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胡不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云胡不喜- 第3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静漪来了?”他微笑着,看看这个穿着浅色洋装的女孩子,娉娉婷婷朝自己走来,行了个礼,叫他父亲。

“是,父亲。”静漪走近些,“父亲今天感觉怎么样?”

陶盛川笑着,示意静漪坐下说话,道:“好的很。医生不好。”

静漪看着公公脸上露出顽童似的笑容来,也笑了,说:“父

亲是不是不听医生话了?”

“你怎么知道?”陶盛川故作惊讶,“他们的意见总是和我相左。医生的话,不能不听,可也不能全听。”

“父亲真是。既是病人,就要好好听医生的话。不止要听,还要全听。”静漪笑道。

她看着公公笑起来,面颊上竟有深深的皱纹,可见瘦的多了,不禁有些难过。

陶盛川看出她的心情,笑的更愉快,道:“你这孩子,必定是帮医生说话的。”

“父亲,医生说什么了?”静漪问道,“若是医生说的不对,我不帮医生说话的。”

陶盛川笑眯眯地说:“还不是那些话,反过来复过去,没有一日不劝我去上海就诊。难道去了上海就包治百病了么?”

静漪听说,心里一沉。

若是小病症,吕贝克大夫应该不会要求去上海的。

她一着急,脸就红了,刚想要问到底怎么了,陶盛川往门口处看看,说:“做什么鬼鬼祟祟的,进来吧。”

静漪忙转头,看到陶骧从外头进来,脸还是板着的,却难掩尴尬。她再看看公公,虽然说是生气的样子,语气却并不见严厉,可见并不真的想斥责儿子。

“时候差不多了,你们不用都在这里。带着你们母亲快些回家去吧。”陶盛川的口气是命令的。

静漪看看陶骧。他也不说话,只点了点头,示意她一起出去。

静漪也不敢多嘴,怕这父子俩再不愉快,只好同陶盛川道别出来。没走两步,她拉了陶骧问道:“到底怎么回事?父亲是哪里不好么?你同吕贝克大夫谈过了?他怎么说的?听父亲说他坚持要父亲去上海……”

陶骧在走廊上站下,看了她。她面上有焦急之色。

“医生疑心父亲肺部长了不好的东西。”陶骧说。

静漪怔了怔,没有立即说话。

陶骧看她的神色,问道:“你也这么想的?”

“从一些症状来看,是有这个可能。可也许只是肺部的毛病累积日久,不好恢复罢了。”静漪轻声说着,看了陶骧,“医生把初步诊断告之父亲,怹还是坚决不同意去上海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是吗?”

陶骧脸上很不好看,点头。

静漪吸了口凉气,说:“吕贝克大夫或许在这里开刀也是可以的。这里的条件是没有上海和北平那样好,毕竟那边的医生护士更齐整些……贝松大夫什么时候到?”

“这一两天也就到了。”陶骧说。

静漪握着他的手,轻声说:“别担心。贝松大夫到了,请他做出诊断来。如果……再决定也不迟。”

陶骧一时没有出声。

静漪停了片刻,四下无人,她轻轻拥抱了他一下,才说:“你就是因为这个跟父亲发脾气么?那么大声,我在外面都听到了。你胆子可真大……好好同怹商议。父亲从来都讲道理的。奶奶和母亲呢?还不知道吧?”

“父亲连你都不让告诉。”陶骧似乎烦躁的很。

静漪与他走到楼梯边,往楼下看了看,说:“那就先瞒着奶奶……不过我觉得奶奶和姑奶奶那边是瞒不住的。我早起去请安,听她们说话,疑心的很。”

“怎么说的?”陶骧皱紧眉。

静漪顿了顿,才说:“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很着急。”

陶骧知道她没有说全,慢慢地下楼去。静漪心想刚刚险些就说出来了……早起她去萱瑞堂,姑奶奶们都在。这几天话题总绕不开公公的病情,今早看了让福顺送来请安的麒麟儿,三姑奶奶立即就说——老七媳妇儿还不快些怀孩子,我们这把子老骨头,活着还想看老七有后呢……她听了心里悸动。但这话她是不好意思就这么跟陶骧说的。

陶骧和静漪出去,便看到陶夫人在珂儿搀扶下,在楼前的空地上慢慢地走着……珂儿先发觉,提醒陶夫人。她转身看看陶骧和静漪,听了他们说的,也示意他们先回去。陶骧还想劝她,她摆手表示不必。

“还是留在这里更放心。”陶夫人说着,看了静漪,“这两日家里的事情静漪多上心些。”

静漪忙答应了。跟着陶骧离开时,又回头看看陶夫人。她还在望着他们。静漪心里有种莫名复杂的感觉,只是说不出来。这些日子她心里兵荒马乱,总不得安宁,没有时间停下来好好地想想。

陶骧也看了看母亲站立的位置。

他没有跟静漪说什么。静漪习惯了他沉默,陪着他到了家,先一起去老祖母那里看看。早晚间有点凉了,陶骧跟老祖母说话的工夫并不长,她就打了两个喷嚏。

陶老夫人看了她,嘱咐她好生照料自己的身子,才道:“尔宜来信问及你们父亲身体。她一时回不来,惦记的很。看样子,回信的时候倒要同她讲一讲,合适的时候,还是与姑爷一道来看看吧。”

“八妹离的远,来回一趟很不容易。”静漪轻声说。

“就是离得远了……不到万不得已,

当然不必让他们来的。”陶老夫人说着,看看静漪,微微一笑,“眼下倒也不怕的。”

陶骧听着,心里不是滋味。他还没吃晚饭,借着说肚饿,与静漪一起离开萱瑞堂。回到琅园,张妈预备好的晚饭端出来,静漪自己已经吃过了,陪着陶骧用。

“八妹暂时不便回来吧?”静漪低声问。她夹了条鱼,一点点地剔着刺。陶骧嗜鱼,这鱼刺多,他不耐烦吃,连碰都不碰的……“我从报上看到的消息。总觉得白系最近的动向有些让人捉摸不定。大事我不懂,想到八妹,总是担心的。妹夫和家里千万不要出什么事的好。”

陶骧看着她细心地将鱼刺一条条剔出来,将盘子送到他面前,才抬眼看他。他喝了口白葡萄酒,说:“就是段奉孝,对南京恐怕也一肚子怨气。就不用说旁人了。”

静漪顿了顿。陶骧这么说,等于回答了她刚刚的问题。要说她不震惊,那是假的。段奉孝与三哥情同手足。因了三哥的关系,段奉孝在地方派系中是对南京很拥护的。并且他一度也是炙手可热的人物……她心里一阵乱,看着他不紧不慢地吃着鱼。

“牧之……”

“剿匪,是要的;军权,是要的——谁想动西北军一根手指头、想把西北军从我手里夺走,我都不答应。”陶骧说着,将酒杯里剩下的酒一口喝光。

酒杯放在桌上,透明透亮的酒杯里只剩下一点点残留酒液。

静漪看着,没有说话。

【第二十一章??完】

第二十二章 遏云摧风的雷 (一)

【第二十二章??遏云摧风的雷】

长荣皮货店里的伙计将橱窗外的木板一扇扇地取下来摞在一处抬走收好时,街上已经热闹起来了。八月初的早晨,已经见了凉。皮货店冷清了一个夏天,终于盼来了秋凉的日子。

伙计擦着玻璃橱窗,从里头往外看,经过橱窗的太太先生们偶尔驻足,看看这些来自西伯利亚的高级皮货。

店里的徐徐大掌柜在噼里啪啦地打着算盘,不时地抬起头来看看在店里忙碌的伙计们——马上就要开门营业了,大伙儿都忙的顾不得闲话。柜台里挂着的月份牌上,今天这个日子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圆圈,这表示今天有重要日程。徐大掌柜记性好,不用查看记录就知道等一会儿陶家的七少奶奶会亲自过来取货妲。

衣物是大概一个月前定制的,后来又给了尺寸追加了三件衣饰。这阵子七少奶奶隔几天会派人来查看下。物主是位挑剔的客人,七少奶奶让人盯的紧,这批货做的他们很是用心。

徐大掌柜早早嘱咐伙计把东西都预备好,别等陶府来人再手忙脚乱禾。

有伙计从外头进来,慌慌张张地撞倒了门边搁着的架子,险些将上面摞着的一叠狐皮全都撒到地上。徐大掌柜嘶的一声,从花镜后瞪起了三角眼。两个伙计急忙上前帮忙把架子扶好了。闯祸的伙计面红耳赤地过来,被徐大掌柜一呵斥,说街上忽然多了好多巡警,正挨家挨户地问话。徐大掌柜诧异地看着他,说:“巡警来了你慌什么?难不成是做过贼?”

伙计摇头说:“巡警不怕的,可是怎么那么多大兵呢?”

徐大掌柜皱皱眉,说:“那同我们生意人有什么关系。快去干活。”

赶走伙计去做事情,徐大掌柜拿了他的紫砂壶走到店门口去。外头果然很多军警,虽然没有呼喝声,但是加紧巡逻和挨家挨户地询问让人看着确实有些心里发紧。如今城里也不太平。这一个月西北军陶司令剿灭白匪听说颇见成效,广播里和报纸上却没停了打嘴仗。有的说剿匪剿的好,有的说领土都在被侵吞还顾得上先剿灭自己人这叫卖‘国‘贼……老百姓听他们吵的热闹,回头照旧惦记的是如何不耽误早起那头锅汤的牛肉面。朝堂派系同他们关系不大,温饱才是他们关心的。相比较之下,最近军警巡逻盘查十分密集,且一查总是很久,不但赔上工夫还得赔上笑脸,这实在耽误做生意。

徐大掌柜嘬着热茶,仰头看了看天,掏出怀表来一看,已经十点钟。

看看店内,深邃的充满着皮草特殊香味的屋子里,阳光充足。伙计们为开门营业预备的都差不多了,擦玻璃的小伙计翘着脚使劲儿够那上头的一点灰尘……他望了眼楼上的窗子,密闭着。

老板一早就在上头会朋友,到现在也没下来。

他掐时间看看,吩咐过伙计上去送早点。伙计下来的时候说老板正在跟朋友争执,两人说的话他都听不懂……他再嘬口香茗,看看天色,日头又上来几寸。

汽车声响,一前一后两辆车子朝这边驶来。车子并未疾驰,街上马车人力车还是被它们轻易地超过。

他捧好紫砂壶,看看远处。除了军用卡车摩托车,这城中最繁华的街上,一日也不过就只有几辆汽车经过。开在前头的那辆晶晶亮的黑色轿车,他打眼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