,这把弓可是我这里最硬的啦。”

我收弓站起来说:“这弓太长了,我能拉开也射不了箭啊。再说这弓着实难拉,你看我都出汗了。什么时候我才能用这把弓射箭啊。”

“你这人还不知足,以你1米七多点的身材能够拉开这么高弓的人已经是很难得了。你知道不,去年有个身高二米多的壮汉拉了几次都没拉开。你就知足吧。拉弓要比用弩要求要严格得多,首先就是身高,长弓是英国人发明的,每把长弓都是按使用者的身高设计的,就像你刚才拉弓那样,由于你身高不够,虽然能把它拉开,但是两手都伸直了,你还怎么发箭。”

“您不知道我最想的就是一把好弓了,看这把弓,多威风。但是用不着,您说能不急吗?”

“就这啊。我什么时候说了你现在不可以用,我是说你现在不可以用长弓,但是折叠弓可以用吧。”说完,段叔走进屋子里,拿出了一个盒子,摆弄了几下,一把折叠弓转眼就出现了在我的眼前。顺手递给我说:“拉拉看。”我接过弓看了一下,惊喜万分,这就是我在网上搜,又咨询了几个国内弓弩制造商都没有找到的折叠弓啊。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第004章 制弓者说

 只见这把弓的整个弓体和刚才的长弓一样都是黑色毫无奢华,但却坚实牢固。

“这是一把折叠弓,你看弓身两边不是有两个机关,你打开那个倒钩。对,就那个。”看见我指对了,段叔接着说:“你把它往外拉,机关就打开了,你把弓展开就成了一张弓了,安上插管,它就固定了,只要你不把弓拉的太过了,插管就不会折断。”

“软楠木木心质地硬且柔韧性强,不易折断,而且弹力好。用它做弓,比一般的要弹射的远得多。外包软铁薄片,可以不让手心发热出汗,还可以保护弓身。这把弓的好处可不只是射得远那么简单。你刚才看见了,它还可以折叠起来,便于携带。”

段叔指着弓身继续对我唠叨起他的治弓经验:“一把好的折叠弓制造起来要比普通弓复杂得多了。原料要选软楠树干中部笔直的部分,纹理均匀,没有或尽量少木节。将原木的大部分边材削去,得到一条横截面4厘米见方、长度与射手等身的弓背材料,从横截面看,要取偏中间的部分,一半为木心,一半为边材。木心相对柔软而耐压缩,放在内侧,坚硬抗拉的边材则作外侧。这可以通过观察横截面的木纹来判断,相对稀疏的一侧是外侧。通过切削木心一侧,把材料修整成中间厚、两头略薄,然后再由两个侧面将两端稍稍修窄,略如扁担。两端再进一步用刨子将横截面修整成八边形。在修整中,要做到表面平整、两端对称、厚薄一致,才能发力均匀。削出形状后,要通过弯曲试验来检查弓的各段弹性是否均匀。由于天然生长的木质很难完全均匀一致,可能有的地方硬一些,有的地方软一些,仅仅外形均匀未必力道就一致。所以,要通过观察加以修正,把硬度大的地方稍稍削薄一些。弓背大致调整好了,就可以在两端5厘米处分别锉出弦槽,弓背外侧深一些,内侧略浅。‘弓者,揉木而弦之以发矢’。制弓最重要的工序就是弄弯它。折叠弓呈简单的圆弧型,没有角弓反弯的复杂形状。所以不能用火烤的方式,那样会降低弓的张力;也不能一下子弯到位,那样的话,弓背就是不折断也要造成内伤而失去弹性,刚才那一阵忙活就白折腾了。

弯曲的过程叫做‘驯弓’,就是让弓背逐步适应弯曲。在弓背松弛状态将绳子绑住两端,把弓背的正中架在托架的凹槽上,均匀用力,慢慢拉弦,挂到第一弦槽里,弓背就被略略弯曲了。这是,要仔细检查弓背的曲线是否流畅均匀,标出过于强直的地方,把弓背放松后进行修整微调,直到满意为止。然后再将绳拉开,逐次加大开度向下挂槽,并不断修整弓背,直到形成一条令人满意的均匀弧线。每加拉三、四个弦槽的开度,就可以将绳收紧些。这一过程不能操之过急,特别是每次加大开度之前,最好让弓背“休息”20—30分钟,使内部应力得到释放,以免木质损坏。每次上紧也不可太多,最好一次收紧一英寸。当达到弓手适合的满弓开度时,弓就驯好了。

满弓开度指弓手所能拉开的最大开度,相当于手臂平伸出去时由掌心到胸前的距离。这时,卸去托架,给弓背刷上几层亚麻籽油作为防潮保护层。油干了,便可以挂弦。弓弦是用羊肠或筋鞣制而成的,弹性和韧性都很好。挂弦时的固定开度掌握在弓弦与弓背中心的距离达到拳高(Fistmele),拳高是弓术中的术语,相当于握紧拳头再竖起大拇指的高度,大约15厘米。绑扎弓弦时,要打成专门的“射手结”,以免滑脱。8字形的结扣简单但管用,越拉越紧。”

“讲了弓我现在就再给你讲讲箭。如果你以为箭好找,好做那就错了。其实箭跟弓是搭配在一起的,不然人们为什么总是弓箭弓箭的喊。弓箭弓箭,弓不离箭。一把好弓还要配好箭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威力,不然那就不是好弓了。箭也是有讲究的。用山杨木、白杨木、接骨木、白桦木、柳木等较轻材质制作的叫飞箭,射程较远;用白蜡木、角木等重材制作的叫重箭,虽然因自重较大而射程较近,但近距离的穿透力更强,与现在的穿甲弹好有一比;用含铀合金制作的叫贫铀弹,专门用来打坦克。”

段叔从箭壶里取出一支箭对我说,“你看这箭,它是由箭羽,箭身,箭头组成的。先说箭羽,这箭羽的作用你应该清楚,那就是觉得箭在运动是有方向的。羽毛粘在箭尾7—9英寸的地方,不仅用胶水固定,还要绑扎牢固,以免快速飞行中脱落。箭羽大小,长短是有讲究的:太长太大就容易受风的影响,在箭离开弓射出去以后容易改变箭枝方向,虽然改的不是很大,那也容易失去准心,是不是?

接着就是箭身了,箭身也是一样,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太长那威力肯定要打折扣。太短了,弓都拉不满那就更加不用说了,太粗了箭不好发,太细了箭又是飘的,箭头固然是铁的,箭杆必须要直,才能平稳飞行。你说对不对?

还有就是箭头,当箭羽和箭身做好了就差箭头了,这做箭头也和箭身差不多,太粗就不容易穿透猎物,太细容易折断,不能多次使用。太重就会在箭飞行的过程中容易倒栽葱,从而不能打中目标,太轻就因会抬头飘而失去准心。”

“我这里给你看的箭就是特地为这把弓做的配箭。怎么样,比你以前用的箭要重些吧?现在弓箭都有了,以后能不能用好就看你自己的了。当然你自己也可以学着做弓箭,但千万不要拿出去乱射,要是伤了小朋友怎么办?即便是没伤着人,砸坏了花花草草什么的也不好。至少,要是你真的射到了人,拜托你千万别跟警察说这箭是我教给你做的。”段叔说完就把手中的箭插回箭壶里。段叔的话就像是一个导师在给他的学生讲课,令我对弓的认识又上了一步,所以不仅没觉得段叔说话唠叨,到生怕一不小心落掉了某一部分。

段叔似乎觉得还有些事情没有讲明白,又跟我说:“对了,还有越硬的弓射程越远,但也需要越强的膂力,霸王的弓你能拉得开吗?一般的弓拉个满月大致需45—55公斤的力,最强的达到80公斤。还有你总不可能只拉一次弓射一次箭吧,那就需要过人的臂力。比如出去打猎,要是遇到狼群,那你得发多少次箭?虽然你现在臂力已经不错了,但是作为一个弓手来讲,那就还有欠缺,所以啊以后还要多锻炼臂力,不然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