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窕淑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窑窕淑女-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年礼送过去没几天,老二媳妇刘氏上门来,特地感谢老大家送的礼。

范氏见刘氏穿着的衣裳正是送出去的银红色料子做的,看得出来她是真心喜欢,便没有多说什么。

刘氏摸了摸衣裳料子,“大嫂置办的这料子,可真是好看,这么好的料子怕是很贵吧。”

范氏脸色淡淡地,“也没多贵,我也是看着这料子好看,给大人做衣裳正好,才买了来。”

刘氏笑咯咯地道谢,瞥见阿彩在厨房穿来穿去的,磨了磨牙,很快忽然笑着埋怨道,“嫂子上回才和我说的,两个伙计已经够用了,怎么这么快就请了新人进来?”

范氏知道上回没答应刘氏娘家两个侄儿的差事,刘氏心里一直记挂着呢,没太搭理她,“阿彩能干的活,都是杀鸡宰鱼,厨房里的杂活,你家侄儿干不了,再说,你家侄儿会包饺子会做点心吗,这些个厨房活他们小子是做不来的。”

“说的也是。”刘氏睨了她一眼,“杀鸡宰鱼的没什么难,学学就会了,我家大侄儿人灵活,这些个活计学得快,只是这厨房,小子们还真不好入。不过我说句不该说的,我看这些个伙计都是外人,这外人还是不放心,我透一句,嫂子还是得多个心眼,不要被人诓骗了去。”

“你把大哥嫂子当什么人了,会被人骗了去,简直是笑话。”范氏轻笑道。

刘氏没有再接着往下说,想起她今儿来的主要目的,满脸堆笑着,“我看大哥在城里买了地,村里的菜地和田是种不上了,陶窑交给老三了,嫂子你看,村里的地是不是交出来让我们种种。”

萧家村的地太远,是种不了的,之前把菜地交给老三媳妇了,田的话因为收了秋粮,便没动它,还没交出去,只是萧景天和刘氏是什么样的人,范氏是清楚的,想了想,“拢共有十来亩田,你要是想种的话,你和老三家一人一半,每人五亩,我也不偏袒谁。”

刘氏在耳边提醒道,“菜地可是全被老三家的种上了,本来我想种嫂子院子里的几分地,却被老三家的占了先,我也不好多说什么。”

“老三家的人勤快,菜地整饬得好,交给她我也放心,只是老宅里的原本就有七八亩菜地,你全种上了,还不够你吃的?”范氏不想再多说。

刘氏讪讪一笑,还是谢过范氏。

到了下一个赶集日,听村里来人说,刘氏把五亩南边的好田全都占了去,剩下四五亩河滩子的山上的田全留给了老三家,把谢氏气得不轻。

刘氏这人就喜欢占些小便宜,只是南边的好田全交给她种,范氏心里头不放心,觉得白白糟蹋了那几亩好田。

萧玉珠见范氏闷闷不乐的样子,劝道,“村里的田咱们横竖是种不上了,还去操心它做什么?还是多操心操心咱们新置办的地吧。”

范氏收了心思,回了神,蹬蹬地又出去了,看情形八成是去找萧玉翠,让她汇报地里的情况。

第一百六十九章 元宵赏灯







这个新年是在城里过的第一个新年,相比以往显得冷清了许多,街上的人很少,做买卖的大多关了门,回家过年去了,只剩下一些买过年玩意等的小商贩,多半是些买烟花风筝大红灯笼之类的。

店里散工前,根据立下的规矩,给几个做工的,每人分了红,连阿彩都领到了额外的五百个钱,很少笑的她脸上露出了微笑,对着范氏谢了又谢。范氏知道她是单独搬出来住的,一个人太孤单了,特别是在大节气下的,邀请她过年的时候上门来坐。

阿彩还是拒绝了,她的身份是个尴尬的,是被人休了妻了,又没有生养,大过年的免得带了晦气。

范氏想想便没有再强求,送了她一块衣裳料子给她过年做新衣裳用。

到了元宵节,城里一下子热闹了起来,绸缎铺子的曹太太早之前就下了帖子到家里来,约范氏和酒坊的陈太太去看花灯。三个小的也跟着去看,一路上最兴奋的是东西,在人群中乱闯,好几次,萧玉涵不见了东西,以为它跟丢了,没想到不一会儿,东西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头上蹭了好些花灯上的纸屑,五颜六色的。

一轮明月当空照,照着大地恍如白昼,街上张灯结彩,映着各式花灯,看着好不热闹。

姐弟三个跟在大人的后面,在街上遇见了崔云两兄妹,崔云觉得跟着大人逛没意思,提议要自成一队,这个想法得到了曹家公子的认同,曹公子和崔云差不多年纪,也觉得跟着他娘看花灯,也是拘束,遇见自己喜欢的花灯样子。停下来猜个灯谜的机会都没有。

曹太太看着他撅着的嘴,笑了笑,招呼了带的两个家丁,让看着这群皮猴们,她们几个妇人就先到醉仙楼去了,到时候在那里会合。

范氏走之前,对着萧玉涵嘱咐,不准玩得太过。忘了时辰。

大人们一走。大家齐声欢呼,崔云提议到白莲巷那边的主街去看看,他听人说每年那里的花灯是最好看的。崔素素寸步不离地跟了上去,拉着她哥哥和萧玉涵直嚷,别往人多的地方钻,万一给走丢了。这副模样像极了管家婆。

看得萧玉翠玉珠直笑,也跟了上去,一路上熙熙攘攘。人挤人,只是分明看到萧玉涵身子一个劲地往旁边靠,想远离了崔素素。只是没想到崔素素立马又靠了过来,气得他直能抬头望天直翻白眼。

到了白莲巷,这里的花灯果然比其他地方的好看,听崔云说,这边的花灯展是城里的几个大商贾家办的。猜中了灯谜不仅能带走花灯,还能有奖呢,奖励的话每家各不相同。要是猜不中,又想要花灯,只能出五倍的价钱买。

果然见有人举了花灯从人群中出来,很是激动的扬了扬手中的奖品,是一支毛笔,有的人手中拿的是一包点心,甚至让人发笑的是,有人举了棵大白菘出来,不用想肯定是从卖菜商家的花灯处出来。

萧玉珠见着那毛笔,按捺不住,想去给玉涵赢一支回来。崔云却拦着她,“前头还有更好的呢,咱们石雨县的第一官家李府,那儿的花灯可是从京城运过来的,和当今圣上看的差不多呢。”

话还没说完,便带着人往东边走去,曹公子不以为然地嗤了一声,“乡巴佬。”惹得崔素素狠狠瞪了他一眼,气呼呼地拉过萧玉涵就走。

看来他是摆脱不了这个厄运,萧玉涵只能被她胡乱扯着往前去。

到了李府的地盘,果然人又多了三层,一阵阵欢呼声从人群中传出。李府的花灯几乎没有重样的,糊着薄纱或彩纸,上头绘着各种图样,有花鸟图、美人图、年年有鱼、鲤鱼跃龙门、仙女荷花等,还有小孩喜欢的动物图案,手工很是精致,透着融融的灯光,更是显得生动。

萧玉翠看重了挂在上头的一盏六角杏花灯,兴奋地拉过玉珠指给她看。

“姐喜欢吗?”萧玉珠问道。

萧玉翠点点头,“我觉得和咱们家杏树上开的花儿差不多。”牵着玉珠的手从人群中钻了过去,挤到前头去看。

萧玉珠让人把杏花灯取下来,一个中年男子把花灯取了下来,笑眯眯地说,“小姑娘,要是喜欢这盏花灯,那可得把谜底猜对了,猜对了谜底这花灯就是你的了。”

灯上的谜语是“乌龙上壁,身披万点金星。”打一日常用物。旁边围着的一些人目光吸引过来,猜来猜去猜不出来,好些人没猜对便走开了,被新的好看的花灯给吸引了过去。萧玉珠把家里用得上的家伙什儿想了一遍,感觉这个东西她用过,想了一会,忽然一笑道,“是杆秤”,她还曾经差点被称砣砸到脚。

“姑娘真是聪明。”中年男子递过杏花灯,又递了朵堆纱绢花过来,说是额外的奖励。

萧玉珠接过花灯,却没有接那绢花,笑指着一旁的一个墨柄,“用绢花换这个墨柄如何?”

男子把绢花换了墨柄,又笑着说,“姑娘既然读过书,不妨猜猜这样谜底,这两副可是上下联。”

萧玉珠把花灯转身给了玉翠,转而又兴致勃勃地看灯上的谜语:“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猜了半天,没猜出来,只能不好意思地饶饶头,谢过对方的好意,举步要走。

“白蛇过江,头顶一轮红日”萧玉翠怔在原地,喃喃道,也是猜不出来。

两人正想要走,却听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是油灯。”

萧玉珠大为震惊,想回头看看是谁猜出来的,瞥见一个熟悉的笑容,温文尔雅,明亮无比,连街上的花灯顿时都会黯然失色。

两人打了个照面,相互愣了一愣,只见中年男子要行礼,刚要喊“三少……”见着李子墨朝他使了个眼神,立马把后面的词吞了回去。

李子墨浅浅笑着,“不知这谜底对不对?”中年男子才反应过来,取了仙女荷花灯过来。

李子墨提着灯就走,等萧玉珠从里面出来,发现他正在前头的树下等着。

“这么巧。”

两人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这句话,萧玉珠觉得有些沮丧,这谜底她可没猜出来。

“你能猜中前一个谜已经很不错了。”李子墨说罢把荷花灯塞到萧玉珠手里。

“这可是你猜出来的?”萧玉珠一惊。

“这里的花灯都是我精心挑选的,我想要什么样子的没有?玉珠妹妹就收下吧。”李子墨刚说完,萧玉涵从人群里窜出来,手里提着一盏青松灯,见着李子墨,很是得意,扬了扬手里的灯。

自从李子墨教过他骑了一回马,萧玉涵便对他念念不忘了。

“玉涵真了不起。”李子墨轻轻地摸着他的发顶。

萧玉涵得意洋洋地翘了翘嘴角,李子墨嘱咐了他几句,又说天气暖和了教他射箭之类的云云,便挥着衣袖往前去了,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萧玉珠提着花灯愣在原地,萧玉翠从里面挤了出去,三个人一人提了一盏灯往前去与崔云他们汇合。曹公子早早地在桥上等着,见着三人手里的花灯,冷哼哼一声,“一群乡巴佬,连花灯都没见过。”

“你说什么?你胆敢再说一遍,小心我揍你。”萧玉涵听了气呼呼地冲了上去。

曹公子鼻孔朝天,道,“神气什么,瞧你那身板,跟个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