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宝窑-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了,黑了给锅里放两块就是了,这半袋子够咱们吃半个月了。”巧真娘说完拎着袋子进了灶伙屋。

巧真看院子内没人了,暗叹了口气回到了床上,红薯干她也是知道的,小时候每次家里收完了红薯,吃不完的妈妈总是把它们擦成厚厚的片子,然后和爸爸一起拿成房顶或者在路面上铺个席子,把红薯片放上去晒,晒的干干的然后收起来,等冬天的时间拿出来做稀饭吃。

这样好储存,做出来的稀饭甜丝丝的很好喝,红薯干也面面的,味道不错。

后来科技发达,农村的红薯窖越来越少,红薯不好放,容易坏,而晒成干是不错的储存方法,只是这样的方法也越来越少了,因为农村出去打工的也越来越多,种地的少了,日子好了,什么都不稀罕了,这样的红薯干,很多家都懒得做了。

巧真想到这里却愣神了,她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可却想不起来,是什么地方不对呢?

对!红薯,若是她没记错的话,红薯应该是清末才从番邦流传过来的,可她看家里人的打扮并不像清朝的,这是怎么回事?这是什么朝代呢?难道是架空?巧真一时间陷入了沉思。

017章 热闹

心里存了疑惑,巧真在没人的时间偷着问了巧红,现在的皇帝是谁,巧红摇头表示不知道,只说她好像听过现在的朝代是运,别的她就不知道了。

巧真无奈,可她也明白,古代的女子地位低,在农村来说,不知道皇帝,不知道朝代太正常了。

既然不知道她也不纠结了,等她好了再去慢慢打听这些就是。

又过了几日,巧真来这里已经半个月了,而她的好待遇也终于结束了,家里的黑豆面,谷子都没了,今天她已经吃上了红薯干的稀饭。

稀饭是不可能用白面做的,是玉米面的,不是那种细玉米面,是粗粗的那种,喝起来有些拉嗓子。

菜是炒的豆腐渣,应该不是用油炒的,想来以这个家的状况也是没油的,里面只放了少许的盐,吃起来没有滋味,还一股豆腥气,带着臭臭的酸味,很难吃,巧真强忍着吃了两口就吃不下去了。

“姐,你多吃点吧,吃这么一点身子咋能好啊。”巧红劝着自己的姐姐。

“我整日没咋动,胃里吃不下,红儿吃饱没有?你要是没吃饱你吃了吧。”巧真实在有些吃不下去。

“那姐要不吃我就吃了。”巧红也不客气,拿起了巧真的筷子吃了起来。

巧真看她吃的香甜,感情连这豆腐渣菜巧红都没能多吃,都吃不饱吗?自己真该出去看看了,真该想点能赚钱的门道了。巧真暗暗寻思着。

巧真已经在屋内呆了近二十天了,本来她想出屋门的,可她的娘怎么也没让,说怕她没养好见了风落了病以后生不了孩儿,一定要巧真在屋内呆着。

可这些天巧真呆的烦烦的,除了能和巧红聊下天以外别的她啥也不能做,着急死了。

不过她也知道了不少的情况,她自己家的事,她都了解清楚了。

她的爷爷叫王才,兄弟中排行老二,上头有个哥哥,也已经不在,她的大爷爷就生了一个独子,叫王长有,娶妻刘氏,刘氏生了二男二女,和这边走动的不勤,只是有事的时间才上门。

自己的爷爷生了三子一女,爹是老三,她的大伯小时间生了场病没了,二伯叫王长发,娶妻赵氏,赵氏生了一男三女。

自己的堂兄叫王大贵,已经娶妻马氏,生了个女孩,另外三个堂姐妹,分别叫巧玉,巧凤,巧英。巧玉是老大,已经嫁人。

巧凤十五,还没有说好人家,巧英十三也未嫁。至于她的姑姑叫雪梅,嫁到了蒋马庄,生了两个男娃,过年过节的时间会来走亲戚。

本来他们一家和二伯家都是在老宅住的,可二伯娘和娘的性格不合,两个人总干仗,时间久了,家里不安宁,后来爷爷做主就分了家。

爷爷的意思是准备把老宅一家一半的,可当时二伯娘非要全部的老宅,说一家一半住不下,最后爷爷把老宅给了他们,把祖传的字画给了自家,又分给了自己家地和银两,爹和娘就来这边盖了房子搬了出来。

而爷爷和奶奶说好一家一年养活的,可爷爷和奶奶每次去二伯家总是住的不愉快,总是生气,奶奶瘫在炕上,二伯娘不爱侍候,他们就不爱去住了,每年都是让二伯家里拿点粮食过来,两位老人住在这边。

去年闹灾的时间,爷爷和奶奶是轮到二伯家里的,可二伯没接,爷爷和奶奶还是住在了这里,闹了灾二伯他们也没有送粮食过来,到后来爷爷饿死,二伯和二伯娘过来大闹了一顿,说爹娘亏待两位老人,最后还是找了族长,找了长辈,奶奶出面作证才作罢,经过了这件事,两家关系更不好了,无事也都不上门,连邻居都不如。

平时二伯和伯娘也很少来看奶奶崔氏,反正她穿过来二十天,没有见过那边的人,看来两家的关系确实很僵。

至于自己家这边,自己的娘姓周,不过平时人家总喊她长顺家里的,或者是大中他娘,很少叫她周氏,或者是王周氏。

家里的人除了奶奶外她都见着了,至于奶奶,娘不让自己去看,非要过够一个月才让去见,说要不的话有血腥气,怕不吉利。

巧真正想着家里的这一堆事,就看到巧红气喘吁吁的进了屋子。

“红儿,做啥去了?跑的这么累,你出去了?”巧真问着。

“姐,我出去看热闹去了。”巧红用袖子擦了下额头的汗,然后拿袖子扇着风。

“快歇会,你看啥热闹了?热诚这样。”巧真也用袖子给妹子扇着风,眼内带着趣味,她不能出去,心里急的慌,现在听说了热闹,就想听听。

“姐,你坐,我和你好好说说这事。”巧红开始说了起来:“前天咱们这儿里不是下雨了吗?娘当时还在屋里说这雨下的老大,雷打的吓人,实在是邪性,怕是老天有啥伤心事了。还说这下过雨,地里的草该疯长了,得去薅草,又该忙了,姐还记得不?”

巧真点头,前天的事她咋能忘,那天的雨是很大,她站在窗户前看,外面阴的就像是黑天一样,雨哗哗的像盆子泼。从屋内跑到院内,在跑进来,衣裳都能湿透了,想想雨多大。

“就是这么大的雨天,虎子他娘来看他了,结果就出事了。”巧红继续和姐姐说着。

“虎子他娘?怎么来看他?为啥这么大雨来看?”巧真示意自己没听明白。

“姐,瞧我这猪脑子,忘记和你说了,虎子叫朱虎,他爹叫朱得顺,他爷叫朱老二,他奶生了他爹一个儿子,仨闺女,他们家里的日子原来可穷了,虎子娘嫁过来的时间带了不少的嫁妆。

听说虎子娘把嫁妆拿出来给虎子爹做本钱,他们开始做小生意,还生了两个孩儿,一个是虎子,一个是牛子,虎子娘可能干了,在咱们庄子都是出名的。

她可能受累了,帮着虎子爹一起做生意,俩人慢慢就把生意做起来了,听人说虎子娘那时间拿出了五两银子的本钱,现在虎子家里可趁个几百两,在咱们庄是有钱人。这几百两里有虎子娘很大的功劳。

要没有她,虎子爹现在还啥也不是呢,可虎子爹有钱了,也学人纳了个妾,本来虎子娘是不同意的,可虎子爹说她要是不同意就休妻,说她善妒,最后没法虎子娘同意的。

再后来虎子爹就不让虎子娘在镇子里管生意了,让她回庄子,他自己和小妾在镇子,虎子娘在家和婆婆不对劲,姐,你是不知道,虎子奶奶可不是东西了。

虎子奶奶做媳妇的时间就出了名的,虎子爷兄弟四个,养活老人一家一年,等虎子太奶跟着他们过的时间,虎子奶奶让她婆婆住在猪圈里,别的儿子媳妇上门说理,都被她骂了出去,她骂人可厉害了。她婆婆是整日的哭,可也没法,虎子爷当不了家。

现在虎子奶奶自己做了婆婆更是坏,骂媳妇就跟吃饭一样,骂的那个难听,虎子娘的日子可不好过了。”巧红说到这里深深的喘了口气。

018章 怎么死的?

巧真一直认真的听着,这故事和自己差不多,又是一个富贵了休妻的故事吗?只是虎子娘落了个什么结果呢?

“那虎子娘现在呢?”巧真询问着。

“死了。”巧红的脸垮了下来,脸上带着深深的同情。

巧真一惊,死了?怎么死的,刚才巧红说那天下雨,莫非?

“姐,你是不知道,那朱得顺可不是东西了,他有钱了,就变了心,娶了妾还不算,他在镇子上又看上了个闺女,可那闺女不肯给他做妾,非要做妻,朱得顺没法,只得回来同虎子娘和离,虎子娘不肯,他就打虎子娘,虎子奶奶也整日的收拾虎子娘,虎子和牛子小时间因为他娘跟着他爹在镇子做生意,他们是跟着奶奶长大的,所以跟他们奶奶一伙,不帮着他们的娘。

虎子娘实在没法,忍不下去了,同意和离,说好了虎子爹给虎子娘一百两银子,虎子娘回娘家,这一百两算是虎子娘拿出嫁妆帮衬虎子爹的情分。

可他们说的很好听,在庄子说把银子给了虎子娘,其实就给了虎子娘五两的银子就把虎子娘赶回去了,还说如果虎子娘敢闹往后再也不让她见孩子了。

虎子娘来要了几次银子,他们都没给,也不让虎子娘见孩子,那天虎子娘又来了,她来的时间还没下的太大,等她到了雨就下的很大,她使劲的拍门,可虎子奶奶就是不给开,不让她见人。

过后他们说虎子娘走了,可虎子娘的娘家兄弟在家等了一天一夜没见人回去才找到了庄子,虎子奶奶说人早回去了,她娘家兄弟沿路去找,最后在一口井里找到了虎子娘,人早没气了,泡的人肿的都不像人样,还是认衣裳认了出来。

她娘家兄弟问虎子奶奶这是咋回事,虎子奶奶说肯定是虎子娘回家的时间雨太大失足掉到井里了,可咱们庄子上都不是这样说的,说虎子娘是因为不能见到孩子,朱家该她的银子也不给,又气又伤心才寻了短见,跳了井,还有的说……说……”

“说什么?”巧真追问着。

巧红压低了声音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